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河南> 【熱門】河南作文彙編6篇

河南作文

【熱門】河南作文彙編6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河南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河南作文 篇1

  美麗的南陽

  南陽人傑地靈:有富饒的土地,靈秀的山川。哺育出一代又一代傑出的人才,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是每一位南陽人感到自豪和驕傲。

  從小就常聽大人們給我講:南陽的名勝和四聖的故事並且還編成一首首民謠來頌揚聖人的文化思想。

  如:智聖諸葛亮,南陽曾躬耕,淡泊為求志,致遠以寧靜。勤奮做學問,智慧、裝滿胸,仰觀姚天文,俯察知變通。盡興漢室,百化頌英名。科聖叫張衡,中外知其名。醫聖張仲景,愛心獻民眾。商聖陶范蠡是本名。他們是舉世罕見的聖人。我們一代一代的歌頌著他們。

  古老神奇的南陽,真是物華天寶,地上是間名的糧棉基地,地下蘊含著八十餘種礦藏,是一個美麗富饒的盆地。

  於顯藥都,即麗而康。南召猿人遺址的發現,證明了人類曾在這裡起源。已發掘的磚雕石刻,凝聚成了中國最大的漢化館,兩祠兩館,警示天下。

  南陽有儲存完好的府衙、縣衙,南陽有明清五里長街荊紫關,有可蘇州古建築媲美的山下會館,南陽有水簾、丹霞、菩提、香嚴四大寺院,有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老界嶺、寶天曼,有一個國家級和四個省級森林公園,有亞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庫,有文明世界的地質公園、恐龍蛋。崑崙山在在南陽北駐足,準河水自南陽東起源,有一百多條河流思譯長江,南水北調工程從這裡開端。

  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襯托著富饒美麗的南陽!南陽!您真是太美麗了!

河南作文 篇2

  國慶假期,我跟隨爸爸媽媽來到了河南信陽。一下高速,車子就駛入了寬闊的四車道,道路兩邊的房子間隔比較大,這是我之前在江南沒有看到過的,目之所及,感覺一切都非常開闊。和江南的山清水秀不同,這裡呈現的是一派平原風光。

  來到美麗的南灣湖水庫,我和朋友們欣賞著一路的美景:路旁綠樹茂密,小松鼠在樹枝上跳躍,好像在捉迷藏;小鳥們展開歌喉歡快地唱歌;螞蟻們正在地上仔細地尋找食物……路的盡頭便是搭乘上島的輪船碼頭,上了船,我們穿好了救生衣站在船廊。船緩緩地行駛在湖中,啊,南湖灣的湖水可真清澈呀,都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和發黑的樹葉了呢!“撲通,撲通,撲通……”是誰發出了聲音?哦,原來是大魚和小魚在水中比賽誰跳得高呢!

  湖中心有個小島,名字叫茶島,我們上去品嚐了信陽毛尖,這種茶味道有點苦澀,不像杭州龍井茶有一種清香。品嚐完信陽毛尖後,我們迫不及待地去了猴島。剛上島,就有兩隻活蹦亂跳的小猴子跑到了我身邊,和我握手並向我敬禮,我們還觀賞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猴戲”呢。

  離開猴島,我們又來到了雞公山。光聽名字就知道這座山肯定和公雞有關。果真,在報曉峰上有一隻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它的樣子好像正在為河南人民報曉呢!雞公山的山路可真是陡峭,顛得我們坐在大巴上不時地驚叫。山上溫度不高,氣候涼爽,還有許多具有外國特色的房子。聽說這裡以前是外國人的.避暑勝地,難怪這座山也叫作“洋山”。

  這次旅遊讓我領略到了祖國北方的美麗風景,我想,我們有時間還是要多出去走走,盡情領略大自然的饋贈,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河南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河南的修武縣。那裡的特產是海蟾宮松花蛋。海蟾宮松花蛋又名變蛋彧者皮蛋。 這個海蟾宮松花蛋還有一段歷史呢!相傳海蟾宮松花蛋是劉海為了答謝仙女,送給仙女的禮物。 做皮蛋選用的鴨蛋特別有講究。離海蟾宮風景區約5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水潭,人稱馬坊泉。泉水裡面有一種石殼蟲子,鴨子吃掉石殼蟲子後,所產的鴨蛋個子大。質好。味鮮,還經常產雙黃蛋。這些鴨蛋在經過加工後就製作成松花蛋。自元起歷代皇帝都把它作為御宴上美味佳餚。 海蟾宮松花蛋營養豐富,香甜可口,可以做很多好吃的美味佳餚,比如:涼拌皮蛋。皮蛋瘦肉粥。皮蛋拌豆腐等等。 啊!我愛家鄉!可我更愛家鄉的海蟾宮松花蛋!

