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關於《城南舊事》的讀後感(通用5篇)

《城南舊事》的讀後感

關於《城南舊事》的讀後感(通用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城南舊事》的讀後感(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城南舊事》的讀後感1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本長篇自傳體小說,以其七歲至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講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老北京的故事。

  當我讀完這本書,才發現自己的淚水已經奪眶而出。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那樣溫暖,觸碰到人心最軟弱的地方。英子隨父母漂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一條小衚衕裡,命運讓她結識了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兒時的玩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這些人都曾在天真的英子眼中來了又走。這些人都很簡單、在老北京的故事也不復雜,但是透過英子稚嫩無邪的雙眼來看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便使我一會笑,一會又潸然淚下。

  林海音並沒有刻意想要透過這本書表達什麼,只是純粹地記錄下她隨時間逝去的友人與童年。這“純粹”便是全書的精髓。隨著時間緩緩走過的駱駝隊,隨著時間慢慢消逝的人、事、景、物,隨著時間悄悄溜走的童真。直到那時的英子也長大了,才明白生活的淒涼。

  但是在書中更多的是平凡的暖意、平凡的溫柔。只是在暖暖的情誼之中透露出那麼一點淡淡的憂愁——就好像看著駱駝隊一次又一次地來,又一次又一次離去;看著英子生命中出現的那些人漸行漸遠。《城南舊事》即是這樣一本書,淡淡的文字包含萬千種不同的情緒,也包含著人世間的善惡醜美。

  《城南舊事》中的每一個故事裡,都有不同的主人公、不同的經歷,但是最後無一例外的離開了英子。甚至連慈祥的父親也走遠了。英子不會掩飾自己的情感,她將自己的小世界敞開邀請你細細品味。她的每一個故事都很曲折,但卻又那麼普通。林海音的故事能使你思緒起伏,心中既感到溫馨又有說不出的苦澀。“惠安館”“駱駝隊”“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每一個故事都那麼感人肺腑。當你捧起書的時候,便好像著了這書的魔,會情不自禁地將感情代入其中,隨著書中的故事又哭又笑。

  《城南舊事》便是以“純粹”的記錄而感動人心的,純粹的主人公英子,稚嫩的心不帶一絲心機;純粹的感情,每一次的同伴、每一次的離開,小小的英子開始適應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純粹的記錄,樸素的語言中流露出深奧的道理。

  老北京過去的故事那麼精彩又那麼普通,每個人都在過著平常又不普通的日子。林海音即是將最尋常的日子當做了不平凡的每一天,所以讀者才可以從她的書中找到共鳴,隨著她的感情變遷。

  那樣淡淡的憂愁,來自林海音對老北京城南那條衚衕的思念和眷戀;那暖暖的情誼,來自英子對平凡每一天的重視和珍惜。

  如果我們也能帶著像林海音的那種不平凡的心情度過平凡的每一天,那麼我們也可以在瑣碎的生活中找到不尋常的暖暖的感覺。

  《城南舊事》的讀後感2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聽著這首滿懷惆悵,曲調優美的歌曲,我又彷彿回到了老北京城南的那個小衚衕裡,靜靜地坐著,看著東陽下的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著緩慢悅耳的鈴聲

  《城南舊事》的作者是林海音婆婆,林海音婆婆說:“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復返。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可是,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裡的童年永存下來”於是,就這樣,寫成了一部著作——《城南舊事》。

  說起《城南舊事》,就離不開英子,整本書寫的是英子從一個7歲的小女孩長大到13歲,隨著英子的觀點,故事情節也在不斷改變,故事雖是全書的骨骼,但英子的觀察更加給予了它的血肉。英子原是一個懵懂好奇的旁觀者,觀看者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知道爸爸病故,她的童年隨之結束,她的旁觀者的身份也就此結束,在13歲就“負起了不是小孩子該負的責任”。童年的歡樂就是這樣短暫可貴的!

