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對聯> 精選對對聯的作文集合9篇

對對聯的作文

精選對對聯的作文集合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對對聯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對對聯的作文 篇1

  新的一年就快來了,前幾天我抓緊時間寫作業,準備這兩天回老家——清豐。我和爸爸、媽媽去奶奶家過年,大家的心情都特別喜悅。

  在路上,車很難走動,街上人山人海。我們一家人決定步行回家,只見路旁兩側都擺著小攤。有賣對聯的,什麼“平安臨門遍地福,玉兔呈祥漫天春”,什麼“如意財源濃濃來,富貴吉祥年年在”,還有“一年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繡河山”……這些對聯。有的字周圍閃閃發光,有的則是金光大字、金光刺眼;還有好多“福”字,有的是藝術字、有的是黑體、楷體,“福”字要倒過來貼,“福到、福到、福到家來”;還有今年的吉祥物可愛的“兔子”,玉兔送春祝賀新年的詞語有好多,比如:兔年大吉、萬事如意、事事如意……等。

  到了家門口,奶奶、爺爺在接我們,我一下子衝過去擁抱大家。鄰居們都在忙碌著,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對聯。我家也不例外,我是家中的一份子,當然也要幫忙。我情不自禁地把對聯抱在懷裡,嘴裡喊著:貼對聯啦!貼對聯啦!把對聯的背面粘上漿糊,由於個子太低貼不上,所以我搬來凳子高高在上才貼了上去。然後把各色的彩紙剪成一張張的長方形,上端醮上一點漿糊貼在大門的門頂上、屋簷上,我又調皮的把幾張彩紙的中間貼上漿糊斜貼在樹身上。頓時,家裡五彩繽紛、色彩斑斕。

  新的一年就要來了,我祝小朋友新春快樂,祝同學們學習進步,祝大家工作順利,祝全國人民新年快樂。

對對聯的作文 篇2

  四季中,春天是最美好的,他代表著生機代表著活力,代表著一股新生的力量之源!在春天中,最能體現一股新生的力量之源!在春天中,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便是一個個絕妙的對聯,輕小簡潔,三言兩語,便勾勒出一副美麗的春景圖,讓人為之動容!

  對於一個國家,對於一個民族,當他們的發展處於“春天”的階段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不就會產生一股巨大蓬勃的力量,有一股強韌的勁頭向著美好未來堅強邁進嗎?同樣,能夠形容這個時代的特點,圖有的精神風貌,不也是一個個短小精悍的對聯嗎?

  喜迎全國解放,笑對美好生活

  有一首民間秧歌:“正月裡來是新春趕著牛羊出了門:豬啊,羊啊,送到哪裡去,送給咱英勇的解放軍……”那個時代,正是中國大陸全國解放,人民獨立自主生活的時候,全國人民處於巨大的喜悅之中,在這個美好的“春天”中等待著全國的解放,等待著一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的建立,等待著新的美好生活到來,因此,產生一副對聯:“喜迎全國解放,笑對美好生活。”

  解放思想開國門,實事求是創財富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這首名為《春天的故事》的經典老歌不知影響了幾代人!那個時候的中國,改革春風吹綠了大江南北,吹綠了人們的意識,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中華民族在這個“春天”中迸發出巨大的力量。“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一句響徹中華大地,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鼓起了自己的腰包,幸福地過上上了更美好的日子。因此,產生了一對聯:“解放思想開國門,實事求是創財富!”

  步入新時代,邁向新輝煌

  “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過了新時代,帶著夢想開創未來……”十年前,這首歌響亮中國。21世紀這個“春天”,是中國人民奮進路程中的又一個加油站,全國勞動者會在這個“春天”中更加充滿信心與力量地前行,因此,產生一對聯:“步入新時代,邁向新輝煌!”

