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八篇觀察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八篇觀察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四年級八篇觀察作文1
星期六下午,我在操場上玩。突然,我發現一串黑色的小東西在我面前移動。我悄悄地走過去看看。哦,是一群小螞蟻在動!我蹲下來仔細觀察。
螞蟻搬家是多麼有趣啊!你看,他們中的一些人帶著螞蟻蛋,一些人帶著新生的螞蟻,一些人可能已經把東西運到了新房子,然後搬運它們的團隊總是很整潔。突然,一隻螞蟻在他們的隊伍旁邊發現了一條毛毛蟲。他看見它飛奔著去告訴他的同伴。很快,龍一樣的隊伍向毛毛蟲衝去。他們用鋒利的牙齒咬毛毛蟲,導致毛毛蟲痛苦地扭動,同時殺死幾隻大螞蟻。螞蟻們不相信,又想出了幾個。大約20分鐘後,毛毛蟲被螞蟻帶回家,一動不動。
原來,螞蟻也知道團結。
小學四年級八篇觀察作文2
媽媽經常說貓是非常優雅的動物。
碰巧奶奶家裡有一隻黃色的小貓。我計劃利用暑假觀察它有多優雅。
首先,我看著貓的眼睛。我發現它的眼睛不僅聰明活潑,而且多變。雖然它的眼睛在白天很小,但它總是眯成一條縫,好像它不能睡覺。但是一旦到了晚上,它的眼睛就像珠寶一樣明亮。
貓特別喜歡吃魚。有一次,我奶奶買了一些魚,並計劃在我們吃完後給他們一些骨頭,但她沒有想到的是,她在活著的時候偷偷吃了魚。吃完後,他舔舔嘴,邁著貓步,優雅地睡著了。好像什麼壞事都沒做,我想知道這是不是我媽媽所說的“優雅”。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一頓痛打。但是貓吃魚的本性永遠不會改變!哈哈。
小學四年級八篇觀察作文3
端午節我和我的朋友們去霧靈山玩兒。我帶上了爸爸送我的昆蟲網,蝴蝶之家,我要去捉蝴蝶。我們一大早開車來到霧靈山腳下的岳家山莊,安營紮寨之後,帶上了網,蝴蝶之家“大本營”,就跟著爸爸爬山捉蝴蝶去了。
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往上走,路的兩旁是綠油油的,高人一頭的野草,中間點綴著各種顏色的小花,有白絨絨的蒲公英,紅豔豔的倒掛金鐘,還有黃燦燦的不知 名小花。往前看,有一片樹林,上面有塊牌子寫著“快活林”。這片林子的樹都沖天碰到了雲彩。走在裡面一點兒都不熱,像是屋裡吹著風扇。抬頭往遠處看,看到 了陡峭的山峰,山峰頂霧氣騰騰,怪不得叫霧靈山。
突然,有一隻馬蓮飛了過來。它飛得很靈活,幾乎飛得比鳥都快了。它一會兒朝上飛,一會兒朝下飛,一會兒朝左飛,一會兒朝右飛。我和小朋友們尖叫起來:“一 只馬蓮,一隻馬蓮!”於是爸爸飛速跑了過來,他表情嚴肅,眼睛緊緊盯著馬蓮,我們在邊上看著,連喘氣都忘了。只見爸爸往上一躍,嗖地一聲,馬蓮應聲入網。 我們歡呼起來:“抓住了一隻馬蓮!”我趕緊把“大本營”提了過去,幫助爸爸把馬蓮放了進去。這隻馬蓮黑色的背上有幾個雪白的斑點,白色腹部周圍鑲著一道紅 黑色的邊,我們叫它“曹操曹孟德”。
