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改寫古詩作文集合9篇

改寫古詩作文

改寫古詩作文集合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改寫古詩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改寫古詩作文 篇1

  清明時節,天空飄著絲絲的細雨。雨水給大地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遠遠望去似白霧茫茫。柳樹在雨中靜默著,柳條被雨水洗涮得更加翠綠,小草在雨水的滋潤下,一個個伸起懶腰使勁地往上長,一片綠油油的,彷彿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綠毛毯。

  可是這雨中的美景,卻不能吸引路人的目光。街上的三五行人來去匆匆,個個心事重重。許多人扛著掃把,帶著祭品去給先人們掃墓。想著那些逝去的親人們,行人的表情十分悲傷。在這行人中,有一個書生模樣的人,身材偏瘦,頭戴斗笠,揹著行囊,看上去一臉倦容,他就是杜牧。他已經趕了好幾天路了,幾乎沒有吃過一頓飲飯,他多麼想想找個地方歇歇腳,吃口熱飯,再喝上幾口酒,暖暖身子,然而這人生地不熟的,去哪找酒家呢?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杜牧不禁眺望遠方,只見遠處走來一頭大黃牛,牛背上坐著一個牧童,年紀大約十一二歲,的小臉上一雙大眼睛特別精神,杜牧心想:有牧童就一定有村莊,我可以向他打聽一下哪有酒家。於是,杜牧走向牧童,深施一禮,問道:“請問這哪有賣酒的地方?”牧童看了看他,抬手指了指自己身後的方向。杜牧謝過之後,打起精神繼續趕路,沒過多久,一個村子在雨霧中若隱若現,道路的兩旁也開滿了杏花,幾個酒幌子在風中飄動,似在向他招手,他興奮極了,三步並作兩步奔向酒館,並在暢飲後定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清明》。

改寫古詩作文 篇2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這首詩總在我的耳邊響起。雖然我已聽了千百遍,但是每次當它再一次來到我的腦海裡,我總會陶醉其中。這首詩中有著李白與汪倫之間那比山高比海深的友誼,而當我每次讀到這首《贈汪倫》時,我的腦海裡總會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

  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

  一對好兄弟坐在屹立於山頂上的亭子裡“舉杯邀明月”。他們不知道遭遇到了什麼,借酒消愁還是……他們只是一杯又一杯地喝,兩人一次次乾杯,隨之一飲而盡。原來,這是李白與汪倫的一次告別,這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相見。這一別有可能就是永別。他們是好兄弟,李白和汪倫在這個被夜晚的黑暗籠罩著的亭子裡,一邊講起一些從前他們一起幹過的傻事,還是一些高興的事,他們不知道是哭還是笑,但兩人最後還是泣不成聲。汪倫對李白說:“走了,要好好照顧自己啊!”僅僅是這幾個字,李白卻十分感動,兩人喝了好久、好久。皎潔的月光灑向亭子,只有那烏鴉在叫,周圍很靜。

  黎明的陽光照了下來,李白醒了,他知道,自己要離開好兄弟了。他本想叫醒汪倫,可又不忍,於是自己一個人走了。

  他來到了碼頭,即將遠行。坐在舟裡,他的酒雖然還未醒,可他仍然清晰地記著昨晚汪倫陪他喝酒的場面。正當李白依依不捨的時候,岸上突然飄來了一陣歌聲,李白一聽就聽出,這是汪倫在和他告別。歌聲伴著踏步聲,李白也從歌中聽出了汪倫對自己的不捨,歌中也透露出了汪倫的悲傷。

  突然,李白詩意大發,揮灑筆墨寫下了這首《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改寫古詩作文 篇3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尋隱者不遇》

  這一天我寫了一首詩,突然想起了一個隱居在山林裡的老朋友,於是準備去拜訪他。

  那天我正好沒有什麼事做,就來到了他隱居的山裡,我環視了一下四周,只見一棵棵松樹蒼翠挺拔,一叢叢鮮花爭奇鬥豔,一道道瀑布蔚為壯觀,一朵朵白雲環繞群山。令我深深陶醉,我感覺我來到了人間仙境。我走在曲徑通幽的山路上,發現竟然有幾隻野兔在吃草,遠處隱隱約約有一隻小鹿在吃樹葉,不時的到處看看,我不禁羨慕起好友住在這詩情畫意的地方。

