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1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魯迅故里,我是帶領你們參觀的導遊何許。

  朋友們,我國最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誰呢?那當然是魯迅啊!魯迅被列為世界十大文豪,他的作品《朝花夕拾》、《吶喊》、《彷徨》膾炙人口,家喻戶曉。而魯迅故里也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古城歷史街區。它佔地50公頃,總投資10億元。現在,我們一起去領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兒時生活地方的風貌吧!

  讓我們先去看看魯迅的故宅——紹興三大臺門之一週家老臺門。周家老臺門古色古香,是一座典型計程車大夫住宅。它坐北朝南,後面有一條小河,河中的水清澈見底,如同一塊碧玉。房子呢,雪白的牆上長著青翠的爬山虎,烏黑的瓦間冒出幾根蔥綠的草,生機勃勃。而屋中的傢俱則顯得有些古老陳舊,但不論是桌椅,衣櫃還是書箱,都乾淨得不粘一點兒灰塵。

  繞過小河,就來到了魯迅上過的學堂——著名的三味書屋。瞧,放在角落裡的那張課桌,就是魯迅的課桌。桌上刻著個像小火把般的“早”字,這個早字中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魯迅小時候,父親生了病,他每天買藥、熬藥,並幫母親照顧父親。因此經常遲到,遭到了教書先生的訓斥。魯迅非常難過,他在桌上刻下一個“早”字,下定決心不再遲到。從此以後,魯迅刻苦學習,成了有所作為的人。

  繼續向前走,可以看見一片草木蔥鬱的草地,這就是魯迅幼時的樂園——百草園。在遊客們看來,百草園也許只是一片普普通通的草地,但在魯迅眼裡,這兒的一隻蛐蛐,一條蜈蚣,一節何首烏都充滿樂趣。幾顆蔥鬱的參天大樹,一些不知名的奇花異草,百草園的美是自然的。

  離開魯迅故里,朋友們一定有些不捨吧!紹興的美景還有許多,說也說不盡,歡迎大家有機會再來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紹興遊覽!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2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文學史上的大文豪,出生於清末期破落計程車大夫家庭,其故里在今浙江紹興。趁著金桂飄香的十一假期,我和爸爸媽媽慕名前往參觀。

  在參觀之前,我曾經看到魯迅分別在《秋夜》和《孔乙己》這兩篇文章中寫到:“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棵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讀到這裡我不禁笑出了聲,沒有想到魯迅先生的文章裡竟然還有病句!這算什麼大文豪啊?後來我才知道魯迅這樣寫是別有用心,“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是為了強調,而“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是為了表達對於一個窮困潦倒的讀書人的死感到可憐和惋惜。

  十一假期白天遊客實在太多,晚飯之後我們和三五遊人一起走進了魯迅故居。雖然是破落計程車大夫家庭,幾進幾齣的院落還是彰顯出曾經的富貴氣息,門是一重接著一重的,所有的房間都陳設著各式各樣精雕細琢的古舊傢俱,它們就像老人們歷經滄桑的眼睛一樣,沉靜而又略嫌冷淡地望著我們這些遊人。房子建於清朝末期,屋子都是栗色的木格小窗子,把照進屋內的陽光剪得零落而暗淡。住在這樣的深宅大院裡,我們的“迅哥兒”是不是會分外向往外面的世界?

  在遊客們嘖嘖的稱讚聲中,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故居的後面,那是魯迅兒時讀書的私塾——三味書屋。一進門就看到學生們每天早讀之前都要行禮的《松鹿圖》,旁邊擺著些許木頭課桌和椅子。

  我仔細地尋找著一張上面刻了個“早”字課桌,那就是我們的迅哥兒每天發奮苦讀的書桌,我彷彿聽見迅哥兒的老師壽鏡吾老先生正手捧詩書在這間小小的書房傳道授業解惑……

  夜深了,我們從三味書屋走出,來到了咸亨酒店,餐桌、木椅、櫃檯,一個都不少,門外的孔乙己雕像微笑的神情彷彿在說:“快進來陪我一同吃酒吧!”看到這裡,我的腦海中彷彿浮現出孔乙己在和小魯迅交談的場景:“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你都知道嗎?”

