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關於家風作文15篇

家風作文

關於家風作文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家風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家風作文1

  今天,我們班級舉行了說家風活動,老師首先告訴我們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發生在家裡的故事,它影響著我們平時的行為。然後,老師讓我們踴躍發言。

  有的同學說:“我的家風就是尊老愛幼,有一次,在公交車我給老奶奶讓座,媽媽還誇獎了我,說我是尊老愛幼的好孩子。”

  有的同學說:“我的家風是助人為樂,有一次,隔壁阿姨忘記帶鑰匙,我們就主動要她和小妹妹到我家休息等叔叔回家。”

  輪到我了,我說:“我的家風是大人開始吃飯前小孩不許動筷子。有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出去吃飯,因為我餓了,菜一上來我就迫不及待的吃起來,媽媽立刻阻止了我,並告訴我在大人吃飯前小孩是不可以先動筷子的,這是禮貌。”

  活動結束後,同學們還意猶未盡,課餘時間還在討論,因為我們都想成為懂文明講禮貌的好孩子。

關於家風作文2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我的爸爸媽媽從我一出生開始就為我操碎心,但他們沒有一句怨言,媽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為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媽媽放棄娛樂專案,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著家裡做家務活。白天姥姥幹,晚上媽媽搶著幹,讓姥姥休息。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裡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

  因為我的媽媽勤勞,所以,我被她深深地感染,每天我都跟媽媽搶著做家務,忙的不亦樂乎。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勤勞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關於家風作文3

  “校有校規,家規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那麼你想不想知道我的家風呢?

  我的家風是大海上的燈塔,照亮著我這個漂泊的人找到停靠的海岸;也是那回家路上的一盞盞路燈,指引著我前進。我的家風就是勤儉節約。

  奶奶從我記事開始就教導我,一定要勤儉節約,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忘記。一開始我只是陪著奶奶點頭,並不知道什麼是勤儉節約。有一次,奶奶罰了我,我才知道勤儉節約的意思。剛開始吃飯的時候,我總是隻吃一點點,碗中還留著一半的米飯放在那裡。奶奶看見了,用責備的眼神看著我,罰我抄了十遍的《憫農》,並教導我,以後不能有剩飯,要學會勤儉節約。這時,我才明白奶奶口中所說的勤儉節約是什麼意思。以後,我就再也沒剩過飯了。我開始學著奶奶一樣,用洗菜的水拿來拖地板,用洗衣服的水拿來沖廁所,出門隨手關燈、拔插頭,儘量少用空調,多開窗戶.......直到現在,我已經養成了好多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了!這都要感謝奶奶,我也是一名環保小衛士了。

  請各位朋友們跟我一樣,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人民素質全面提高!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對不對?

關於家風作文4

  家風和家訓是一個人成長必備的家規,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孩子都會因為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

  我們家的家風大概可以總結為:誠信待人,以理服人,尊老愛幼,自尊自愛。

  關於接人待物,首先是誠信待人,實事求是,不說謊,不為自己的利益做沒有道德,傷害他人的事,尊敬師長,愛護弱小,保持一顆善良的平常心。凡事不要只看一面,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從多個角度看人看事,不要輕易下結論,善於總結,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

  關於生活,遵守時間,講究衛生,公共場所不亂扔雜物,尊重別人的勞動,不破壞公物。自己的事自己做,注意自己的儀表,穿著要適合自己的年齡身份,大方得體,注意自己的行為,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不影響別人,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攀比,不嫉妒,靠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

  關於學習,自強不息,認真踏實,謙虛好學,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於家風作文5

  家風是一家地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必不可少地成分,而在她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處世為人理應與人為善”從自己小時候,爸爸媽媽教育自己要尊重長輩,做人要誠實,不幹壞事,不說髒話。在與小朋友地交往中要友善,不要對小事斤斤計較,傷了和氣。做一個寬容、有涵養地女孩。在嚴格要求自己地同時,爸爸媽媽也在生活中儘量創造好地環境,她們約定好儘量不當著自己地面吵嘴和談論大人之間地“爭鬥”,希望在自己面前呈現地都是善良地一面。

  “用財太奢最可恥”這也是她們家地家風,爸爸媽媽時常告訴自己要節儉,不能攀比浪費,不要攀比別地孩子地吃穿,但在衣著得體方面一定要像表現好地孩子看齊,衣服要乾淨,不能弄得皺皺巴巴地,黑乎乎地,她們物品要擺放整齊有序。媽媽會給自己足以她們支配地零錢,但是她們必須學會理財,什麼時候該花,什麼時候應該節約。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行“大廟會”活動中,自己很合理地運用了她們地零花錢,也為災區小朋友捐獻了自己她們地零花錢。

  父母地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地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地。

