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鄉> 【精選】故鄉的作文彙編8篇

故鄉的作文

【精選】故鄉的作文彙編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故鄉的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鄉的作文 篇1

  我猛一睜眼,身邊的草全開花了,一大片,好象誰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這花兒便從故事裡冒了出來。

  我狠狠地睡了一覺,從太陽初升到太陽西斜。我躺在坡上,便迷醉在了溫柔的夢裡。夢如笛律,飄渺而神怡。把夢放在手裡掂一掂,又厚重得像是要脫手。我不能恰當地講出那種感覺,只知道,還想倒在夢的懷裡。坡上的草油綠油綠,一陣風吹來,草灘掀起了層層碧浪。碧浪像一隻纖細的小手,把我的心抓癢了。這草灘是大自然遴選出的一篇精妙的美文,搖來搖去的花瓣便是美文裡最恰當的一個個措詞。

  我對著花兒先是微微一笑,繼而開懷大笑,笑聲漣漪般地漾開。花兒先是含情地點頭,繼而又轉過羞紅的臉。突然,一朵紫色的花兒舞起了美麗的裙裾,連片的花朵也伸腰彎臂,相約而舞。一陣爽風裹來了幾聲脆脆的鳥鳴,瞬間,大片草灘演繹成了輕歌曼舞的旋轉舞臺。紫色的花朵是領舞,風兒是樂隊,可愛的小鳥是應邀而來的獨唱演員,我,是一個被傾倒的觀眾。

  我又一次笑了。沒想到,一根根小草簡單得像漢字的一撇一捺,卻有這般情趣和滋生力。爺爺是這片草灘的主人,農民的簡約和樸實折射出祖輩們的純美和善良。後來,我隨父親去了城裡,另一種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地改變著我,但我不想改變得太多,因為我是從原野裡走出去的,從坡上,從這片草灘裡。

  因了美麗,城裡人把草灘搬了過去,嵌在了廣場上、小區裡和每一個大大小小的角落裡,還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作草坪。草坪是一隻只美麗的小手絹,裝進了城市的衣兜裡,其實它是草灘結出的果子。如同一個個甘甜的西瓜,從鄉村的土壤裡,送到了城裡人的笑靨裡。

  那天,躺在城市的草坪上,像是裹進了一件耳熟能詳的事物裡。我摘了一片草葉含在嘴裡,咀嚼著它的味道,就像鄉下人喝的烈酒,那種滋味不是甜在嘴上,而是美在心裡。我看到了草的影子在逐漸拉長,拔了一根,眨巴著眼細細端詳,草的根一半被拔出,另一半仍紮在泥土裡。我使勁往下挖,我知道它伸向哪個方向。草的根是故鄉的炊煙,長在了參差不齊的村莊裡。它又像爺爺的鬍鬚,紮在了祖輩們嘮嘮叨叨的絮語裡。

  我沒有藝術家的才能,藝術家只用一筆和一畫,就把草定格為一種高雅的藝術。但我和他們一樣,看到了它的簡約和美麗。我這樣想著的時候,猛一回頭,草坪裡一大片花朵頻頻向我點頭微笑。我看清了,那一朵朵馨香的花瓣,就是祖輩們一句句質樸而簡明的嘮叨。

  於是,我傾醉在了故鄉的草灘上。

故鄉的作文 篇2

  夜是那麼寧靜,星空是那麼明亮,故鄉的小溪,也在我的夢中慢慢地流淌。

  我老家在南方,大都是山村。山裡除了村子,也就幾條小河,幾葉舟。小溪的河水很清,顯得和明鏡一樣。小商小販劃上小船來買東西,穿過一個一個村子,穿過一片片樹林。

  初見小溪,她還只是水淺泥多。到後來進了雨季,河水多了,泥沙已被沖走,小溪變得清澈。有了小溪整個村莊變得更加活潑了,溪上的扁舟每天劃來劃去,小溪就這樣默默地為村民服務著。有了它不再幹旱,溪邊的莊稼長得也更好啦!