  讀了《城南舊事》後,我不禁感嘆道,這本書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回憶錄,而是一本名篇佳作,它告訴我的也是難能可貴的:一個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三樣“武器”是真,善,美,擁有了這三樣,你可以無憂無慮,毫無煩惱的過一輩子,但說起來容易,真正得到是要花點功夫的。首先真誠,我們要真誠的對待身邊的每個人,不欺騙,不算計,實實在在的做一個“兩袖清風”的人。二是善良,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要多為別人考慮考慮,不要自私,貪心。美,是指要去做一個為人好的“美”人,為別人的利益著想,最後,你就真的是美滿幸福了!近期,我也瞭解到了一個真善美的小故事: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說完,竟從懷裡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蠋,所以我帶兩根來給你。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抱在懷裡。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泊”耳熟能詳的旋律又響起了,算是致我已逝去的童年吧!

  《城南舊事》的讀後感3

  流星於身旁不經意間劃過,刺破漆黑的夜幕,以生命為畫筆,留下燦爛的一筆,還沒等人們記住便消失無蹤。於此夜晚,手捧一卷《城南舊事》,倚靠在窗邊,淡淡地走進英子的過往,走過城南的那一片風光。

  北平城南,這一方小小的天地,見證了小英子成長的喜怒哀樂,亦讓她懂得了世間的陰晴冷暖。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曾是英子年幼時的玩伴。

  也許在世人眼中,秀貞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但是在英子心裡,她只是一個被丈夫拋棄了的妻子,一個失去了孩子的母親。她們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北平城巷的一個早晨,或許春光正燦,或許小雨朦朧,但當兩顆純潔無暇的心靈碰撞在一起,便註定是為利益奔波的人們一生都找尋不到的。然而世事無常,美好的開始總得不到一個圓滿的結局。縱使秀貞找到了她的小桂子,但造化弄人,一輛飛馳的火車讓她們母女倆永遠不再分離,一場高燒也抹去了他們在英子腦海中的回憶。

  生活中最痛苦的莫過於有緣無份,是緣分使我們相遇,也是緣分使我們分離,英子與秀貞這一段美好純潔的友誼令人嚮往,最終卻落寞收場,慘淡結尾。人生漫漫,我們不知道下一刻誰會如同秀貞一般淡出自己的記憶中,因此我們能做的便只有珍惜好當下,盡力做好如今的自己,不要等到失去過後才懊悔不已,到那時已是覆水難收,無法回頭;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很喜歡書中的一句話”金紅的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升上來的呢?還是從藍色的天空中升上來的呢?”在英子幼小而又純潔的內心,沒有太多的對錯之分。當人們只知道小偷的可恨,全然不管一個青年為何要走上偷竊犯罪的道路,只有善良的英子,願意去傾聽一個小偷的故事,願意去幫助一個小偷,訂下一起去看海的約定。

  成長往往伴隨著數不盡的煩惱,我們會在經歷了某些事情之後,忽然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童年時的那一份天真,多了一點對未來的憧憬,多了一份要承擔的責任。對於英子來說,是在父親去世過後,可對於我已經記不清是在哪個傍晚或黃昏,經歷了怎樣的悲歡離合,才褪去稚氣,成長為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一首送別迴響於耳畔。掩卷深思,駱駝隊彷彿沐浴著冬日,向遠方走去,帶走了我們的童年。北平城南那斑駁的城牆,沉澱著歷史的滄桑,沉浸在英子的故事之中,卻又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小小的城,裝載著那些無法忘卻的人和事,在那城南,便是我們最美好的童年。

  窗外的流星飛逝,亦如時光無法挽留。

  《城南舊事》的讀後感4

  走著,走著,走到了哪兒?

  走到了北平巷口的火車站,耳邊響起淅淅瀝瀝的雨聲。一轉眼,便瞧見了向火車叫喊的小姑娘,一聲聲的:“妞兒,妞兒!”喊得撕心裂肺。走到了高草堆砌的破磚牆邊,撥開環繞的風,映入眼簾的是兩個人。正立著的.小姑娘,一句一句地背,蹲著的男人認真地聽。頓時,響起小姑娘清冽的嗓音:“我們看海去!”……

  我走得好慢啊!慢到能細細品味每一個春秋冬夏,一個又一個多姿而鮮活的人。他們都走了嗎?沒有啊!天真活潑的小英子,囉嗦樸實的宋媽,溫柔漂亮的蘭姨娘……他們都在啊!