  回到酒店的房間,我靜靜地躺在床上。雖然有點疲憊,內心抑制不住激動地冥想:“紹興可真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有時間我還要再來紹興!”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3

  上個星期六,我和媽媽乘動車組來到了紹興。我們先去了魯迅故里。

  魯迅故里包括魯迅祖居、故居、百草園、三味書屋等。一進魯迅故里,就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因為外面都是高樓大廈,而裡面都是老房子:不高,但很有特色。先進了祖居的大門,就來到了“客廳”,“客廳”裡的傢俱已經很舊了,顯然已經放了幾十年。魯迅他家裡非常富有,都有一張高檔的“寧式床”了。“寧式床”是一種木頭做的床,木頭上刻著十分漂亮的花紋,還鑲嵌著漂亮的圖畫。

  魯迅故居是魯迅青少年時代生活、學習、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魯迅出生在這裡。故居沒有祖居那麼大,但家比祖居的要新。客廳的擺設與祖居的一模一樣,剛進去時我還以為走錯了。百草園其實就是魯迅他家的菜地,也是魯迅玩耍的地方。魯迅先生曾寫道如此生機勃勃:“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想必當時一定很美,但現在卻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菜地。

  以前有兩種“學校”,是“私塾”和“家塾”。所謂“私塾”,就是由學生到老師家裡去讀書,“家塾”就是請老師到自己家裡來教書。三味書屋是魯迅讀書的地方,是一個由壽鏡吾老先生辦的“家塾”。魯迅的座位在東北角上。但他原本是坐在東南角上的,但因為你、那裡是一條過道,經常有人進進出出,他很喜歡讀書,但又靜不下心來,於是他要求老師把他的座位東北角。魯迅的座位上刻著一個一寸見方的“早”字,據說魯迅有一次遲到了,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後刻下“早”用以自勉的。

  魯迅故里果然名不虛傳!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4

  今天爸爸媽媽有時間要帶我去紹興參觀魯迅故里,到了魯迅爺爺的故里,就看見門口有一塊很大很大的牆面,牆面上有魯迅爺爺的照片,還有魯迅爺爺的房子,這裡就是魯迅爺爺的家和學堂。我站在魯迅爺爺的邊上和他照相留念。

  走進去看見了魯迅的祖居,裡面很簡陋的一張古代的床,凳子和桌子都是很破舊很古老的木頭做的,現在的家裡是看不見這樣子的,原來魯迅爺爺以前很艱苦的呀,但是他卻很能幹,很會讀書。再參觀了三餘書屋,簡簡單單的幾張桌子和凳子,這就是魯迅爺爺以前讀書的地方呀,我上去坐了下,爸爸突然從後面用扇子敲了一下我的頭,我還沒有反應過來怎麼回事,爸爸就問我:“你知道以前上課不認真,老師是怎麼處罰學生的嗎?”我搖搖頭?爸爸笑笑說:“就像剛才我敲你腦袋一樣。以前叫老師叫先生,先生上課手上隨時都準備好一副扇子,不認真聽講就敲腦袋。”不會吧,以前的老師這麼兇呀。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接下來我們進了德壽堂,突然我發現上面掛的這個“德”字是個錯別字,心字上面少了一橫,正當我想告訴爸爸的時候,看見一個導遊阿姨在介紹著這個“德”字為什麼少了一橫?她說,這一橫是故意不寫上去的,古時候他們說如果加上了一橫就是把心給遮住了,把心給遮住了怎麼還會讀書呢?哦,原來還有這個意思呀,我心裡暗暗在想,等我回去要好好考考同學們,等上到魯迅爺爺的課時,我就可以在課堂上面講出來講給大家聽聽了,這樣我就先學習了一下。