我們繼續邊走邊看,兩個小朋友跑到前面當起了偵察兵,看到了一隻普通的白蝴蝶,爸爸輕而易舉地就捉住了,我們給它取名“三軍小校”。我們走到了冰瀑潭邊, 潭邊的馬蓮又多又大又漂亮。我看到了一隻手掌這麼大的馬蓮停在了潭邊的地上。爸爸把網子交給我說:“去捉那隻馬蓮吧。”我接過網子,把手指放在嘴邊“噓” 了一聲。其他小朋友都明白了,他們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嚇著馬蓮。我躡手躡腳地走到了蝴蝶旁邊,目不轉睛地盯著那隻馬蓮,然後“啪”地一聲手起網落,將它 網住了。爸爸幫我把它放入“大本營”。這隻馬蓮我們起名叫“劉備劉玄德”。
我們在潭邊又抓了幾隻“五虎上將”,還抓了金盔金甲的大蛾子,穿戴著綠帽綠靴的螞蚱,披著黑底白點戰袍的青蛙,還有打著灰色雲羅傘的蝗蟲,可惜一隻銀色帶條紋的小蜥蜴逃脫了網子。
滿載而歸的我們回到山莊,我們歡呼著“爸爸,媽媽看我們抓的蝴蝶!”家長們都驚歎道:“真美啊!”晚飯前,我們一起放生了蝴蝶。它們屬於大自然,我們可以觀察,但是不能傷害。再見,小蝴蝶,謝謝你們讓我們觀察到大自然的美麗。
小學四年級八篇觀察作文4
如果有人問我的好朋友昊昊從小最喜歡什麼動物,我一定會說是知了的,每年都不會忘記拉著我去抓知了猴,這不,剛剛考完試,就又拉著我去了。
今天運氣還不錯,沒多久就抓了兩隻,我對好朋友說:“昊昊,老師說要我們也寫一篇觀察日記,不如就寫它吧?”昊昊當然欣然同意了。於是,我們趕快回家,把捉住的知了猴放在了陽臺的窗簾上。
時間:20:11
知了猴在變成知了以前必須爬到一定的高度才會慢慢的蛻殼,這兩隻也不例外。一放到窗簾上,就迫不及待的往上爬,瞧!它們還在爬呢!
時間:20:35
知了猴爬到了窗簾的半中央時,停止了向上爬,兩隻前爪緊緊的抓住了窗簾,把身體固定了起來。大約半個小時後,後背處裂開了一條縫,慢慢的越裂越大,嫩黃色的後背露了出來,知了猴努力的弓著後背,用力的掙開外殼的束縛,身體不時的抖動著,彷彿在忍受很大的痛苦。
時間:20:40
兩隻知了都在努力的探出頭,身體抖動的愈加厲害,猛地一掙,其中一隻終於把頭伸了出來,另一隻也不甘示弱的探出了頭。
伸出了頭的知了休息一下之後繼續努力,只見它不停的抬頭,每抬一次頭身體就多伸出一些,漸漸地嘴巴露了出來,接著伸出來了兩隻前爪。
“瞧!翅膀也從來了!”孩子興奮的叫了起來。
剛剛伸出來的翅膀也是嫩黃色,但邊上帶有一條翠綠的綠線。
時間:20:52
知了猴的六隻爪子已經全部出來啦,只有腹部下側還留在殼裡。剛剛出殼的知了身體與外殼之間幾乎成了90度,身體也停止了動作,一動不動的停在那裡,也許是在恢復剛才消耗的體力吧。
時間:21:10
一動不動的知了開始動了,只見它兩隻前爪一用力,就抓住了身體前面的殼,使身體馬上就擺正了位置,然後用力抽出留在殼裡的腹部,調整了一下身體,使身體與外殼平行,垂下了兩條皺巴巴的翅膀,不停的抖動著翅膀,使翅膀漸漸伸展開來。
時間:21:15——21:39
知了的翅膀在不停的伸展開,漸漸的已經有了翅膀的模樣,幾分鐘後,翅膀已經完全伸展開了,但還沒有貼緊身體兩側,呈張開狀,翅膀兩邊的翠綠依然明顯,知了身體的顏色一部分已經開始變顏色了,漸漸的呈現黑色。
又過了幾分鐘,隨著翅膀的漸漸乾燥,翅膀的顏色也有了變化,漸漸變得透明瞭,沒有了剛開始時的白色,邊上的翠綠也開始變得淡了,相信用不了多久,顏色就會消失了。
小學四年級八篇觀察作文5
