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定格> 【熱門】定格作文彙總九篇

定格作文

【熱門】定格作文彙總九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定格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定格作文 篇1

  我對著n張白的刺眼的試卷,眨了眨乾澀的眼睛,從書堆裡抬起頭來。外面天氣晴好,陽光從窗戶中溜進來,我可以看到懸浮在空氣中的灰塵。時光,靜好。猛然間想起某同學談笑間插入的一句:“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我們是揹著揹包走在人生旅途中的前行者,偶爾抬起頭,看到的也只是別人一往無前的背影。但時光和生命絕不會只定格在這一頁。

  慢動作千卷膠捲重播默片定格一瞬間。

  記憶是生命的相機,帶著斑斕的色彩,定格成長。

  你記得兒時捉蟋蟀的草地嗎?天空很藍,天氣是漂亮的金黃色。稚氣的嬉鬧,歡聲笑語。微陡的草坡,是玩樂的好地方。我們手拉著手唱著兒歌,黑色的頭髮被陽光曬暖,塵土依戀於睫毛上,視野裡是一個個光暈,美好如幻覺。時光定格在那時,歡快而明媚。

  你記得那個獨自在樹下等待夕陽的傍晚嗎?夕陽把天染得紅透,不遠處還有幾聲蛙鳴,微風吹著麥穗淺淺的低頭。一個人看太陽沉入地平線,看天色一點點變化,看飛鳥飛過,看月亮升起。時光滯留在那時,恬靜而遼遠。你記得獨自品茶的那個午後嗎?一片片茶葉浸潤在滾燙的水中,不斷的膨脹展開,由翠綠慢慢轉淡。它們在水中浮浮沉沉,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起伏波動,來回於轉,品味縈繞著的幽香,唇齒間還留有餘香。時光沉澱在那刻,安靜而愜意。

  你記得捧一本書安靜閱讀的那天嗎?席地而坐,地板傳來一陣微涼,略微泛黃的書本,仍舊服貼的紙角在指尖翻轉,體會主人公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時光積聚在那刻,質樸而洞明。記憶是充滿韻味的,像塗滿文字和記號的紙條,藏在頭腦裡。那裡定格著一份浪漫,悠閒。無論走多長的人生路,都始終記得那些轉瞬即逝的美好,都能用純淨透明的眼鏡看待人生看待世界。

  時光記得那些恬然安謐的鏡頭,深深的定格。高速運轉的現代生活,我們無法避免在人群的推擠之中奮力前行,亦不能忘記那些安然自由的時光。我突然很想隨意坐上一列火車,去觀賞旅途的風景,體味生活的意義,用雙眼用心靈去定格,一切美好。

定格作文 篇2

  一隻螞蟻拖著一穗麥子,它發現無法拽進窩裡,就把麥子拖到一邊,為其他螞蟻讓路。這,就是一個生命的格局。

  格局是一種氣度,是一種情懷,是心靈裡山高水闊,是精神深處天地澄明。有大格局,才會成就人生的大氣象、大意境、大趣味。但無論多大的格局,首先要有一種容納、一種尊重,胸懷裡要盛有世界,心底裡能裝下他人。也基於此,太自私的人,沒有格局。太無情的人,也不會有格局。

  中國人在建築上是講究大格局的。門楣要高,屋宇要廣,庭院要深,然後,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其實,這也是每一個人喜歡的人心的格局。襟懷要大,氣象要大,三千里驛站與亭臺,八千里疏雲和淡月,在國人看來,格局一大,內心就會宏闊,精神就會逍遙,靈魂就會奔逸自由。

  跟有大格局的人交往,有通透的快感。那感覺,彷彿你走在幽暗裡,突然間,整個世界的窗戶,為你一扇一扇開啟,然後,陽光匝地,風煙俱靜。大格局,說到底,是大眼界,大智慧,大涵養,大氣度。也因此,小肚雞腸的人,睚眥必報的人,錙銖必較的人,都難有大格局。心眼小,仇恨大,計較多,都會是心性的泥淖,難以讓人清麗出塵,步入大格局的宏大境界。不要在利慾薰心的人那裡找格局,也不要在追逐權力的人那裡找格局。一個內心被錢權誘惑和迷亂的人,是不會有格局的。真正的格局,只生長在恬淡的心境裡。若一棵樹長在曠野,風婉約地吹,雲含情地過,花香偷眼,流水迷離,但它依舊是一棵樹,堅守在曠野裡,四野疏闊,八風不動。