  到了好友的家門口,發現有一位5-6歲童子在和一隻小花狗玩遊戲,我慢慢走過去,怕驚擾了他,輕輕的問:“小朋友,你師傅在家嗎?”男童抬起頭,停頓了一下告訴我師傅不在家,進山採藥去了。這時他旁邊的小狗“汪汪汪”的叫了起來,好像在怪我打擾了它平靜地生活。我接著問童子知道師傅去哪裡採藥嗎?童子說:“師傅就在這座山裡採藥,但是山裡雲霧瀰漫,而且山路曲折,我也不知道他具體在什麼位置。”我只能在那裡等待,等了很久朋友都沒有回來,我只好回家了。

  回來之後我有感而發,作了這首詩《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清平樂·村居》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著小村莊。溪的兩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和荷葉。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一陣風輕輕的吹過,荷葉翩翩起舞。瞧,溪裡倒映著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誰呢?原來是溪前的一棵大柏樹呀!柏樹旁,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條爬上了房頂,結了許多個大南瓜。

  屋裡,滿頭銀髮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正藉著酒意說著悄悄話。老爺爺笑著對老奶奶說:“你喲,可真是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了喲!”老奶奶一聽,可樂了,說:“你也一樣啊!”

  這時,太陽已經在當空高照。

  大兒子十分勤快,在溪邊的田地裡鋤草。望著田裡的未成熟的豆子,甩了把汗,高興地說:“今年一定是個大豐收。”

  二兒子正坐在大柏樹下編織著雞籠呢!他一邊編織一邊想:等到雞籠編好後,小雞們便可以住進來了。!

  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吃,還自言自語地念叨著:“人間的佳餚,我給爹孃和哥哥們帶個去!”

  太陽已經偏西,路過此地的辛棄疾看到了這樣一幅景美人樂的畫,揮筆寫下了:“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春曉》

  (原詩):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改寫):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天不知不覺的亮了。我起了床,在院子裡散步。春天到了,萬物復甦了。院子裡的花都開了,粉紅色的`桃花開滿了枝頭,遠遠望去就像一片一片的紅雲,美麗極了!一隻小鳥落在了枝頭上,嘰嘰喳喳地叫著,彷彿在告訴大家:“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在院子裡,到處都能聽見鳥叫,這鳥叫預示著春天來了。

  到了晚上,雷“轟隆隆”在響著,雷公公正敲著大鼓,為春姑娘奏樂,春雨姑娘隨著風,跳起了舞蹈,一滴滴水落了下來,掉在屋簷上,“滴答滴答”的聲音好聽極了。風雨聲在夜裡不停地響著。我心想:在院子裡的花,不知道又會給吹落了多少呢?

  第二天,我來到了院子裡,看見那些鮮豔的花朵,都被無情的風雨打落在地上,一片片花瓣兒散落了,我看著這些花瓣兒,好似一場花瓣雨,不禁心裡有一絲絲悲傷……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回鄉偶書》

  賀知章是一位有名的大詩人,他的詩家喻戶曉。從小他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他三十七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便離開故鄉,來到京城尋找自己的新生活, 就這樣過了幾十年過去了,賀知章,越來越想念自己的家鄉了。

  有一天賀知章正坐在井邊休息,這時他發現自己的家鄉口音雖然沒有改變,但是,兩鬢已經花白了,賀知章看到了井中的自己,已經老了於是就辭官回村了,一路上他日夜兼程,就是盼望早點回到故鄉,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他終於來到了故鄉,他在家鄉的小路上溜達,邊看看家鄉有沒有變化,家鄉的美景依舊。遠處一排排高山高聳入雲,山下的青草碧綠碧綠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一排排房屋乾乾淨淨,整整潔潔。

  這時他看見幾個孩子正在村口玩遊戲,賀知章走過去,小孩看見了一個陌生人很奇怪,就笑著問:“您是從哪來的呀?”賀知章有點傷感,心想:看來我真老了,連自己家鄉的人都不認識我了。賀知章回到家寫了一首詩“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這首詩一直流傳著,直到現在。