七星瓢蟲有很多腳,但是它爬得很慢,因為它太“胖”。我看著它爬了很長時間,才爬了幾釐米遠。七星瓢蟲行動緩慢但很可愛。
我情不自禁地用一根小樹枝去碰它。我以為它會跑掉,但它意外地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我以為它是被我用一根樹枝意外刺死的,真讓人難過。我看到它又慢慢地爬了起來。
這種昆蟲又小又圓又胖,比普通的甲蟲小得多。它的栗色背部點綴著七個黑色斑點,像一個年輕女孩的時尚。它非常漂亮。
小學四年級八篇觀察作文6
螞蟻是非常小的動物。在生活中,許多人忽視它。今天,我第一次仔細觀察了螞蟻的生活習慣。
螞蟻生活在“洞裡”。數百個洞。今天,我看到了螞蟻是如何搬運食物的:它們以三人一組和兩人一組的方式,一個接一個地把我們扔到地上的食物搬運回“家”。一塊食物太大了,所以我把他們帶的大塊食物切成兩塊,然後飛走了。螞蟻們驚慌失措,急忙尋找食物。大約半小時後,螞蟻終於把食物拖回洞裡。
唉,我忘了提到螞蟻的出現。螞蟻都是黑色的,它們的身體就像三個“小球”。“小球體”分別是螞蟻的頭部、胸部和臀部。它有六條腿和一對觸角。螞蟻不喜歡獨自生活,它們喜歡群居生活。這是我第一次發現。怎麼樣?是不是很棒?
小學四年級八篇觀察作文7
一天,烏龜和蝸牛在曬太陽。這時,烏龜驕傲地說:“蝸牛,你知道嗎?我曾經在賽跑中贏過了兔子!”“是嗎!”蝸牛淡淡地說。“蝸牛,你跑過誰呢?恐怕沒有誰吧!”烏龜得意地說。蝸牛聽了,它暗想:烏龜和我一樣也是跑得慢吞吞的,它能跑過兔子,說明他努力了,我也應該像他學習,我要好好練練,我去登山吧。
次日,蝸牛整裝出發。他開啟冰箱,拿上好多幹糧。水呢,有可樂,橙汁,雪碧-----,“哎,還是白開水好,即解渴又能補充營養”,它自言自語道。登山之路,非常漫長,蝸牛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到山頂。他遇見一塊西瓜大的石頭,為了翻越這座“大山”,它十分努力地攀爬著。“哎呀!”蝸牛從石頭上掉下來了,他大叫一聲:“好疼”,它揉了揉受傷的腦袋,繼續前進。它邊爬變想:“如果,再遇到這樣的石頭,我就繞過去”。
山中有一群餓著肚子的,專以蝸牛為食的鳥,正在四下裡覓食。蝸牛想方設法,小心翼翼地躲避著他們。可是,有一天,蝸牛不太走運,還是被鳥兒發現了。幾隻鳥向他俯衝下來,蝸牛急中生智,趕緊把身體縮排殼裡。鳥兒等了許久,見他不出來,也沒辦法,只能嘆了口氣,飛走了。蝸牛差點就成了鳥兒的肚中食。
蝸牛行走在鋪滿荊棘的山路上,不小心被荊棘刺痛了,以後它就小心地看著,遇到荊棘就趕緊縮排殼裡,向前骨碌著走。山中的`泉水嘩嘩地流著,一條小溪攔住了去路。小蝸牛想了想,爬上一片樹葉,滑到了水中。蝸牛乘著樹葉做成的小舟,飄蕩在水中。“感覺好爽啊!我已經趕了一半的路了!”小蝸牛臉上掛滿了幸福的微笑。小蝸牛乘著樹葉做成的小舟順利地到達了對岸,蝸牛繼續前進著。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月,花開花落,冬去春來。在一個晴朗夏日的早晨,小蝸牛踏過最後一顆小石粒,邁過最後一條土坎,終於登上了山頂。山上的風光無限美好,山下的大樹就像小草一般矮小。小蝸牛感到異常爽快,“我終於爬到了山頂------”蝸牛大聲喊道。但是,它很快就想到了烏龜,它在幹什麼呢?
