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回報父母的作文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回報父母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報父母的作文 篇1
當我考試沒考好時,媽媽以嚴厲的目光瞪著我,當我考出理想成績時,媽媽以讚賞的眼光看著我,示以鼓勵。母親對我的愛有“柔”有“剛”。當媽媽拿來兩個清涼的蓮蓬時,我與母親間的親情也更多的顯現了出來,這是兒女對父母進行感恩的親情……
我以前曾多次想過,我為父母做些什麼?我一遍一遍問我自己同樣的問題,但終沒有答案。腦子裡一片空白,沒有一件可以記起的事情。我頓時感到慚愧萬分。12年過去了,我什麼也沒有為父母做過。“來,夏天熱了,多吃點蓮子清熱解火,你與妹妹一人一盤!”媽媽與藹地說。我接著盤子,靈機一動:“不如給父母也剝盤蓮子!”我把想法告訴了妹妹,她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首先,我們進行第一步驟:剝蓮蓬。我找來了三個容器分別用來裝蓮蓬的“白仁”、“苦芯”與蓮子的“外衣”。所謂“白仁”就是蓮子露出的白肉,一個個蓮子象一個個小胖子,挺著白白的大肚子,微甜而爽;而“苦芯”就是蓮子中的綠芽部分,入口微微有些苦澀;所謂“外衣”,我發現它可是穿了厚厚的兩層:一層厚而軟,一層光而滑,蒼翠欲滴;炎熱的夏天,太陽的臉越來越紅,誰不想吃些蓮子清熱解渴呢?這對我與妹妹來說真是極大的誘惑。我多想拿一個放進嘴裡,慢慢品嚐呀!但轉念一想,父母平時都無償無報地為我們做那麼多,我腦子裡突然浮現出了母親為我剝蓮蓬的情景:馬不停蹄的剝著,忙碌著,從不見她往自己嘴裡放一個!我的這種念頭不得不“嗄”地停下。想想看,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留給我們,而自己去吃些我們所剩的殘羹冷炙。我們這一點“貢獻”又算得了什麼呢?我的手又不停地忙了起來。“一粒、兩粒、三粒、四粒、五粒,已經數不清楚了,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了”我與妹妹對視了一下,點了點頭,自豪地笑了笑。
接下來,就是要把蓮子送給父母,我們端著一小盤蓮子來到父母跟前,搞的父母莫名其妙“這是給你們的,快吃吧”。“這是給你們剝的,你們吃吧”我與妹妹狡黠地一笑,說道。“女兒懂事了,會孝順父母了。”於是媽媽拿起了一粒,爸爸拿起了一粒,慢慢地品嚐起來,我想,她們一定是吃在嘴裡而甜在心裡的……
遠遠地隱約傳來了“感恩的心,感謝的你……”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它輕柔地縈繞在我們家庭,整個家庭早已被濃濃的親情所包圍!
回報父母的作文 篇2
父母的恩情,好似點點春光,滋潤我幼小的心靈;父母的恩情,猶如明月之光輝,指引我前進i的道路;父母的恩情,仿若青山碧水,裝點我生活的美麗。
仍記得,七歲時。天黑黢黢的,窗外大雪紛飛。我正要進入夢鄉時,肚子突然劇烈的痛了起來。父母見了,二話沒說,立即把我從床上抱起,匆忙取了把雨傘便衝出門去。要知道,那時我家離醫院至少有兩公里的路,路上的積雪堆得厚厚的。父母竟是徒步把我背去了醫院,事後又是父母不眠不休的在我的病床邊守了整整一天一夜。醒來後,對上父母那疲憊卻又充滿濃濃愛憐的眼神,我慚愧的低下了頭。
父母的恩情,在滿是濃濃愛憐的眼神中,我無以回報!
十一歲時,我和父母一起去放風箏。三隻手牽著同一根風箏線,風箏飛得很高很高,我望著高飛的風箏,再看看手中的風箏線。風箏就算飛得再高,也總有那跟風箏線繫著,我與父母又何嘗不是如此?每當我請求父母把風箏線交給我,讓我獨自去放飛時,他們的眼神中滿是擔憂與不安,在即將交給我時,雙手卻又緊緊的攥住了。所以那跟風箏線上總有兩隻手在緊緊的握著。
父母的恩情,在緊握的雙手中,我無以回報!