  才大而器小的人,有格局,但格局終會促狹;才微而德盛的人,有格局,且格局會越來越寥廓。才能會使格局的內在豐富,德行會讓格局的外延寬廣。

  有大才大德的人,即便是眉宇方寸之地簡單的一念流轉,也可見大格局澎湃。

  慾望是格局的大敵。無論多大的格局,一經慾望和貪婪咬噬,就會眼界短淺,就會襟懷窄小,就會肚量褊狹。一個人,若從大格局中滑落下來,屬於生命的最炫目的光亮也就萎落了。之後,無論他再擁有多少,也再難見雍容華美的大氣象了。

  金嶽霖深愛著林徽因,卻寧願隔著一生的距離守望。在他人生的最後,有人想得到他跟林徽因的種種故事。他說:“我所有的話,都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說。”頓一下,他接著說:“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願說,也不願意有這種話。”

  我想,這該是這個世界,愛的大格局了。這來自靈魂的格局,讓人唏噓。

定格作文 篇3

  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想到是不是我們的生活就像是一部電視連續劇,情節每天都在改變,主角一直都是自己。一些人,曾在其中客串過某一角色,但來了又去了,亦或許,他不是過客,而是定格。

  我時常咀嚼童年的味道,因為喜歡那些舔著棒棒糖和小夥伴手拉手的日子。我是個心存眷戀的人,眷戀著那種暖心的感覺,乾淨地,可以在陽光下晶晶亮。

  有關於寶的記憶,隨著年歲的增長越發的模糊了,但總有些畫面就像相片一樣定格在生命的記憶裡。追溯到某個時間點,我記得,我喜歡叫她寶姐姐。我們應該算是有緣分的吧,至少是作了5年的同桌。她喜歡在午後扒在教室走廊的欄杆上啃蘋果,因為近朱者赤,我也染上了這樣的“惡習”。至於為什麼是在走廊上,她說是為了能進行“光合作用”。我和她在一起的時候是很少說話的,我們之間有一種心靈的契合,靜默的時候,我們時常回相視而笑。我曾以為,我們會一直這樣走下去,但畢竟分離是人生的常態。

  畢業的前晚,也是她的生日,那是一個喜悅中摻雜著少許悲傷的生日。結束的時候,她說要送我,我沒有拒絕。我們只是很安靜地走在那條似乎很長很長的路上。那是個沒有月亮的晚上,她走在前,我靜靜地跟著。我喜歡這樣,看者她的背影,看者她那被路燈拉得很長的影子。也許是因為,我們不忍靠近,不忍面對面地說再見,那對我們來說太殘忍。距離,能讓我們保留些美好。我說:“就送到這吧,接下來的路,我自己走。”她回頭,四目相對的時候,我分明看到了她眼睛裡有亮晶晶的東西。她淺淺地笑著,說:“那好,就到這。以後,我們還回相遇的,對吧。”我努力地點點頭,然後我們靠近,再分開,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越走越遠。

  再一次相遇是在三年後,那時的她,聽說是就讀於蘇高中。看到她的時候心中多少是有些驚喜的,而她的眼睛裡卻似乎多了些複雜的東西。我不知道是什麼讓她變成這樣,還是,只是我的錯覺。她沒認出我,又或者是認出了,但覺得沒必要打招呼。我們擦肩而過。我忽然想起三年前分別的時候,哪個暖暖的背影,而現在連回頭看她背影的勇氣都沒有。也許,真的是那樣,朋友一但闊別,友情便成了記憶中對感情的承諾。當我們漸漸長大,當我們被這個社會的現實殘酷地一層一層剝去稚嫩外殼的時候,感情這個東西就會成為一種累贅。也許捨棄,是一種所謂明智的選擇。