  後來慢慢和她熟悉了,去船上買幾個水果,到河邊喂幾隻鴨子,去河邊釣幾條魚,打幾桶水。最後自己劃上船,去探索小溪。我看見一片一片黃土變成綠洲,又看見一片片綠洲變成樹林;又看見樹林旁的村子;還看見一條小溪,走過成千上萬的家,走過成千上萬人的心。

  最後要離開村子,我在車上看見了一片片樹林,一片片綠洲,就想起小溪,想起我的家鄉。

故鄉的作文 篇3

  秋日的雨滴敲打著屋簷,於紅葉遮掩間奏響晶瑩的樂章,在淡雲飄浮之中灑下清透的涼爽。可這雨,終不是故鄉記憶中的秋雨。

  此時,我的心隨著窗外翩翩的銀蝶,一齊向細雨濛濛中飛去。我彷彿又看到那雨在魚塘中漾起的波紋,濺起的水花和忽地擺尾遊動的金魚;看到遍佈青苔的石橋上滑落的雨珠和沒黃的懸於枝頭的銀杏樹葉,在雨中睏倦地靜默沉睡。

  我懷念瑟瑟秋風之中停在房簷下避雨的鳥兒,抖落沾在羽毛上的水珠,蜷在屋外乾燥的窗臺上,等雨漸漸停歇;我懷念迷濛秋雨中外婆慈祥的笑臉,總能在我狼狽躲雨之時撐著傘微笑地站在我的'眼前,為我撐起一片晴空。

  有時也會穿上一件塑膠雨衣,和夥伴們在樹林中盡情地奔跑。哪怕是鞋襪都被踩得飛濺起的水花溼透,也滿不在乎。只是回家之後,少不了大人們的嘮叨,不過這對於我們這些天真淘氣的孩子來說,只剛聽完,下個雨天還是照樣地跑去玩了。

  若是雨下得極大,自視窗望去,便只見得白茫茫的一片,隱約地映出火紅的楓葉在雨中搖曳。待雨停後,呈出一片絢爛的晴空。

  可現在還有多少人又願停下來,細細賞這秋雨呢?他們只自顧地在黯淡的灰黑色的樓房間穿梭,抱怨著這不絕的雨。那些曾一同奔跑的玩伴,有幾人依舊懷揣著一顆未泯的童心,在雨天盡情吶喊呢?

  他們也許也曾想過,可桌前堆積的書本和鼻樑上厚厚的鏡片又一次一次地把這個念頭攥成碎末。房簷下的鳥也應都飛向其它地方了吧?

  窗臺上不再是溫柔的花朵,而徒留一根冷冰冰的枝椏,沒有了“傘”,無論如何躲蔽也無法不淋溼身子,留一聲空蕩的鳥鳴在天空的邊際回望。

  思念啊,故鄉的秋雨……

故鄉的作文 篇4

  我的故鄉在楠溪江邊的一個小村裡,暑假的一個早上,爸爸帶我回故鄉看看。汽車行駛在鄉間小道上,車窗外面,天是這麼的藍,山是這麼的綠,水是這麼的清。我忍不住把頭探出天窗,與大自然來了個親密接觸。頓時,一縷縷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使人精神振奮。旁邊的江中,倒映著一座座高低不一的山峰,江面上不時有竹筏撐過,遠處的灘林裡隱約可見一群牛羊正在悠閒地吃著草,好一片迷人的田園風光啊!難道這不就是人們常說的世外桃源嗎?

  下午,爸爸帶我去楠溪江裡游泳,那兒的人可真多,大人們穿著花花綠綠的泳衣,像魚兒般暢遊,小孩們乾脆全脫了,光著屁股在水裡打起水仗。我忍不住一頭扎進水裡,歡快地遊了起來,突然,腳底癢癢的,原來是一些淘氣的小魚在咬我,彷彿在跟我玩耍,這種感覺是游泳館裡體會不到的。放眼望去,遠處山頂上的太陽正在慢慢落下,映紅了天邊的晚霞。真是夕陽無限好,晚霞更美麗呀!

  當天色漸漸暗下來時,我們踏上了歸程,這時一種感覺從我心底油然而生,故鄉真美呀,山美水美人更美!

