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良心> 【熱門】良心作文4篇

良心作文

【熱門】良心作文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良心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良心作文 篇1

  重症監護室裡,一個瘦弱的生命在奄奄一息之中與命運做最後的搏鬥。然而,她依舊沒能逃脫死亡的魔掌。拋棄了親人們撕心裂肺的呼喊,安靜地睡去了。有誰知道在那個下午五點三十分,當幼小的身軀兩次被車輪碾過時,她經歷了怎樣的苦痛與掙扎?20xx年歲末,小悅悅的死牽動了全中國的呼吸與心跳。十八個旁觀者對一個躺在血泊中的幼小生命視而不見,駕車司機則稱自己對車輪碾過孩子的事全然不知,只有一個拾荒者阿姨,50多歲的年紀,把奄奄一息的小悅悅送到醫院。

  瘦弱的小悅悅彷彿在國人的心上重重地擊了一下,捫心自問,我們的良心出了什麼問題?人是不是在匆忙中忘記了人性中應有的真善美、憐憫和良知?一個貧困的拾荒阿姨,未受過什麼教育,卻在那個黑暗的夜晚點亮了人性最溫暖的燭光。

  一位大叔,來自貧困的山區,在外漂泊,全部的財產和證件都在隨身攜帶的揹包裡,然而書包不幸被扒手偷走了。半個月過去了,窮困的大叔卻意外收到了自己的揹包和一封信。信中說:"當我看到您書包中六十三張獻血證,我呆住了,我覺得自己簡直沒有良心!您獻了這麼多血,得救活多少人啊?我立志以後重新做人,痛改前非。謝謝您,是您救了我!"

  一個沒有文化,沒有地位,身居社會底層的勞動者,用自己的善行挽救了一個懸崖邊的少年。

  我想,在這個冰涼的、用鋼筋水泥鑄成的城市中,總有那些平凡而偉大的良心,在不為人知的角落中燃起一根根溫暖的蠟燭,照亮夜行人的路。

  是的,這世間從不缺少溫暖,從不缺少愛,從不缺少一顆顆平凡的良心,在黑暗中熠熠生輝。

  有誰能忘記生活的拮据,但捐助了幾十個孩子上學的叢飛,又有誰能忘記在汶川大地震中拋棄學生落荒而逃的'範跑跑?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道德底線,用良心去迎接真善美,拒絕邪惡與自私。

  也許你現在是身處要職的高官,也許你現在是處於底層的勞動者,但這都不重要,只要你有愛、有善心,作為知識分子的我們,也應捫心自問:我們的人格和知識水平是否相符?

  社會需要我們,因為我們是社會的良心!

  評析:一個拾荒者有良心,一位底層勞動者的六十三張獻血證讓歧途者良心發現,作者從兩個方面詮釋了對良心的理解。接著舉叢飛、範跑跑例把每個人都放在"良心"這個道德底線上衡量。最後聯絡自己,思考"我們的人格和知識水平是否相符"這個問題,用"社會需要我們,因為我們是社會的良心"點題,表達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選取的事例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敘述的內容都扣住"良心",有分析。

良心作文 篇2

  題記——

  今天,我乘著一輛大巴車回隆裡。來了一輛車,又是滿座,心中有些不爽。但也還是匆忙的上了車。車上,有兩個座位,一左一右,倒數第2排。我傍著座位走了過去,看著右邊的那個座位。呀!一個可愛的小孩正在睡覺,真不忍心打擾他。忽然,父親說:“孩子,那有個座位。”我知道父親指的是這個小孩,因為他小,又是臥著的,父親看不見他。這時,售票員開口了,說:“人家買了票的,你就把孩子報起來嘛。”這人也趕忙解釋道:“這娃兒暈車,你就讓讓他吧!”售票員沒說什麼。這時,一個人拍了我一下,說:”者有個座位,來這坐。“一個小女孩走了出了來,我看了他一下:身穿綠衣服,灰褲子,他有些瘦,眼睛大大的,但我看不出他的眼睛有炯炯有神的樣子。

  正文——

  自己坐在那個不屬於自己的位子上,心很是不好受,又望了望那個小女孩,倚在座位,隨著車的顛簸也抖起來。這時他顯得那麼弱不經風,當時,我是那樣的不舒服,想著幫他一把,單又不知被心中的哪一股心理牽制著。腦海中反覆輝映著這個畫面……

  過了十多分鐘,走上來個老人,他滿臉佈滿皺紋,拄著一根柺杖,上車來,沒有人讓座,他是失望的嘆了嘆氣,便坐在車廂上,那裡非常不好坐,又是硬的,不時抖得很猛烈。

  往日老師對我們的教誨難道全都忘記了嗎?一個個口是心非的傢伙,無論是身著華麗西裝的政務人員,還是樸實的農民,或者是普通市民,當然還有我——一個小學生。

  不知道他們心中是否也想我一樣忐忑不安?但我知道,他們心中就連一點憐憫之心也沒有了,尊老愛幼?也許早就拋之腦後了吧!他們已經埋沒了自己的良心!

