查文庫>開封> 關於開封的作文集合8篇

開封的作文

關於開封的作文集合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開封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開封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住在開封,那是聞名中外的七朝古都。有許多名勝古蹟,鐵塔、繁塔、禹王臺、延慶觀等,最有名的古建築還數龍亭。

  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龍亭,傳說龍亭是大宋朝皇帝趙匡胤登基的地方。已經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名揚天下,是開封的城市標誌。每天都有很多人從世界各地來這裡參觀遊覽。龍亭大殿坐北朝南,坐落在高高的深紅色基臺上,雄偉高大。有許多臺階,上去一次要費很大勁,所以皇帝是騎馬上去的,現在還有當年的馬蹄印呢。站在龍亭大殿向前看,能看到開封市的全貌。

  龍亭大門前有兩個大湖,一個是楊家湖,一個是潘家湖。連線兩個湖的是一座美麗的玉帶橋,玉帶橋上有雕刻精美的漢白玉欄杆,像彩虹橫臥在波光瀲灩的湖面上。

  到了深秋季節,龍亭要舉辦一年一度的菊花花會,整個公園都成了菊花的海洋,只要你一進門就會陶醉在花香之中。

  宋朝大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宋朝時龍亭大門口的這一條長長的大街,著名的開封市二師附小就在這條街上。

  我愛龍亭,這個美麗、古老的龍亭。

開封的作文 篇2

  今天,我們要去龍亭賞菊,我好高興。

  先來到學校,校園裡早已變成了歌的海洋、歡樂的世界,同學們說著、叫著、笑著,簡直是歡天喜地。

  走進龍亭,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利用上萬朵小雛菊製作而成的立體蝴蝶造型,這隻蝴蝶帶著幽幽菊香迎面飛來,好像在對我們說:“你好!你好!歡迎到龍亭公園參觀……”再往裡邊走,那一朵朵菊花,更是引人注目,有絨球菊、萬壽菊、金盃菊、金絲菊、龍爪菊……你看,龍爪菊的花瓣兒多麼修長,而靠近花心的地方卻越發的短小、密集。花心是黃色的,夾雜著綠色小點,花瓣們就從這裡從短到長,一排排打著圓圈圈長出來,細長的花瓣一條條伸出,像小手一樣,每一片都微微卷起,翹著,像小姑娘那樣的柔美。在龍亭大殿下面,到處擺滿了菊花,我們彷彿走進了花的世界。有黃的花、粉紅的花、火紅的花……那些黃菊花打著一把把畫著菊花圖案的小傘;粉紅菊花像一盆盆吊蘭隨風舞動;火紅的菊花像一位小朋友剛剛睡醒,在秋風裡頻頻點頭……

  菊花絢麗多彩,在地上隨風舞動,散發出淡淡的清香,不仔細聞是聞不到的……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啊!多麼美麗的菊花。我愛龍亭,但我更愛菊花。

開封的作文 篇3

  今年正月,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河南旅遊。初來乍到,我對這裡的第一印象便是——熱鬧。大街上,人車川流不息,熱鬧;超市裡,人流乘興而去,滿載而歸,熱鬧;馬路上,遍地特色小吃,陣陣吆喝,熱鬧!在這樣一個熱鬧的省會中,讓我感到最具魅力的城市就是——開封。如果說青島是美麗都市,那開封就是歷史之鄉;青島是奧帆之都,開封就是文明古城;青島被四海環繞,開封被古蹟包圍……

  開封是七朝古都,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是典型的“現代古城”,對我這個習慣了都市生活的女孩來說,簡直別有一番情趣……每天,吃著風味小吃,喝著各式各樣的鮮湯,遊覽著歷史悠久的建築,體驗著風土人情,看著形形色色的人,趣味盎然,比起都市,我覺得這裡更富有吸引力。

  青島的現代建築不可計數,五四廣場,海底世界,中山公園,雨林谷……給人一種無與倫比的視覺享受。當你靜靜地坐在海邊,聆聽著海浪的歌聲,凝視著潮起潮落,伴著濤聲的浪花,看著海鷗高低起伏,任憑海風輕輕吹拂你的面頰,讓你感到無限的愜意與美好,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那種虛無縹緲的感覺,使人似仙非仙……

  開封不愧為歷史名城,北宋時期的名勝古蹟遍佈大街小巷,形形色色的故事傳奇還流傳至今,直到今天,開封古城還洋溢著一種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相國寺佛家勝地,晨鐘暮鼓,每天慕名而來的遊客數不勝數;清明上河園號稱古代迪士尼,遊戲多多,精彩紛呈,帶給人歡聲笑語;天波楊府一門忠烈精中報國,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中國第一的碑林,名人古籍,為原化氣息濃厚的開封增添了不少濃縮的精華……

  青島和開封是兩個無法讓人比較的城市,青島的美落落大方,而開封的美則楚楚動人;青島人自在爽朗,不拘小節,開封人熱情好客,文質彬彬;與其稱讚兩城都好,不如說青島是現代都市第一,開封是文明古城之首!我愛青島,但我更加讚賞開封……祝願青島,祝願開封,繁榮昌盛,前程似錦,更加美好!