  很快魯迅爺爺的故里游完了,我還遊了百草園,還看見了很多關於魯迅爺爺的書展覽在那裡,我告訴媽媽,回家給我買些關於魯迅爺爺的書,我要更深的瞭解魯迅爺爺。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5

  到了!到了!魯迅故里到了!洋溢著濃郁水鄉風情的大幅浮雕上,“魯迅故里”四個大字蒼勁有力,那氣宇軒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漸漸清晰起來……

  迎著人流,我們來到了魯迅故居。跨過高高的門檻,從側門進去,穿過年代已久的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稱“天井”,這裡原種這兩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閉上眼睛,小時候的魯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樹下小飯桌上乘涼,我耳邊似乎還有繼祖母蔣氏讓他猜迷,講故事的聲音……魯迅的臥室書房百草園……都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每到一個地方,就感覺離這位一代宗師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去的地方還是“三味書屋”,於是又迫不及待的循著魯迅的描述,探尋他當年讀書的氣氛。“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間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題。走進去,我們看到了一張陳舊的兩屜硬木書桌。這書桌極其普通,但卻蘊涵著特別的含義,因為這是魯迅因故遲到後,受到塾師的嚴厲後,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書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現出魯迅一筆一畫的刻字與勤逸學習的畫面。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氣,貪婪的搜尋著魯迅的氣息,這裡畢竟是魯迅生長的搖籃啊!

  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雨依然在下,一樣的細,一樣的小,為這一趟魯迅故里之遊染上了別樣的情緒。一條清澈的小河,從故居門前潺潺流過,雨點輕輕落上去,裂開了以道道細微的縫,一圈兒一圈兒地盪漾開來……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烏篷船,在頭戴氈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帶領下,離開了這座文化古鎮,但那一圈兒一圈兒的魯迅情卻久久在我心中盪漾。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6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日本留學,後來加入到革命的隊伍中去。我特別想去魯迅故里參觀,這個暑假,爸爸媽媽終於有時間帶我去紹興魯迅故居里遊玩。

  一下車,我們便急忙奔向魯迅故里。一踏進魯迅故里,就如同踏進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魯迅故里可以分成四個部分,有三味書屋、百草園、魯迅紀念館和魯迅祖居。

  沿著石板鋪成的道路,我們來到魯迅祖居。這裡主要介紹魯迅先生的家庭成員和有關他們的各種圖片資料。我解到,魯迅原名周樹人,魯迅只是他的筆名,因為他寫文章大多以自己的筆名來寫,所以後人反而更熟悉魯迅這個名字。周樹人和弟弟周建人,周作人並稱為周氏三兄弟……

  參觀完魯迅祖居,我們來到百草園。百草園佔地近20xx平方米,原是十來戶人家共有的一個菜園,平時種瓜菜,秋後用來曬穀。百草園是魯迅童年時代的後園:玩耍嬉戲、品嚐紫紅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百草園給魯迅的童年帶來無限歡樂!

  接著,我們來到著名的三味書屋。只見隱門上方懸掛著一塊匾,匾上寫著:"三味書屋"四個大字。聽說有一次,魯迅父親因病臥床不起,他為給父親買藥,結果上學遲到。先生狠狠教訓他。從此,魯迅再也不敢遲到。為不再犯同樣的錯誤,魯迅在課桌上深深地刻一個"早"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那張刻有"早"字的書桌,還被擺設在三味書屋裡。

  走出魯迅故里,我們看到一堵牆,上面有魯迅的上半身畫像和一條古街。只見魯迅穿著長袍,一隻手拿著香菸,雙目炯炯有神地望著前方……

  瞻仰魯迅故居,激起我對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崇敬之情。稽山常青,鏡水長綠,魯迅的浩然正氣,高風亮節永留人心!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7

  清晨的太陽緩緩升起,陽光投射進我的屋裡,枝頭上的小鳥嘰嘰喳喳的,那清脆的叫聲把我從夢中叫醒。我“咻”地一下坐起來,“今天要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魯迅故里遊玩呀,真是太開心了!”

