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選文散集》讀後感範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史鐵生選文散集》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了這本書之後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震撼,我不太相信一個雙腿殘疾又換有諸多疾病的一個人能寫出這樣通徹的文章。去醫院病房裡我們常看到人們在病床上呻吟,說話語氣也是那種垂死的嘆息,感嘆命運何其不公強加在自己身上。
但他是不同的,他是極少數對活著充滿希望。二十一歲的他本該是意氣風發,創造更多美好未來可能的時候,災難卻突然降臨—雙腿癱瘓。他也曾和常人一樣想要一死了之,讓一切苦難都結束但他沒有想到過他的母親:這個偉大的女性。她用她的生命闡釋了對孩子的愛,要好好活著、“我倆在一起要好好活”。母親因受苦而早日離開。也許是冥冥天意,也許是幡然醒悟,才能讓我們在今天讀到他的散文、學到他的精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用來形容父母對子女那種無私奉獻最後卻是“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結果。“在靜謐的地壇裡我第一次感覺到:有過我車轍印的地方,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她總是不放心,總要在後面遠遠地跟著,還生怕被我發現。“去吧!出去看看也好”當時的我竟沒聽出那是她對自己的寬慰。母親給了他極大的空間也一直怕傷害到他的自尊心,對於“跑”“跳”“踩”她比我還敏感。十年後,我、妹妹和父親不約而同地來到母親墓前。十年之間,我們誰也沒有提起母親,可這並沒有阻止我們對母親的思念越發濃重。我想這裡面也有一絲絲懺悔吧!如果當時史鐵生回頭看到母親焦急的.樣子,肯把她叫住是不是就會有不同的結果?也許母親就不會心力交瘁,整夜地大口大口地咳血,還不允許妹妹告訴我。母親過早地離開,這也許是史鐵生先生唯一的遺憾了,“一個沒有母親的人,無論他的年齡有多大就像草沒有了根一樣”。
也許是有某種聯絡,在靜謐的地壇中他總能思考出許多問題,對存在的虛無的理論像:生死、鬼神、愛情。分別從不同立場解剖闡明出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他的思想比一般人奇特。他妙筆生花寫出的散文好像是賦有靈魂一樣吸引著我們產生共鳴。他看待問題就像他所說的並非“大徹大悟”,他所寫的文章在生活中都是最為平凡的,用樸素的語言刻畫出其中的紋理。他所寫《信仰就是自己精神上的描述》打破了原有格局體香了他質樸無華的靈魂。
史鐵生先生的文章給人帶來啟迪,裡面的答案可以糾正我們誤入歧途。任意從裡面亂翻一頁,讀上一小段總會在心中心起一絲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