開封的作文 篇4

  古城開封是北宋王朝的國都。開封的龍亭更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百聞不如一見,去年暑假,我有幸和媽媽一起遊覽了龍亭。

  走進龍亭公園。穿過一叢叢爭奇鬥豔婀娜多姿的鮮花,龍亭便展現我眼前。紅磚砌成的大殿高高聳立,白石階梯分為左右兩側,中間是一個同階梯平行的坡面,用水泥製成,上面雕刻著九條蜿蜒的巨龍,給人一種威嚴肅穆之感。拾級而上,便到龍亭殿前。抬頭望去,屋脊上盤踞著兩條張牙舞爪的蒼龍。二龍中間有一顆“明珠”。兩條龍回首翹尾,用貪婪的目光看著近在咫尺的明珠,把那巨大的利爪伸了過去……這便是“二龍戲珠”。

  我們步入大殿。這裡不僅寬闊,而且還很華麗,真可謂是雕樑畫柱,金碧輝煌。空蕩蕩的大殿裡,一片片琉璃瓦閃閃發光,像一顆顆耀眼的星斗,很是壯觀。大殿四壁光彩奪目,隱隱約約,像無數條巨龍,在我眼前飛舞。定睛一看,原來牆壁上雕刻著許多飛龍,有的龍在騰雲駕霧,有的龍在翻江倒海,有的龍在張牙舞爪的怒吼,有的龍在悠閒自得地養神……這些稀有的藝術珍品,可算得上是巧奪天工了。

  奇怪的是,這樣寬敞的大殿裡卻空空如也。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詢問了媽媽。媽媽說,這裡的文物都被帝國主義者掠奪走了,我不僅為此非常憤怒。我和媽媽走出大殿,來到店旁的欄杆前。我們手扶大殿欄杆,居高臨下,一派大好景色呈現在我眼前,不僅使我心曠神怡。龍亭前有一條大道將亭前湖水一分為二。東湖水像一面大鏡子,閃閃發光,清澈見底,而西湖水卻渾濁不清。這是什麼呢?媽媽告訴我,傳說東湖是楊家湖,楊家是宋朝的忠臣良將;西湖是潘家湖,潘仁美是一個大奸臣。啊,怪不得湖水一清一渾呢!微風吹過,湖面碧波盪漾,湖邊垂柳成行,像一把把大傘覆蓋在水面。這裡不愧是“兩家一亭”啊!

  龍亭的建成,是我國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他不愧為著名的遊覽勝地。

開封的作文 篇5

  鄭州――河南的省府,位於黃河中下游。河南有七大古都中的四大古都,其中洛陽從夏朝開始建都,人稱十三朝古都;開封是十一朝古都,可見當年的繁榮昌盛,景色秀美。鄭州有許多小名,被人們成為“二七城”、“管城”、“商城”、“綠城”等等,每一個名字都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典故。例如河南簡稱為“豫”,意思是“我牽著一頭大象。因為河南省在遠古時代是熱帶雨林氣候,當時棲息著許多大象,但是因為氣候的變化,大象又向南遷徙。”這不由得使我想起媽媽曾跟我講過的《黃河象》的故事,看來這推測是很有科學根據的。

  導遊告訴我們,離開封地底近12――8米的地方埋藏著許多古城和寶物。因為黃河氾濫,滾滾黃河水夾雜著大量的泥沙衝向城市,淹沒了當時的北宋都城――開封。因此,現存的北宋建築物只有三件,其它都只是模仿當時的風格建造而成的。有人開玩笑說,鄭州、洛陽、開封到處都是古文物,就是牛睡覺的那麼一小塊地下也許也會有價值連城的寶物。

  啊,想不到鄭州和開封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人輩出的古城啊!