  小學五年級古詩改寫作文450字:《小兒垂釣》

  一天早晨,9歲的小牛娃一起床,臉都沒顧得上洗,頭也沒梳,就急急忙忙地拿起頭天晚上準備好的釣魚工具,向河邊飛快地跑去。小牛娃高興地來到了河邊一看,河水很深、很綠,上面還有美麗的荷花呢!小牛娃側著身子,坐在了莓苔上。河邊的草很高,把他的身子遮住了,只露出了一個小腦袋。

  小牛娃在魚釣上裝好魚餌,把魚釣向河裡一甩,只見魚釣“刷”地一下沉入河中,魚漂靜靜地浮在水面上。小牛娃目不轉睛地盯著魚漂。可是魚漂一動不動。小牛娃把魚釣提起來,又放了一些魚餌,再甩出去。過了一會兒,魚漂還是一動不動,於是他又提起魚竿,在魚釣上又放了一些魚餌,再把魚釣甩出去,靜靜地等啊等。不一會,只見魚漂在水面上動了一下,他全神貫注地盯著魚漂。正在這時,一位過路人向他喊道:“小孩子,去張大人家怎麼走啊?”小牛娃急忙向他搖了搖手,意思是說:別大聲說話,我正在釣魚。

  這時,小牛娃把魚竿猛地向上一挑,一條大鯉魚被釣了上來。他把魚放到魚簍裡,收拾好魚具,高高興興地向那個問路人走去,一邊走,一邊說:“是去張大人家嗎?我知道,跟我走吧。”

改寫古詩作文 篇4

  課程目標

  1、知識與能力:訓練學生對古詩的理解能力以及遷移創新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和學生相互提問回答的形式進行探討。

  3: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在詩詞方面的恆久魅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有一位秀才,因書法極好,被召去為慈禧太后書寫王之渙的《涼州詞》。書寫中,一不小心,將詞中的“間”漏掉。慈禧閱後,認為秀才諷刺自己沒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將秀才推出斬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說自己寫的並非是王之渙的詩,而是一首詞,言畢當場高聲朗誦出來。慈禧一聽,轉怒為喜,放了秀才,還給了不少賞賜。

  同學們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誦的嗎?

  (待學生討論作答以後,教師再給出答案: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秀才的聰明機智讓人稱讚,可同時也啟示我們,古詩的內蘊豐富深邃,而且和多種文體貫通。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詩,就曾被人們改編成了一首五絕(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和劇本(時間:清明時節。地點: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節:行人:酒家何處?牧童:杏花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古詩的世界,掬幾朵詩歌的浪花來加以改寫、描摹,創造出華美的篇章。

  二、分析意象

  [訓練目的] 此環節主要讓學生學會分析、提取古詩中的意象,為準確、全面改寫古詩奠定基礎。

  [訓練意圖] 古典詩歌一向以言簡意豐著稱。短短的篇幅中常蘊含著極豐厚的內蘊。詩中既有優美的風景,也有真摯濃烈的情感,還有啟人智慧的哲理。在我們吟哦之間,其幽長的韻

  味便從口唇之間緩緩淌出。

  [操作方法]

  例一:誦讀下列古詩,完成詩後各題:

  《漁歌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①.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納:有青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箬笠、蓑衣、斜風、細雨。)

  ②.詩中景物有哪些色彩?(白、綠、紅、青)

  ③.詩中表現的是什麼季節?(春天)

  ④.詩中景物體現出什麼樣的特徵?(風景秀麗、生機勃勃,恬然自適等)

  [操作說明] 明瞭上述內容後,是我們改寫古詩的前提,它可以使我們將古詩的內容全面地表現出來,以使內容非常充實。

  三、擴充套件再現

  [訓練目的] 該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對詩中詞、句,透過聯想、想象進行擴充套件,以準確地再現古詩的意旨。

  [訓練意圖] 古詩一般只有二三十字, 極短的篇幅中高度濃縮了詩人對自然、社會、人生、事業等多方面的體會,如果不進行充實擴充套件,就很難將詩的意趣準確地再現出來,因而改寫時須將這些精煉的詩句進行擴充套件充實,才能還原詩人的諸種感受與意味。

  [操作方法]

  例二:誦讀《天淨沙 秋思》按詩後要求:

  《天淨沙 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①.擴詞成句: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擴寫成一句話。(建議:可從色彩、形態、性狀、聲音、氣味、感情等方面進行擴充套件充實) ②.擴句成段:將曲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等句子發揮想象,擴充套件成幾句語意連貫的話。

