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景色> 【推薦】景色的作文三篇

景色的作文

【推薦】景色的作文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景色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景色的作文 篇1

  金光閃閃的幾縷陽光撒入車窗,映著山上茶樹的綠色與柔美,我知道茶山到了。

  從車窗向外望去,梯田上的茶樹飛也似地從眼前掠過,開啟車窗一股來自茶樹的清香湧入鼻腔,直衝腦海,彷彿是進入了人間仙境似的,心中一切來自於外界的壓力都拋之腦後,我與同學相視一笑,茶山行正式開始。

  車子最終來到了一座頗具古風的建築前,下了車才發現太陽已經掛在西山上了,廣袤無垠的天上圓圓的太陽散發出如水一般橘紅色的光芒,撒在西山上的茶樹上形成一幅絕美的山間落日圖。

  轉過身去就是這次茶山行的“根據地”了,整體上就像是古代商賈名流的大宅院,青磚綠瓦配上硃紅色的大門,著實讓人覺得像是置身於古裝電視劇之中。

  走進屋內,就是茶室,紅色的地板、宛如無物的玻璃門,棕色的博古架上還放著各式各樣的茶葉,散發著淡淡的幽香。二樓則是各式各樣的展品,有正在晾乾的毛筆字,筆鋒剛勁有力,字跡上還散發著淡淡的墨香,外圍還有各種茶具,最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鍍金陶瓷的那一套,茶壺通體深紫色,壺蓋、壺柄有金質花紋,整體上呈現出雙龍戲珠的樣式。

  房子就修建在河邊,故有瞭望臺,向遠方看去,河面一馬平川,好似在環繞著一座小島,島上有一人高的玉米,也有才沒腳的小草,與幾座鄉間小屋和著,好一片寧靜安逸。

  夜晚,漫步山間,我與同學尋到了一座亭子,一到亭子上,山間的微風就好像受到指引似得都湧了過去,頓時一陣清涼浮上心頭,讓奔波一天的我在一瞬間被睡意掌控……

  次日,與同學走上河邊,踩著鬆軟的泥土,地上的那遙看近卻無的草色給人內心一抹恬靜。走到一個拐角,山上茶樹的深綠、河水的淺藍,與岸邊的淺綠交織成畫,著實有種人間仙境的滋味。

  品著茶山那醇香的茶,看著窗外的熟悉的景物如箭般飛過,我不知為何竟有了一種樂不思蜀的感覺……

景色的作文 篇2

  有人曾經對我說:“彼岸的景色總是最美的”。我想,這是對的。

  小時候總是對鄰家的小姑娘耿耿於懷,衣服是她的漂亮,玩具是她的心潮,媽媽是她的溫柔,爸爸是她的博學。就連月亮,似乎也是從她家視窗看出去的比較圓。

  上學之後,才發現這只不過是一個小孩子的幼稚。每當看到有人千方百計地影印其他學校的試卷,或者花了兩三倍的價錢請外校的老師來補課,我總會想起當年那個耿耿於懷的自己。那並不是幼稚。怪只怪,彼岸的景色永遠那麼美暑假裡去歐洲玩,去之前的興奮了好久。真的到那裡。巴黎窄窄的街道,雕花的石牆,默默地訴說著這個城市的矜持。盧森堡的大峽谷,滿目望去都是濃得化不開的綠,還有牆上紅紅藍藍的塗鴉,一切都是那麼和諧。荷蘭的鄉村,風車,奶牛,雲淡風輕,連冰淇凌都有股青青草的味道。

  我想這就是我所向往的地方了。可是,身處其中,我卻天天計算著回程的日期,天天想著那個高樓大廈、玻璃大幕牆的東方大都市。

  我在部落格上寫:歐洲真的很好,但這裡不是我的地方,意思被它魂牽夢繞,最後我還是要回到我的上海。

  朋友在下面回覆:“好一句最後還是要回到上海。”他對我說,從前在上海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下個不停的雨,但現在到了北方讀書,坐在供暖氣的宿舍裡,最懷念的,就是上海那陰冷的雨。我們在MSN上互相傳送著笑臉。

  美麗的東西,就讓它在彼岸美麗著吧。此岸,才是我的家。我常常在想:我怎麼就一不小心栽進了數學班呢?