開封的作文 篇6

  二零三三年七月,我博士畢業以後回到開封。啊!開封的變化可真大。我的腦海裡不禁回想起二零一三年的開封。

  那時,開封的臭水溝裡瀰漫著臭氣熏天的氣味,還有小水池裡本來是清澈見底,裡面養了許多小魚和小蝦,由於人們的環保意識能力太差,觀賞的時候把一些果皮、樹枝扔進水裡。時間一長,小水池的水渾濁不清,綠濛濛的,小魚小蝦都死了,人們都要捂著鼻子匆匆而過。這都是人們不愛保護環境衛生造成的。

  現在的開封高樓大廈,街道乾乾淨淨沒有一點灰塵,街道兩旁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空氣中瀰漫著花的香味。私家車也少了。人們終於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一點一點地開始愛護環境,用行動建設家園,保護家園……

  你看,如今我們在這麼好的環境裡生

開封的作文 篇7

  我們一行幾人晚飯後懷著喜悅和渴望心情來到御河岸邊。開始了御河晚遊。

  首先,由龍亭湖畔進入集錦園,看到的是一座大橋連線著龍亭湖,此橋屬於三孔拱橋式結構,有一個主拱和兩個小拱構成。整橋用紅磚砌成,拱沿上雕刻著各種花鳥圖案。從橋的南邊可看到龍亭湖畔。

  在河的東岸有一小亭,西岸有兩座榭,它們隔河相望。猶如息息相連,脈脈相通的三姐妹。側耳傾聽,宛如聽到她們對唱的歌聲:“唱山歌嘞,這邊唱來那邊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灘險彎又多---”

  河水清澈透底,微風吹拂河面,掀起粼粼微波,在陽光照射下發出閃閃銀光。水面約30餘米,談不上很寬,是條細細的、彎彎的河,看著微綠的河水,使人會聯想起揚州瘦西湖的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彎彎曲曲,耐人尋味。

  與天波橋遙相呼應的是一紅橋,和水中倒影相連結,很像一隻紅梭,又像一艘龍舟,煞是好看。隨著河水波動也感覺到了它也在上下搖晃著,更像是臺新娘出嫁的大花轎。看著看著,就不由地哼起了《大花轎》那首歌:“太陽出來我爬山坡,爬到了山頂我想唱歌,歌聲飄給我妹妹聽啊,聽到我歌聲她笑呵呵, --- 抱一抱那個抱一抱,抱著我那妹妹呀上花轎。”

  我們登上了一座白石橋正好可以看到四面景色。向東北遠眺龍亭湖畔的湖光景色;向南可以看河岸邊的花草樹木;向北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園的遠景,向西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園大橋樓。正是:小橋在腳下,美景眼內收。

  河岸邊綠色的草坪上的小草開著小紅花,點著頭,微笑著,在歡迎著四方遊客;南天竺晃動著片片紅葉在向人們問好;紫薇樹開著不同顏色的花也在爭寵;碧桃樹也在極力表現她的紅顏不老。一顆顆小竹子挺拔著在展示著自己的身姿,不斷招惹著揚州的鄭板橋。

  觀景臺上,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人們移動著輕盈的腳步,翩翩起舞,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紅的著綠的、胖得瘦的、高的低的交織在一起,場面十分熱鬧。同時清明上河園內的歌聲和樂器的敲擊聲陣陣傳來,與這裡的音樂聲相呼應,共同歌頌著祖國的太平盛世。遊人走到這裡都身不由己的和唱著,扭動著。

  向對岸望去看到了一座高樓坐落在河的北岸。河水在這裡分成兩路,一路向東直奔龍亭湖,另一路向北透過一座橋樓向清明上河園流去,這座橋樓就是清明上河園的.橋樓,遊客乘船可透過它直接進入清明上河園瀏覽了。

  一座長度約300米的大橋飛架東西,它就是孝嚴寺橋。這座橋有四個橋洞,中間兩個洞主要流水,兩邊兩個洞可以供遊人透過,建築風格十分新穎,是仿照山東泗水橋建成的。古詩講“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古代汴河與泗水相通,一脈相承,所以該橋仿照了山東泗水橋的建築風格。每個橋頭上面都刻一對獅子,威武逼真。看著此橋,使人不難想起泗水的一段民謠:“泗水橋泗水橋,一條鯉魚往上跳,有女嫁到泗水橋,兒子孫子穿龍袍。”看來,我們開封也有了泗水橋,後代子孫也會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的。

  過了橋,就進入了春花園。看,河水裡有兩座小亭,咋看上去像一對戀人在隔河向望著。看著看著不能不使人聯想起牛郎和織女的故事,使人產生多少遐想。世上不知有多少像他們一樣,如痴相愛,苦苦相思的有情人而天隔在一方啊!據說:心中相思的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來到小亭旁,真能聽到它們在竊竊私語呢。