  自己相信,不管將來社會怎麼變化,她們都要做一個誠實本分地人,這就是她們家最基本地家風家訓。

關於家風作文6

  五一節已向我在招手了,坐在教室裡的我的心早已飛向農家了,在那兒欣賞鄉村風光……

  終於,五一來了。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了鄉村。這是的我連蹦帶跳,心裡是多麼的快樂!這是的天變得格外諶藍,腳步變得格外輕鬆。

  沿著小路,我一路小跑。一切美好的風光直映入眼簾。向前遠眺,一片鬱鬱蔥蔥,給人一種快樂的感覺。梨樹已開過花了,長出了一個個只有指甲大小的梨頭;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夾;黑白相間的.產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麥苗卻開花了,粉紅色的花襯著碧綠的葉,還有蜜蜂和蝴蝶來做客,那情景美極了!

  前邊樸實的農家小屋高低不平,不少農民正揮動著鋤頭,給花草樹木施肥。田野裡到處是和我一樣大小的兒童,他們順手摘起“大茅草”來。拔出葉裡裹著的穗兒,用嘴吹葉子,邊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嗚卟,嗚卟,嗚……”

  到了下午,鄉下人家便會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斜陽西下,蟲鳴鳥叫……

  啊!多美的農家鄉村風光呀!

關於家風作文7

  位於東陽中國木雕博物館內的木雕家訓館於今年6月13日正式對外開放,這也是國內首家木雕家訓館。

  漫步在木雕家訓館中,感受著家訓的演變過程,感知著先輩們凝聚自己一生智慧總結出的一條條處世名言,我受益匪淺。

  《朱子家訓》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自問世以來,成為有清朝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

  《顏氏家訓》也是千古名篇之一。顏之推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思想學識,寫成此書來訓誡子孫。《顏氏家訓》讓我知道常讀書,愛讀書,活到老,學到老,才不會淪為末流。

  每個人總會有自己的感悟,這種感悟如果能傳遞給子孫後代,一代代地積累下去,能形成一個家族生生不息的脈絡。於是人們將木雕和家訓相結合,讓木雕和家訓一起經過時光的洗禮,一代代傳承下去。

  "遺千金不如傳一訓。"木雕中的家訓,內容包括修身養性、親鄰相處、持家治業等各個方面,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三字經裡面有一句話:"人遺子,金滿籯,我遺子,唯一經".這本經,我認為也可以是一本咱們自己家裡的《家訓》。這是多麼可貴的禮物!

關於家風作文8

  與別人家的家風不同,我家的家風就是兩個字——謙讓。今天,我就和大家談一談我家是怎樣謙讓的。

  我家吃飯很有秩序,長輩們先坐下,小孩才能坐下。因為這樣能顯得家裡很和諧。晚輩在給長輩敬酒乾杯時,晚輩的杯一定要低於長輩的酒杯,如果不低下,就表示晚輩比長輩高上一等,這就是對家裡的長輩的大不敬。在要吃飯時,要讓比自己大的人先吃,這樣能充分體現出對家裡的長輩的謙讓與孝順。

  在坐車時也同樣,上車時如果座位不夠,一定要讓長輩先坐下。如果座位夠的話,要先讓長輩坐下,然後自己再坐。如果從車下來了一位老人,那麼晚輩要站起來,把座位讓給老人,如果此時又來了一位老人,那麼帶著自己去坐車的長輩也要把座位讓出來給別人。

  在倒水這方面也一樣,要先給長輩倒,小孩如果自己能倒就自己倒,如果自己不能到,那要等先給長輩倒完,再給自己倒。

  這就是我的一個謙讓的家風。

關於家風作文9

  在校園中有校風,在班級中有班風,那在家呢?當然是家風。我的家風分為這分類分別是勤、善、樂、敬。

  勤的意思是做什麼事都不要懶,一定要勤快,這樣才會有新的收穫。在我們家中,大家都很勤快。在週六、週日時,我們會有一個全方面的大掃除。當然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小事,如做飯、買菜這些。

  我們都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這樣世界才會變美好,這就是善。在我們家中像這些助人為樂的事有很多,如別人有困難的時幫助別人,有時也會收養貓貓狗狗,有時我們也會把這給親朋好友,他們也都很喜歡一些貓貓狗狗。

  不管今天是悲劇還是喜劇,但都已成為過去。不要以一件不快樂的小事而每天傷心難過,要用樂觀的心情過好每一天。

  敬就是要尊敬父母,尊敬師長,同時也要尊敬別人,不能說傷人心的話,不能做太傷人心的事,做錯事要主動說對不起。

  這就是我的家風,讓我們能夠相親相愛的家風。

關於家風作文10

  有一句話是這麼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有規矩,規則,做法,否則便無法成功或常常出錯。這裡的規矩便是家風,家訓了。

