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鄉> 實用的故鄉作文合集八篇

故鄉作文

實用的故鄉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鄉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作文 篇1

  白露時節,那是一個淒冷的夜晚,一盞桂花酒,一盤桂花糕,幾位異鄉的好友。可是,詩聖卻在那溫和的屋子裡,望著那似白銀盤般的月亮,心卻飛回了天邊的故鄉,家鄉的兄弟們,你們是否安康,家鄉的明月,一定比這裡還要明亮。

  大連的老虎灘,青島的教堂,北京的天安門,都遠遠及不上家鄉公園的一處假山。只是因為那是我熟悉而深愛的地方。萬泰商城溫暖溼潤的空氣,熙熙攘攘來往的人群,美麗校園裡若有若無的花香,來來往往,似曾相識的面龐,媽媽清洗過那帶有陽光味道的衣服,老師親手批改過的那嚴整的筆記……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動而懷念,要是在不久的將來走到了遠方,我絕不會忘懷。

  家鄉的那座山不巍峨,在我內心也可以似纏纏綿綿;那水不秀麗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園說不上與眾不同,而因為我自己每天走的路,就認定它的美麗;衣服即使再破舊,因為有了母親的撫摸而溫柔。相信每一個人,都對家鄉有一種扯不斷的牽繫。老舍去過巴黎,住過倫敦,可常常唸叨著北京,說人家城市笨拙,說自己城市莊重;說人家城市喧鬧,說自己城市莊重……因為深愛,所以偏愛。

  我彷彿透過月光,看到李白坐在床頭邊,那白白的月光好似地上的白霜,一抬頭看見了明亮的月光,低下頭心裡想起了身在遠方的家人。

  “月是故鄉明”,因為熱愛,所以詩人不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忘記家鄉那每一幅幅美麗的場景。因為熱愛,所以我們永遠都不會忘懷,因為深愛,露可以從今夜白,但月一定是故鄉的最圓,最亮!

故鄉作文 篇2

  又到中秋節了,我出神地望著嵌在夜空中的皎潔的月亮,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我兒時的玩伴,我美麗的故鄉......

  記得每年中秋節,藉著夕陽的餘暉,張曉阿姨都會在操場上擺一張小桌子,上面放著各式各樣好吃的月餅。到了晚上的時候,她就把我和夥伴們招呼過去,笑盈盈的請我們邊賞月邊吃月餅,我們便一口豆沙餡兒的,一口蓮蓉餡兒的,吃的不亦樂乎,待吃飽喝足之後,才想起賞月亮的事兒。我們於是安靜的盤腿坐下,看著如玉盤一樣的月亮浮想聯翩,裡面會不會有嫦娥和吳剛?會不會有毛茸茸的玉兔兒?我吃了王母娘娘的仙丹,會不會也能成仙?......

  吃月餅,賞月亮,玩遊戲,聊幻想。操場上,是我和夥伴們的天堂。那些個月朗星稀的晚上,最不樂意的事就是回家。每次被媽媽催著回家的時候,我們總是沒事兒找事兒的拖延時間,可最後還是被大人識破計謀,一個個嘟的小嘴滿不情願的回家去了。

  當然,比這更有趣的兒還要數七夕節那天了。

  聽媽媽說,只要在七夕節那天躲在黑咕隆咚的葡萄樹下面,便可聽見牛郎和織女在說悄悄話,於是,我添油加醋的和夥伴們講了關於七夕節的故事,他們一聽都來了勁兒,我們便相約在七夕節那天晚上去葡萄架下驗證。那晚,風輕輕地吹著,葡萄葉子“沙沙沙”的響著,天空中的一彎新月剛剛升起,周圍寂靜的讓人害怕,夥伴們都哆嗦著不敢出聲,等了很久很久,身上被蚊子叮得全是包,非但沒有聽見一點兒牛郎織女的對話,反而嚇得落荒而逃。

  難忘的快樂的中秋節、七夕節;難忘操場上的遊戲,難忘籃球場上的比賽......

