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精品】家風的作文合集八篇

家風的作文

【精品】家風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風的作文 篇1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和道德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人背後家風好壞的體現。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著,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為蛇盤瘡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奶奶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每天我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儘量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著,我們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麼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後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媽媽也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同學們,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團員。讓核心價值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點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為人們一種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

家風的作文 篇2

  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詩書傳家、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明事知禮、勤勞……這些,是應具備的家風。

  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發現自己的弊端。

  我的家是成千上萬個家庭中很普通的一個,父母都在附近的一家工廠上班,平時也很忙。但卻是幸福的,快樂的。面對挫折時,我們不會氣餒;面對不足,我們可以知足;面對失誤,我們會一起分析原因……

  在我家裡的大廳裡,端端正正的掛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每每看到這十個大字,心裡總是有所感悟。爸爸說要把這句話牢記於心,它會使我受益匪淺。

  步入初中後,學習壓力像個巨大的包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到了初三以後這樣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初三的我們不再像小學時候那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呆在溫暖的被窩有更多的時間去品味早餐。初三的我們更怕冬天的來臨,寒風像個怨婦一樣在我們的耳旁嘶吼著、咆哮著,它告訴我們你只能前進,儘管這樣的學習很艱苦,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成功,為明天鋪上一條美好的路。

  我慢慢的閉上眼睛,腦海裡像電影一樣倒帶重放,我的英語成績一直不太理想,總是在及格分左右沒有提升,我很是苦惱,那幾天還總是遲到,老師教育我說我不會抓時間點怎麼才能考重點高中呢,要肯吃苦才有甜頭。這天回家我心情很是不好,腦海裡老是回憶老師說的話自責的很。爸爸問了我情況,我便如實的回答了。爸爸聽完卻笑了說:“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最近沒有認真,對吧?”我低著頭說:“其實我最近很累的,每天要完成功課很晚。爸爸聽完後,便指向大廳上那幾個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呆呆地望了它許久搖了搖頭,爸爸開始講這裡面的故事。

  爸爸說這個家風被傳承了幾十年,在他小的時候,老爺爺就告訴過他,如果你想得到甘甜的蜂蜜不穿過蜂林,一味的退縮你就永遠達不到。如果你想成功,不吃苦拿什麼積累經驗,去體會生活的美好呢。聽爸爸講他的過去,相比之下我是幸福的,現在什麼都有應該好好利用呀。我也頓時茅塞頓開,我開始拿起英語書,認真地拼寫單詞,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畏難。回味爸爸的每一句話,學習的動力也就回來了,好像渾身充滿了力量。自己也感覺英語成績漸漸提升。

  尊老愛幼也是爸爸從小教會我的。讓我明白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什麼時代,有一點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家風伴我成長。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會把這句話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吃苦是我們的美德,因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白費的,它會給予你超出你想象的回報。家風牢記我心。也會伴隨著我一直傳承下去。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必然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這是民族興旺發達,國家繁榮昌盛的必要條件。我們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

家風的作文 篇3

  家庭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飛翔;家庭是雨點,我是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是陽光,我是樹苗,沒有它我將無法成長。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在美國,一個調皮的孩子拿著爸爸給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頭後,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很生氣。孩子見闖了禍,他雖然害怕,但他是個不說謊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高興地說: “我的好兒子,爸爸寧願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願你說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後再也不能隨便砍樹了。”這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這樣誠實的性格讓華盛頓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偉大總統。

  在我家,父母經常教導我做一個拾金不昧、不貪圖錢財的人,這句話深深在我心裡,可小時候的我卻不懂得什麼是拾金不昧。

  六歲的`一天,一個叔叔家的小妹妹來我家玩,玩了許久,叔叔便把她拉著走了。在家裡的沙發上,一個玉像項鍊落在了那裡,眼尖的我馬上跑到哪裡坐下假裝看電視,一隻手拿著遙控板,另一隻手卻一直往後面拿項鍊。摸到項鍊後我就馬上往房間跑,偷偷把它藏了起來。在吃晚飯的我,雖然臉上平靜,但心中卻忐忑不安。