故鄉的作文 篇5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故鄉的顏色曾經是黃鸝婉轉的歌喉和鷓鴣空明的歌唱。

  當春天把故鄉的山山水水裝扮得有聲有色的時候,黃鸝和鷓鴣便不約而至。說不定在哪一天清晨催開夢鄉的就是黃鸝清脆嘹亮的聲音。它就藏在我家後院的幾棵枝葉繁茂的大pào樹上。如果你站在樹下想瞅一瞅它嬌小玲瓏的倩影,幾乎是不可能的,似乎它要和你捉迷藏似的,這一刻,連聲音也聽不見了,好像晨曦中的那一點音色單單是為了裝飾我的清夢,此時,倒有點“深閨顏色好,輕易不示人”的意趣。不過,這小可愛,膽兒卻挺小,只一聲咳,它就幾隻幾隻的一起飛起來了,同時伴著它受驚的鳴叫。這時候,滿眼便朦朧起黃鸝那璀璨的鮮亮的金黃色的羽翅,就在枝葉和藍天之間,平添了一道帶有國畫意趣的風景。心裡裝著黃鸝的嫋嫋餘音走向田野,耳際邊又響起“咕咕咕、咕咕......”的低迴悅耳的聲音。其實,鷓鴣或在那一片青綠濃濃的禾田裡,或在那田疇鬱鬱蔥蔥的蒿草叢裡,看不見鷓鴣的影兒,這清冽的聲音反而覺得被這滿眼的綠色渲染得綠意婆娑,而且還摻和著春日嫵媚陽光的味道,此時卻無古人“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的黯然神傷,更沒有“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的惆悵。不知“杜宇詞中聽初月,鷓鴣聲裡問斜陽”是否有一番離愁別緒,我從其中卻咀嚼出一層故園鄉野的詩情畫意來。

  在我少年的記憶裡,故鄉的顏色曾經是甘甜裡有淡淡酸意的棠梨子果和淺紅的毛楂子的味道。

  那是個很難吃飽飯的歲月,時常在上下學的路上摘些棠梨子果和毛楂子來充飢,當然還有野雞腿子、老鴰瓣兒、野蒜之類的。那時,這些東西一到春二三月就噌噌地從山坡田埂上長出來,彷彿知道我們特別喜歡它們似的,花兒紅紫爛漫的,葉兒姿態各異的。我們還為它們編個順口溜:“酸酸甜甜棠梨子果,賽過仙桃仙人果;毛楂子,雞腿子,墊吧墊吧就不餓;老鴰瓣兒有味道,還有野蒜不放過。”不過,有些是春夏就可食用,有些直到秋天才能熟,像棠梨子果和毛楂子就是如此。

  棠梨子果,長在棠梨子樹上。這樹生長在或山野、或田埂上,春天來時,就漫不經心地恣意地綻放出碎紫色的花兒來,似乎花兒比葉子要多,像雲一樣,浮在綠葉上,花兒一簇一簇的,隨後就結出一抖摟一抖摟的果子來,果子都像佛珠般大小,起初是淺綠色的,經一夏之後,就漸漸地變成黑紫色的了。我們經過的路上,就隨意長有這樣的果子迎著陽光掛著,我們也就隨時盯著它們,在它們沒成熟的時節,誰也不驚動它。彷彿它們也著急似的,一到秋來,就熟了。我們小夥伴便搭夥一抖摟一抖摟地摘下來,一棵樹也不一次就摘完,總留著些等下一次。這棠梨子果一放到嘴裡,深黑色的濃稠的果漿幾乎沒什麼感覺,立刻就化了,透過舌尖兒,那甘美醇和的滋味是我到現在品嚐過的水果都無法與其媲美的。到過許多地方,我總特別留意是否有這種家鄉果,可是一次也沒見過,大概它只生長在我們家鄉的山野吧!毛楂子,矮矮的,總是蹲在草叢裡,熟透了,每個帶刺兒的枝條上都垂掛著,像夜晚盞盞緋紅的小燈泡一樣,羞答答的,儘管味道不及棠梨子果,但果肉卻多些,適宜速效“果腹”。今天,我們常把買來的水果洗淨後,盛放在精緻的器皿裡,以顯示它很有品位似的,我不知道若把這樣的家鄉果也如此禮遇厚待,是否也能登大雅之堂呢?