河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鄭州市,它位於河南省中部,佔地面積7446平方公里,人口流量非常大,高樓大廈隨處可見,有“商城”和“綠城”的美譽。

  鄭州市素來被人們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得益於兩條橫貫中國東西和南北的鐵路線——京廣線和隴海線,在此交匯。鄭州市的市中心有一座標誌性的建築“二七紀念塔”,它是為紀念“二七大罷工”而建的。紀念塔旁邊就是繁華的德化商業步行街,街邊開著大大小小几十家的專賣店,從早到晚,那裡充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二七塔的四周有數不清的大商場,讓人們盡情地購物和娛樂。鄭州市不愧是“商城”。

  鄭州市的街道兩旁都是高大的梧桐樹,一到夏天,樹蔭遮天蔽日,讓人們在酷暑裡感受到絲絲清涼。市內還有好多的公園和街心花園,那裡也都處處都可見綠色的植物。鄭州市也因此被稱為“綠城”。碧沙崗公園,紫荊山公園,人民公園都是市民假日休閒的好地方。尤其是寬闊的綠城廣場,更為鄭州市市民遊玩娛樂提供了好去處。這裡樹木茂盛,綠樹成蔭,鮮花朵朵,爭奇鬥豔,白鴿在天空自由地飛翔。男女老少在廣場上跳舞、滑冰、放風箏等,做著各式各樣的遊戲。看,他們笑得多開心,玩得多盡興啊!

  到了晚上,街燈亮了起來,一片燈火通明。大街上有川流不息的汽車,四通八達的立交橋像一條條巨龍圍繞著城市。到了夜晚,無數的霓虹燈將城市點亮,像一道道絢麗的彩虹。

  這就是我美麗的家鄉鄭州市,我愛我的家鄉。

河南作文 篇5

  看了這幅漫畫,我們可能會心一笑,巴掌和親吻映襯的現實映象對我們來說太熟悉了,人們或多或少在生活中都經歷過這種冷暖反差。一個作家的感慨曾激起很多人的共鳴:我們常能原諒一貫犯錯的人,卻不會原諒偶犯一次錯的人;從來不會向你說好話的人,偶爾一句好話會讓你激動不已;慣於對你順言順耳說好話的人,偶爾一句惡語會讓你憤怒萬分。國足偶爾勝一場球迷會為之瘋狂,乒乓偶爾輸一場人們會覺得天快塌下來。所以如此,不是人有多賤,而是人性在比較半徑差異下的邊際心態。

  我這篇文章不想談人性的這個弱點,而想談漫畫所折射的另一個人性弱點,人們的打擊和讚賞常常用反了方向,這個世界其實從來不缺得意時的讚賞和失意時的打擊,最缺的是得意時讓你冷靜的涼水和失意時給你自信的鼓勵。得意時的讚美和失意時的打擊很常見,得意時的警醒和失意時的擁抱很少見,你最缺的是得意時的那盆涼水和失意時的那個吻。

  我們從漫畫中看到的是,孩子考了100分,得到了親吻讚賞,而孩子考了55分,受到了懲罰,被打了一巴掌。――這樣的獎懲方式在生活中很常見,勢利的人們習慣了去給勝利者鮮花給失敗者扔臭雞蛋。其實,一個考了滿分的人,很容易滋生自大自滿,忘乎所以被勝利衝昏頭腦(人們在漫畫中會注意到考98分被打了耳光的結果,而很少能意識到退步是因為考滿分後的過度獎勵),這時候他最缺的肯定不是讚譽,而是一盆冷水的警醒。而一個考了不及格的孩子,很容易產生滋生自卑和自我懷疑,他倒最需要親吻的安慰和鼓勵。

