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冬至> 冬至小學作文(合集8篇)

冬至小學作文

冬至小學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冬至小學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冬至小學作文1

  “明天要帶餃子!”昨天,老師說。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把餃子帶到了學校,我們剛來到教室,只見黑板上寫著五個大字:冬至百餃宴。我們這才明白:原來冬至了,我們五年級要開百餃宴嘍!

  首先,閆老師叫住了我和其他五個人去食堂,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走路時快時慢,到了食堂,老師讓一個廚師開始下餃子。

  我站在食廚旁邊,一邊目不轉睛地看這他們,一邊讚歎道:“啊,原來下餃子也不是那麼簡單。”

  不一會兒,第一鍋餃子就出鍋了。我趴近了,聞了聞——好香啊!我百思不得其解地問:“叔叔,您每天都要這樣辛苦地做飯給我們吃嗎?”叔叔笑眯眯地回答:“每天都做飯,那是肯定的,但是這怎麼能叫辛苦呢?”我想了想,滿意地點了點頭。

  大約十分鐘過去了,第二鍋熟了!它們浮在水面上,活像一個個又低由胖的白娃娃在游泳,“出鍋了,出鍋了!”趙彤大叫起來,我們幫助叔叔把第二鍋餃子抬到了桌子上,馬嫣然實在忍不住了,就偷偷地捏了一個餃子放到了嘴裡,馬上,其他人也捏了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直到全班的隊伍已經不遠的時候,才狼吞虎嚥地把嘴裡的餃子“報銷”了!我又問叔叔:“下一鍋餃子真的需要十來分鐘嗎?”“是呀,”叔叔繪聲繪色地講著,“燒水要七分鐘,下餃子要五分鐘左右,加起來就是十五分鐘,所以,如果中午飯後還有急事的話,吃餃子當然比吃米,面快了!”我又滿意地點了點頭!

  班上的隊伍來了!他們有說有笑,有幾個人還想趁機過來捏餃子吃呢!可惜,閆老師攔住了他們,他們只好退回去眼巴巴地看著一步之遙,但很難拿到的香噴噴的餃子了!

  終於開飯了!我們蜂擁而上,圍著這唯一的兩盤餃子又爭又搶,終於搶到了餃子,我回到了座位,準備慢慢地品嚐著這幾個餃子……

  時間像離線的箭一樣,轉眼間,第三節課下課了,我們回到了教室,一路上,還在說著有關餃子的事,有關冬至的事……

冬至小學作文2

  隨著天氣日漸寒冷,南方的白天越來越短,人們在一派安詳和樂的景象中迎接冬至的到來。

  如果今年冬至跟以往一樣,我也許會很高興,但我面前擺著一個難題:做湯圓。我想在做湯圓之前,先講一下我跟湯圓的故事。

  我六歲那年的冬節,第一次吃到了湯圓。那時的餡料只有花生和芝麻,我至今都忘不了那美味——咬下去的那一瞬間,餡料從裂口流進我的口腔,花生甜中帶澀,芝麻甜中帶甘的滋味衝擊我的味蕾,再喝上一口湯,心裡盪漾著說不出來的滿足。從那時起,我與湯圓結下了不解之緣。

  說完了我和湯圓的故事,接下來就是解決做湯圓這個難題了。我只知道湯圓的做法跟包子差不多,但真要動起手來,我也不知道從哪下手。好在我有一個會做飯的老爸,不多時,他便把所需的材料——糯米粉和水準備好了。他還告訴我:“接下來的步驟就是把糯米粉揉成團,然後再搓成小球,實心湯圓的製作就完成了。”但單單第一個步驟,我就費了好大力氣,揉著揉著手就沾上了,還一直弄不下來,用另一隻手去扯,結果另一隻手也粘上了,怎麼弄也弄不掉,還把手弄得滿是糯米粉。老媽看了直叫道:“慘不忍睹啊,面目全非呀!”

  風雨過後便是晴天。過了那個揉麵團的環節,剩下的就簡單多了,只需把大面團切成數十個小團,再搓成球就成了。

  做好的湯圓被老爸放進了鍋中煮,不一會兒,一家人就享受起這甜甜軟軟的湯圓了。吃過了湯圓,我們來講一下中國人與湯圓的故事。

  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味。因為這種糯米湯圓在鍋裡煮時,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糰。

  漸漸地,湯圓走進千家萬戶,在南方的冬至,家家戶戶都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

  今又冬至,搓湯圓,煮湯圓,吃湯圓,續著一份未盡的緣分。

冬至小學作文3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俗稱“小年”,這一天北方有吃餃子,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在我們義烏除了要給祖先掃墓外,必不可少的一項就是吃湯圓,而這當中又怎麼能少了我這個小饞貓的身影呢?