  想到這裡,我“噗嗤”一聲笑了,為了兒時的幼稚與天真。現在我早已離開了故鄉,離開了兒時的夥伴,但在我心裡,故鄉的月亮仍然是美好的,它的樣子已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故鄉作文 篇3

  放假了,我沒有去大城市北京去找我爸,也沒有悶在家裡,而是直了偏僻的大山裡,在這裡的一切,都是我的至愛!

  厭倦了城市的喧囂繁華,我會獨自去找住在山腳下的婆婆家裡。每天早晨,我總會獨自到樹林裡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山的美麗,大自然的魅力……

  在城市裡,唯一能讓我感到快樂的,或許只有電腦。但在這大山裡卻不同:每天早上吃點小菜,品口小茶就能讓我身心俱悅,下午,我會和小夥伴們一起捉蛐蛐,抓知了,每天都會玩得一身泥回到家,聽婆婆的怒斥,我卻毫不在意。傍晚,小夥伴們都在家吃飯了,我卻不同,習慣地站在山頂,看著夕陽西下,吹著涼涼的微風,聞著澀澀的香氣,我發出了感嘆:“山啊,為什麼我的情緒會隨著你的變化而變化啊!”

  我以為那是山都有的能力,有著感染我的能力。後來,我到了北京的香山,在這裡,我並沒有時間欣賞美景,同樣看著夕陽西下,看著草枯人盡,心裡想的,卻是故鄉的那座山。到了廬山,看著細雨濛濛,心裡想的,還是故鄉的山啊!我不解,在我細想後,我發現,在我眼裡,不論是萬丈高的華山,還是秀麗天下的峨眉山,都比不過故鄉的那座山。那座毫不起眼的山……

  於是,我又回到了這裡,抬頭望山,沒有高聳的懸崖,也沒有太多獨特的風光,有的只是我在這兒走過的足跡,是一種吸引住我的力量……

  再次坐在山頂,心裡重複著對這山的無限的愛慕,再次看著夕陽西下,我自言道:“山啊!五十年後你還在的話,我想永遠陪在你身邊!”

故鄉作文 篇4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大約是在唐代。《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下面是關於中秋節的小作文,作者對於中秋節又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懷?

  啊!時光飛逝,轉眼間又是一年的中秋節。我就要回到闊別了整整二十年的故鄉一湘鄉。頓時,有了一種特別的滋味湧上心頭。

  在不知不覺中,我聽到空姐智慧機器人說道,請攜帶好隨身物品準備下機。我便迫不及待地隨著人群下了飛機。

  哇!湘鄉真是煥然一新,讓我驚歎不已啊!

  看著眼前流光溢彩的城市,我如在夢中一般,一切是那麼美麗。到處是藍色的太陽能轉換器,建築物的房頂在太陽的照耀下閃耀光芒。寬闊整潔的馬路,鋪上了高分子材料,它可以吸熱,吸水,吸菸塵。整個地鐵,遍佈了湘鄉,交通方便極了。街上各式小型太陽能汽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我心想:看來小轎車已成了每戶出行的交通工具了。

  由於目睹了家鄉的變化,我決定留下來,跟著大家一起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故鄉作文 篇5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春天,是浪漫的字眼。她帶來的禮物各式各樣,其中最美的便是桃花。試想,在輕吹著暖風的'清晨,捧著飄香的普洱,朦朧地看著院中隨風舞動的桃花。這場景怎麼能不讓人心生陶醉?我常覺得桃花是一種毒,一種蠱,讓人無法不去想念她的美貌。

  陽春三月時,故鄉的山坡上滿是白色的杏花,也便覺得稀疏難逢的桃花美不勝收了。但我只喜歡欣賞老家後院的桃花,它的軀幹並不粗大,反而細細的,如同女子輕盈的腰身。葉子也是黃的,沒有綠的生機。唯值得一看的就是它的花瓣,飽滿而帶有光澤,紅的如寶石,而花徑間有一兩道乳白的弧線。正如朦朧的月夜,又如夏日的蟬聲,讓我如痴如醉。

  有人說:桃花最難畫,因為她靜。而我卻近乎偏執地認為它媚,她豔。就如個弱不禁風的女子,梳溜了發,在頰上點粉,用細筆勾眉,長裙席席,卻不矯揉造作,只覺“回眸一笑百媚生”。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室冷沾苔蘚,門清絕路岐