  然而,我不是明智的生物,我,不忍捨棄。所以,那個人,那個沒有月亮的晚上,那些我們曾一起走過的日子一直定格在記憶的某個角落。我喜歡保留些溫度在心裡,我不想讓自己看起來那麼孤獨,我不想讓自己的生命看起來那麼冰冷,那麼蒼白。所以,我把她定格在了三年前,那個對我來說還有溫度的她是屬於三年前的。我希望,帶著這些美好繼續前行,有或者是為了不想讓自己難過。

  定格,是為了保留些未完成,保留些遺失的美好,心存善念。

定格作文 篇4

  那段記憶就好像擺放凌亂的拼圖,總在不經意間拼湊起來,讓人忍不住留下眼淚……

  ——題記

  暑假的時候,忽然心血來潮,看到老媽頭髮有點亂,就想給她洗頭。老媽先是一驚,然後就很快的把所有用品擺好,像個小孩子般的規規矩矩坐在那裡,嘴裡還說:“你可要好好給我洗啊!”

  因為手生,剛開始把她的頭髮往水裡泡時,用力太大,聽她倒吸一口涼氣,我就知道她一定很疼。雖然她什麼都沒說,但我還是很自責。心想,老媽這麼愛美,頭上應該沒有白頭髮吧。忽然,一根又一根銀絲闖進了我的視線,看起來真實觸目驚心。忽的想起幾年前的她,一頭黑髮如瀑,所有人都說她頭髮好,可是現在,唉!

  深深嘆一口氣,繼續用水來潤溼她的頭髮。猛然間,目光落到她的手上,一根根青筋就那樣擺在那裡,像屈曲盤旋的老樹根。

  整個洗頭的過程中,她什麼話都沒說,可就在我給她梳頭時,因為頭髮乾枯的原因,她還是忍不住呻吟了一聲,我感到心被揪了一下。因為那一刻我發現,曾經年輕貌美的媽媽開始變老了,那些美麗的青春再也回不去了。

  歲月的風吹不散那縷馨香的記憶,時光流逝也掩埋不了愛的芬芳。看著廚房做飯的媽媽,正在開心地哼著歌,我不由想起了那個夏天,想起了這些年她為我做的一切。

  那些畫面,都在記憶裡定格,直到永恆。

定格作文 篇5

  時間流逝,生命就像木馬,起伏,旋轉,繞一個大大的圓圈,就結束了。所以每一刻的風景都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再不會回來。

  我們坐著木馬旋轉著,欣喜於沿途的風景,或留戀,或失望,或幸福,或憂傷,但就是抓不住,挽不回。

  青春則是那木馬旋轉到最高處,此時的陽光最耀眼,卻就是讓人捨不得閉眼,雲彩像棉花糖般透明而誘人。站得高,望得遠,如此美麗的景色,激情飛揚的我們,總會激起一些美好的夢想,總會有新奇的念頭在腦海閃過,總有幸福如煙花般綻放。

  青春卻又充滿苦澀,沉甸甸的學業,一輪又一輪的考試,一次又一次殘酷的排名讓我們感到迷茫,幼稚讓我們脆弱,當悲傷溢滿心間,淚水朦朧了雙眼,我們便忽略了身邊一閃而過的美麗,也忘記了眺望遠處的風景。當木馬旋轉到這個高峰時,留下的,只有澀,卻沒有甜。

  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凋敝,一棵果樹所有的孕育是為了結果,但它最美的時候,則是開花的時候。我們欣賞它開花時的輝煌,將其定格在腦海,當冬天來臨時,我們是不會為乾枯的枝葉而嘆息,因為我們記得它最美的時候。

  我們也應將那最寶貴的青春定格,藏之於心底最柔軟的深處,好讓我們暮年仍能感受那青澀的美麗。

  文字,將我們的青春最好的定格。遠大的夢想,幼稚的幻想,一閃而過的靈感,不管是小小的憂傷,或是小小的幸福,都能將它們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並久久的儲存下去。多年以後,當我們在夕陽的餘暉下讀起那些或是信件,或是日誌的時候,文字會勾起我們的記憶,會讓我們懷念起那曾經的耀眼,那美麗的雲彩,我們能再次回到這或張揚或青澀的年代,那會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旋轉的木馬,變幻的風景,起伏的過程,而青春則是這支悠揚華爾茲裡最美妙的樂章,讓我們用這文字將它記下,將它定格,將它永恆。

