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長城> 【精華】描寫長城的作文9篇

描寫長城的作文

【精華】描寫長城的作文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長城的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描寫長城的作文 篇1

  看著這美麗的景色,我突然想起了在秦朝修建長城的人。他們用智慧和雙手建造了長城,長城就這樣屹立在這片土地上幾千年了。

  看著這壯麗的景色,我突然想起了古代守衛國家計程車兵。我記得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依靠不屈不撓的軍隊和人民,為了保衛中國的領土,即使犧牲了生命,也不願意做日本人的奴隸。我也想到此時此刻站在國境線上計程車兵,他們日夜守衛著國境線,防止其他國家入侵中國。

  看著那壯麗的風景,我想懂了,終於想懂了。堅強,可以戰勝一切,但懦弱,只能理解失敗。

描寫長城的作文 篇2

  第一天,我們一大早就起床坐車去登八達嶺長城了。

  我們大概坐了兩個小時的車,終於來到長城腳下。從山腳向上望去,古老的長城像一條灰白色的巨龍盤踞在蒼翠的群山之上。我們跟隨擁擠的人群登上了長城,還親手摸了摸建造長城用的巨大的條石和城磚。因為天特別熱,我們走一段,就會跑到烽火臺裡面歇歇腳,烽火臺四面通風,特別涼快。我們登上第四個烽火臺時,已經大汗淋漓,筋疲力盡了,這時,導遊阿姨告訴我們,這麼雄偉壯麗的長城可是古代勞動人民用雙手一磚一石建的,是用來抵禦外侵而建造的,全長一萬多公里呢。聽完導遊阿姨的一番話,所有人都感慨萬千。

  所謂“不到長城非好漢”,小朋友們,你們也一定要去登長城呦。

描寫長城的作文 篇3

  天空陰沉沉的,佈滿了黑壓壓的烏雲,像一個魔鬼張開血盆大口,可怕極了。

  長城,高大巍峨,矗立在大地上,頭頂著大片大片的烏雲,望著遠處的群山,看著山上隨風擺動的大樹,任憑狂風颳在它身上,一動不動。烽火臺中刮入一陣風,“呼呼”狂風在裡面嗚咽,呼嘯。長城上塵土飛揚,增添了一絲神秘氣息。

  “呼呼——”狂風更強烈了,小雨也仗著狂風的威勢出來玩了,隨風在空中飛舞著。下雨了!下雨了!雨滴們彷彿在呼喊著。“嗒嗒,嗒嗒。”一滴滴的雨滴打在長城上,落入縫隙中,不見了蹤跡,他們的同伴見了,惱羞成怒,衝啊!上啊!雨滴越來越多,紛紛打在長城上,但,無濟於事,長城依然堅強的挺立著。

  暴風雨,暴風雨要來了!“嘩啦啦”天空中灑下了豆大的雨點,砸在長城上。來吧!來吧!“轟!”一聲炸雷在空中響起,白光撕開了天空。狂風,暴雨,在烏黑的天空中交織著,長城上也漸漸出現了一個個小水窪。但長城依然在大地上屹立不倒、決不動搖!

  太陽漸漸露了出來,狂風暴雨也沒了力氣,風靜了,雨停了,一道道陽光照射在長城上,經過雨水的洗禮,長城似乎也更加堅定、勇敢。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描寫長城的作文 篇4

  遠在20xx多年前,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把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線起來,築成一道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用來抵禦匈奴的入侵。

  現在,在我的面前就有一張長城八達嶺段的照片。長城八達嶺周圍是一望無際的山巒,連綿不斷,鬱鬱蔥蔥。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整個大地猶如一張寬廣無限的大地毯。放眼莽莽的群山,長城蜿蜒于山脊之上,猶如一條探首天際的巨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它彷彿有生命,正在奔騰似的,雄偉而瀟灑,莊嚴而矯健。近看這段長城,是由關隘、城臺、烽燧、城牆四部分組成。關隘,顧名思義就是建築在交通要隘的關口,常常駐紮重兵防守,自然使敵軍很不容易攻破。烽燧是用來作軍事通迅點的。如果發現敵情,就立刻點起狼糞,據說味道很不好聞,可那滾滾的濃煙,在當時還真是通訊聯絡的好辦法。長城的城牆內填石塊、泥土,牆頂用方磚鋪砌,排列得非常整齊,當然也很牢固,否則,長城怎麼會現在還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城牆外側有兩米多高的齒形牆,叫作垛口,垛口上面有盼望口,下面有射口,分別是眯望和射擊用的。城牆頂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還可以互相呼應。可見,長城的設計者考慮得非常詳盡周到。

  長城的每一撮土、每一塊磚石無不滲透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據記載,明長城修了近200年的時間。有人曾計算過,如果以現存長城的磚石土方去修築厚1米、高5米的大牆,那麼,它可以環繞地球一週有餘,其工程之浩大可想可知。而這麼大的工程就是靠著無數的臂膀、無數的手,把幾千斤重的巨石扛上這陡峭的山嶺完成的。我的眼前頓時浮現出苦難大眾在皮鞭和吃喝聲中艱難修建時慘不忍睹的景象。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同膚色的國際友人到了中國,都要去登長城。這些遊人彷彿趕集似的,形成一條人的巨流,湧動著,奔騰著,不斷掀起“人的浪花”。聽,“卡卡,卡卡”,遠方傳來了由相機拍照的聲音組成的交響樂,那是不經修飾的最動聽的音樂。

