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春日偶成》教學反思

《春日偶成》教學反思

《春日偶成》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日偶成》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寫景抒情的經典散文。本文在盼——繪——頌的抒情中描繪了心中的春,與朱先生的其他散文相比風格上有較大的變化。

  在教學設想中,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內涵:寫景抒情散文、朱自清、《背影》、紀實散文,本文是一篇由妙詞、佳句、錦段構成的美文。從字方面來說文中多音字多。如:漲、散、藏、和、暈等。從詞的角度講,文中語言使用準確而妥貼。有大量的雅詞。很值得學生去體會和積累。從句方面講,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辭,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如:比喻共用了八處之多。從段落佈局講,各段落之間安排整齊有序。如:最後三段用三個比喻句來歌功春,表現出春的新、美、力。單獨成段構思巧妙。對於這類文學性文章的學習,個人認為應上文學欣賞課:讓學生學會欣賞至關重要。用品、背寫來體會、感悟其美及美有何處、為何美。調動聽、說、讀、寫各種能力來學習,同時在學習中鍛鍊、提高能力。

  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了兩課時:一是品讀課;一是背讀課。意在使學生學有所得。得到一種能力,得到一種欣賞文學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在起初的教學設計中的一些問題:

  一、品讀活動中,把整文交給學生去品詞、品句、品段的處理過於急功近利,過於粗糙。如能做以下的調整、細化則更好,學生所得則更多、更深,分四人小組,每組自由選寫草、花、風、雨、人的圖景來進行品讀活動效果更好。

  二、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有幾句話表述不夠嚴密,使學生的.思路發生了偏斜。不易於課堂練習的進行。所以在設計時一定要細心。

  三、品讀活動中的理解活動,兩個問題的設計偏難。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兩個問題:

  一、對時間分配不夠合理,教學流程有點澀。不夠順暢。

  二、教態不美,缺少活力,及對學生情緒的啟用和調動。壓制了學生的積極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