  在她們的祖國,每一個家庭,都有獨特的家風,家訓。當然她們家也不例外,她們家也有家風,家訓。說到底,家風家訓是什麼呢?哦!家風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家訓是指家長教誨子孫持家治學,立身處世的話。尊老愛幼,友好鄉鄰,是自己的家風,敬老是尊敬老人,愛幼是愛護比她們幼小的兒童。友好鄉鄰是對待鄰居要友好,鄰居之間要互相幫助,友好相處。好的家風,培育出國之棟樑,可以讓她們少走彎路,家風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個滴做起,慢慢培養,會成為習慣,到那時,家風就完全溶在你的生活中了。那麼不好的家風,就只會讓她們在生活中跌跌撞撞。

  誠實守信,勤勞節儉,是自己家的家訓,誠實守信是說出的話一定要做到,勤勞節儉是熱愛勞動,節約,不浪費。從孔子對兒子的家訓,到諸葛亮的家訓幾乎每個古代家庭都有家訓。準確的說是,沒有好的家風家訓就沒有那些歷史名人,人們會沒有規矩地做事。

關於家風作文11

  在我們家,最重要的家風是:誠信、善良、孝順。從我懂事開始,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人要誠信,善良,孝順長輩。我現在給大家說說誠信。

  誠信一

  在我還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我在家門口的公園玩耍。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在喝飲料,我也想喝,我就跑到小店裡去偷偷拿了一瓶,正想開啟喝,爸爸走過來了,他問我:“這是從哪裡來的?”我低著頭不敢回答,爸爸嚴肅的又問一次:飲料哪裡來的?我輕輕的說:從小店裡拿的。爸爸非常生氣,還動手打了我,這是爸爸第一次這麼生氣,他讓我把東西還回去,並跟我說,以後不能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這是小偷行為,做人要誠信。我記住了,以後再也不敢這麼做了。

  孝順二

  爸爸說:百善孝為先。就是說我們要孝順長輩。父母辛苦把我們養大,到老了,我們就應該去贍養照顧他們。爸爸小時候,家裡很窮,他的學費都是他的爺爺捆掃把拿去學校抵學費的,他爺爺老了,眼睛就瞎了,爸爸經常給爺爺洗腳,端水,送飯,直至老人過世。後來他奶奶也眼睛瞎了,爸爸同樣照顧她直到過世。

  我的家風就是這樣淳樸,我也要遵守並把它傳承下去。

關於家風作文12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她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處世為人理應與人為善”從自己小時候,爸爸媽媽教育自己要尊重長輩,做人要誠實,不幹壞事,不說髒話。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要友善,不要對小事斤斤計較,傷了和氣。做一個寬容、有涵養的女孩。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爸爸媽媽也在生活中儘量創造好的環境,她們約定好儘量不當著自己的面吵嘴和談論大人之間的“爭鬥”,希望在自己面前呈現的都是善良的一面。

  “用財太奢最可恥”這也是她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時常告訴自己要節儉,不能攀比浪費,不要攀比別的孩子的吃穿,但在衣著得體方面一定要像表現好的孩子看齊,衣服要乾淨,不能弄得皺皺巴巴的,黑乎乎的,她們物品要擺放整齊有序。媽媽會給自己足以她們支配的零錢,但是她們必須學會理財,什麼時候該花,什麼時候應該節約。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行“大廟會”活動中,自己很合理地運用了她們的零花錢,也為災區小朋友捐獻了自己她們的零花錢。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自己相信,不管將來社會怎麼變化,她們都要做一個誠實本分的人,這就是她們家最基本的家風家訓。

關於家風作文13

  家風,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

  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如語言環境、情感環境、人際環境、道德環境。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徵、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

關於家風作文14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關於家風作文15

  在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要牢記感恩我們的父母親人,他們曾經給予我們人世間最無私的愛,這種愛使我們的心時刻充滿著溫暖,我們應該對這種愛有所回饋,這就是我的家風之一:“孝”。

  記得我剛上學的時候,爺爺生病了,奶奶去醫院照顧爺爺,全家人忙的不可開交。放學後,我知道奶奶沒有時間來接我,我並沒有哭鬧,而是安靜的自己在教室裡寫作業,等待爸爸下班後來接我。回到家後,我幫媽媽收拾屋子、洗衣、做飯。奶奶從醫院回來後非常感動,誇我長大了,是個懂事的孩子。我想,懂事應該就是我“孝敬”的最好方式吧。

  後來,我轉學到了第二實驗小學,新的環境讓我剛開始並不適應。一次,因為跟新同學語言不跟,他打了我,開始我想還手,突然想起爸爸曾經告訴過我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就是我的家風之二:“寬容”。我放下了抬起的拳頭,微笑著向那位同學跟解了。現在,我們是班裡最要好的朋友了。透過這個事情,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這就是我的家風,簡單而不平凡,我相信它會一直幫助我的成長,我也會努力做一個健康、品行端正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