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鄉> 精選春節故鄉的作文七篇

春節故鄉的作文

精選春節故鄉的作文七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故鄉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故鄉的作文 篇1

  執教完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節》,和學生們聊起自己當地的春節習俗,學生們說除了吃東西領紅包走親戚,實在沒什麼可說的。於是我給學生們講起了幼時的一些春節習俗。

  我們李坊過年應該說是從臘月中旬開始的。家家釀米酒,做麥芽糖,炒米糕。做麥芽糖,炒米糕母親一人是完成不了的,往往有四五位鄰居幫忙。今天輪你家,明天輪我家。做事間隙還喝喝擂茶,嘮嘮家常。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多位女人在一起就更熱鬧了,於是也就開始有了年味。

  臘月裡還有一件事必須做——大掃除。雖說平時家家也有抹桌擦凳掃地的,但全家齊上陣,洗門洗窗洗牆壁,掃地掃天花板掃房頂,換洗被褥,把床也抬到外面暴曬等這可是一年一次。剛大掃除的家裡當天晚上到處洋溢著太陽的香味,那一晚的床是一年中最好聞的!

  二十三過小年。晚飯後母親便用碟子裝上麥芽糖、米糕、花生、茶葉、酒等擺在灶神位下,口裡唸唸有詞。小時候幾次靠近母親想聽聽到底說的是什麼,始終未果。

  二十四以後就開始殺年豬。家境好的,一頭兩百來斤的豬就一家人享用。家庭經濟不好很好的,往往是四家人共分一頭,美其名曰“一家一腿肉”。小時候很是羨慕那些一家一頭豬的富戶,羨慕在青黃不接時我們只能喝“鹽水”配飯,而他們家還有醃肉吃。

  年底購物也是很重要的事,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一應買好。

  除夕,是我們過年高潮。這一天大人最忙,父母早早便起床了,父親先是用斧頭砍豬腳、豬大骨、排骨等女人們很對付的硬骨頭,然後在大門兩邊貼對聯,在門上、柱子上、床上、桌子上等傢俱上都貼上二指見寬,一尺來長叫“歲簾紙”的紅紙條,“歲簾紙”除了給年增加了喜慶氣氛外,據說還有避邪消災作用。這些忙完了,母親早把放在大鍋中水煮得半熟的全雞全鴨圓豬頭也已撈出,用盆子裝好放在大竹籃或籮筐裡。其間,酒、飯、糖等自家產的一些土特產也還是要用小碗裝上幾種,還有鞭炮、蠟燭、香、粘了年豬血的草紙、冥幣等一同挑上,到村口的土地廟去祭土地爺。在我們村,去做這事的都是男人和男孩。到了土地廟,父親把祭品擺好,粘了豬血的紙用小石子壓在土地爺塑像腳下,點上香燭,燃燒冥幣,燃放鞭炮,口中唸唸有詞一會。稍等片刻,便把祭品挑回家中。我曾認真觀察過,不管哪村的土地廟門前的對聯都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也正是人們祭拜它的目的吧。挑回家的祭品,父親把它們再次擺放在廳堂的大圓桌上,並在廳堂的神龕中點上香燭,燃燒冥幣,燃放鞭炮,再次口中唸唸有詞……此儀式是祭祖宗。忙完這些,午飯時間也到了。中午我們吃得極其簡單,一般是用剛煮過全雞全鴨和豬大骨的湯下點麵條就了事,真正的大餐是等到晚上的。除夕的下午父親沒什麼事,母親可忙得不可開交。上午祭祀用的全雞全鴨切碎了煮,圓豬頭劈爛去骨……煎、炸、燉、煮,雪藏了一年的十八般廚藝全在這會亮相。我們小孩不時跑到廚房嚐嚐這個,吃吃那個,等到三四點鐘吃團圓飯,面對那一桌大魚大肉,我們早沒了取食的慾望。除夕這天,鞭炮聲不絕於耳,空氣中充滿鞭炮硝和酒肉的味道。

  正月初一大人們很是清閒,男人們邀上三五好友喝酒打牌,女人們看電視、聊天。我們小孩除了吃東西外,便是用壓歲錢買炮,買玩具瘋玩。正月初一這天我小時候特嚮往,因為這天只要小孩不做太出格的事,脾氣再壞的家長也不打罵孩子的。

  正月初二開始,男人和小孩開始走親訪友,女人在家待客。

  正月十五元宵節,包點餈粑吃,把除夕貼的“歲簾紙”撕下來燒了,年便算是過完了。

春節故鄉的作文 篇2

  盼啊,盼啊,新年的天使終於踩著歡快的舞步降臨到人間。正是“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一歲除。”春節是個歡快的日子,在這個節日裡,有許多歡歌笑語,有許多甜言蜜語,還有很多五彩繽紛的煙花……