  棠梨子果也好,毛楂子也好,還有它們的同伴們也好,都無人誇顏色好。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它們卻成了我故鄉記憶的情感符號。不知道是年齡的原因,還是總有一份故鄉情結,我有時會在秋光斜陽裡想起它,有時會在暮雨瀟瀟裡想起它,有時會在月光如華的夜晚想起它,有時還會在輕吟帶有點點鄉愁的唐詩宋詞裡想起它。

  我其實漂泊在外已有幾十載春秋,現在,故鄉在我的記憶裡總感覺像是一幅幅水墨畫一樣,有時如春雨過後的天空明淨空靈,有時似山間幽蘭靜默淡淡香,有時若菱花照水,蜻蜓翩然而飛的溶溶春光......其間,時而還會想起老父親“青箬笠,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身影,想起走近老家,遠遠看見嫋嫋輕起的炊煙越飄越淡的樣子......

  故鄉的顏色總如一本童話,恆久珍藏於我的心間。

故鄉的作文 篇6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凝望微弱的星光,找尋回憶中故鄉的星空。

  總是記得小時候,家裡住在滿是低矮瓦房的農村。沒有現代化的電器,空調成了件奢侈品,所以家家戶戶伴著夕陽的迴歸,聚在一起吃著溫馨的晚飯,告別一天的辛勞。等太陽完全藏了起來,大家便手持蒲扇,拿著凳子在自家門口的院落裡聊聊家常。

  每每到晚上,我總習慣賴著外婆,聽她給我講一些小故事,沒有大波大起卻也趣味無窮。靜靜的躺在外婆懷裡,頭上傳來陣陣清涼的風,細聞裡面還夾雜著麥秸的清香,自然的氣息縈繞鼻間。夜幕中,數不清的星星鑲嵌在星空,映入眼簾,引起我無限的想象。皺著眉頭問外婆:“外婆,這些星星好亮哦!他們是怎麼到天上去的啊?在天上有人陪他們嗎?”外婆溫柔地將我皺起的眉頭撫平,笑著說:“這些星星啊,都是那些離開我們遠去的人哦,他們呢是捨不得我們,所以變成星星,在天上守護我們呢。”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呢喃道:“好像很深奧呢!啊,那外公是不是也是這麼多星星裡的一個?”我好奇得眨著眼睛望著外婆

  外婆的眼中泛起一絲波瀾,卻又很快隱去,輕輕的恩了一聲,便抬起頭陪我一起望著星空。我的一聲驚呼打斷了片刻的寂靜,:“外婆你看你看,那顆最亮的星星,一定就是外公了。外公外公,我在這裡哦!”說著還興奮地揮著手,向星空喊去,耳旁傳來外婆爽朗的笑聲。

  故鄉的星空中閃耀的星光,是親人們無限的牽掛。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一首簡單的小詩在一群小夥伴的嘴裡吟誦。“你們看,這麼圓的月亮像不像棒棒糖,白白的呢!”“是的哎,好大好圓哦!不知道月亮的味道怎麼樣?會不會比棒棒糖好吃啊?”聽著這句話我們鬨然大笑,捂著肚子說:“小胖,你腦子裡除了吃的還有其他東西嗎?貪吃鬼!”話語間還夾雜著小夥伴的笑聲。小胖憨憨地一笑說:“我家還有好多棒棒糖呢,你們要吃嗎?”話畢,一群夥伴便紛紛舉起手來,嘴裡不停地喊著:“我要吃,我要吃!”哪裡還有剛剛那副笑別人的模樣。一旁的大人看了,也都不禁捂著嘴巴偷笑。

  蹦蹦跳跳地走到半路,不知是誰驚呼了一聲:“你們看,那邊有螢火蟲哎!”向著他的手指向的方向望去。真的呢,幾個忽閃忽閃的亮光像是隕落人間的星星,靜靜地飛著,微弱的光與星空相映,向著遠處飛去,耳邊傳來的陣陣螞蚱的歌聲像是一場演奏會,為這些閃著光的小傢伙歡送,這樣的場景,美妙到我們忘記了棒棒糖的誘惑。