定格作文 篇6

  我有相簿首頁裡有三張照片,整齊地擺在一起。

  第一張是泛黃的黑白照片,有個年輕女孩子,穿著淡色的粗布襯衣,低低地梳著兩條小辮子,脖子後面繫著一頂大大的用藤編的帽子,臉上流淌出略帶羞澀的微笑,站在一片蔥翠挺拔的玉米地前面。這張有年代感的照片裡的女孩子,當然不是我,是外婆年輕時候。

  第二張是張彩色照片,一個穿著運動裝的女孩站在大學校園門口,剪了一頭露出耳朵的短髮,意氣風發的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氣息。這個女孩子就是我媽,那時的她剛踏進大學的校門。

  第三張照片中的小女孩,站在風景如畫的校園裡,齊劉海,梳著一條馬尾辮,一隻手舉起來,在臉邊比著剪刀手,笑得無憂無慮,這個小女孩子就是我啦。

  外婆、媽媽和我,三代人閒了聚在一起,媽媽總喜歡拿出相簿翻看,我便纏著外婆和媽媽講述照片中的'故事。

  “當時我還在地裡幹活呢”,外婆開始回憶,“生產隊裡的人過來說,要給我們拍照,我當時連回家換件衣服的工夫都沒有。就從玉米林中鑽出來,撣了撣衣上的灰塵,整理了一下衣服和頭髮,就這麼稀裡糊塗地站在相機前了。”外婆說起這件事還是略帶遺憾。“這是我人生當中的第一張照片,都沒有好好打扮,年輕時候的照片就只有這一張,那時候我也就只有十幾歲的樣子,換現在的話,應該還在上初中呢。”

  “我小時候照片就多了一些,從黑白照到彩色照都有。”媽媽指著照片上的人給我認,猜猜我能不能認出來。“你看,這是我小時候的照片,憨憨的,雖然那時候照相也不是稀罕事兒了,但是依然不是想什麼時候拍就什麼時候能拍的,基本上是過幾年拍一次,上學了,畢業了,學校都會組織給我們拍照片留念,或者是有紀念意義的事件,就借了相機來拍照,和好朋友去旅遊了,就租個相機拍照。我這張就是上了大學拍的,留個紀念。那時候用的是膠捲相機,清晰度也不是很好。”

  我的照片就更多了,足足有兩大本相簿。從剛出生到現在,有在長城上拍的,有在上海旅遊時拍的,有在學校裡拍的,也有在家裡的生活照……細心的媽媽記錄著我成長的點點滴滴。

  “你呀,最幸福了,哪兒都去過,想拍就隨時拿出手機拍照,留下了那麼多照片,等長大了,可以看看照片,回憶小時候的美好時光,多有意義。”媽媽點了點我的鼻尖,寵溺地說。

  透過三代人的照片,我看出了時代的變化,不僅是照相裝置和技術在進步,生活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外婆小時候沒學上,媽媽這一代大學擴招,媽媽成了大學生,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更好了。人們的生活從黑白色,漸漸變成了五彩色。這一張張相片,定格的是一個個小幸福,也是國家富強的證明。

定格作文 篇7

  雨敲打著我的窗子,送來了一串串無律的絃音,雨聲萌動了我的心,我推開門,走進雨霧中,沒拿雨具,任憑秋雨打在臉上,我在感受秋?在接受秋雨的洗禮?不,我在尋找,在尋找那個雨季中瘦弱而高大的身影,在尋找那永遠的定格……

  我走在那條走了多年的街道上,此刻它顯得有些陌生,我用手理了理被雨打溼的頭髮,一陣秋風吹過,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思緒被風扯得紛亂紛亂。

  那是一個伴著秋雨的黃昏,我打著傘,走在回家的路上,因為在班上和同學鬧彆扭,被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了一頓,心裡滿是不服:“呵呵不怪我嗎?是他先踩著我的腳,連聲對不起都沒說,還怪我沒長眼睛……”我越想心裡越不是滋味,不禁滴下幾滴委屈的淚珠。