  我們故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很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裡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快樂比,我想應該是快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這是舊年的結尾,新年的開始,家家戶戶都準備著年夜飯,大家歡聚一堂,興高采烈地談著舊年一年裡的各種樂趣,我悄悄的拿出相機,將這其樂融融的畫面定格在相機裡。當11點的來臨時,便是我們故鄉新年的一大特色。當新年倒計時響起的時候,院子裡便此起彼伏的響起了鞭炮聲,開始迎接新的一年,十一支菸火直指天空,一粒粒金沙噴射而出,在天空中傲然綻放,奼紫嫣紅,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我們一大家子,圍著旺火,放著鞭炮,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沉浸在歡樂的海洋!

  初一早上一起來,大家便穿起新衣,來到長輩家拜年,送上問候,送上關懷,而長輩總會給小孩壓歲錢,是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健康吉利。

  故鄉的春節豐富多彩,每一天都有一番快樂,一番精彩!

春節故鄉的作文 篇3

  我的故鄉在河南滑縣。雖然我從沒在老家過過春節,但從爺爺、奶奶和爸爸的講述裡,老家春節的傳統和場景就象一幕幕電影畫面一樣,生動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臘月二十八,天氣寒冷,在“九九”中已經到了“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在這個時候,滑縣河面上的冰沒有變化,路上積雪也很多。春節,實際上從這時候已經開始了,寒冷的天氣一點都擋不住濃濃的、瀰漫在空氣裡的年味。

  大年二十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將自家的庭院與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這就是“辭舊迎新”。不僅是大掃除,俗話說,“二十八,貼花花”,家家戶戶還要貼新的對聯、換新的門神,“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詩描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

  孩子們早就會準備好過年的小零食與玩具。餅乾、年糕、瓜子、花生、糖……玩具則是一些小花炮。當你走在街上時,一片噼噼啪啪的聲音就會鑽入你的耳朵,那是孩子們在放鞭炮呢!“女孩要花,男孩要炮”,小女孩們過年更高興的則是添幾件新衣服。

  春節是中國人團聚的節日。大年三十這天,外出的遊子歸來,一家圍在一起吃年夜飯,幾代同堂,其樂融融。年夜飯的時間特別長,大家邊吃邊談天說地,一連能吃上幾個小時,大人們還會高興地喝點小酒。吃過年夜飯,家裡能熬夜的人們開始“守歲”。等午夜十二點,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伴隨著新的一年的來臨,人們都開始放鞭炮,一下下,一聲聲,安靜的夜晚變得熱鬧起來。

  大年初一,一大早,天矇矇亮,人們就起床了,串門、互相拜年可是要趕早的。大家互相送上真摯的祝福,而孩子們最高興的則是裝滿了兜的核桃、花生和糖,親朋好友家的長輩們還會有小紅包送。到了十來點,你去往日熱鬧的老城的街上走走,會感到出奇的寧靜——平日裡那些吆喝的小店都關了鋪子回家過年了,得到年初六才會開張。拜完年,人們回到自己家吃餃子,家家戶戶都透著絲絲喜悅的氣氛。

  春節的第二個高潮就是元宵節了。這天早上,早餐就是各式的元宵。白天,幾乎所有的人都去逛廟會:買花燈,花炮,各種小玩意兒,猜燈謎,看舞龍……到了晚上,家家大門口掛著紅彤彤的燈籠,充滿了吉祥和溫馨。外面炫麗繽紛的煙花不斷升上天空,各種美麗的'圖案在天空炸開,此起彼伏,好看極了!

  正月十七,春節基本就算是結束了。孩子們要開學,去學校報到,大人們也繼續忙碌起來。新的一年,正式開始了!

春節故鄉的作文 篇4

  放寒假了,我媽媽開著車拉著我們去我的奶奶家過春節。

  春節前的幾天,大街上人來人往,買東西和賣東西的人比平常多了許多,我問我的奶奶為什麼,我的奶奶說:馬上要過春節了,大家要多買點東西,過個和和美美的新年。

  盼啊,盼啊,四天,三天,兩天,一天。

  春節到了!夜幕中,一個接一個的煙花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又像孔雀一樣展開羽毛在空中消失了。看著這綻放的美麗的節日禮花,我感到快樂極了。

  看完煙花,開始吃餃子了,一盤盤香噴噴的餃子被端到桌子上,還熱騰騰地冒著氣兒,彷彿在說:“快來吃我們呀!”

