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鄉> 【推薦】故鄉的作文4篇

故鄉的作文

【推薦】故鄉的作文4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鄉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故鄉的作文 篇1

  抱著吃穿一方水土的堅定信念,懷著掃蕩異鄉西餐的不懈理念。我仨人吃貨團於20xx年1月17日,“負重出發”,以望得以洗滌腸胃,卻落了個哭笑不得的下場……

  初來乍到,感覺一切都是那般新奇,親戚帶我等去吃飯之時,居然問去吃中餐還是西餐。只是把我等問的愣住了。

  吾坐了十幾小時的飛機,繞了大半個地球,到了13個小時的時差是為了吃一頓中餐?我心裡甚是不惑。

  那親戚聳聳肩:“西餐吃不長久的。”他繼而微微一笑:“過幾天便明瞭了。”

  晚上倒是去了一家不錯的西餐廳,坐落在步行街的深巷。本道是遇上了福地,不料是個“油鍋”——這兒好油不好鹽,非燜即炸,讓一個水鄉人甚是為難,每每咂舌。只道是外國人僅在蔬菜裡放一個指甲蓋的鹽,這顯然令我等常吃那種下飯的菜——那種菜一般會鹹一些。好在他們無需配什麼主食,無非是幾塊麵包,只當是吃菜。吃個七分飽便罷了。

  西班牙臨海,在地圖上比劃比劃,約有一半的國界是海岸線,又橫跨地中海與大西洋,享有冷熱兩大水系。水產跟溫州有的一拼,其中墨魚飯算得上一佳品,此菜取墨魚的墨囊,然後將墨汁與墨魚同煮,只是他們用的米都是略硬的,長粒米,所以有些顆粒感,但還是不如家鄉的軟米般有滋味。不過八日我等已鬥志完全喪失。這定不怪我們,只是那菜式千篇一律,令人身心厭煩,久而久之便有些噁心,在葡萄牙也吃了一次飯,配的烤魚噴香四溢,只是那米比上次更硬上三分,難以下口,可幹吃魚又不是個滋味,盡免強撥了幾口。真當悲哉。其實也並非米的問題。想必他們不是在鐵板上烤,就是在鍋裡煮,而且還不是還不帶蓋的,如此般水分全失,就嘗不出米粒該有的那份醇香了。

  返鄉之際,我等已無法忍耐,在馬德里一家韓國餐館裡。好歹是亞洲鄰邦的米呀,那飯那一飯吃得甚是舒暢,回鄉後對家鄉味道的依戀更是愈加強烈,就存著一口氣撲到桌上了,正當除夕中午上哪尋館子去?只得又捱了兩個時辰。當我的嘴唇又一次接觸到那柔軟米粒的一刻,我的牙認得了他,那是深深銘刻於我牙齦中的滋味,是家鄉的證明,喚醒我和故鄉的那份藕斷絲連的情結。糯糯的卻不粘牙,淡淡的芬芳沁鼻……

  總是牽起情絲;總是兒時的味道;總是一切的開始;總是痛苦的結束;總是一片港灣;總是一張明帆;總是失敗,也總是成功的.二分之一。

  故鄉總是令人回味,也就是唇齒邊盪漾的那縷香……

故鄉的作文 篇2

  我的故鄉在遼寧,我愛故鄉的桃子。

  細雨如絲,一棵棵桃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伸展著細長的枝條,在雨霧中歡笑著,你看它長出了圓圓的花苞,幾天後,開出了粉紅色的花朵。引來了許多蜜蜂在花叢中採蜜。

  花落以後,枝條上長出嫩綠的桃葉,桃樹上也掛滿了黃豆粒一樣大小的桃子,桃子很像一顆心,身上長滿了絨毛,等桃子熟了,毛也漸漸少了,摘一個放進嘴裡,使人感到甘甜爽口。

  起初,桃子是綠色的,隨著桃子漸漸長大,由綠色變成粉紅色,最後變成紅色,大一些的桃子有雞蛋那麼大,藏在細長的桃葉之間。你咬開果肉,裡面還有一個桃核。桃核裡面還有桃仁呢。

  沒熟的桃子又硬又脆,沒有味道,熟透的桃子又甜又軟,叫人越吃越愛吃。

  我愛故鄉的桃子。

故鄉的作文 篇3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轉眼望去,已經過了二十年了,我再一次回到我的故鄉。

  走進我的故鄉,我感到非常奇怪,心裡想:“這又是怎樣回事?以前的那些陳舊的房子都去了哪裡呢?怎麼會變得那麼豪華?我是不是在做夢?但是,我並沒有在做夢,家鄉真的變了。以前的小房子都變成了一座座高大而又豪華、漂亮的大別墅。那些彎彎曲曲的,凹凸不平的小路全都變成了平垣筆直而又寬敞的大路。那些泥地全都種上了許許多多的花草樹木。裡面還有一些長板椅子,可以讓人們坐下來享受自然風光。除了這些,裡面另外還有一些來自於野生的動物。比如:小廘、小鳥、小山羊、小兔子和湖裡的小魚。