  ③.擴詩成篇:將上述內容連綴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操作說明] 透過上述途徑,讓學生熟悉擴充套件再現古詩思路,形成完成印象。

  四、遷移重組

  [訓練目的] 此環節要求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對古詩內容進行遷移重組,從而創造出個性鮮明的改寫文章。

  [訓練意圖] 所謂遷移重組,是指改寫者根據自己對古詩的個性化的閱讀理解,將詩中的有關意象進行調整、加工,構織成新的篇章。因為古詩包含的內容很多,這就要求學生選取最能激發自己想象的東西作為切入點,把最精華的部分突出在文章裡。改寫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學生是否對古詩進行大膽想象,大膽取捨,使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操作方法]

  例三:閱讀下列詩句,任選一種方法進行改寫,並與同桌口頭交流。

  《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①選取精華,不及其餘;

  ②借題發揮,重新演繹;

  ③穿越時空,嫁接現實;

  [操作說明] 讓學生獲得遷移重組古詩的體驗,為寫出具有鮮明個性的文章奠定基礎。

  五、再造創新

  [訓練目的] 這一環節主要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情節,在符合生活邏輯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古詩的內容和體例進行大膽創新,改寫構思奇特,意蘊深刻的文章。

  [訓練意圖] 改寫古詩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因而僅僅著眼於古詩內容的挖掘,不足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還可以透過人稱、寫法、結構、體裁等方面的創造來增加文章的創新色彩。

  [操作方法]

  例:按詩後要求,口述改寫詩文內容: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①變換人稱:將原詩改為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

  ②變換寫法:故事新編、情景片斷、精彩對話;

  ③變換體裁:可改編為散文、小說、劇本、書信、MTV分鏡頭、童話等

  [操作說明] 透過上述練習,讓學生體驗創新曆程,獲得成功的喜悅,以滿腔熱情投入到創造之去。

  六、作文:

  1、 改寫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2、 或者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古詩(詩、詞、曲),進行改寫,寫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七、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瞭如何改寫古詩,幫助同學們更深入地領會了一些古詩的深刻含義,更增加了我們的作文能力,我相信大家一定會寫出一篇非常棒的作文。

  八、板書設計

  改 寫 古 詩

  分析意象

  擴充套件再現

  遷移重組

  再造創新

  範文:

  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不 朽 的 失 眠

  他落榜了!1200年前。榜紙那麼大那麼長,然而,就是沒有他的名字,單單容不下他的名字“張繼”兩個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筆一劃寫在榜單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覺裡,考不上才是天下皆知。這件事,令他羞愧沮喪。

  離開京城吧!議好了價,他踏上小舟。本來預期的情節不是這樣的,本來也許有插花遊街、馬蹄輕疾的風流,有衣錦還鄉袍笏加身的榮耀。然而,寒窗十年,雖有他的懸樑刺股,瓊林宴上,卻並沒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風。

  江楓如火,在岸上舉著冷冷的爝焰。這天黃昏,船,來到了蘇州,但這美麗的古城,對張繼而言,也無非是另一個觸動愁情的地方。

  如果說白天有什麼該做的事,對一個讀書人而言,就是讀書吧!夜晚呢?夜晚該睡覺以便養足精神第二天再讀。然而,今夜是一個憂傷的夜晚。今夜,在異鄉,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節,允許一個落魄士子放肆的憂傷。江水,可以無限度地收納古往今來一切不順遂之人的淚水。

  這樣的夜晚,殘酷地坐著,親自聽自己的心正被什麼東西齧噬而一分一分消失的聲音,而且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生命如勁風中的殘燈,所有的力氣都花在抗拒上了,油快盡了,微火每一剎那都可能熄滅。然而,可恨的是,終其一生,它都不曾華美燦爛過啊!