  這不吃完午飯,洗好手我就迫不及待的催著媽媽和我一起做湯圓,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先往盆子裡舀上滿滿3大勺糯米粉,然後媽媽邊幫我加溫水邊指導我和麵,我使出渾身解數用力的來回揉搓,只見原本鬆散的麵粉像一個個聽話的孩子漸漸的聚攏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光滑潔白的大團子,揉好麵糰就可以做湯圓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從麵糰裡揪下一小塊,放在手裡邊捏邊轉,柔軟的麵糰慢慢變成了一個有個凹洞的麵粉球,我再在裡面填上媽媽事先做好的芝麻餡再把口封上,這時媽媽說:“我們冬至吃的湯圓也叫“冬至圓”。“圓”有“團圓”“圓滿”之意,所以我們要把湯圓搓的圓圓的。”話剛說完,結果我一下用力過度,湯圓裂開了一條口露出了裡面的餡就彷彿在嘲笑我的無能,但我並不氣餒接著再來,慢慢的我就找到了感覺,湯圓也做的越來越好,不一會滿滿一砧板白胖湯圓就被我和媽媽做好了。

  這時水也開了,只見媽媽把砧板上的一顆顆白白的湯圓往水裡送,湯圓們有的像個練習了千萬次的跳水運動員優雅的躍入水中,有的像個勇敢計程車兵雄赳赳氣昂昂地往前衝,有的又像個嬌嬌弱弱的小姑娘躲躲閃閃地也入了水,轉眼湯圓就煮好了,我急不可耐的盛了一碗,看著碗裡一顆顆又大又圓的白胖湯圓,我舀出一顆輕輕的咬了一口,一股糖水伴著芝麻流了出來,好香好甜呀!一直甜到了我的心裡。我調皮地眨眨眼對媽媽說:“媽媽書上說了吃了湯圓大一歲,我要快快長大,所以今晚我要多吃幾個湯圓啦!”

  這就是我的冬至節雖然天氣很寒冷,卻讓我感受到勞動的快樂,也讓我體會到濃濃的愛。

冬至小學作文4

  不知不覺,大如年的冬至邁著穩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們走來。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這天,日子短暫,太陽匆匆出來,又匆匆離去,夜晚悠長。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人一直是把冬至當作另一個新年來過,更是留下雋永的詩篇。宋代詩人陸游在《辛酉冬至》中吟道:“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可以看出,那時冬至之際有多少人在祈望添福增壽啊!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在作者的筆下,冬至是孕育新春的開始,它讓人們休養生息,孕育精力,時刻準備著去奏響新一年的激昂樂章,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情趣。

  冬至後,氣候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進九”。民間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我國民諺就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的說法。

  記得小時候,到冬至那天,母親總會包核桃餃子給我們吃,老家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和“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母親說,只有吃冬至的餃子,耳朵才不會凍傷。記憶中,母親將搗碎的核桃和著白菜,再加上大蔥、蒜苗的.點綴,放上各種美味調料,那香噴噴的餃子餡就大功告成。低眉之間,冒著騰騰熱氣的餃子就在眼前。屋子裡的爐火正好,一座土炕也像烙餅似的燙人。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餃子,說著笑著,感受著這滴水成冰的日子裡最溫馨的幸福。

  冬至是季節的一個片段,季節是人生的一個畫面。冬至到,他鄉的遊子,背上行囊回家,在寒冷的日子裡,和全家人坐在一起,包餃子、拉家常,給父母親斟上一杯老酒。這種冬日裡的溫暖,足以讓我們珍藏一輩子。

冬至小學作文5

  當香味嫋嫋升起,灶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

  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裡做湯圓。

  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著餡的湯圓裡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裡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裡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

  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著隊伍等隊長檢閱呢!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湯圓冒著熱氣,在盆裡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裡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裡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汙染”了。

  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著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冬至小學作文6

  冬至的時候,班主任__老師給我們說:“星期五下午是冬至,我們班組織一次包餃子活動。”我們全班都很興奮,我的爸爸也參加了這次活動,爸爸負責拍攝和帶餃子汁。

  終於,我等到了這一天,下午上第一節課的時候,__老師給我們講了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老師講完我才知道,這是要紀念一位醫生,曾經有一個貧窮的村莊,那個地方非常的冷,所以村裡的人們耳朵都被凍爛了,後來這個醫生就在村口架起一口鍋,將用麵皮包著的藥下鍋煮,人們吃了幾次後,耳朵漸漸的好了,他舍藥救人的品質從此留在我心裡了。

  __老師給我們講了關於四季和節氣還有晝夜的變換原因,老師講完了課,讓我們去洗手間洗手,洗完手就去活動室包餃子,一到活動室我就看見了先到的同學已經開始在包餃子了,我立馬跑到我們小組的的地方,我當時不會包餃子,只能在旁邊看著別人包,這時,有一個同學過來問我:“你為什麼不包呀?”我回答說:“我不會包餃子。”同學說:“要不我來教你包餃子吧!”。聽他這麼一說,我高興的答應了。