  以前小河充滿垃圾,水質汙染嚴重,現在的小河不僅沒有了垃圾,而且還被清理的乾乾淨淨,清澈見底。再看馬路上,人們全都開著環保汽車,這些汽車是不會排放廢氣的,所以不會汙染環境。

  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不斷改善以前的那些不良習慣。大力搞好綠化建設。空氣越來越清新,人類減少了對動物的捕殺。很多稀有動物開始增加,甚至有些早已滅絕的動物都已經開始出現了!

  二十年過去了,家鄉的變化真大啊!我期盼我希望再過二十年,我的家鄉將會變得更加的富裕,更加的美麗!

  廣東順德中孚教育五年級蘇沛愉

  指導老師:曾婉婷

故鄉的作文 篇4

  十年九旱難豐收,荒山禿嶺和尚頭,積雨飲水貴如油,三餐難飽人外流。——題記

  故鄉,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對我也不例外。我的故鄉在北山,她坐落在那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上,與南山互相形成“姊妹山”,是一個盛產乾旱、荒涼與貧瘠的地方,那裡不僅有一群勤勞與純樸的勞動人民,還有一副美麗的北山畫卷。

  北山是一個常年乾旱少雨的地方,在那兒,人們對雨的渴求超越了一切,甚至把雨當做命根子,當作神。可是,老天爺還是很少眷念他們,有時吝嗇地連一滴眼淚都沒有感動地掉下。不過,好在那裡有一群勤勞聰明的人們,他們想到了如何去儲存那些稀有的珍貴的水的方法——水窖,人們在院子的低窪處挖一個水窖來蓄水:夏天,人們提前打掃好院子,等待雨水的降臨,冬天,只要地面被白皚皚的雪覆蓋時,人們就會趕緊去收集雪,堆積在窯邊上形成一座雪山,等待雪水的消融。在那裡,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節約用水的公民,因為他們總是把水多次迴圈使用,如:一馬勺的水會成為一家人的洗臉水,接下來將會是一家人的洗腳水,最後就會被用來澆菜,一點也沒有浪費。在那裡,人們對水的乾淨與渾濁是沒有苛求的,因為如果他們對水挑剔,那麼就是對資源的踐踏與不珍惜,畢竟,渾濁的水也是可以讓他們在那個缺水的地方幸得存活機會的。

  北山也是一個“世外桃源”。夏天,走在田間的小路上,聞著泥土中夾雜著的藥香味,看著綠油油的田地,望著勞動人民勞作的背影,聽著小鳥歡快的歌唱,就好像掉入了一副景中有景的美麗畫卷中。在這裡,我要說的其實是北山以前並沒有種植藥材,但是近年來鄉政府為了早點讓農民進入小康,才想到在這個乾旱少雨、貧瘠落後卻日照充足、土地雄厚、結構疏鬆、海拔高、面積廣的自然條件下種植百合和中藥材,這是多麼具有先天優勢啊!農民可以通過出售百合和藥材得到一份收入。北山是農業的聚寶盆,這裡可以生產多種農副產品,如:洋芋、胡麻、苞谷、小麥等等,而且它們現在已經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北山農副品牌將會成為另一個知名的世界品牌。

  北山也是一個林木的“王國”。近幾年來,在國家土地確權後,農民的土地大部分被佔為林木區,農民可以在自家被佔的土地上種植林條子、杏樹等各種綠色林木,讓荒山變綠,讓自然環境變好,這群樸實的勞動人民就是山的“播綠人”。

  構畫一幅美麗的家鄉藍圖,是每一個北山人的畢生夢想。在這裡,學生不僅可以透過刻苦努力地學習走出大山,完成他們的夢想;也可以用足球踢出他們的未來,北山中連川的足球隊,也是我們一些北山學子走出大山的另一條途徑,足球是他們的課外活動專案,在不耽誤他們學習的情況下填補他們的業餘生活,即可以強身健體,又以球育人,在艱苦的環境中鑄就他們的夢想,也讓他們產生即使在大山深處也不能放棄夢想的信念。

  感受著微風從我的面頰上輕輕拂過,內心無比的寧靜,突然發現北山兒女也有著獨有的品質:不僅可以忍受風吹日曬的勞累之苦,更有永不言敗的堅韌與樂觀,我們用勤勞的雙手構畫出了無數個豐收的美景,也哺育了無數個純樸的北山兒女。

  北山,是我畢生的眷戀,就算是山崩地裂也永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