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 【必備】名人讀書作文四篇

名人讀書作文

【必備】名人讀書作文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人讀書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人讀書作文 篇1

  匡衡是西漢著名的大學者,他小時候刻苦讀書的故事世代流傳。

  匡衡從小起就熱愛讀書,可那時候白天要幫大人幹農活,沒有空餘時間。晚上很想讀書,可家裡窮得連點燈的油燈買不起。

  匡衡的鄰居是個屠夫,家裡雖然也不是很富裕,可有豬油點燈,而且這個鄰居每晚都要點燈殺豬。匡衡知道後,就想辦法,怎麼把光偷過來呢?

  有一天,匡衡在牆上鑿了個小洞,燈光從小洞裡透了過來,射在書上。因此,匡衡每晚都能讀一兩個時辰的書。

  可沒過多久,屠夫鄰居發現了這個洞,就跑過來責問。

  小匡衡只好把真實情況告訴了屠夫,還向屠夫賠禮道歉。屠夫是個很通情達理的人,看到匡衡這麼用功,就借豬油給匡衡點燈看書。

名人讀書作文 篇2

  《名人傳》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對世界有貢獻的名人。看了這本書,我體味出一個道理:有些事如果認真去做,可能難事就會變成易事;如果不去做,易事也可能變成難事。縱觀歷史上的許多有重大成就的名人都是能夠正確對待這一問題的。

名人讀書作文 篇3

  高士其從小就用功讀書,他的學習成績,年年都是班級裡最好的,全校老師與同學,都誇他是個好學生。

  他是一位科學家。它六歲那年,要上學讀書了。開學那天,大矇矇亮,高士其就穿上新衣服,揹著新書包,上學去了。一路上,高士其樂得象只小鳥兒,又蹦又跳唱著歌。他跑到學校門口一看,大門還緊緊地關著呢。他不敢去敲門,只好站在門口等著,不知道等了多久,學校的大門開了。

  開門的是位老伯伯。高士其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又叫了聲老伯伯早!老伯伯心裡真高興,笑眯眯地說:多懂禮貌呀,孩子,你是一年級新學生吧!高士其點點頭。老伯伯把高士其領到一年級的教室裡。

  過了好一會兒,小朋友們才一個個來到學校。

  在開學典禮上,校長站在臺上講話。高士其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專心地盯著校長,他聽得可仔細啦。校長講完了話,叫高士其站到他身邊來。高士其不知道有什麼事,一顆心象小鹿似的怦怦亂跳。校長摸摸高士其的頭,表揚他是一個守紀律、懂禮貌的好學生。

  高士其把校長的話記在心裡,每天,他上課用心聽講,放學回家就認真做功課,他跟全班的同學都要好,跟同桌的一個小朋友更要好,下課以後,兩個人一起遊戲,可高興呢。

  可是有一天,這個小朋友嘟著嘴,衝著高士其說:你到底認識我嗎?高士其覺得很奇怪,說:咱倆是好朋友呀,怎麼會不認識你呢?這個小朋友氣呼呼地說:那你剛才上課時,為啥不理睬我呢?高士其一聽,笑了起來。原來,剛才上課時,這個小朋友拿出紙頭,折成一隻只小青蛙,悄悄地玩了一陣子,玩著玩著。覺得一個人玩沒有勁,就湊到高士其的耳朵邊,輕輕地說:我們來玩鬥青蛙吧!

  高士其坐得端端正正,正用心聽老師講課,這個小朋友的話,他根本沒有聽見。這個小朋友又輕輕地碰了碰高士其,高士其還是坐得好好地在聽課。這個小朋友心裡挺不高興,使勁拉了拉高士其的衣服,這一來,高士其回過頭來了。那個小朋友指指膝蓋上的'兩隻紙折的青蛙。高士其明白了,是叫他一起玩鬥青蛙呀,他對那個小朋友白了一眼,又用心地聽老師講課了。

  高士其想到這裡,笑起來了,他對那個小朋友說;下課時,咱倆一起玩,是好朋友。可是上課時,我就不認識你了。

  高士其的話,說得這個小朋友也笑了。

名人讀書作文 篇4

  穿越名人讀書的歷史,我的思緒穿行在書林瀚海間……

  韓駒——唯書有真樂

  韓駒,宋朝著名詩人。他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曾在一首詩中說:“欲樂誑凡夫,須臾皆變壞。唯書有真樂,意味久猶在。”詩的說法雖然有些武斷,但作者對讀書的樂趣溢於言表,鮮明的對比,說明真樂唯有讀書。多讀書、多思考,慢慢地體會“意味久猶在”的真樂吧。

  宋濂——借閱抄書

  宋濂,明朝著名的學者。小時候家境貧寒無錢買書,酷愛讀書的他就到處向別人借書,回來後自己常常把書抄在紙上,不管颳風下雨、酷暑嚴寒,他都堅持這樣做。據說,即使硯臺裡的水已結成冰,手指都凍僵了,他還是忘我地抄寫不停。這種刻苦執著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魯迅——讀書排遣

  魯迅自日本留學歸國後,曾長久陷入精神的苦悶之中,於是用讀書來排遣:回到古代去,抄古碑,校古書,讀佛經,慢慢地,使自己學識逐漸豐厚起來,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華羅庚——讀書就猜

  華羅庚,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他讀書有一個習慣:當他拿到一本書時,並不馬上從頭到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兒,然後閉目靜思,當書中的意思與自己的猜想一致時就不再讀這本書了。這樣讀書既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又培養了獨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列寧——批註讀書

  列寧,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他酷愛讀書,在讀書時常常在書頁的空白處隨手寫下內容豐富的評語、註釋和心得體會;有時還在書的封面上標出最值得注意的觀點或材料。“不動筆墨不讀書”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恩格斯——重視原著

  恩格斯認為讀書應該讀原著,這樣可以瞭解一個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其基本原理,進而瞭解這一理論的全貌。讀原著的方法是探究理論的最基本的途徑之一。

  名人與讀書,讀書與名人,這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聯絡,名人的讀書方法或讀書感言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多讀書,多體味名人的讀書經歷或睿語,自然會提升我們的人格品位。讓我們走進歷史,穿越用書構築的名人文化吧,它是我們汲取養料的不竭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