  在這裡,我看見了許多故事。每一幕,每一秒,甚至是每一瞬無不是歡樂的,每個故事的結局都是圓滿的。但我卻隱約窺見了這些笑容之下一掠而過的傷感,以及背後也許不那麼完美的結局。分明不是悲傷的故事,卻總讓人想哭。

  即使過去了,我也忘不了。忘不了孩子們一齊唱出的驪歌。臺上彆著花的小姑娘是學生致辭代表,而她背後又彷彿站著一位高瘦,他微笑著,像小姑娘胸口同樣微笑著的夾竹桃。她也許感受不到,但是我確信,她的親人一定為她而驕傲。

  走到最後,我停下了。再回望,我身後的一切都將是物是人非。只有路上的他們,還依舊是原來的模樣。人們總喜歡欲蓋彌彰,但往往遮不住內心的醜惡與自私。他們不同,他們更鮮活,更單純;或許我是愛著他們的,又或許我的幼稚和任性不允許我愛他們。

  林英子一直在長大,她做的也許有錯。但是又有哪個孩子擁有無過錯的完美童年呢?她遇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做了各種不同的事。所以她才變得冷靜,所以她才會長大。長大了,看了那麼多,那麼多的令人悲喜交加的結局。她是局外人,故事的結局不是她的牽掛;她又是局中人,她成為了所有人的牽掛。最後,父親的去世也帶來了她的結局:林英子已經長大了。她會變成更優秀的林英子,但不再是孩提時活潑天真的小英子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我的爸爸也愛花,等到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時候,我希望我不再是現在的我。到那時,我能夠獨當一面,撐起自己的人生;我要變得冷靜,讓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不再荒唐;我要變得安靜,不把無意義的光榮當做光榮;我要變得淡然,不再看重名利。

  我不會後悔,因為這是我期望中的“我”。

  走吧,不要停下。現在的我也許會放下《城南舊事》,但在將來的某一天,我會再翻開它。我可能已經老了,可能忘記了林英子。到那時,我又會重新遇見故事中的每個人了。

  我不住在北平的城南,但我會同林英子一樣,學會成長。

  《城南舊事》的讀後感5

  炎炎夏日,捧一本《城南舊事》,品一杯茶,尤是愜意。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分成五部分: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在五個故事中,其中《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令我印象深刻。

  英子在小學最後的畢業典禮上,她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並致謝詞。這是爸爸對英子的囑託,英子真的實現了,可是爸爸卻病倒了,回到家時等到的是爸爸在醫院病逝的訊息。

  “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爸爸說的這句話時刻縈繞在英子的耳邊。爸爸的突然離世,英子勇敢的面對,幫媽媽一起擔負起家庭的責任。

  “哪怕生命裡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的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堅強忍受,好好活著。”這是《活著》中的一句話。其實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挫折、苦難,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只要堅持不懈,終會取得勝利。

  記得我升入初中要住校。開學第一天心裡很忐忑,第一次軍訓,第一次住校,一星期看不到父母,又要面對陌生的環境,我能堅持下來嗎?雖然心裡很糾結,但是我在心中暗自做下一個決定:這一個星期,就當成是夏令營,我要磨練自己,我要獨立起來!即使父母不在,我也可以照顧好自己!我可以的,我要證明給父母看!

  白天軍訓時,汗水順著臉頰而下,我絲毫不動;午休時,我睡不著,極力閉眼不打擾別人;晚自習,我爭分奪秒寫作業,然後預習第二天的課程;第二天的清晨,我是宿舍第一個收拾好內務到操場鍛鍊······

  一個星期,我做到了!我成功的堅持了下來!以前,父母離開半天,我就要哭;而現在,我可以自己洗衣服,還可以照顧別的同學。我不再像以前膽小怕事,我不再像以前那麼軟弱。我做到了,我可以獨立生活!我戰勝了困難,感到自己的確長大很多,心中充滿了驕傲。

  “時鐘滴滴答答地響,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記錄的是我們的成長曆程。那一個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就像花園中一株株的含苞待放的花朵,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五彩斑斕;成長中的故事猶如天上的星星,讓我們在黑暗的路上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看《城南舊事》,我的心頭漾起一絲絲溫暖與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