  又到了那個小路口,我下意識地向四周望了望,可不見那個瘦弱而高大的身影,只有高矮不平的房屋,在雨霧中若隱若現。

  那天我無意中往傘外望了望,一個模糊的身影,一手拄著柺杖,一手扶著路邊的高牆,艱難地邁著步子,不時用手中的柺杖在腳下的路面上敲敲點點。“盲人!”我腦子裡條件反射似的閃過這兩個字,我顧不得剛才的委屈,用手抹了抹眼淚向她跑去。“阿姨,您是不是要回家啊?我送送您吧!”她的身體很瘦弱,好像剛患過大病似的,蒼白的臉上印著一雙烏黑明亮的大眼睛,卻不會轉動,只是呆呆地望著前方。她伸出手在我臉上摸了一會,那是一雙冰冷蒼白的手,她笑了笑說:“小姑娘,謝謝你噢,阿姨家不遠,就在前面。”於是,我一手舉著傘,一手攙著她,向前走去,雨霧中留下了一高一矮的身影。

  “唉喲!”我慘叫了一聲,原來是一隻腳踩在了窨井邊上,“也不知是哪個缺德鬼,把窨井給打開了,弄得我一腳汙水,真倒黴,阿姨走這邊。”她先是關切地問了問我:“沒事吧?”而後又停下來不走了,她鬆開我的手,用柺杖往回摸去。我疑惑地望著她,她走到剛才那個窨井邊,蹲下身來,放下柺杖,摸到窨井蓋,使出全部的力氣將窨井蓋上。我先一愣,而後機械地跑過去說:“阿姨,我來幫你。”蓋上了窨井,她長吁了一口氣,說:“天快黑了吧?要是有人騎車路過這裡,那可就危險了。”

  聽了她的話,我的心裡猛一震,靜靜地望著她,那一瞬間她的樣子似乎就被定格在我的腦海中,忽然覺得眼前的她似乎高大了許多,在風雨的黃昏,我牽著她的手,是她的引路人;在人生的路上,她牽著我的手,是我的引路人,她烏黑的眼睛木然地沒有表情,但她明亮的心在教導我怎樣盡最大努力去寬寬恕別人、幫助別人,這時,我先前的委屈早已無影無蹤,我覺得老師批評得對,很合理。

  這段路,我走得很慢很慢,沒有找到她的身影,我有些失落,但在生活中,我的引路人有很多很多,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形成一個個感人而又育人深刻的定格,牽著我的手,走在人生的路上。

定格作文 篇8

  時間如迴旋的漏斗,不停的旋轉、下滲。開啟一封封陳舊的信箋,昨日的溫暖依舊。不止一次,沒來由地憶起當年,有太多的人和事在時光的河流裡沉寂如一粒粒細沙,可也有太多的人和事如同晶瑩的貝殼,使人身不由己地彎下腰去,用心拾撿,把玩沉思。

  漫步繁華街道,飯店一家挨著一家,索性來到一家涼麵店,開門剛坐下,飯店老闆迎面帶著微笑,習慣性的說著:“歡迎光臨,請問要點點什麼”。來碗涼麵吧,說著我便將錢遞給了飯店老闆。

  等待之餘,時間似乎在某個不經意將定格,思緒也隨之飄到從前。小時候,每到星期日,奶奶都會帶我去小鎮上,每一次都會去涼麵店光顧一下,鎮上的涼麵攤子,買的東西都一樣,並且非常簡單,但是,其中一家買涼麵的攤子隨意特別好,奶奶也會經常帶我去。

  於是,我便好奇地問奶奶為什麼這家生意如此之好,奶奶便讓我注意這家店裡的老闆的一言一行,經過幾次後,我發現這對年輕的夫婦不管多麼忙碌,對客人總是很體貼,這種體貼並不表現在笑臉,而是一些動作和簡單的問候:“請問是要大碗還是小碗?”“要不要加點辣?”是不是要配個湯?”我們的味噌湯不錯的。”使客人都覺得受到敬重!(雖然一碗涼麵才十元),並且在言談間讓人體會到他們感恩的態度。