  一來到魯迅故里,就看到了旁邊的大牆上寫著“魯迅故里”這四個大字,旁邊還有一位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先生魯迅,濃濃的眉毛下面一雙憂慮的眼睛,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跨進門檻,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大廳,正上方寫著“德壽堂”。“德壽”有積善有德、福祿長壽之意;接下來你會看到香火堂,它是周氏族人祭祖和辦喪屍的場所。這裡還有小姐的書房、繡房、閨房和沐浴房,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閨房指的是屬於女孩子的家居空間。

  遊覽完祖居,我們帶著興奮的心情來到魯迅故居,先來參觀了魯迅的房間。隔著門檻往裡看,魯迅的床、桌子、櫃子都是用木頭做成的,床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床頭的前方有一把椅子和一張桌子,旁邊有一個櫃子,整潔又幹淨。

  穿過拱門,我們又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12歲到17歲求學的地方。魯迅的老師呢,是一位方正、質樸、博學的一位先生壽鏡吾,他一坐就是60年啊!見過他的學生肯定不少於200個,我在眾多的桌子裡尋找,到底哪一張是魯迅的呢?這時我突然想起一個小故事,魯迅的父親突然生病,於是魯迅擔起了家裡的勞活,每天奔走於店鋪和藥鋪之間,但從來沒喊苦過。有一天早上,因為要幫父親買藥而遲到了,收到先生嚴厲的一句話“以後要早到”。於是魯迅就在自己的書桌上方方正正地刻了一個“早”字,提醒自己不要遲到,從此以後,魯迅上學再也沒有遲到過。我在角落裡找到了那張刻著“早”字的桌子。

  走出三味書屋,就來到了百草園,青草的氣息撲鼻而來,我的腦海裡突然出現了閏土哥哥給小魯迅講故事的情景,耳朵裡又似乎聽到了孩子們的嬉笑聲。現在則是一片寧靜,原來都是魯迅兒時的回憶啊!

  時間像流水一樣流走,我們不捨地離開了。聽了我的介紹,你應該有衝動也想去看看了吧!那就趕快去吧!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8

  懷揣著對魯迅的崇拜,爸爸媽媽答應帶我去紹興看看。

  汽車一路行駛到了魯迅故里門口,我興奮地衝了過去,門口早已是人山人海,幾個老外慕名而來,格外顯眼。入口處一幅巨大的畫像吸引了我,魯迅身穿長衫,手夾香菸,皺眉思索,那氣宇軒昂的一代文學家形象,在我眼前漸漸清晰起來。

  隨著人流,我們步入了魯迅紀念館。一尊大型的青銅坐像引人注目,坐在鮮花叢中的魯迅,表情自然,嚴肅而又親切,眉宇間深藏著許多遐思。大廳裡,詳細地陳列著魯迅坎坷的人生和他發表的名著,一件件一篇篇,讓我心中不禁捲起一陣陣的波浪,為魯迅的一生感慨,更為他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而感動。

  走出紀念館,跨過高高的門檻,我們來到了魯迅故居,看過許多間房間,走過許多條弄堂,我見到了魯迅的臥室,房間裡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還有幾把椅子和一張書桌,如此簡陋的佈置,我不禁對魯迅的樸素而感到驚訝,從側門過去,我們來到“天井”,桂花樹下,一個小孩子託著下巴認真地傾聽著老人給他講故事,於是,我閉上眼睛,小時候的魯迅赫然在我眼前,每到一個地方,我隱約感覺到自己和魯迅走得很近。