  他教著我包,他對我說:“包餃子一定不能把肉餡弄得太多,但也不能太少,一定要弄得正好,然後把餃子皮對摺,使勁把餃子的邊捏緊,就包好一個普通的餃子了,要想包圓形的餃子也不難,把包好的普通餃子兩個角交叉一捏,就包好了一個圓形的餃子。”學著他的樣,我包了好幾個餃子,都還不錯。該煮餃子了,老師給我們把水燒開,把餃子煮進鍋裡,過了十分鐘,香香的餃子出鍋了,我和同學爭先恐後的拿著碗,讓叔叔給我們盛餃子,我們坐在椅子上,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感覺特別的鮮美,我們幾個同學坐在一起讓我的爸爸照了相,目的是想把這美好的瞬間永遠的留下做紀念。

  透過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明白了勞動的艱辛,也讓我們知道爸爸媽媽給我們做的香噴噴的飯菜,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我們感恩他們。

冬至小學作文7

  聽奶奶說:冬至是傳統四大節之一,冬至開始數九,是個嚴寒的節氣;“冬至—陽生”,從此陽氣上升,又是個帶來希望的節日。在我們老家西北一個小山村,過冬至,人們要吃肉包。因為那裡有句老話:冬至節,禿子頭上凍出血。人們吃了肉包,就“包”住了“頭”,也“包”住了來年的希望。奶奶至今還保留著這個習俗。

  去年冬至,奶奶一大早就發好面,準備好羊肉胡蘿蔔餡。一聽說包肉包,我急忙洗了手,跑到案板邊,拿過奶奶壓好的麵皮,開始學包肉包。奶奶邊包邊教我:“左手心放麵皮,右手舀餡放在麵皮上。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邊皮,中指沿著邊兒往回拉,邊拉邊捏,最後捏到一起擰個小辮就行”。我一聽,難,得有點技術。奶奶說:“不怕,一學就會。”她握住我的右手,分開手指,在麵皮上練習“邊拉邊捏”,看著麵皮的圓邊在我手下一點點收攏,也很好玩。奶奶教我做了兩個,第三個我堅持要自己來,開頭我小心慢慢捏,不算順利,快要捏好了,我心裡高興,想一下捏住,可是餡都捏到了邊上,拉回的面捏不住倒粘在手指上。

  我有點發急,使勁一捏,不想倒把皮捏破了,餡也漏了。奶奶一看說:“不要急,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成功的時候。你這是面邊上粘了菜汁就捏不住;手溼了就粘面了。”我長吸一口氣,擦乾手,重新拿過一面皮,按部就班操作,終於成功了。那肉包歪著小辮坐在箅子上,我左看右看,多像淘氣的小娃娃!我大喊:“耶,我捏了個胖娃娃!”大家都笑了。吃飯了,奶奶端上熱氣騰騰的肉包,我心裡美滋滋的,這肉包也有我一份功勞啊!

  今年的冬至又到了,想起第一次包肉包的經歷。我就想起了奶奶的話: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成功的時候。就像冬至最寒冷的時候過去了,那溫暖的日子也就開始了。

冬至小學作文8

  外面的樹都已經凋零,只裸露著一根根的枯枝,沒有一點生機,天空下著牛毛細雨。天氣已經漸漸冷了,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襖……

  忽然間想起了很久沒和外公說說話,於是就吵著要媽媽帶我去找外公。

  今天也是冬至,湯圓是冬至的象徵,這是眾人皆知的。一到外公家外婆就急忙端出來一碗湯圓讓我吃。那湯圓在今天嚐起來特別的甜。外公看著那湯圓哀嘆道:“哎。又多了一歲,都七十老幾了。”

  外公生病了,說是背怎麼了。我是剛剛才知道的。看著外公走路還得一手叉在腰上然後在慢慢的挪著那重如千斤的雙腳。我真不敢相信兩年時間的力量竟是這般的無窮大。竟然將當初一位健壯的外公變成了現在這般的弱不經風。我止住了腳步仔細端詳著外公,他滿臉是歲月爬過的痕跡,見證了他的滄桑,外公總是跟我們說他過去的生活是如何的苦,然後再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認真讀書。

  外公的臉越來越瘦了,兩鬢都被白髮佔據。看著看著,晶瑩的淚珠在眼眶裡打著轉,經過凸透鏡的原理不禁又把外公臉上的瑕疵又放大了好幾倍。外公見狀用他那慈祥的語調問:“敏兒,怎麼哭了?我此時心湖波瀾起伏,只是一味的搖頭:“沒事兒,沒事兒,外公您也吃湯圓吧。”

  看外公站著的樣子好難受,我連忙攙扶著他到床上躺著,然後坐在旁邊和他聊天,和他一起話家常,嘮叨著……其實這時我心不在焉,外公問我二胡學得怎麼樣了,我裝著很得意的樣子說:“拉得比你好了,過幾天我拉《化蝶》給你聽。”外公越聊越起勁,似乎很高興就唱起了薌劇。

  窗外的雨依然不停的下著,如霧般輕煙繚繞朦朦朧朧,一切都籠罩在煙雨中,把我眼裡的世界變得模模糊糊的。

  一直唱著,唱著……我此時想起了已經逝去的爺爺。一想到爺爺心中就存有一絲的遺憾——一定要懂得珍惜現在擁有的……

  外公的聲音如太陽,又照亮了我那顆背歲月打敗的心;如雨露,滋潤了我那顆久逢乾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