  妻子做涼麵的動作之純熟,簡直是像一項藝術;丈夫也一樣,打蛋花、衝湯,一氣呵成,而夫妻倆合作無間。每天去吃早餐的人,只要看著他們的動作,精神就為之一振,吃的時候也感到愉快。

  奶奶說:“很多顧客都是老顧客,一坐下,他們就親切的問:“今日還是吃貢丸、蛋花、味噌湯。”客人喜歡哪種,吃過一次,老闆就記住了,。聽到這些話的人,內心一定感到十分溫暖。

  後來,每次回家,和奶奶去吃涼麵,也就情不自禁地往巷尾走,用奶奶的話說就是同樣吃一涼麵,我們何不到服務最好、最受尊重的一家呢?

  “您的涼麵,請慢用”,老闆端著碗,隨手遞給了零錢。微笑依舊,可我卻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思緒被打斷,我看了看面前的涼麵,忍不住地嚐了一口,再沒了從前的味道,熟悉的感覺,那樣體貼的夫婦。裝潢固然重要,但店主的真誠態度應當更重要,匆匆吃完了涼麵,清理了桌面。悄悄離開了,帶著失落,帶著空曠。

  總會在某個閒暇的午後,捧著暖暖的咖啡,回味記憶中的味道,總會想起那深巷中的夫婦,總會憶起那熟悉的味道,真情在記憶中定格。

定格作文 篇9

  牽掛如同一條看不見的,柔柔的絲線;牽掛猶如心口中無法言明的硃砂;牽掛更像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杯清茶,淡淡的,幽幽的。

  茫茫大漠中

  漫天黃沙之上,一個女子身著華服,靜靜的端坐於花轎之中。塞北的風透過布幔,無情的划著她嬌嫩的面容,嗚嗚怒吼的狂風攜帶著黃沙,沾汙了她乾淨美麗的秀髮。然而她仍然靜靜地端坐著,端坐著,沒有絲毫畏懼。離開了錦衣玉食的過去,離開了輝煌美好的昨天,她的嘴邊卻流露出微笑,因為她的眼中跳動著熾熱的火苗,她的心中牽掛著一個國家的百姓和希望。

  她是王昭君。茫茫大漠中,她的牽掛定格在嘴旁的微笑。

  遙遙北海上

  他端坐在青草之上,手中牢牢的握著一柄掉了漆的斑駁的漢節。經過風雨的洗禮,時間的流逝,他的兩鬢染上了白雲的色彩,他的手染上歷史的痕跡——變得乾裂,粗糙,佈滿青黑色的血管,像是一節毫無生命的枯木。他不知時間過了多久也不知道時間還會有多久。他就是那樣固執地向來時的方向眺望,那裡有他的親人,他的國家,他心中不變的牽掛。 匈奴的可汗驚懼的大叫,驚歎世間為何有如此固執之人,他卻只是微笑,目光牢牢地鎖住他的牽掛,在匆匆流逝的時光之中,他把自己站成了一座雕像。

  他是蘇武。遙遙北海上,他的牽掛,定格在目光裡的堅毅。

  落雨茅屋中

  秋風蕭瑟,他獨坐於茅屋之中,聽著淅淅瀝瀝的雨水沿著茅草的縫隙一點點的落入狹小的茅屋中。冷雨侵入他的身體,冷風撕扯著他的肌體。他望著周圍的擺設:一張木板兒床,一張小方桌,顯出經受風霜的痕跡,卻又流露出古樸的色澤。桌子上整齊的擺著文房四寶,他突然撫掌大笑,冷風冷雨又何妨?挨餓受凍又何妨?他提筆賦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是了,他的心中有牽掛。那是普天下受凍的寒士們。只要天下百姓他們過的安泰,獨我一人凍死又有何妨?

  他是杜甫。他的牽掛,定格在未乾的墨跡中…蘊藏著多少憂國憂民的悲壯。 牽掛,多麼柔軟飄渺的東西,可是當牽掛定格在那一刻,我看到的是王昭君的堅定,蘇武的堅持,杜甫的堅守。是他們,用自己心頭對國,家對人民不斷地牽掛,為後人創造一個太平盛世,是他們,用自己心頭的牽掛,把自己定格為歷史長河中,那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