  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三味書屋看看,走過一道石橋,順著人流,我們來到了魯迅讀書的地方,中間掛著一塊匾:三味書屋。幾張陳舊的課桌整齊地排列著,我的目光一直在搜尋魯迅的課桌,終於被我發現了,我猴急地跑過去,看見魯迅的課桌上刻著一個“早”字。據說,這是魯迅因為上學遲到,被先生嚴厲批評後,刻下“早”字自勉,我頓時被魯迅刻苦學習的精神而傾倒,我深深吸了一口氣,貪婪地四處搜尋魯迅的點點滴滴,這裡真是魯迅成長的搖籃。

  我掏出了一把茴香豆,坐上了回家的汽車,我為自己是紹興人而驕傲。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9

  在熱情多彩的四月裡,我們迎來了一年一次的研學,而本次的最終目的地是在具有江南水鄉風情及文化的紹興。

  魯迅故里,它的路都是有大大的石板鋪成,也有高高的柱子支撐房屋的頂端。傢俱全都是用木頭做的,還有一個長長的長廊,庭院則是種著高大又挺拔的樹。

  先參觀的是魯迅的祖籍,無論是把髒的東西,還是牆上的畫,顏色都是那麼單一,大多數都成棕色,最主要的是這裡的城市是那麼莊重,絲毫沒有一絲的漏洞。接著便來到耳熟能詳的三味書屋,正中間掛著幅畫畫,而鹿則有樹相伴,那裡擺放了好多的椅子和桌子。我似乎記得魯迅的座位,便是那靠牆的一個位置,聽導遊說,魯迅在桌子上刻了個早字,至今還保留著。

  遊覽過三味書屋,就是百草園了,儘管他叫百草園,可它真的有百種子草藥嗎?一進百草園就可以聞到分鐘寺有花的芳香,隱約可以嗅到泥土的清新氣息。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開了。百草園頓時成了一片金黃色的花海。

  走完魯迅故里,接下了便是那蘭亭,蘭亭有聞名於世的《蘭亭集序》,被稱其為中國第一行書。鵝池,就如它那名字一樣,而且確實有個白鵝,讓人很容易就想到了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鵝池過去就是流觴亭,曲水一尺就出自於流觴曲,它是古代文人流行的一種遊戲。

  右軍祠,你踏進去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座小橋架在始終要處理,只養了些魚,似乎藍田的每一個詞,這裡都會養些魚,可能紙會太單調了吧。這裡是我們停留最短的地方,只是匆匆忙忙地趕著路,也沒看到其他印象深的事物。御亭碑,可能是蘭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個亭子的正中央豎著一塊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著很多字。密密麻麻的,使人眼花繚亂。

  一天的研學活動很快就結束。回顧研學,感慨萬千,紹興不愧是名土之鄉,書法之鄉。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10

  在課文中我學到很多關於魯迅的文章,比如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看過魯迅寫的小說《阿Q正傳》,《祝福》等,知道了魯迅是紹興人,原名周樹人,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我也是紹興人,趁著這個寒假,我要跟著書本遊紹興,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魯迅故里。

  魯迅故里位於紹興魯迅路。大年初一,爸爸開著汽車,帶著我和媽媽,到了魯迅故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巨大的魯迅畫像,畫像上的魯迅叼著菸斗,看上去十分和藹可親。門口的廣場那是人山人海,可能是因為過年的原因吧,人比平時多了一倍以上。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祖居的內部,祖居是老式的平房,木門木窗,門檻特別多,地板是青磚鋪的。院內房間井然有序,雖然是老房子,不過什麼也不缺,足以體現出到時大戶人家的氣派。廚房,書房,繡房,藏書閣,淋浴間等許多房間,都十分寬敞。廚房裡有一口三眼大灶臺和水缸還有幾個水桶,那個時候沒有自來水,所有的生活用水都是人挑的。淋浴間裡有一個水桶,應該是用來洗漱的,書房裡桌子椅子,筆墨紙硯樣樣俱全。邊走邊看,我們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堂前一塊牌匾,四個端端正正的大字——三味書屋,下面掛著一幅圖畫,廳中間一張八仙桌,左右兩邊各有兩張桌子,是魯迅和他的朋友用來學習的,兩邊的柱子上有一副對聯,寫著:至樂無聲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詩書。右邊有一個拱門,裡面是內院,也許是當時的教書先生的休息場所吧。參觀好三味書屋,我們又來到了魯迅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玩耍的地方——百草園,現在的百草園與以前的百草園大不相同,雖然我找不到書上寫的何首烏,但是現在的百草園也很漂亮,種植著各種植物和蔬菜,就是一個大菜園,一壠壠菜地綠油油的,顯得生機勃勃。