  中國的發展在繼續,未來的“春天”會越來越多,“對聯”也會越來越豐富,我相信,這“春天”的“對聯”會永遠定格在歷史不同時代中,珍藏在每一個人的記憶中

對對聯的作文 篇3

  小時候,一到元宵節,博物館、圖書館都會有猜燈謎、對對聯的活動和一些趣味遊戲。也頗吸引了我幾年。猶記得有一年,聽得將軍廟二樓的博物館裡在那日晚間有對對聯大會,就同姐妹們熱熱鬧鬧地趕了去。會場上人真不少,有象我們一樣大小的孩子,有中年男女,也有鬍子已花白的老爺爺。一個個看著壁上掛著、桌上放著、地上鋪著的上聯,凝神苦思,且戰且走。在有一個拐角,竟見到一幅長達五六十字的上聯,那後來被一位老爺爺對上了,獎了一把傘。我對對聯深感興趣的,可也只略微知些平仄,曉得幾幅諸如“京闕人家驚地動,湖南童子破天荒”之類的樣聯,正在一幅對聯前搖頭晃腦比比劃劃,一位老爺爺饒有興味地看著我,問我想怎麼對,我試著對過了幾次,都沒有他覺得很契合的,但著實地鼓勵了我一下。後來倒是一位堂姐對出了一幅,當即有書法極好的人把她吟詠的下聯填了上去掛起,我們一群人,就攜著那把獎來的傘興致勃勃地踏著夜色回家。

  現在想來,已不太記得是怎樣與對聯有了最初的接觸,又在何時喜歡上它了,可是,生命中確實自有它以來,對它的關注從未稍減。

  一部《聯林珍奇》同《茜茜公主》一樣,是我和弟弟眼裡影視精品當中的精品,每次放都不能錯過的。男主人公在一隻烏篷船的船頭負手吟哦,看船如箭劃破將晚的江心,那樣的情景可以入畫了。他就這樣離別了自己的家鄉,帶著滿腹經綸一身巧思為自己贏出一個未來。當那部電視中有對聯出現時,字幕顯現,我和弟弟便分工合作,我記上聯,他記下聯。重播得幾次,裡面的聯句,我們姊妹倆也都記得全了。當時把一幅“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當兒歌吟唱。

  後來,年節裡,總愛對著他人家的門口張望,見著感興趣的聯句,便記到腦子裡。有一次去外婆家,在一家人家的門口呆了半晌,紅紙兩張,瓦屋生輝,為著那樣的一幅聯“高山鎖黑石,魚遊比目水中樂;雙江匯澄清,梅開並蒂幽谷香”,黑石是黑石邊,澄清是黑石邊附近的澄清塔,此聯寓地名又寓祝賀姻緣之意,估計夫婦雙方一個是黑石邊澄清塔附近的,一個是雙江一處地名叫“高山”的地方的。輕快活潑,喜氣四溢,好字,好景,好聯,好巧心思,好人家。

  年復一年,看對聯看得越發多了,被更多的巧思折服過,也曾為一些諧趣的聯句莞爾,或者,一幅對聯讓你想那樣不經意地推開一道虛掩的門去尋訪屋子的主人或是屋內的一番勝景。也有的,讓人感慨莫名。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這樣的景緻,或寧靜或舒緩。都被十八個字寫盡!

  “竹影掃塵塵不動;月光穿水水無波。”呵,你能說不是嗎?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南來孤雁,月中浮影一雙飛。”上聯更寫盡天宇的清澈,水面的黑寂,更見清幽;下聯看似給孤雁配了影子作伴,卻讓人更為憐惜它的踽踽前行。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寫出自由與不自由之間的得失和取捨,多麼貼切!

  對聯,好吸引人的東西啊!如此凝鍊的智慧!

  它們不僅僅在文人高會時作為鬥巧思測智謀的試金石,也成為了一些行業用來打廣告的妙品,還是平常人家節慶時的`節目,是一些建築的裝飾……它流傳了數千年,到今天,仍有著巨大的魅力和相當的活力。

  看!“缺山珍少海味就是便宜;無名師非正宗圖個方便”,這樣的餐館,你想不想去?憨直可愛溢於字面,怎麼不去?

  瞧!那前頭有了個歇腳的酒肆,酒旗招風,對聯攬客:“七不管八不管酒管,醒也罷醉也罷喝罷”,咋不喝?