  故鄉的星空下頑皮的孩子,是故鄉無盡的柔情。

  故鄉的星空是美的,星美,景美,人美,美到讓我不停地牽掛,尋覓。

故鄉的作文 篇7

  歲月雖然抹去了很多記憶,但故鄉那輪皎潔明月,仍然清晰的鐫刻在我的記憶裡,每每想起那銀鉤似的月牙,玉盤樣的圓月,都會使我有種溫馨和清爽的感覺。

  我的童年時代,農村的文化生活非常枯燥,加上村上也沒有電,因此看一場電影,或一場戲我們就像過年一樣高興。我記得很清楚,那時的夏天,想驅散酷熱最好的辦法就是手拿一把芭蕉扇在那裡使勁的搖,記得我家買回芭蕉扇後,母親總是用一些藍布或白布把它四周包起來,防止扇子邊破損,夏用秋藏,一用就是好多年。夏天由於屋裡悶熱,全家人或者用涼蓆鋪在院裡睡,或者睡在平房頂上,我們兄妹幾個好打熱鬧,一到夏天晚上就掂著涼蓆,到打麥場上去睡。其實我是一個愛靜不愛動的人,經常躺在涼蓆上望著浩瀚、深邃而又神秘的天空,開啟思想的閘門,靜靜地去幻想很多東西。在月明星稀的夜晚,我看著圓圓的月亮,常常想起母親常給我們講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常常自我遐想著圓月中,有一顆茂盛的大樹,大樹下有一個婆婆在石臼裡搗藥,看得越久越覺得非常想像,有時好像自己已經融入這種氣氛之中。

  過去室外不像現在,到處都是路燈,照得滿街通明,那時如果夜裡不出月亮,村上就會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小夥伴們要出來玩耍,就要等到有月亮時才行。月亮出來了,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我和小夥伴們就會湊到一塊,有時“玩星星過月”、“捉迷藏”等遊戲;有時學著電影裡面的打仗情節玩打仗。一直玩到深夜,等到大人們來叫睡覺了才依依不捨的離開。那時我父親常常把月亮當成自己起床趕集的時鐘,他要是準備去趕早集,起來一看月亮就知道大約夜裡幾點了。記得一天父親對我說明天一大早和他一塊去城裡趕集,夜裡我睡得正香,父親把我叫醒了,“月亮已經偏西了,該起來趕集了”!我極不情願的從床上爬起來,打著哈欠跟父親上路了,那天的月亮特別亮,照得大地一片潔白,通往縣城大路看得非常清晰,田野顯得非常空曠,也非常寂靜,空曠的荒郊裡只有我和父親緊湊的腳步聲和褲角走路時摩擦的聲音,有時會聽到幾聲村莊上的雞叫和狗叫聲,但又顯得那樣的遙遠和軟弱。我是第一次走夜路,心裡非常恐懼,緊緊跟在父親身後,不敢向四周觀看,但有時還控制不住自己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向四周掃視,不看便吧,一看心裡更加緊張了,因為在明月的照射下,一敦敦的石頭、土堆、草叢看似都像鬼怪一樣在注視著我,使我毛髮怵然,心裡噗噗直跳。好不容易走出了山路,我和父親沿著通往城裡的公路繼續往前走,突然看到對面高崗上隱隱戳戳有兩個高高的身影,一會很高一會又很矮,一會又不見了身影,很像迷信中傳說的鬼,他們說鬼就是一會很高一會很低,我早就嚇得有些瑟瑟發抖,父親也有些緊張,但父親畢竟是走南闖北的人了,他還是裝著膽子拉著我的手往前走,等我們和那兩個所謂的鬼碰面時,雙方緊張氣氛才算結束。透過雙方搭話才知道他們也是走夜路到另外一個集鎮上趕集的,他們說他們起早了,想慢慢走到集鎮上去,正走著也是看到了我們,一會兒兩個人,一會兒一個人,一會高一會低,弄得他們也很害怕,說起來真是自己嚇自己,我們看他們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主要是他們走的是下坡路,並且坡度有些起伏,故此一會高一會低;為啥一會又看不見了?他們說主要是看到你們後有些害怕,心想是不是真的遇到鬼了,他們聽村上老年人講,要想看是不是鬼,要蹲下看才能變認清楚,所以他們倆發現我們後就蹲下看了很久,他們這一蹲下不要緊,我們感覺更像傳說的鬼那樣一會有一會沒有。他們看我們一會兒倆人一會兒一個人,那是我一會和父親並排走,一會又緊跟在父親身後。話說開後我們都對我們自己嚇自己的愚蠢舉動,開心地大笑起來。

