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魯迅> 有關魯迅的作文3篇

魯迅的作文

有關魯迅的作文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魯迅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迅的作文 篇1

  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用筆來拯救中國的人,他所面對的社會是我們所不能想像的,是那樣的陰暗、悽清與恐怖,可仍義無反顧地用筆在寫,用心在吶喊。雖然曾經也有過彷徨,但內心的信念最終戰勝了一切。

  也許最難過的不是“醉生夢死”的麻木,而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唯我獨醒”這是一種何等的寂寞啊!能夠戰勝孤獨的人也許才是真證的勇者,想到這不禁讓我對魯迅先生肅然起敬,

  在先生的眾多文章巾我是最喜歡《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子,這裡的文章大多都是記述魯迅先生幼年時期的生活,故事平淡,卻讓人感到一種淡淡的溫暖,一種家的溫暖。這裡沒有殺戮,沒有爭鬥,有的只是那平緩的心境。這也許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天性,讓我總是不由得去偏愛那些舒適祥和的文章。

  什麼是傳世的孤寂?胸膛裡大開大合的悲痛,像拉動的風箱一般沙啞地呼喚起來;一絲光線湧出,把所有沉睡的過往輕輕喚起。這也許就是魯迅先生當時的心情,可正是我現在的心情。

魯迅的作文 篇2

  同學們,你知道偉大的魯迅嗎?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魯迅作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一生創作了許許多多的作品,如《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拾夕》,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節選自他的小說,《故鄉》。你知道魯迅的長相嗎》?他長著黃裡帶白的臉,瘦的教人擔心;頭上直豎著寸把長的頭髮;常常穿著一件牙黃羽紗的長衫,隸體“一”字似的鬍鬚。魯迅——為人和藹可親,對需要幫助的人他一定會盡心盡力的幫助他人。

  在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寫道,“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裡的歡喜。若有人說什麼可笑的事,魯迅先生笑的連煙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來。魯迅先生走路很輕捷,尤其使我記得清楚地,是他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不顧一切地走去。”而周曄寫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的魯迅,卻是個關心和幫助他人的人。

  魯迅是個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而且關於寫魯迅的文章,在我們語文書上冊的第五單元中,除了第一篇《少年閏土》是魯迅寫的以外,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寫魯迅的。其中有一篇是現代詩。詩中寫了魯迅的偉大,詩中有一段是這麼寫的“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給人民當牛馬。”的意思,說的就是魯迅默默無聞地一直幫著人民。《有的人》這首現代詩也充分說明了,人民一直銘記著魯迅,想念著魯迅的意思。

  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非常珍惜時間。魯迅從小就知道珍惜時間,而且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努力做到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魯迅惜時的故事吧:魯迅先生小的時候常常要利用清早地時間為生病的父親買藥,而有一次等他幫父親買回藥再去學堂時,老師已經開始講課了。看到魯迅遲到了,老師就語重深長地告訴魯迅:“時間非常珍貴,如果每個人都像你一樣遲到,那還不如不用上學了。下次可不要遲到了。”魯迅點點頭,回到座位上。於是第二天魯迅早早地就來到學堂,在他的木桌上刻了個“早”字。這就是魯迅刻早的故事。同學們,魯迅先生崇高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要學習他助人為樂的精神;要學習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要學習他惜時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就能夠成為一個像魯迅先生一樣偉大的人。

  這就是我國的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髮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鬍鬚成一個隸書“一”字,他就是——偉人魯迅。

魯迅的作文 篇3

  1936年10月19日,一個穿著灰色毛衣的男人躺在萬國殯儀館的棺材裡。他那因勞累而黑了好幾圈的黑眼圈,略有些深了,應是前夜很晚還在工作。他的面容還是那麼的慈善,一點恐懼也沒有。嘴角略有些下沉,那是種悲憤,對時光流逝的悲憤。

  記得曾有篇課文記載了魯迅先生生前的一個夜晚:傍晚,一個黃包車伕的腳被玻璃渣給扎到了,一瘸一拐地拉著他的黃包車。經過魯迅先生門前時,魯迅先生連忙叫住他問他怎麼了?當他說被玻璃渣扎到時,魯迅先生一面將他請進家門,一面讓家人拿來藥品。車伕即使百般拒絕,也犟不過魯迅先生。魯迅先生拿著鑷子將玻璃渣一塊一塊兒地將玻璃渣取出來,並給他包紮好。然後將剩下的藥品連帶一些錢塞給了他,讓他好好養傷。那車伕含著熱淚道謝後,慢慢地離開了魯迅先生的家。那時魯迅先生暖化了車伕的心!

  “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的話。每天他只睡三到四個小時,其他時間要麼在工作,要麼在與客人談話。他逝世前,仍然在寫日記。魯迅先生總是惜時如命。他用筆桿向青年傳達自由和民主,反抗權威的思想。激發愛國主義的精神,他是思想革命文化的貢獻者。

  19日午,魯迅先生的棺材被蓋上了棺槨,前來送葬的人很多:青年、學生、工人、作家……甚至乞丐。他們大多都舉著標語“民魂永存,魯迅先生走好”,魯迅從此被他們銘記在心中。

  魯迅先生雖已逝世,但他永遠活在了我的心中,他那偉大的形象,永遠激勵著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