  青苔,自古就是寂寞孤獨之物。

  走在小路上,不經意間瞥見鄰家阿嬸家牆頭上有一層灰黑色的東西,像沒有生機的枯草。傾身,撫摸那黑色光澤,手掌上傳來陣陣清涼的感覺,像嬰兒的肌膚,柔嫩,光滑。不由得己,我的心裡徒生出一種憐惜,甚至不想離開,腳下變得坎坎絆絆。

  青苔是身穿綠衣的仙子,連線貫通了牆院,包容吸納了村子裡的孤寂與哭泣。它就像一部史書,從春秋戰國直至現在,看了多少樓塌樓起,多少頹敗,多少風起。

  青苔沒有多麼光鮮的外表,沒有耀眼的光華,它有的只是渾然的正氣與幽靜,讓人深思,醒悟其身。

  桃花,媚得迷人,醉人心智。

  青苔,深得寂靜,看破古今。

  美,沒有名字,不分種類,無論以哪種形式,桃花也好,青苔也罷。這種美會化成感動縈繞每個人心間,

  故鄉,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釐米的黃土,在我心裡總是美的。春去秋來,不變的是故鄉的美景。

故鄉作文 篇6

  皎潔的月光灑滿了陽臺,一輪圓月高懸在天上。我和爺爺、奶奶吃過晚飯,來到陽臺上,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奶奶講著小時候聽來的中秋月亮的故事,爺爺跟我對起了描寫月亮的古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叮鈴鈴,叮鈴鈴,客廳的電話鈴聲響起,我趕緊跑過去接電話。

  原來是遠在四川成都的爸爸打來的電話。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您那兒月亮圓嗎?”“當然圓啦!”爸爸高興地告訴我。“爸爸,我和爺爺正在對誦描寫月亮古詩,您也來一段描寫月亮的古詩好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爸爸毫不猶豫地來了兩句。我緊追不放地要爸爸再來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聽奶奶說,爸爸在上幼兒園之前就會背誦這首古詩了,我在牙牙學語的時候也會背誦。於是,我就問爸爸:“低頭思故鄉,您思念故鄉什麼呀?”“我想爺爺奶奶,想你,想故鄉的親人唄!”爸爸語調好深情好親切啊!

  是啊!,人是故鄉親。爸媽最牽掛的是我,但最放心不下的是奶奶的身體。原來奶奶關節炎經常發作,看醫生不見效果。爸爸就上網淘寶,購買了藥物護膝,經過一段時間服用,治療效果明顯。奶奶貧血了,他從網上淘來了阿膠漿,經過一個療程的服用,奶奶臉色開始紅潤了,人也有精神了。奶奶的腎結石是爸爸最擔心的。因為奶奶的右腎結石20xx年在東至動手術後,這個腎功能基本萎縮,而左腎發現結石已有十多年了,經常出現便血,如果這個腎出了問題,直接危及奶奶的身體健康。爸爸下決心要奶奶到成都大醫院做手術。在去年做手術的過程中,爸爸一直陪伴在奶奶的身邊。手術後的奶奶身上出現浮腫,爸媽坐在兩旁為奶奶按摩;奶奶身體虛弱出汗,他們就用熱毛巾不停地擦拭。我的爸媽這種尊老孝親的拳拳之心,深深影響著我,感染著我。我已長大懂事了,我要幫奶奶做家務,減少奶奶的家務負擔,以實際行動感恩家人,回報社會。

  今天,爸媽雖然沒有和我們在一起過中秋,但電話說親情,共享明月光,這不是最好的中秋“團圓”嗎?你看,爸爸和奶奶的電話正聊個沒完,用這種特殊方式表達濃濃感恩之情……

故鄉作文 篇7

  樹蔭下乘涼的老人對我說:“無論你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你在每一個時刻流下的汗、淚,還有血,都會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匯聚、流動、滲透,最終回到故鄉,成為河流。”

  當大人們忙著下地收苞米的時候,我就可以在田埂上坐下,折一根狗尾草,對著河流看上一整天。那時的我,不知道這條河流從哪裡來,不知道這條河流到哪裡去,不知道清晨的河流與黃昏的河流有什麼區別,不知道河流中模糊的黑點是水草還是野鴨,也不知道河岸上無主的小船是否承載著曾經某個少年的冒險夢。我只是注視著河流,河流注視著我在內的一切。人我兩忘,相顧無言。