  爸爸和媽媽似乎看穿了我的心,反覆地問我發生了什麼事,我吞吞吐吐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首先把碗“砰”地一聲放在桌子上,大聲喊道:“馬上把項鍊拿來!”我被爸爸的怒吼嚇哭了,連忙跑進家裡拿了出來。

  媽媽拿過項鍊,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論是在哪裡撿的也要還給東西的主人,不然主人會擔心,要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一想。”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媽媽把項鍊還給了那個小女孩,她連聲道謝,那位叔叔也對我讚不絕口,而我卻羞愧地低下了頭。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誠樸、向上,尊老愛幼;勤勞、調和,家和萬事興”——走進馬鞍山鄉民張龍興的家,案角這塊特別的“家訓牌”很是有目共睹。這些年,楊王村鄉民鼓起的“踐行好家訓”、“培育好家風”的做法,已在奉賢蔚成風氣。

  跟著媒體的宣揚和報導,家風這個詞不經意間闖入了大家的視野。儘管大家對家風並不生疏,可是終究啥是家風?恐怕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有人說家風即是誠信做人,也有人說家風即是尊老愛幼;有人說家風即是勤勞仁慈,也有人說家風即是節省文明。儘管家風有著文字上的界說,可是在每自己的心裡,家風其實有著不一樣的內在。

  從前史淵源看,家風起源於農耕社會的古代文明,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家風仍是一個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核心,是一切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從的行為原則和品德規範。古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齊家”在這裡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須得有好家風,家風的重要性便顯而易見。

  年代在開展,家風的內在也在不斷改寫,變得愈加豐厚,多了些現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顏色,這也是前史的前進。可是咱們也大概看到,在產品經濟年代,大家的價值觀日趨多樣化,再加上因為遭到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人無視品德,不講誠信,或為了一己私益逼上樑

家風的作文 篇4

  最近,我在電視節目裡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話題:家風是什麼?讓我也想認識自己家的家風是什麼?

  看到新聞上被採訪的叔叔阿姨們說:“家風是一個家的全貌,家風是在自己家好家風的基礎上去認識別人家中的優良美德。”透過觀看這個節目,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家風,也認識了不少優良的家風。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幹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

家風的作文 篇5

  小時候,父親母親常常告訴我要勤勞,對我講述許多名人因勤勞而獲得成功的故事,“愛迪生經過上千次實驗發明了電燈”、“王羲之鍥而不捨地練習書法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玄奘歷時十七年,到達印度苦學佛法”等等,它們讓我把“勤勞”這兩個字深深地印在腦海裡,永遠揮之不去。

  在家裡,最勤勞的要數母親。每天早上,她都早早地叫我起床,為我準備好美味的早餐,送我上學,然後到公司認真工作。下班後,已經是晚上了,母親剛回來還來不及喘一口氣,就立刻進入廚房,做香噴噴的晚餐給我吃。晚餐過後,母親又放棄了自己那短之又短的休息時間,而是開始做家務,只見她拿起拖把不辭勞累地拖地板,即使是一些很難打掃到的角落她都不放過,打掃好之後,覺得有些地方不夠乾淨,就再過去辛苦地拖,就是滿頭大汗也不休息一會兒,一定要把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

  有一天,我還沒等母親叫醒我就起床了,我看見我的房間已沒了昨日的狼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井井有條的景象。這時,勞累的母親出現在我眼前,一瞬間,我全明白了,腦海中浮現出母親那一絲不苟地整理房間的樣子,情不自禁地打心眼裡讚歎母親,母親真是我的好榜樣!

  我的父親也是“勤勞分子”。他在外地工作,總是沒日沒夜地出差,服務一個個客戶,就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父親仍勞心勞力地做著自己的任務。在公司裡,有時會有些重活累活,父親都搶著做。因此,父親還獲得了“十年榮譽員工”稱號呢。這還不是因為勤勞嗎?我為有這樣子的父親而自豪!