  遊歷魯迅故里,接受文化薰陶,瞭解魯迅是一個愛憎分明,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的少,樂於助人的好人,他是我們的榜樣,以後有時間我一定還要去魯迅故里去紀念魯迅。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11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寫下這樣優美詩句的是魯迅先生。在一個春天的下午,我去了魯迅故里。

  剛要走進魯迅故里,我就被廣場上的幾個小銅人給吸引了,他們一個蹲著一個大笑著,另外一個彎著腰,我心想,魯迅兒時最好的朋友是閏土,有一個銅人應該就是閏土了吧。我還記得《少年閏土》中“那碧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腦海裡立刻就浮現出了閏土可愛的樣子。

  走進魯迅故里,那一棟棟的復古式的建築,使老紹興的味道濃了很多。小鳥在天空中吱吱喳喳地叫著,如同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不知不覺中,我走到了魯迅他天天上學的地方“三味書屋“。一來到三味書屋,看著牆角那張破舊的桌子,上面刻了一個“早”字,立刻讓我想起了關於這個“早”字的故事。有一天,魯迅父親生病了,每天早上要吃藥,這可讓早起上學的魯迅忙壞了,他去百草園中摘取草藥,給父親泡藥,就在這一天,魯迅上學遲到了,差一點被壽鏡吾老師罵。第二天,他起得更早,可還是遲到了,壽鏡吾老師嚴厲的眼睛銳利地盯著魯迅,好像在說:“好小子,居然敢遲到。”一下課,大家都出去玩了,魯迅拿起一把小刀,在那桌子上深深地刻下了一個“早”字,他對自己說:我今後再也不能遲到了。後來他果真再也沒有遲到過。

  看著那“早”字,讓我明白了,做事不可以不守信,要做一個誠實可信的好孩子,做一個品行兼優的好少年。

  “逝者如斯天,不捨晝夜”,轉眼間要晚上了,我不得不走出景區,我的最後一眼餘光看到了閏土和魯迅一起捕鳥的樣子,使我難以忘懷。

  魯迅的精神如大地,無法被抹去;如太陽,照亮了世界;如智慧,改變了一代又一代人。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12

  “我好像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這是魯迅自己說過的一句話,到如今已經成為流傳百年的名言。這就是魯迅最真實的寫照,您用筆戰鬥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今天,我帶著對您的尊敬,來到了您的故鄉——魯迅故里。

  早晨,我帶著一路的春風,帶著滿懷的好心情,來到了魯迅故里,一走進門,一股臭豆腐的香味撲鼻而來,或許,這就是魯迅小時候熟悉的味道吧!走著走著,就到了百草園,一排排籬笆整整齊齊。那個角落,還屹立著那顆老槐樹,你還是那麼高大,那麼挺拔,只不過,樹上多了一些劃痕,也許,是歲月的痕跡吧!陽光斜斜地照下來,散發幽綠的光,那光彷彿一臺投影儀似的,投影出魯迅小時候玩耍的'景象。他和一些小夥伴們追逐打鬧的身影匆匆閃過。摔倒了,沒事兒,再爬起來,孩童時期的天真永遠都封存在那一時刻。