  那一些平平仄仄鏗鏗鏘鏘的韻調啊,可以讓人數千年醉死在裡面,驚歎一聲復一聲。那一重重層出不奇的巧思啊,叫人為這樣一種中國獨有的楹聯文化自豪。

  歲月悠悠,我與對聯的情緣未老。

  “花開花落園常灌,月缺月圓詩自吟。”

對對聯的作文 篇4

  明天就是除夕了,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去姥姥家貼對聯。

  上午,我和爸爸媽媽在姥姥家準備香,蠟,元寶,黃表,饅頭,鞭炮,對聯,等,準備好了就要去東院貼對聯。到了院裡,我和舅舅,爸爸在撕舊的對聯 ,撕完後,舅舅讓我拿出三張福字,和三副對聯,到樓上貼對聯。爸爸扶對聯,舅舅撕膠布,我拿著其它的對聯。就這樣我們從三樓貼到二樓,又從二樓貼到一樓。貼到一樓以後我的任務就比較輕鬆了,於是我就開始把院子裡揭下來的舊對聯撿到一起並且點燃了。看著院子裡的熊熊大火,我很高興的想:這樣我不僅把舊對聯處理了還可以和妹妹一起烤火。

  可是還沒燒完,我的任務又來了。媽媽要給神仙上供,所以我負責拿元寶和黃表,拿草甸,妹妹拿蠟,可是媽媽一直在誇妹妹,我有點生氣了,幹完後我就又去點火了。不一會兒就都收拾完了,我知道最後要放鞭炮了,於是我早早的就跑進了屋裡,第一個炮聲驚著了我,炮聲噼噼啪啪的響了好一會兒,收了東西我先跑回姥姥家了。

  明天就要過年了,過年後祝您永珍更新!

對對聯的作文 篇5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大的節日,沒有之一。如今,我們經常在感嘆,過年不再是輕鬆愉悅的歡聚時刻,有的只是繁瑣的人際往來和乏味的人情世故,親情、友情也在閒言碎語中逐漸淡漠,甚至於年夜飯也失去了味道。

  年,成為了老人的年;年,成為了小孩子的年。唯獨遇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無關。其實,不是年的味道變淡了,而是我們的心,少了對團圓的期盼。

  年味的變淡,是從對聯開始的,確切的說,是從人們不再自己寫對聯,為了圖方便買對聯開始的。這個轉折雖說顯得有些生硬,卻有一些道理。不信,我說你聽,不服來辯。

  過年貼對聯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使然。一來紅紅的彰顯歡樂的氣氛,二來表達我們對文化的傳承和文字的敬重。

  相傳對聯始於五代後蜀末代皇帝孟昶,就是那個投降宋朝後他媳婦花蕊夫人寫出“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的男主角。“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說就是歷史上第一副對聯,從內容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副春聯。

  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當然,這是針對文人墨客的要求,對對子,也是文人雅趣,有很多傳奇故事。在經歷了千百年的演變之後,老百姓家門前貼的對聯,只要喜慶、順口就行。

  過去,在我的故鄉,春節時寫對聯的要求更低,毛筆字、不難看就行。不太講究的鄉親們甚至會讓自己剛剛唸書的孩子來寫,歪歪斜斜的倒也別有一番童趣。

  更多的鄉親還是講究的,字跡的工整是最起碼的要求,工整,意味著來年掙錢堂堂正正,不走歪門邪道。

  那時候的家鄉,老一輩識字的人很少,我祖父算其中翹楚,百家姓千字文啥的,可以通讀下來。到了我父親這一輩,識字的人多了,也僅限於識字的水平,能寫個毛筆字就不奢求了。於是,每逢過年回老家,就會有左鄰右舍的親友來祖父家求對聯,場面堪稱壯觀。

  農曆三十一大早,天還沒亮就有人敲門,早已整裝待發的叔伯們故意慢吞吞地開啟門栓,迎進一身冰冷的親友們。眾人進屋,各自尋座,小板凳、柴火堆都是難得的雅座,是輩分大的人的專屬。剩下一眾小輩中人,也不顧地上塵土未掃,紛紛席地盤腿而坐。掏菸捲的掏菸捲,抽旱菸的抽旱菸,不一會便煙霧繚繞,仿若仙境。

  二伯和四伯毛筆字寫得極漂亮,是寫對聯的主要負責人。我父親寫得稍差一些,只能為那些性子急的鄉親們代筆。他們三人圍站在一張碩大的團圓桌旁,各自裁紙研磨,面色凝重。紙就是普通的紅紙,便宜實惠,一兩塊錢一大卷,沾水即掉色。墨是墨水,叫做“一得香”,味道很臭,像是沒有醃製成功的臭豆腐一般。也沒有硯臺,找個盤子倒進墨水即可。