  在父親母親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學會了勤勞這一中華美德。我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幫母親分擔一些辛苦。父親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來後,我會給他捶背,讓父親休息休息。

  有一次,臨近期末考試了,我拿起書,廢寢忘食地複習起來,夜深了,可朗朗的讀書聲仍在房間裡迴盪,過了好久,我才上床睡覺。期末考試時,我覺得題目都十分簡單,就行雲流水地寫起來,而且越寫越有勁。考完了試,我覺得這次考高分三個手指捏海螺——十拿九穩。果然不出所料,我取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績。這都是勤勞帶來的成績啊!

  我的家風,勤勞之風!希望這良好家風傳到各地,讓每個人都學會勤勞,用雙手讓未來更加美好!

家風的作文 篇6

  家風,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如語言環境、情感環境、人際環境、道德環境。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為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呢?

  高尚的精神情趣

  父母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帶頭把家裡的精神生活搞得充實、高雅、豐富,防止精神汙染。有些父母讓低階趣味充斥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極壞,比如抽菸、喝酒、.....

  父母可以用看書,賞花,聽音樂等好的習慣來影響孩子,孩子身臨其中,也必然受到審美情趣的薰陶。 濃厚的學習氣氛

  “文風”是家風中的重要一種,是培養孩子性情的、薰陶孩子素養的重要方面。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氛圍,這是一種智的追求。孩子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久而久之,也會變成知書達理的“紳士”或“淑女”。 資訊時代要求我們建立學習型家庭。無論父母做什麼工作,都應該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氣氛。

  有個孩子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人們以為他當編輯的父母一定為他修改過作文,做過指導。可是一瞭解,父母根本就沒給他“吃小灶”:“我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哪有時間輔導他呀!”那麼,秘密在哪兒呢?還是氛圍——每天媽媽伏案改稿,爸爸埋頭寫作,家裡來了客人,談論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論“結構”,談“中心”,家庭中的這種“文風”薰陶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喜歡上了寫作文。 和諧的家庭關係

  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係。家庭關係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鬥,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甚至會影響到學習成績。

  為了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父母對孩子也要民主,主動傾聽他的意見、平等協商。家庭成員間都應注意情感的投入,這是一種心語心的互動,“愛要說,愛要做!”彼此給予溫暖、給予關懷。為了孩子,一定要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如果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際關係的建設,不注意情感投入,夫妻爭吵甚至動手,孩子就會在爭鬥的環境中形成野蠻的行為。一個留級生說:“我沒法不留級,我在家沒法學習。爸爸媽媽整天吵架,不是砸玻璃就是摔東西,有時媽媽幾天不回家,爸爸就拿我撒氣,有時我看到爸爸坐在牆角抽菸,一抽就是幾個鐘頭,我心裡也煩極了,哪有心思學習呀。”大家想想,這樣的家庭關係怎能培養出有教養的文明人。 另外,家庭中不能沒有歌聲和笑聲。

  要讓孩子的生活充實,家庭中必須有健康的精神生活。人們需要物質生活,同時也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學習、工作,也需要遊戲、休息;需要嚴肅,也需要活潑、幽默。家庭氣氛過於沉悶,不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有些父母擔心與孩子嬉笑打鬧有失“家長威嚴”。其實這種想法根本事無稽之談,與孩子在一起歡樂地遊戲,有助於調節兩代人的感情,孩子和你親近了,反而會聽你的話。父母如果總繃著臉,孩子反而會敬而遠之。總之,要使家庭充滿歡樂情趣,才能使孩子、大人的情緒得到調節,體會到天倫之樂,提高家庭的凝聚力,從而形成綜合的家庭教育力量,推動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家風的作文 篇7

  說到我們家的家風,我就有很多話要說了,我們家可是有很多的家風呢!

  接下來就說一說我們家的家風吧!比如:早晚洗臉刷牙,飯前便後要洗手,每天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早上6點起床鍛鍊身體,媽媽常說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麼什麼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要節約水電,少喝或不喝碳酸飲料,多喝開水身體好,從小養成勤儉持家的好習慣;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不能出去玩,只有禮拜六晚上經過媽媽同意後才能出門,並且還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就連開電腦、看電視也要經過媽媽同意;不說謊話、不愛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孝敬之風,節儉之風,勤勞之風,學習之風……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希望這些良好的家風都能伴隨我成長,繼續常駐我家!

家風的作文 篇8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為別人著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