  我走出百草園的大門,來到了三味書屋。當我看到那一個“早”字,我又想起了一個動人心魂的故事。那一年,魯迅的父親生意失敗,虧了好多錢,魯迅也從一個富足的少爺落魄為一個窮人。有一次,魯迅的父親生重病,因臥床不起,魯迅非常著急。他想,不如我去鎮上給父親換藥吧。他急衝衝地來到鎮上,花盡身上積蓄為父親買到一盒藥。他興高采烈地回家為父親換好藥後便去上學了。待到學校,剛一入門,先生就以嚴厲的目光盯著他,那目光彷彿一隻巨大的獅子,想把他吞沒了。心甘情願捱了一頓戒尺後,他便立志,在書桌上刻上一個“早”字,每當他要遲到時,他便會想起“早”字,每當想起,他便會充滿力量。再也沒有遲到過。

  夕陽西下,路邊的楊柳隨風搖擺,習習晚風,吹在我的面上,魯迅,一世名人,他身材瘦小,卻在民眾心中豎立起高大的形象來。這難道不是靠他自己的努力的嗎?我們不能為自己有先天不足而感到不滿,我們應該也努力拼搏,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13

  我的家鄉——紹興,是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悠久的歷史吸引著中外遊客。他們像顆顆璀璨的明珠,照耀著古老而美麗的紹興城。魯迅故里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進了魯迅故里的大門,跨過平坦的石橋,繞過妙不可言的思仁堂,就來到了有名的三味書屋。 一進門,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古老的建築——正前面,掛著一幅《福祿壽喜圖》,圖上畫著一棵嬌小的小樹,一個活潑的牧童面帶微笑,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猶如神來之筆;屋中心,有一張古老的方桌,方桌四邊有許多千姿百態的條紋,桌上還有一把長條狀的戒尺,這一定是位嚴厲的老師吧;

  有方桌的左右兩旁共有八套古老的桌椅,其中一套桌椅是魯迅老師的座位,在魯迅的桌子上贏利有一個“早”字,令人回味無究;在屋地上鋪有方磚,犬齒髮平整,像很寬的馬路,兩輛汽車可經並行,顯行非常古樸。

  出了三味書屋,進入魯迅幫居,穿過五顏六色的長廊,就來到了聞名的百草園。進門一看——左邊有一排蔥鬱的樹叢,樹叢上開著嬌小可人的小黃花,小黃花嬌嫩的花瓣上流著晶瑩剔透的露珠,彷彿它在哭泣,湊近一聞,小黃花的香氣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正前面,一片綠油油的菜地,菜葉嫩綠嫩綠的,每一片菜葉都是向外伸開的,遠處一看,猶如一朵朵茂盛的小花朵一般;中間有兩棵高大挺立的皂夾樹,皂夾樹的葉子又黃又綠,而且葉片非常的薄,薄得跟一張紙的厚度一般,樹上有一個個如桂圓般大小的果子,搖搖欲墜,讓人看得垂涎欲滴,在皂夾樹的前方有 一隻古老的井,它全身印滿歲月的傷痕,往井裡一望:啊!真深呀,深得一眼望不到底,實在是深不可測。啊!真清呀,清得可以望見水中的一景一物;在右邊,有種黃中帶綠的不知名的草,它的生命力是多麼旺盛,使人看得眼花繚亂------百花園到處有花草樹木,讓人看得愛不釋手、目不暇接,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啊!多麼令人流連忘返的魯迅故里呀!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14

  在暑假的一天,我和姐姐頂著炎炎的烈日從紹興大劇院走向魯迅故里,我一邊走一邊嘟噥:“唉!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出門前沒用防曬霜。”“快看,快看,前面就是魯迅故里了!”只聽姐姐在我的耳邊興奮地叫著,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剛進大門第一眼瞧見的便是一塊大大的石壁,上面刻著“魯迅故里”四個大字和一幅魯迅先生的圖片。我們買好票後,便往魯迅故居走去,一個前廳映入我的眼簾,好不氣派,緊接著往裡拐便是魯迅及其家人的臥室,還有一間供奉菩薩的屋子和一個廚房,廚房裡有兩個灶臺和一些炊具,牆壁上掛著一個米糠笥和一些蔬菜、五穀雜糧的樣品,這是我們這個時代不常見的。