  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好久,但都不問別人,每次詢問,引來的都是火山爆發。

  “數學班不好嗎?……”

  我不是說數學班不好,只是常常不由自主的.去羨慕那些平行班的朋友們。我是一個頂著光環長大的孩子,有的時候我真的相信,我的生活確實像他們所想象的那樣完美無缺,只要我想,沒有什麼得不到。只是,為什麼我還是不能滿足?為什麼我還是有那麼多的苦惱那麼多的無奈那麼多沒有人聽的訴苦?

  後來我想通了,只是每一個人走的路不同罷了。自己的路,是此岸,看得到腳下的坎坷;別人的路,是彼岸,只看到遠處的詩情畫意。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羨慕別人,同時又被別人羨慕。不過無論如何,路是我自己選的,所以我會抱怨一下,然後微笑著繼續走下去。

  “彼岸的景色總是最美的。”我想這仍是對的。彼岸的美在於它的虛幻、遙遠、可望而不可即。這樣的時候,欣賞和嚮往也都很好,尤其是當你在這樣做的同時,也正被彼岸的人欣賞和嚮往著。

  然而,彼岸天堂般的美麗,終究及不上此岸的腳踏實地。

  面對彼岸的景色,斷章取義的想起但丁的話:

  看一眼,就繼續向前走吧!

景色的作文 篇3

  晨起,大雨紛紛,無歇之意,窗內徘徊,無計可施,至午後,雨稍停,急乘車,轉搭摩的,再徒步半小時,至目的地。

  站山上,極目四望,雨過天晴,天如洗,樹如洗,籠在輕紗中;遠山如黛,靜默,卻似在等待;近處滿眼翠綠,直逼眼,恍如身體也浸潤了綠,溶進地上這一層厚厚的草,成了一塊碩大的玉;空氣溼潤,混合著山野特有的芬芳,吸一口,一陣清涼從鼻腔慢慢慢慢蔓延到手指尖,腳趾間……剎那感覺,飄飄欲仙,脫胎換骨,身體裡再沒有一絲塵埃。

  不顧樹上,草上滿是水珠,慢慢尋找,這個草看看不像,那個也不是。山民語:山下有溪,或有。於是下山去,路溼滑難行,幸遍地是草,以手扯住,慢慢滑下山來。

  一溪蜿蜒曲折,繞山而行,不寬亦不深,水流平緩,因下雨,水稍顯渾濁,在平時,應該很清澈,可以看見裡面遊動的魚蝦吧。溪邊水草豐美,風吹起伏;偶有怪石嶙峋,恍如世外。

  沿溪而行,見溪對面一小瀑布,直衝而下,水珠四濺,水汽繚繞,竊喜,下溪中,踩石頭過河,奈石上滿布青苔,無法立足,只得尋一樹枝,柱之方過。

  站瀑布前,全不管水珠劈頭蓋腦打下,承這山野之精靈,洗過澡唄。瀑布壁上,潤沁,草叢生,覺有草似石斛,穿瀑,採石斛四苗,喜不自禁。

  繼續且尋且走,見一怪石,其上青苔覆蓋,長一草,幾根一籠,長約40公分,根根如槍,直指天空,桀驁不屈,用鏟連根連青苔一起剝下,見其造型獨特,甚喜之。

  漸尋漸遠,樂趣不斷,採得不知名的草若干,但終未嗅到蘭香,亦未採得蘭草,然暮色四合,雨再次飄飄灑灑,不得已離開,離開……

  嗟乎,蘭生幽谷,縱使無人亦自芳。餘尋蘭之意,亦不在蘭,在乎山水之間行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