良心作文 篇3

  一把黃土塑成千萬個你我,靜脈是長城,動脈是黃河。黃河,永遠是中華民族大命脈中汩汩流淌的鮮血。

  這條奔流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孕育出燦爛的華夏文明。從舊時代起,中華民族的先民就在黃河的懷抱裡繁衍生息,此後,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他們在形成的衝擊平原上,不斷提高適應自然的能力,發展農業文明,使黃河流域逐漸成為中國經濟,文化和政治的中心。黃河,你真是一首奔流不息的讚歌。我們因你而驕傲!

  但是,讓我們自豪的母親河近來大有不同,斷流四十多天的黃河讓人們擔心不已。在1995年6月下旬,斷流四十多天的黃河濟南段盼來了一次過流的機會,然而緩緩而來的不是人們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汙水,河面上漂浮著大量的白沫和被毒死的魚類,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氣……

  是誰?使我們的“母親”變成這個樣子?其實我這也是明知故問,罪魁禍首也是我們,是她哺育了上千年的炎黃子孫。我們人類不斷砍伐樹木,無休止地開採資源,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任意排放汙水,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母親河變成這樣,我們剛剛學過的一篇課文《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中曾經說黃河代表我們的民族精神。它無論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的往前流過去,以成其一瀉千里的魄勢。目前,我們面臨著黃河缺水斷流加劇和水汙染嚴重等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正如文中所說的“我們應該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的曲調。”在這個形勢嚴峻的時刻。走過崎嶇險阻的道路。

  國人們,拿出我們雄健的精神,拯救我們的母親河吧!

良心作文 篇4

  良心,是人的一種天賦的道德觀念,就是孟子所說的“不慮而知”,明所說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聖靈充滿”的優良之知。如“人皆有之”、“非由外鑠”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義禮智”,等等。愚以為,人性良心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曰“知恥”。知恥,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知恥,在中國傳統美德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早在春秋時期,管子就說過:“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

  乃滅亡。”把恥列為維繫社會、國家存亡的支柱之一。以後的長時期中,恥也都列為孝悌忠義廉恥八德之一。 知恥,是道德的自覺。有羞恥心,人就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在做了有違道德的事時就於心不安,自覺不做會招人瞧不起的事。知恥,才能有所不為,有所不為才能行之皆宜。相反,人若無恥,就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不可救藥。這就是俗話說的“人無廉恥,無法可治”。

  二曰“知愧”。知愧,就是知道慚愧,知道內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知愧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弱點、缺點和錯誤。西方古代格言說:“做壞事的人最受做壞事的苦。”所謂愧則有悔,愧則有疚,悔疚則傷及神明,內心的安寧從此遭到破壞,整日處於恐懼之中,這懲罰並不算輕。知愧而懺悔,知愧而努力,良心的安妥比任何物質利益都值得珍視。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高官厚祿、錦衣玉食,也並非遙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四個大字:問心無愧

  三曰“知恩”。知恩,就是常懷感恩之心。這是人生的一種姿態,是人性的一種證明,是一種社會行為的反省和成熟。日月生輝,雨雪滋潤,大自然哺育了萬物生靈;父母養護,師長教誨,親朋們扶助著我們成長。人生在世,誰能夠離開社會而生存,誰沒有受過別人的恩惠?“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倘若連起碼的感恩之心都沒有,若非自大狂,便是愚陋不堪了。

  一個人,幹了壞事知道羞恥,做了錯事知道愧疚,受人恩惠知道報答,這就叫有良心。當然,關鍵是要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什麼叫恩,什麼叫仇,這種分辯是非的能力的形成還是要靠後天的培養。所以良心是天賦的道德,道德靠後天的修養;道德的淪喪,是教育的失敗,而良心的淪喪,就是人性的泯滅了。“文革”破四舊,破除了中華民族許多優秀的道德傳統,一些人也因之喪失了良心。國畫大師齊白石有個弟子叫婁師白,從小在齊先生身邊長大,後來批判白石老人,他就改了名字叫婁批白。一“師”一“批”,良心何存?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又改丟了不少寶貴的精神財富,利用人的私慾刺激人的創勁和幹勁的結果,使社會良心大面積坍塌。湖南婁底市中心醫院,不願參與醫療、為患者節約每一分錢的醫生胡衛民在醫院被孤立得呆不下去,而被100多名職工舉報的醫院負責人卻因為醫院賺錢“業績突出”,被當地政府委以重任。這是官場潛規則挑戰社會良心的典型例證。

  良心也許與生俱來,但保持良心要靠自覺磨練。歸來吧,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