  走出故居,我便被附近一家臭豆腐店的“臭”味給吸引了過去,毫不猶豫地買了一盒,因這東西不能帶進參觀的景點,所以我和姐姐也顧不得燙,飛快地吃起來,可是這種狀態持續不了多久,大街上便可見兩個直奔小店買礦泉水的人,真是應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句話。這天說變就變,不一會兒天陰了下來,跑到門口聽見導遊正在說:“三味書屋是紹興的著名私塾,魯迅12——17歲時就是在此求學……”我們走到書房,看到書房的正中牆上懸掛著一塊匾,上面寫著“三味書屋”,魯迅的座位很容易找,因為他在書桌的右方刻了一個“早”字,時時提醒著自己。

  我們繼續往前走,到了百草園,光聽名字,給我的印象是那裡面種著一百種不同的草,那場面一定很壯觀吧!百草園佔地近20xx平方米,這裡原來是一個菜園,也可以說是魯迅小時的一個樂園,那些童年趣事在魯迅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主要部分基本上還保持著原樣呢。

  匆匆忙忙的我們來到了魯迅紀念館,在這裡放著一摞摞魯迅寫的書和一些有關魯迅的紀念品,我將一本“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的手寫稿和一套印著魯迅影象和他的一些詩句用竹葉做成的書籤買了下來。

  我游完魯迅故里後,內心真希望自己能體驗一下魯迅那個時代的生活。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故居……一一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中……

魯迅故里作文650字_初三作文15

  他,是無人不知的大文豪,才華橫溢;他,為了青年的成長,花費了無數時間精力;他,就是不懼怕壞人,用筆做武器的魯迅。他已逝世多年,但我不禁想再次遊一下魯迅故里。

  一束陽光透過葉縫,照在了一尊尊石像上,只見一個頭戴小氈帽的孩子正愉快地玩耍著,我彷彿看到了小魯迅正和少年閏土捉迷藏,玩得不亦樂乎。

  繼續往前走,不時地傳來路邊的吆喝聲,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魯迅小時候最喜歡玩的地方——百草園。這是一塊極小的菜地,旁邊還有一顆高大的樹,魯迅在小時候和他奶媽一起在這種菜;一起在這乘涼,一起在這聊天,那是多麼溫馨的場面啊!魯迅的好朋友閏土,從小就是一個長工,但魯迅沒有嫌棄他,並且很快地成為了他的好朋友,閏土見多識廣,和魯迅一起在空地上捉鳥,他們倆合作的很好,每次都能捉到好的鳥,但是結局,閏土因封建社會的無情,最終離開了魯迅。我不禁被魯迅的友誼所感動,本來我和朋友一鬧矛盾就吵架,但聽了魯迅與閏土的故事,我不禁羞愧起來。

  魯迅不但會玩耍,但是學習比玩耍還要努力。

  三味書屋,就是一個例子,當時魯迅的父母病了,魯迅就要給他們抓藥,每天五點多鐘爬起來,抓完藥後馬上去學習,但有一次起床遲了,所以遲到了。但老師沒有批評他,它卻要求老師批評自己。最後,他為了鼓勵自己以後要早起床,就在桌子上刻下了一個“早”字,從此,他以後再也沒有遲到過。而我,總是遲到,心裡還有一種厭惡老師的感覺,更不會像老師一樣主動要求老師打自己,聽了這個故事,我以後一定要改正。

  楊柳隨風搖擺著,太陽快要落山了,我要回去了。我戀戀不捨地告別了魯迅故里。

  偉大的,魯迅,不死的精神。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