每一次,上學前,父母總會不住的叮囑我“路上小心”“晚上彆著涼”……每當我聽到這看似嘮叨的話語,不是厭煩,而是開心。
父母的恩情,在無盡的言語中,我無以回報!
父母的恩情,似高大的青山,似廣闊的大海。我,無以回報!更,永生難忘!
回報父母的作文 篇3
從小到大,這麼多年縈繞在我們耳畔的是一聲聲親切的叮嚀;一句句臨別的囑託。它乘載了太多來自父母的關愛。孰不知在父母心中不管你多大也永遠是他們心中的“小屁孩”。我認為“小屁孩”最重要的是感恩父母
我的父母都是農民。每天工作非常辛苦,為了我和妹妹的健康成長他們負出了太多的汗水。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在心裡暗暗的`發誓:長大後一定要感恩父母,回報他們。
“孝”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在古代便有“出門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等詩句和典故。但還是要數漢孝子黃香,他在九歲的時候就十分孝順。每到夏天時他為了使父親免受炎熱和蚊蟲的叮咬,在父親安枕時,為父親扇風驅走蚊蟲和暑氣;在冬天時為父親暖被窩。他的行為被當時的黃帝稱為“天下無雙,江夏黃香”。在三字經中還有“香九齡,能溫席。”的句子。他向我們詮釋了孝道。我們要傳承下去。感恩父母回報父母
有次,同學問我:什麼是孝?要怎麼做?我說感恩父母就是孝。是的,我們要孝敬父母,要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頂撞,欺騙父母。就拿我來說,每到農忙的時候,就積極承擔一些家務,每天放學回家先做飯,然後再寫作業。我覺的這樣不僅不會耽誤學習,反而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有利於增強我們的動手能力。但最根本的是盡了孝心。但現在有些同學不但不孝順,不感恩父母甚至和父母動起手來,那就不對了。
總之,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我們要感恩父母。
回報父母的作文 篇4
昨晚我感冒了,非常難受。我感覺頭暈眼花,渾身無力,迷迷糊糊。
媽媽看見我無精打采的樣子,拿來了體溫計給我量了一下38.9。爸爸趕緊給我拿來藥喝。整個晚上我身上就像個小火爐,爸爸媽媽守候在我的身邊不斷的讓我喝水。此時此刻,我感覺有淚水在眼裡打轉。我感謝爸爸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爸爸媽媽的愛是多麼的偉大!
回報父母的作文 篇5
也許是上輩子兒女們欠父母地太多太多,於是,上天便安排我們這輩子做他們地孩子來報答他們上輩子地恩情。每個人都想還清這筆債。但似乎不是那麼容易。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又是拗九節了。可人們被世間太多太複雜地情感衝昏了頭腦,而忘記了這世界上還有兩個真正值得我們時時刻刻惦記地人。那便是我們地父母。
我們或許不會記得他們地年齡,但我們決不能忘記他們臉上正日漸增加地皺紋,因為那是我們橫加在他們身上地;我們或許不會記得他們地生日日期,但我們決不能忘記他們地電話號碼,因為那可能是我們與父母聯絡地唯一方式。
家家戶戶飄出拗九粥濃濃地香氣。是父母們為自己熬地吧。他們地兒女也許正在一個荒無人煙地城鎮裡奔波,卻忘了今天是如此重要地節日。老人們可能滿懷期待地打電話詢問兒女是否能回來過節,可得到地答案卻是否定地。他們何曾考慮過年邁父母地感受。失望到最後,只剩無奈和寂寞。
還記得去年地拗九節。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做拗九粥需要地配料後回來自己親手製作。那種溫馨地場面還依稀浮現在眼前。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圍在廚房裡,做著各自分配地活,不許要過多地言語,那熱氣騰騰就是最好地證明。
粥熬好了。我搶著把它們一碗碗裝上桌,坐下後卻是一陣安靜。我想,我應該對他們說些什麼祝福地話吧,可又不知從何說起。正當我犯愁,媽媽竟將她碗裡地棗給了我。她說,多吃點棗皮膚才會好呢。
我愣了。這似乎是我該說地話。可為什麼說這話地竟是媽媽。我哽咽著,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後開始哭。本該是開開心心過節地,全都是因為我。我想要挽回。我搶著收拾碗筷,搶著洗碗。我只是想讓他們知道,女兒還是愛他們地。
於是那次地拗九節給了我無比深刻地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