  吃完餃子,一家人開啟電視看春節聯歡晚會,那一個個魔術表演和雜技表演都那麼精彩和神奇,讓我非常羨慕,我想:“我也要認真學會一技之長,也要登上春節聯歡晚會,給千家萬戶帶來節日的快樂。”

  春節,你是我們每一張幸福的笑臉,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期盼的節日。

春節故鄉的作文 篇5

  我的春節是個有意思的過年。

  早上5:30起的床,媽媽叫我起床我還不想起,之後還是被媽媽還有那鞭炮的喜慶給叫起來了,穿上了新的衣服,感覺好多了,只聽外面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奶奶說:“吃飯了。”我就趕緊我屋子裡跑,把耳朵捂住,因為要放鞭炮了,過了一會兒鞭炮停了,我的肚子也覺了,因為我是被奶奶煮的餃子給饞餓的,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吃晚飯了我把盤子和筷子刷了刷,奶奶之後奶奶給我了我160,之後爺爺又給我了一百塊錢,真是好棒啊!

  爸爸給了我600元,那是因為爸爸借了我六百塊錢,爸爸說過今年給我的,這不換給我了,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之後嫂子和哥哥,還有哥哥的媽媽爸爸也來了,伯母和伯伯給我了160元,之後爸爸和媽媽和伯母伯伯,去家家戶戶的拜年了,嫂子還把鬆鬆帶來了,他才一週零九個月,是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過了一會兒媽媽回來了,差不多都10:50了,媽媽去準備中午飯,嫂子也去幫忙,他非要讓我抱著他去找嫂子,之後我給他找了個兒童片他這才不出去了呢,過了一會兒爸爸、伯伯、哥哥、伯母都回來了,12:30了,我又去找爺爺叫爺爺吃飯,開始吃飯了,飯桌上有好多東西飲料,露露、魚肉、雞肉、還有種菜類,我們高高興興的吃著飯,哥哥、伯伯、爸爸都喝的是酒,他們喝完都是臉紅的不行,之後我吃完了,鬆鬆看我不吃了他也要,和我出去玩兒,我給他找了個籃球,之後奶奶叫我和鬆鬆吃大鍋菜,我本來不想吃的,可沒想到奶奶熬的大鍋菜真是太好吃了,我吃了滿滿一碗,肚子都圓溜溜的,媽媽說我的肚子要是西瓜,那肯定比那家的西瓜都長得快,我們都笑了起來,之後到了晚上,我們放了一盞孔明燈,飛了老遠,直到沒有了蹤影我才進屋。

  這一次過年高興,還熱鬧,因為又多了一個鬆鬆。

春節故鄉的作文 篇6

  我的家鄉在大理。那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是全國聞名的旅遊聖地。“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那句話是一幅大理獨特風情的素描。

  那幾年,常跟外公回大理過年。今年春節又回到了大理,大理的哥哥、弟弟對我都很好。每天帶我上山採藥、下水抓魚,我們玩的很開心。

  哥哥家養了很多雞鴨豬狗。一天,我和哥哥去抓土雞。滿院子的跑,雞一會兒飛上花臺,一會兒飛進屋子,他抓到了一隻小土雞,我就是抓不到。雞媽媽看到我們抓小雞,老撲向我們,我嚇得撒腿就跑,小雞半天沒抓到,看見一隻公雞,我一撲空掉進了雞窩,害我滿身都是黃色的雞毛。

  我很喜歡大理的春節!

春節故鄉的作文 篇7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節日。按我們中原那一代的習俗,我們過春節要包餃子,吃年飯,貼對聯,鬧元宵等等。

  一進入臘月,春節差不多就開始啦!臘八那天,人們都要喝臘八粥。臘八粥是我們那些孩子們最喜歡喝的,它裡面有大米。小米。紅薯。桂圓。紅豆。綠豆。花生和糯米等等,一般都要放八樣穀類。

  到了臘月二十四,就有年氣啦!大人們開始過買年貨啦,蒸饅頭,包包子和蒸花糕,炸丸子,燒排骨,燒豬肉等一直忙到除夕,做了數不盡的好吃的。

  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趕做年夜飯,酒肉的香味在空中久久的迴盪著,大人們在門外貼對聯,家中也貼上漂亮的年畫,家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在外上班的或打工的人們,一定得回來吃團圓飯。那一夜人們還得守歲。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樣。人們都要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給長輩拜年,孩子們會得到很多壓歲錢,孩子們有的買玩具,也有的把錢存起來,留著以後買學習用品。

  到了元宵節,超市就特別熱鬧,人們買元宵回家吃,為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那就是我家鄉的春節,有時間你也來我們那過春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