  不是所有河流都能像蘇軾筆下那樣“未嘗往也”,有時你一覺醒來,一條河流就消亡得無影無蹤。而就在我離開故鄉的短短几年,我童年裡那條銀光閃閃的大河,就這麼真實而令人迷茫地消失了。但它留下了一些東西。老漁民帶我找到那乾枯而沉默的河床,還映著那沉默的河水流動的情景,現在卻是滴水不剩了。若不是那條無主的小船還孤獨地在那個地方等待,我簡直不能相信我所看到的一切和我再也看不到的一切。

  有那麼一瞬間,我對大河的記憶像蒸騰的水汽般突然消散了。我終於明白,這些年來在我夢中流淌的大河,是為何變得越來越模糊,越來越遙遠。

  越來越遙遠的不止河流,還有故鄉。

  我害怕我再無法準確描述故鄉的一件事物,無法講出故鄉的什麼好、甚至再無法對故鄉產生一絲一毫的懷念和愛。我對故鄉的記憶,會不會也在某個不經意間徹底消失?不,我不相信。我能在任何地方指出故鄉的方向,捉住故鄉吹來的風。

  老漁民對我說:“我生在河邊、長在河邊。我是河流的孩於,決定了我一輩子都是漁民,並不是河流消失能改變的。這是命。”

  故鄉,是我的河流嗎?

  故鄉,是我永不枯竭的河流。我是故鄉的孩子,一輩子也不會改變。不管故鄉是否還在那片土地上酣睡著,我的身上已經一直揹負了它的沉重。這份沉重使我在前行的道路上能夠留下腳印,使我在迷惘時看清來路,使我在無助時找到歸途。最終,來路也成歸途,歸途也成來路,我將帶著這份沉重入土。

  故鄉是我永不枯竭的河流。我生命的全部的汗、淚、血、無不源於故鄉那澄澈的水,也終將歸於那澄澈的水。我的周圍是看不見的河水,無時無刻不在推動著我,作出一往無前的姿態,逼著我到更大更遠的地方,去受傷,去成長。

  我的腳步走到哪裡,故多的河水就流到哪裡。我們從未相遇,也從未分離。生時,我在故鄉這條水不枯竭的河面上行走;死後,我的一切都回到故鄉這條永不枯竭的河流。

  順流而下,溯流逆上,原來窮極一生,我們都在故鄉的河流上漂盪。

故鄉作文 篇8

  昨夜,好一場急促的雨。我睡眼朦朧,聽得不是很清楚。

  早晨,爬起床來,喜出望外的想呼一呼新鮮空氣,散散步,誰知天氣驟變,往日的火熱夜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一場秋雨,這一處秋風秋色,阻止了我前行的腳步。

  我開啟窗戶,舉目遠望,遠山沉沉的在雨霧中穿梭,柳枝兒在風中招搖,沙沙聲,清脆入耳。新鮮得像醇一樣的空氣撲面而來。古人說:“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今日可謂是:一滴雨而天下知秋。一滴雨,就把夏和秋分開了,但又想想這熱有熱的道理,涼有涼的內涵,對每個人的意識反映是不同的,隨著心情的不同,緣而變遷。

  奎屯的雨,急促一樣就跟家鄉一樣,情寄於景景溶於情,此刻我好像回到了家鄉,有說不出的感慨,有表達不完的親鄉心切。

  憶往昔,此刻我的爹孃定是在田間勞作。每逢下雨的日子,睡一個農民的疲勞覺。然而,家鄉的衚衕卻是別樣風彩。片片金色地秋葉飄飄灑灑,無一不給阡陌鑲上金色的花邊,零星一片金阡陌,我心柔柔在家鄉。

  一場雨,讓我想起了家鄉。

  一場雨,讓我回憶了往昔。

  也是這一場雨,讓我體味了奎屯的風土人情。

  沒有雨,就沒有生命的旋律,沒有雨,就沒有了文人墨客的萬種柔情。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場雨,讓我融入了奎屯,紮根生長。

  雨就是心靈的視窗,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今天就是一番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