  即便簡陋如此,村民們也是敬若神明。在叔伯父親操作時,眾人停止喧譁,眼神聚焦,直到準備完畢,才敢出聲大氣。

  對聯的內容來自一本盜版的地攤文學作品《春聯大全》,裡面沒有什麼曠世絕對,甚至沒有太過複雜的文字。大部分都是“五穀豐登人興旺,農家幸福萬年長”之類的通俗易懂的內容,事實上,鄉親們要求最多的,也是這類對聯。

  父輩們以《春聯大全》為藍本,發揮著自己無窮的想象力,儘可能地為大家寫出不一樣的內容。於是乎,什麼“一家團圓都和睦,來年豐收谷滿倉”等對聯就應用而生,至於橫批,只有“家和萬事興”、“福壽喜臨門”、“人畜興旺”這三種,鄉親們根據自己得到的對聯來選擇橫批,讀著順口就行。

  對聯的內容可以潦草,但是自己絕對不能應付差事,祖父就是監工。二伯和四伯要是抽菸不小心掉下菸灰汙了字跡,必須重寫,誰要是敢糊弄,祖父一瞪眼便嚇得二人趕緊把寫壞了對聯扔進灶膛。偶爾祖父心血來潮,自己也會動手寫上幾幅,字寫得不好看,但是極受鄉親們的歡迎,在他們心中,兒子的字再好,也比不上老子。

  為鄉親們寫對聯是免費的,可鄉親們卻不會空手而來。拿到自己的對聯後,往桌子下面放上一包煙,一瓶酒、一袋糖,算是酬謝。菸酒糖都不高階,甚至廉價,可祖父從不會推讓,在他心中,這是對文字最樸素的敬重,也是自己“書香門第”最高的獎賞。

  轉眼經年,物是人非。祖父迴歸大地,叔伯們也終於蒼老。現在過年,大家都已經習慣去買對聯來貼。買來的對聯製作精美,花樣百出,花不了幾個錢,簡單省事。

  多年未回老家過年,家鄉變成了故鄉。鄉親們也紛紛湧入城市,樓房的門上貼著的,也是買來的春聯。農村老家只剩下幾位老人在固執地堅守著,勤儉的他們不會去買對聯,也無處央告別人來寫,只等著子女們回村時帶上幾幅銀行贈送的對聯,貼上完事。

  今年過年前,父親忽發奇想,想要自己寫對聯。我立刻表示支援,匆匆買來筆墨紙硯,氈子鎮紙,誰料一切準備就緒後,父親又失去興致,罷筆不寫。我問原因,父親言道,沒人監督了,再也寫不好對聯了。

  無奈之下,我去買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前。父親左看右看,自言自語地嘟囔著:“貼上這買來的對聯,咋看也不像過年。”可能,他心中的糾結和矛盾,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吧。

對對聯的作文 篇6

  每年的除夕人們都會在門框上貼對聯,並燃放爆竹煙花。

  貼對聯的歷史還要追溯到幾千年前。那時的人們安居樂業,和睦幸福。但是每一年的除夕,都會有一個叫“年”的怪獸來騷擾人們,它會把人們的雞羊都吃掉。於是每一年的那一天人們就把窗門緊閉,不敢外出。後來人們試探到那個怪獸怕紅色、光和聲響,所以人們就把紅紙裁成門框大小的條貼在門框上。那一天的晚上點許許多多的燈,使光非常強,人們還把竹子放在火堆裡燒,火堆裡的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響。這樣就把“年”趕走了。第二天人們互送禮物表示祝賀。後來人們把紅紙寫上字帖到門框上,這樣就形成了對聯。再後來人們發明了火藥,就取代了以前燒竹的方法。

  其實關於對聯還有許多有趣的事呢!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精妙,很多人想得到王羲之的筆跡,所以他家的對聯一貼出去就被人取走。後來王羲之想了一個好辦法,他把一幅對聯寫好後,裁成兩半,一半寫的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王羲之叫人把這幾個貼出去,果然無人去取,但王羲之的夫人看了很生氣,王羲之卻說:“夫人莫急,明日再看。”等到第二天大清早,王羲之叫人把另一半貼上去,就成了一幅好對聯了:

  福無雙至今日至

  禍不單行昨日行

對對聯的作文 篇7

  “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單戈能戰”

  “襲龍衣,偽為人,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在旁,合手即拿”

  在現在的我們眼中,這是一幅對仗工整且構思巧妙的對子。它運用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一一拆分,可謂是一個“好”對子。可又有誰知道,這副對聯是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時候,用來侮辱中國的:

  八國聯軍打敗了清軍,皇帝被迫簽訂了“恥辱條約”。皇帝見大勢已去,只能陪著笑臉為八國的將領們開辦了慶功宴。在慶功席上,一位英國將領給出了這幅上聯,寓意為:我們來到了你們中國,就是你們之上的大王。我們不是八個國打敗你們一個國,而是之中的任意一個國家都可以把你們打敗。大清之中,竟無人能應對,不知是無能還是畏懼。

  就在這時,一位大臣站了出來,對了下聯,意為:你們八國哪怕穿上了龍袍也不是人,你們來自四個大洲,就像古代的魑魅魍魎,你們侵我中華,只要中華民族合起手來,就一定能打敗你們。可是對子終究是對子,八國聯軍攻打北京仍成了歷史的一個汙點。

  現在的中國卻不一樣了,它猶如一頭睡醒的獅子,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世界舞臺。

  相信南海爭端的事所有中國人都在關注著。自從1968年,聯合國猜測南海有大量石油資源之後,周邊的各國開始對它虎視眈眈:美國時不時就來這裡耀武揚威一番,更甚的是,有國家稱南海從古至今都是他們的。中國怎麼啦,竟然能容忍這些?不!中國就像一頭獅子,伏在草叢中迷惑敵人,時刻準備給敵人致命一擊。

  20xx年6月11日,中美兩國軍艦相撞,殊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之舉,最後以美國失敗告終,讓我們揚眉吐氣。更讓人覺得滑稽的菲律賓,一塊巴掌大的地方竟敢與中國爭國土,他就像《齊人攫金》中的齊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卻忘了背後那個強大的中國。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如今的菲律賓,領導者更換,與中國友好看來是不得不走的正確之路。虎視眈眈的日本,也正在失去民心,他們的陰謀也難以得逞。

  中國人民受欺凌的日子早已過去了,我們中華是一條騰空飛起的巨龍,將領導著世界的經濟,朝著和平繁榮的大道闊步前行!

對對聯的作文 篇8

  今天是臘月二十七,距離大年三十還有三天了。早上爺爺說今天要貼對聯了,我就和爺爺一起拿上對聯出門了。剛開啟大門,我就看見每戶人家的大門兩邊都有一副對聯,看來大家都起的比較早啊,我們也開始動手貼起對聯來。我看到爺爺貼的上聯是:壽比南山不老松;下聯是:福如東海長流水,寫的真好啊!看完這副對聯,我心裡也有許多疑問?大家為什麼都要貼對聯呢?是不是有什麼故事和傳說呢?

  爺爺告訴我說:“那是因為在古代,有一種叫”年“的猛獸,經常傷害人們,後來大家知道它害怕紅色的東西,就拿紅色的紙貼在大門上,用來驅趕”年“。後來,就慢慢的發展成在紅色的紙上面寫一些,祝福、吉祥的話,也就是現在的對聯了”。聽著爺爺的話,對聯我們也一起貼完了,關於過年的故事還真是多啊!太有意思了。

對對聯的作文 篇9

  人們為什麼要在過年的時候貼上對聯呢?那是因為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次新年,它就會來到這裡來搞破壞,人們就買對聯和鞭炮來嚇唬它,用對聯的紅色把它的眼睛刺疼,用鞭炮來嚇唬它。人們就把這個叫年的怪獸嚇跑了。

  每當過年的時候,書法家就大筆一揮,金光閃閃的大字就刻在了紅彤彤的紙上,人們便把它買下來,貼在自己的家門上,防止那個叫年的怪獸再來搗亂。

  對聯有很多種類:有的是通用聯——如春聯,專用聯——如茶聯。壽聯、婚聯、喜聯、輓聯……

  新年的那一天,我和爸爸起得很早,爸爸讓我和他一起來貼對聯,我當時的心裡可興奮了!

  爸爸讓我把膠帶撕成一條一條的,我按爸爸的要求撕成一條條的,當我的手快放不下時侯,我就問爸爸,爸爸您快好了嗎?我的手快放不下了。爸爸讓我把手上的膠帶小心翼翼的貼了上去,當貼完的時候,看起來貼得很好,我心裡美滋滋的,我還看見了兩列字,上面寫著,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我猜今年的祝福肯定在我的身上。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多啊!我一定好好學習,知道更多的關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