  一座白石大拱橋和他們相隔咫尺,在太陽照耀下橋洞及倒影真好形成一個圓,像那圓圓的月亮,在水中一樣,和其它景觀的倒影形成了迷人的水裡宮殿,如同仙境。每逢皓月當空,站在橋上,不能不使人產生思鄉之情。正如歌中唱的那樣:天上一個月亮,水裡一個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裡,水裡的月亮在天上。看月亮思故鄉,一個在水裡,一個在天上…

  在河東岸,會看到白色的圍牆。圍牆上有若干個小窗,細心地人們會發現,每個小窗上都刻有精緻的窗花,個個不同,猶如蘇州拙政園的窗花,處處是美,一窗一景,一步一景。

  這裡的植物更多了,也更繁茂了。顆顆碧桃,枝繁葉茂,紅彤彤的,一顆連著一顆。到了開花時節朵朵綻開,一枝枝,一串串,紅的、白的、紫的,妖豔無比。正像一首詩:“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都知道,開封人愛喝酒,身處美景之中,性情中人,文人騷客難免有借景抒情,吟詩做賦,喝酒吟唱在所難免。就在春花園西南方,有一座帶走廊的高大宋式建築,那是一座酒樓。正是:“桃紅柳綠春風爽,花樓玉液釀瓊漿。”

  圖片

  由春花園向南,便是330米的夏蔭園。

  最引人注目是那母子木橋,通體為紅色,單孔拱式。木橋東邊一小木橋依附著,宛如一孩子緊拽著媽媽的衣襟。看著它們,使人會聯想起那種母子之情,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頓時,使人產生對母親的崇敬之情。

  告別母子橋,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座三孔大橋下,一個個橋墩倒影在水中,走在橋下,欄杆上刻有各種圖案,東面牆壁上雕刻的是體現汴梁時期人們休閒文化和集市貿易情景,西面牆壁雕刻得是反映飲食文化的:有湯家布店、李家肉鋪、張家酒店等等許多的店鋪正在營業,刻得生動活潑,栩栩如生,這就是金奎橋。

  這時,傳來豫劇《花木蘭》唱段:“花木蘭我羞答答施禮拜上-- ”,字正腔圓。順著聲音望去,是一座宋式宏偉建築---戲樓。是呀,開封是豫劇發祥地之一,提起豫劇,無論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會哼唱。臨河的戲樓對遊人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這裡人氣旺盛,氣氛熱烈。樓的北方是一座橫跨主河道的大景觀橋--金奎橋,南側則是跨越支流河道的小景觀橋---小石橋,對面是別緻的扇形小榭,小榭北面是蘆葦蕩,向西是表演廣場和雕塑廣場,使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夏蔭園當然少不了蓮,自古以來,人們便視並蒂蓮為吉祥、喜慶的徵兆,善良、美麗的化身。兩岸的荷葉一片接一片,正是“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蒂蓮”。

  這裡的垂柳更顯得密集,一顆顆站在河岸兩邊。 柳條下垂,如發如絲,如煙如雨。使人會聯想起揚州的垂柳,每到陽春三月,柳絮飄飄如同煙花,於是便有了“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詩句。我想這裡的柳樹用不了幾年也會柳絮如雪,到那時就成了煙花三月比揚州了。

  啊!夏蔭園,真可謂“垂柳罩荷水面齊,梨園豫曲乾坤戲。”

  突然一條大橋擋住了視線,是,陸福橋。它位於進入開封老城區的主幹線——西門大街,橋體長約202米、寬約40米,橋主體全部採用青石裝飾,站在橋上,南望包公湖,北眺龍亭湖,橋下、岸邊美景盡收眼底。從橋下走過一定會被兩壁石刻壁畫所吸引,它是宋代京城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過了陸福橋便步入秋韻園,約150米長,白色的禮拜堂在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副鏡面景觀。

  一座小山座落在河水裡,與對岸的教堂隔河相望,使景區凸現了蘇杭的園林風格,使遊人增添了不少情趣。看著山上的小亭,看著山下的曲徑小道。使人聯想起姑娘送情郎的情景。“我送哥哥大門前,手裡拿著兩串錢,一串錢來做盤纏,留下一串買旱菸。---”,也使人聯想起剛上演過的電視劇《走西口》,那使人斷腸的情節:“…緊緊地拉著哥哥的袖,汪汪的淚水肚裡流…。”

  河裡蒲葦一片接一片,微風下,片片長葉左右搖擺,相互摩擦,發出莎莎聲音。

  忽然,看見了對面碼頭邊停靠著一隻小木船,在河水波動下晃晃悠悠,這時,是我聯想起來《月亮船》這首民謠:“月亮船呀,月亮船,帶著媽媽的歌呀,淡淡輕輝盈盈照,好象媽媽望著我,笑眼彎彎…”