  江山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張繼,醒著,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敗葉餘落的枯樹,似梁燕飛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了他。(也罷,這半生,不是處處都遭排拒嗎?)爾後,是他在賭氣,好,無眠就無眠,長夜獨醒,就乾脆徹底來為自己驗傷,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興闌珊的樣子。有鳥啼,粗嘎嘶啞,是烏鴉,那月亮被它一聲聲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結了千草。夜空裡,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悽絕。

  在須角,在眉梢,他感覺,似乎也森然生涼,那陰陰不懷好意的涼氣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來貼綴他慘淡少年的容顏。

  江上漁火三二,他們在幹什麼?在捕魚吧?或者,蝦?他們也會有撒空網的時候嗎?世路艱辛啊!即使瀟灑的捕魚人,也不免投身在風波里吧!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種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張繼,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個,是既沒有權利去工作,也沒有福氣去睡眠的一個

  鐘聲響了,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鐘聲。一般寺廟,都是暮鼓晨鐘,寒山寺廟敲“夜半鍾”,用以警世。鐘聲貼著水面傳來,在別人,那聲音只是睡夢中模糊的襯底音樂。在他,卻一記一記都撞擊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鐘聲那麼美麗,但鍾自己到底是痛還是不痛呢?

  既然無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寫下“楓橋夜泊”四字。然後,就把其餘28個字照抄下來。我說“照抄”,是因為那28個字在他心底已像白牆上的黑字一樣分明凸顯: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感謝上蒼,如果沒有落第的張繼,詩的歷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詩,我們的某一種心情,就沒有人來為我們一語道破。

  1200年過去了,那張長長的榜單上(就是張繼擠不進的那張金榜)曾經出現過的狀元是誰?哈!管他是誰,真正被記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張繼”。有人會記得那一屆狀元披紅遊街的盛景嗎?不!我們只記得秋夜的客船上那個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場不朽的失眠。

改寫古詩作文 篇5

  在夏日裡,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在一面靜靜的湖面上,成片茂密的蘆葦隨風飄蕩,湖面上的水泛起陣陣微波。這一片風景秀麗的地方,正在靜靜的湖面上,一條小船上的楊萬里被它們深深地迷住了,正陶醉其中。

  正在詩人慢慢地轉移視線時,一條小漁船映入眼簾。小漁船上坐著兩個一邊划船,一邊嬉戲的可愛小孩,詩人決定看看他們想幹些什麼,打算用他們寫一首奇麗的小詩,想到這裡,詩人觀察得更仔細了。

  兩個小孩玩著玩著,突然一個小孩對另一個小孩討論了一會兒,把船停了下來,把撐船用的竹竿和船槳收了起來,張開了一把精美的竹製小傘,可現在沒下雨,詩人看到這裡,疑惑不解地思考起來。

  詩人想了一會兒,像是想到了什麼,不由的驚歎起來:“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改寫舟過安仁。怪不得沒有下雨也張開了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呀!”

  詩人邊佩服兩個小孩,編寫了一首詩: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

改寫古詩作文 篇6

  白天天氣很好,太陽公公正在天空中看著農民們辛苦的勞作著,他們有的在田地裡面除去田裡的雜草,有的正在田裡面放牛,有的在割麥子,有的在彎著腰插秧,都在各自忙各自的,沒有空餘的時間去幫助別人。夜晚的時候,月亮也悄悄地升了起來,婦女們也都坐在家裡紡麻織線,時不時地還從屋子裡傳出來一陣陣的歌聲,那是織女們正在歌唱的聲音。

  在村莊裡生活的兒女都在管理自家的事情,他們沒有空閒可以去別人家串門,自己一大早的起來還有一大堆得事情等著要做,曬玉米,給雞鴨、豬餵食,還要趕著去放牛,一天就這樣忙忙碌碌地過去了。每家每戶的人都養著各種牲畜,這樣到了過年的時候,還可以拿去賣了換錢就可以買年貨和新衣服了,還可以給孩子們準備壓歲錢。

  大人們可以各自幹自己的事情,但是那些小孩子還什麼也不會幹呢!不會織布也不會放牛耕地,閒的無聊,但他們卻砸茂盛成蔭的一棵棵桑樹下面,一個個的都學著大人們的樣子,在那裡種瓜,雖然不會,但他們還是會去認真地學習,這就是農村孩子的習性,沒有電視手機的情況下,只能學幹農活。這樣多姿多彩的環境剛好構成了一副田園雜興圖。

改寫古詩作文 篇7

  隆冬時節,北風吹著口哨來了,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上飄落下來,把大地覆蓋起來,成了一個白色的世界。樹上全是白花花的雪,樹枝上掛著尖尖的冰柱;河裡的水結成了薄冰,魚兒躲在水底。一個生氣勃勃的世界,一下子變得萬籟俱寂。