  每次看體育比賽,享受比賽過程之後,最讓我動容的不是勝利者在領獎臺上的瀟灑,而是觀眾向失敗者致敬的掌聲,是教練給輸球的隊員擦去傷心的淚水,是陪練親吻失利者的情景。勝利者永遠不會缺少鮮花和掌聲,而並不是每一個失利者都能獲得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聲鼓勵。

  功利主義教育的一個特點就是以成敗和分數論英雄,而不是以人為中心。崇拜勝者,勝者通吃一切,把所有的獎勵和讚美都給了勝利者領先者,而去鄙視、嘲諷、打擊失敗者落後者。――這種文化下,只有一個人最終成功了,他經歷的磨難、失敗和挫折才會被注意到併成為礪志的標本。落寞時鼓勵者寥寥,一旦哪一天成功,讚美者人滿為患,那些打擊者、奚落者、冷落者搖身一變,立刻以先知者的興奮去高調地讚美成功者當年經歷的苦難挫折。

  人們似乎也樂於在成功和輝煌時享受鮮花掌聲,聽不得半點兒警醒和逆耳之言。一句話說得非常好,當你在高處的時候,你的朋友知道你是誰;當你墜落的時候,你才知道你的朋友是誰。――是啊,我們很多人犯的錯誤都是墜落時才知道自己的朋友是誰。

  每個人都樂意做你得意時的祝賀者和讚美者。在你輝煌和成功時給你擁抱親吻的人,並不一定是你的好友,你會被這種擁抱和親吻所包圍;但在你失意的時候,給你擁抱和親吻的人,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在你得意的時候給你一盆冷水的人,你也要無比珍惜他們,雖然你肯定很不愛聽――明明知道你不愛聽,還不停跟你說,因為真正愛你。

河南作文 篇6

  山屋裡的微感動

  柳枝輕拂著水面,我又想爺爺了。小時候在壩上的亭子上玩,帽子被風吹進了水裡,我不敢告訴媽媽,拉來了爺爺後急的大哭。爺爺不慌不忙地折了一枝長樹枝,在水面上不停地向岸邊滑動,帽子便隨著蕩起的漣漪一點一點的靠向岸邊。爺爺彎腰撿起溼漉漉的帽子,滿是皺紋的臉笑成了一朵花,還記得他說,丫頭,再哭帽子又要被眼淚沖走嘍。

  我的童年行走在去果園的小路上。那是充滿回憶的一條路。我和爺爺最美的記憶散落在小路的每一朵小花,每一株小草裡。學寫字的年紀,走累了便停下來,隨便找枝小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還記得爺爺教我寫“花”字時,他寫的“花”字的草字頭是兩個並列的“十”字。上了幼兒園之後,老師也教我們寫“花”字,我為了草字頭的事和老師爭論了半天。

  秋天收蘋果的時候,爺爺便住在果園裡一處不足10平米的小山屋裡。那時我不止一次地問,晚上一個人不會怕嗎。爺爺總是一遍一遍地搖頭,怕什麼,有那麼多的蘋果樹呢。他的眼睛看向那些綴滿了蘋果的果樹,眼睛裡有我看不懂的東西。多年後的我才明白,那是一種對生活的期許。爺爺不能再管理果園了,70多歲的爺爺把小山屋的鑰匙交給了媽媽。鑰匙的齒牙已經被磨的圓滑,也許是真的在爺爺手裡呆的太久了吧。十年後,山屋的木門上已經沒有一片玻璃,生了鏽的鎖再也插不進那把光滑的鑰匙。我站在門外向山屋裡看,牆上還有以前為了放油燈而挖的洞。我已經忘了,有多少年沒有再踏進小山屋。每次站在山屋的外面觀望那不足10 平米的黑暗的一角,我都會想起和爺爺度過的那些日子,很平淡,很平淡。而那條通往果園的小路上,有我的青春走不出的綿長。

  長大後的我再也回不到和爺爺一起去捉螢火蟲的時光,我不再是當年那個不懂事的丫頭,那條小路兩旁的山屋蓋成了別墅,果樹因為年齡太大不再結果,爺爺再也沒有力氣背起現在的我。有時候很感傷,卻不會太哀傷。那些美好的東西從來不會成為遺憾的理由。這是我寫過的最真實的青春。這是我寫過的最樸素的故事。這是我寫過的最難忘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