  長大後我來到城市工作,這座城市在我的視線中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樓房越來越高了,街道越來越寬了,路燈越來越美觀明亮了。一到夜晚雪亮的路燈連成一片,門面房的霓虹燈徹夜閃爍,高樓上的射燈吐著長長的白光四處掃射,大街上、廣場上金碧輝煌,如同白晝。那一輪明月好像害羞似的藏在燦爛燈光中,再也顯示不出它的輝映和魅力。

  前幾天我和家屬趁著夏夜,到封山針公園遊玩,站在高高的山崗上,遙望太空我又看見童年時的明月,使我產生了故友久別重逢的感覺,我顧不上欣賞腳下焦作市美麗的夜景,仔細端詳掛在天空的一輪明月。總感到沒有故鄉童年的明月皎潔,月亮上的大樹,婆婆搗藥的圖案也不再那麼清晰了。那種玉盤似的銀月,那種明月溫馨清謐的感覺沒有了,也可能是明月隨著歲月的流逝變蒼老了,也可能是我隨著歲月的磨練變得遲鈍,變得對事物無動於衷了,總之江山依舊,物是人非。明月依舊,皆無童年的感覺。這就是人隨著歲月的更迭,歷史的變遷,也在發生著質的變化。

故鄉的作文 篇8

  屋頂上的喜鵲唱起了美妙的晨曲,門前的柳樹枝兒最先吻到了第一線金色的曙光。在一片燦爛多姿的霞光中。家家的屋頂上飄起縷縷淡青色的炊煙。微微的晨風吹皺了一渠碧水,垂柳可娜多的枝條和高高的電線杆的倒影在水中晃動著。

  這是我的家鄉。

  故鄉河

  一到殘陽夕陽的黃昏,小河邊便會有成群的羊、牛欣水,有的成群鵝鴨在水中嬉戲,攪渾了滿河水紅的落霞。而架在兩岸之間的古老的月牙橋,也認真地聽著歸巢的鳥兒不時發出的鳥叫,嫋嫋的餘音在空氣中顫抖,並隨著晚歸的人們歡樂的足跡遠去。接著,家家青瓦屋頂上升起了炊煙,滿世界飄散開松枝、杉皮、茅草的混合煙火香味。夜色漸漸地與炊煙融為一體,河水也由碧綠變面貌成了柔和的灰藍。

  故鄉橋

  那座古老的月牙橋,它的歷史比爺爺的爺爺還要老。青磚石灰抹就的橋墩,上面布蒲了褐綠的青苔,斑駁黯淡,那是悠悠的歲月留下的不朽痕跡,橋面全由厚重結實的青石板鋪就,上面軋滿奇形怪狀,歪歪扭扭的印記。長長的,斷斷續續的槽,是石老的車轍,花花達達的,圓圓的淺坑,卻是無數雙辛勞奔波的腳踩出的標誌。

  故鄉人

  家鄉的人半數是同姓。我的輩份最小,這還不慘,慘在沒有和我平輩的人。連隔壁家三歲呀呀學語的紅兜兜。我也不得不低聲下氣叫他公公。村裡的孩子,我多半叫不清,更分不清輩份,於是嬉鬧時便攪亂了尊長幼序,即時重孫子用小石子打了姥爺,似乎也不會成為轟動一時的特大新聞。不過,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誰家做了好吃的、解饞的都會留我一份,有時還把比我輩份大的孩子氣紅眼!嘿嘿!

  故鄉的橋,牽繫著我纖纖的思念;故鄉的河,流淌著我長長的夢幼;故鄉的人,留著我燦爛的笑。

  我愛我的故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