  河西岸的木質棧橋,彎彎曲曲,走在上面如同身在水面上。

  這裡的植物不同於別處,底層是片片火棘,片片小葉呈現出油亮的深綠色。高層是顆顆相連的馬尾松。俗話說馬尾松“一年見草不見樹,三年見樹不見草。”不幾年這裡定會遮天蔽日,是避暑的好去處。

  走到一座三孔大橋下,便看到八個橋墩,連同倒影看上去,乍看咋像八位姑娘的裙子在飄動。這座橋叫板橋。

  迎面走來一對外國朋友,用相機不停地拍照著,不時朝我們點頭示意,同時伸出拇指,“OK”,“ok”。意思是說:美極了。

  來到冬凝園,這裡的水面更快闊了,使人產生眼前一亮的感覺。

  首先,一座白色的景觀橋特別引人注意,它是一座單孔橋,橋面和欄杆是白玉石做成的,橋的兩頭分別有兩條石板階梯,看上去像兩個小橋,形成了橋上有橋的觀瞻效果,

  更奪人眼目的是畫舫齋,它是冬凝園的標誌性建築,由透空、半透空和封閉的3組建築組成,仿宋的造型、多重的空間、精巧的裝飾、典雅的氛圍。它像一艘大龍船遊在荷塘裡。在它的一邊是一首遊輪,遊人爭先恐後相繼拍照留念。

  最熱鬧的地方要數與畫舫齋相對的畫廊了,全長約150米,曲曲彎彎圍成了多邊形,裡面是怪石、名木、彎彎溪水、觀魚池和植物景觀;外面是梅花小路、曲徑通幽、小橋流水,是人們賞花觀景、品茗敘舊的絕佳場所,我們遊玩到那裡正好有音樂愛好者在放聲高歌,伴奏樂器有笛子、琵琶、小提琴、二胡、小號、等等真像個小樂隊。

  這裡的蓮藕特別茂盛,一片接著一片,片片相連,看上去整個冬凝園就成了蓮的世界。看到這裡的蓮,就使我聯想到了濟南大明湖的蓮;想起了北京圓明園的蓮;同時也想起了清華大學的荷塘月色裡的蓮。這裡的蓮不也是在和它們一比高低嗎?

  西司橋是這裡宏大的一座橋,橋下有16個大橋墩橋,東牆上雕刻著宋瓷做坊和宏大的戰爭情景,西牆上雕刻的是宋代文人讀書、寫字、吟詩、做賦,淑女彈琴、作畫,和反映染坊作業情景的。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使人嘆而觀止。站在西司橋可看到包公湖全景。

  秀啊!冬凝園真是:“迴廊仙台望舟舫,紅梅翠竹傲冰霜。”

  這條河有1900米長,是不算長,和承德避暑山莊的熱河只有60米和南京燕王河150米相比也算是

  長的了。可它們都是中國的名河呀,廟不在大有仙則靈,山不在高有水則秀,開封的御河河是即靈氣又秀氣,難道不能和它們媲美嗎?人們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如果人們來開封包龍河瞧瞧,都不得不說:“人人都說蘇杭美,我說開封美景勝蘇杭。”再停幾年,將黃汴河、惠濟河、廣濟河、利汴河和包公湖、龍亭湖、西北湖、鐵塔湖、陽光湖連成一體,實現開封河道、湖泊處處通遊船。那時開封才會成為中國真正的北方水城,東方的威尼斯城。我想那一天的到來不會很遠了。我自豪,能居住這座美好的城市,我驕傲我是開封人。

  天外來客寫於20xx年9月3日

開封的作文 篇8

  到了暑假,我正在寫作業,突然媽媽說:“兒子,作業先別寫了。”我很納悶的說:“為什麼呀?”媽媽說:“明天我要帶你去開封遊玩。”然後我高興地蹦了起來。

  到了晚上,我吃完飯就去準備一下我的衣服和零食,然後就早早上床睡覺了。到了第二天吃完早飯,我們就帶上東西,開車出發。

  車子上了高速公路,我一邊吃著零食,一邊欣賞著窗外的風景。時間過得很快,一會就到了開封。我們先去了龍亭公園,裡面的人真多啊,大人們正在燒香,小朋友正在玩捉迷藏。爸爸媽媽看到了一個很高的古建築,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爬了上去,我看到許多鴿子,還有兩個特別大的湖。到了晚上我依依不捨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