  在連綿起伏的群山中,往日嘰嘰喳喳的鳥兒聲消失了,它們有的到遙遠的南方過冬去了,有的躲在溫暖的巢裡享受幸福生活,可憐的寒號鳥,三三兩兩被凍死在樹下,哪兒都沒有一隻鳥兒的蹤影。一條條山路白茫茫一片,沒有人走動留下的腳印。啊,天氣太冷了,人們躲在家裡,圍坐在爐火邊,烤火取暖,四周都看不到人影。

  在寒冷的江面上,肆虐的北風橫行霸道,雪花西飛飛東飄飄,在尋找自己的天地。江上卻有一位身上披著蓑衣,頭上戴斗笠的老頭兒,獨自坐在一隻孤單單的小船上。他砸開河上的冰,拿出魚杆,用凍僵的手掛上魚餌,拋進水中。他兩手**懷裡

  ,靜靜地坐在哪兒等待魚兒上鉤。

  詩人柳宗元就像這個與惡劣大自然抗爭的老漁翁,在險惡社會中,始終堅持正義,不怕權貴,決心鬥爭到底!!

改寫古詩作文 篇8

  今日,我去郊外觀賞美景,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風景宜人的了廬山。山上到處都是雲海,有時,雲霧冉冉上升,將整個廬山淹沒在茫茫雲海中,有時還可以看到“瀑布雲”的情景,有時它像涓涓細流,流入幽谷,有時又似奔騰的江河,洶湧澎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不光只是雲海,廬山瀑布也是“名人”,從山上彙集而來的泉水,經過山川石階,折成三疊,全長近百米,從高高的山頭凌空而下,宛如一幅水簾懸掛在空中。

  我繼續向前,穿梭在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高山中,那些高山好像會“變臉”,橫著看是壯觀的山嶺,而側著看卻成了雄偉的山峰。當你身處這景色秀麗的廬山之中,無論是從遠處望、近處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望,所見景象完全不同,好像看見了一個個“變臉大王”,一會兒變成這樣,一會兒又變成了那樣。

  “哇!哇!”仙人洞、三疊泉、白鹿洞、天池……這些壯觀的景象讓人的眼睛應接不暇,讓人讚歎不已,美中不足的是我根本弄不清“廬先生”的真面目,是“如花似玉”?還是“英俊瀟灑”?我置身於廬山之中,卻猜不透也摸不到它的樣子,可真是當局者迷呀!

  這次廬山之旅真是一次開闊視野的奇妙之旅,突然我詩興大發,

  拿出隨身攜帶的刻刀在石壁上刻上:“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並取名“題西林壁”。

改寫古詩作文 篇9

  九百多年以前,我,宋代著名的大詩人──黃庭堅準,備在清明節這天出門踏青,尋春。

  我更了便衣,踏出了家門。清明時節,春雷萬鈞,驚醒萬物,宇宙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小鳥在樹枝高歌,情意綿綿;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舞姿輕盈。啊,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那樣的恬靜!罷了,野田荒蕪之處是埋藏著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們長眠,在地下使活著的人感到難過,所以在這一天去祭奠死去的親人,這讓我不禁想到了齊人的故事。

  某個齊人,家境貧苦,身無分文,天天到人家的墓地裡吃祭奠的東西,東西可豐富了:大魚大肉,午後小點,好酒貴酒……他就等祭奠的人走後,到人家的墓前大吃起來,吃得油嘴膩臉。不過沒有紙巾擦嘴,所以他還回家後給妻子和小妾看,對他們撒謊吹噓,他是在某個當大官的朋友家裡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這種人的人生猥瑣卑下,毫無人格尊嚴,想起來甚是噁心啊!

  但是也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戰國的介子推。他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後,不要高官厚祿,寧可隱居山林。晉文公三次請他出來做官,可他都謝絕了。不知道哪個人出了個餿主意:把山燒了,讓介子推下山。結果後來晉文公帶人上山時,發現他抱著一棵柳樹,死了。這麼個偉人死了,甚是可惜啊!

  我認為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無論智愚高低,最後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我回到家裡,寫了一首詩:

  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