烏龜呢?它與幾年前一樣,逢人便說它曾經跑過了兔子。它遇見在樹上叫的鳥,說:“你知道吧,我烏龜可是贏過兔子的”。遇到吃草的小白羊,說:“羊兒呀,你怎麼不像我一樣搞一場比賽,我都跑過兔子啦!”烏龜只知道遙想當年的成就,卻不知它輕視的蝸牛已經站在山頂上了。
小學四年級八篇觀察作文8
人和動物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每一種生物都有平等生活的權利,但人類卻常常“囚禁”其它生物的自由。
有一天,我在學校的操場上捉了一隻蝗蟲,我高興的把它裝進瓶子裡帶回家。
到家後,我就開始觀察它,它卻一動不動地趴在瓶子裡的葉子上睡覺。它可真懶呀,持續這個動作整整一刻鐘,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已經“打架”了。就在這時,它突然動了幾下,我連忙抬起頭仔細去觀察,可是它又把頭低了下去,好像又去見周公了。我心中憤憤不滿:這隻蝗蟲怎麼除了睡還是睡呀,就不能多動幾下嘛!突然,我眼前一亮,只見這隻懶惰的蝗蟲終於挪動了自己的身體,只見它前肢向前伸,抓著樹葉,嘴巴不停的蠕動,原來它在吃葉子呀!哈哈,我知道,你這隻懶惰的蝗蟲終於開始行動了,那我可得仔細觀察觀察。
只見它先用前面的觸角抵了抵葉子,好像在試探這片葉子好不好吃。嗯,它可真是個挑剔的“大老闆”。接著,蝗蟲彷彿覺得這片子還是蠻符合它的胃口的,它這才仔仔細細地品嚐起來。它吃葉子的樣子可不像我之前養過的蠶,蠶是沿著桑葉的莖吃葉子的。而它卻是將葉子咬成一小塊一小塊。它吃葉子的時候也不讓人安穩,慢慢吞吞的,它吃葉子的速度比蝸牛爬行還要慢,我急的緊握雙手,恨不得幫它把葉子一口吞掉。我真好奇,電視上放的蝗蟲一瞬間就把一大片莊稼掃視一空的場是真實的嗎?又或者電視上蝗蟲的品種和我捉到的這只不一樣嗎?我懷著這樣的疑惑繼續觀察下去。“咕咕咕,咕咕咕”,我尋找聲音的來處,低頭一看,原來是我的肚子餓了。“寶貝,吃飯了”。只聽廚房裡傳來媽媽的聲音。我又看了看瓶子裡的蝗蟲,它仍然持續著那慢吞吞的動作。我想:反正它還要好久才能動作呢,我先去吃飯吧!“想什麼呢,吃飯了呀!”原來是媽媽見我好久都沒有去餐桌吃飯,所以來找我了。那我可得趕緊吃飯呀,說不定我吃完飯蝗蟲就會有其它動作了。
我狼吞虎嚥的吃完飯,著著急急的去看蝗蟲。結果,我大失所望。就在我吃飯這短短几分鐘,蝗蟲它又睡著了。我便再沒有了觀察的興致,天黑了,我上床睡覺了。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砰砰砰,砰砰砰”,我被一陣吵鬧的聲音吵醒。我的心怦怦直跳,心裡在想,這是什麼聲音呀?我摸索著打開了床頭燈,急忙四處張望。循著聲音我看到了我放在桌子上的蝗蟲,原來蝗蟲想要跳出瓶子的限制到外面自由玩耍呢。只見它下肢向下蹲起猛的一彈跳,結果“砰”的撞在了瓶蓋上。可是它不屈不撓的繼續在嘗試著,彷彿想要打破瓶子對它的“囚禁”。看著這樣為自由而奮鬥的蝗蟲,我不禁在想:我這樣關著它好嗎?
蝗蟲白天那樣懶惰,原來是為了它晚上能逃脫“監獄”而養足精神呀,真是一鳴驚人!看到如此渴望自由的蝗蟲,我決定明天去放生它,讓它重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