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真題> 2016年全國1卷高考作文題目及範文

全國1卷高考作文題目及

2016年全國1卷高考作文題目及範文

  2016年的高考已經過去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全國1卷高考題目及範文,歡迎大家賞析!
 

  【作文題目】

  閱讀漫畫,結合材料的內容和語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問題,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形式】

  材料作文(看圖作文)

  【主題】

  評價標準的主、客觀性之間的關係

  力求公正客觀的評價

  被評價者:如何應對未必客觀的評價標準

  【材料分析】

  畫面中有2個學生,左側的學生A第一次成績是100分,第二次成績是98分;右側的學生B第一次成績是55分,第二次的成績是61分。

  評價者(家長或者老師)在一次的評判中,給了學生A一個吻,給了學生B一巴掌,即褒獎了分數較高的學生A,批評了分數低的學生B。但第二次的評判和第一次完全不同,學生A雖然取得較高的分數,但是由於成績下降捱了巴掌,而學生B雖然分數差但是因為有了微小的進步獲得了表揚。

  【立意角度及素材】

  立意一:從評判者的.角度,言說這種標準的正確性——不是以靜態停滯,而是動態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在主觀中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且這種標準在社會上擁有一定市場,易於鼓勵努力向上的“後進”,督促自我滿足的“先進”;

  立意二(推薦):作為評判者,在評價任何事物的時候,都應該儘量堅守全面、客觀、理性的原則,竭力摒棄個人的主觀因素。這種主觀因素的體現,不僅僅是個人的好惡,也包含著一個人腦海中固有的印象。作為評價者,儘管在評價時要參考評價物件既往的情況,但不能將具體的、個別的情況發展為一種概念性的印象,導致評價標準的模糊,而這難免會有“挫傷被評價物件積極性”或“鼓勵被評價物件投機行為”的情況發生(比如“先進”者只是一時疏忽,而“後進”者此前未必努力,等等)。

  而作為被評價的物件,要意識到這種評價標準(參見立意一)在社會上擁有一定市場的現狀,可能在接受評價時會受到未必客觀公正的待遇,這就提醒我們揚長避短,有效地利用現有的標準(“後進”者作為積極努力的動力,而“先進”者則應該更加謹小慎微)

  備註:立意二中有關被評價者的論述只是次要論述;作為次要論述,略一提及即可,只是一種補充,過於強調反而會傷及主要論點;如無把握,寧可捨棄。

  【特別注意】

  1、題目審題難度高,區分度大;

  2、適合寫成議論文,論點需要鮮明,論證必須有邏輯;

  3、高考(精品課)作文考察寫作能力,亦在考察考生的價值觀

  備註:有關價值觀的問題需要格外強調一下,比如有的考生可能會做出如下論述:先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反而在評價時會被提高要求,反而得不償失,不如先做“後進”,逐漸變為“先進”,反而更能體現出某種優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的確如此,但就社會主流價值觀而言此舉並不可取,除非你的論述純限於專業學術角度、邏輯論述極為清晰且對價值觀持完全中立立場,否則萬勿冒此風險。

  【範文】

  又是“別人家”的家長

  最近有一句網路流行語叫“別人家……”,意思是羨慕別人家的XXX,而自己卻沒那麼命好,沒能碰上。同樣一張試卷,小明考了98分,結果得到的“獎賞”是一個耳光,小王考了61分,就得到了一個鼓勵的親吻。哎,又是一個“別人家”的家長,同樣一張試卷,獎勵和懲罰的命運卻千差萬別。

  理解潤親情,鼓勵成遠方。成功沒有標準答案,勝利不一定就是滿分,只不過期望值不同而已。有些時候,我們習慣於成功,習慣於完滿,把標準定得太高,把腳步邁的太大,可能落差也會更大,還不如春風化雨,腳踏實地,讓成就一步一步積累,讓喜悅一點點綻放。

  北風與南風打賭,看誰的力量更強大,他們決定比誰能把行人的大衣脫掉。北風無論怎樣強烈,行人只是將衣服越裹越緊;而南風只是輕輕拂動,人們就熱得敞開大衣。“南風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強扭的瓜不甜,早熟的柿子生澀,早拔的育苗根兒松,漫灌的鮮花會被淹死,關鍵看你如何把控尺度,如何設定期望值。

  20世紀英國著名心理學大師唐納德·溫尼科特曾提出“足夠好的媽媽”的概念,具體含義是媽媽做到60分,滿足孩子的基本生活需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把剩下40分的愛以“特別狠心”的方式隱藏起來,留給孩子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努力學習成長。相反,六一兒童節之際,湖北武漢一“著急媽媽”火了。從半歲到5歲,她為自己的小孩累計投入近12萬元,報了英語、數學、聲樂、表演等17項培優班,結果沒想到兒子竟然由“學霸”變成了“學渣”。對比觸目驚心,做“60分媽媽”總比做“著急媽媽”更令孩子接受。

  教育是一塊橡皮泥,可以任人隨意捏造出各種形狀。那麼反向推演,一件成功的雕塑與一件破摔的雕塑,他們的最初狀態都是陶泥,無所謂孰輕孰重熟好熟壞。我們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學藝雙全,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在平凡世界裡,我們不甘於平凡但應習慣於平凡。每個人都想成為鶴立雞群的那隻“鶴”,那麼誰來成為那大多數的“雞群”呢?

  上善若水任方圓。98分的“學渣”與61分的“學霸”,獎懲分明、區別對待背後是一種焦慮,中間隔著習慣性與偶然性的轉換差,而這個差值正是中國應試教育下的一種常態。在此呼籲別讓“中國式焦慮”毀了“中國式教育”,因為方圓即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