  這張照片,的確是饒有情趣和令人遐想的。此時,我彷彿正漫步在蜿蜒盤旋的長城上,撫摩著用血和淚築成的長城。

  長城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內外是故鄉。長城,中華民族的脊樑。一條騰飛的巨龍,在千里關山、萬里寒漠中,在朗朗青天下,在巍巍大地上,奔騰跌宕。

  少卻了戰火喧天的壯響,罷卻了鼓角爭鳴的餘音,在血與淚所凝聚起的沐死抵抗和殺伐聲後,大漠孤煙,浩浩黃沙,萬里長城顯得如此的荒涼寂寞

  近乎被神聖化的城牆——長城,受著世界人民的頂禮膜拜。旌旗翻飛,長城需要續寫一份輝煌的榮耀,屹立中原,睥睨世界,神采飛揚,成為世界建築之林中最燦爛的華章。 千年的風霜沉澱下歷史的飽和鹽分,數百年的經營煥發出耀人的容光。1999,長城從數百古典建築中以沉重的步履緩緩走出來,引領華夏文明不朽的光芒,走向世界之巔。 然而,歷史總是在最為平和的時代波瀾起伏,萬里長城在笑傲世界建築的行程中崎嶇坎坷。長城的投票數依然漲落不定,岌岌可危。國內宣傳力度不夠,外國投票數杯水車薪。中國內部的保守和謙遜,使長城進軍世界七大奇蹟舉步為艱,征程漫漫。何時才可見萬丈陽光?水火交接,憑誰可力挽狂瀾?

  無庸置疑,長城厚重的歷史和歲月孑遺的風雲,都是它最本質的驕傲。我們把它溶成一種民族精神,一種崇高的信仰,以為無需張揚就可應者雲集,浩浩蕩蕩。長城,總是在風雨的浸溼和戰火的`洗禮中忍耐、等候,卻忘記如何去享受劫數過後的歡樂和果實。正如勤勞而樸實的中國人民一樣,超然的看待一切,在和平中沒有狂妄和驕傲。當長城的號角吹向時,殺生瀰漫,縱橫馳騁;當號角過後,卻是落日斜陽,隨馬踏青草。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也是這個民族的怯弱。正如這次評選,中國人民不知道渲染和宣揚,使得萬里長城在嗚嗚低吟,哀婉悵惘,失卻了往日壯志淋漓的激昂!

  七月七日的謎團,誰可改變分曉。這烏雲密佈的天空,等待著我們撥雲開霧,揭開黎明的曙光。當長城的號角再次在新世紀吹向,不為廝殺,不是警告,只是展現我們民族的氣魄——那鐵骨錚錚的脊樑——的時候到了。我們在謙遜退讓的守望中已失去耐心,我們需要自己營造一個輝煌的現在。拋開歷史傳統思想的束縛,讓長城,這條東方的巨龍,騰雲駕霧,鱗爪飛揚。讓長城的號角重新響徹四面八方,震響寰宇!

  只有憑藉自己,懷著一份對長城的崇敬,果敢而堅定的承認它的輝煌,勇敢而執著的創造新的風華,長城——中國的歷史符號,才可源遠流長,讓世界重新審視中國,萬古流芳!

描寫長城的作文 篇5

  今天,我終於來到我心目中的萬里長城啦!我仔細地觀察了北京長城,想找找與我們臨海長城的不同,看看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它真有幾個特別的地方。

  第一點,長城的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垛子上有眺望口和射口,供我們打仗射擊用。

  第二點,長城上的城臺有些是有蓋的,有些是沒有蓋的,沒有蓋的城臺叫烽火臺,我說烽火臺的功能是用來眺望的,相互之間傳遞資訊用的,比如說,有敵人來的時候,有一萬人放一炮,有兩萬敵人就放兩炮,兩個烽火臺之間就能傳遞補資訊。

  第三點,我發現了長城上有一個很神奇的東西,有很多從長城裡伸出的來石頭管子,我問爸爸,這個是不是古代用來排水用的。底下還有一個長方形的石盤。一邊還有一個像漏斗一樣的東西,我猜想這個是不是下水道啊,我想明白了,這就是古代的防雨工具和排水道。

  第四點,長城是一塊塊大大的石磚做的,爸爸問我一個問題,這長城為什麼是一邊高一邊低的,我想了想也沒有想明白,爸爸告訴我,高的一邊是抵擋匈奴的,不然,低的一面朝北面的,我們漢人就會被匈奴的箭給射死了。

  第五點,我最好奇的,就是古代的時候沒有起重機、沒有汽車、沒有拖位機,這大巨大的石塊是怎麼被拉到這高高的山上呢。媽媽告訴我,修這條萬里長城的時候,有很多老百姓被拉來當工人,沒飯吃,還要沒日沒夜地幹活,後來就活活累死在這長城上,最後,他們身體就埋在這長城裡了。我聽了之後,心裡酸酸的。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從長城上走下來,課文上說,這長城啊,它在崇山峻嶺之間盤旋著,就像一條長長的龍,一共有一萬三千多里,也就是說,爬完了萬里長城,你就等於走出了北京城。我覺得課文裡說得確實與我看到的是一模一樣!

描寫長城的作文 篇6

  勞動節時,我和老爸去了北京的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它是著名的5A級景區。我們坐纜車登上了長城。放眼望去,一座山連著一座山,真是山巒疊嶂啊。長城好似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崇山峻嶺之間,隨著山勢翻轉一眼望不到邊。從長城往外看,滿眼的綠,好似山都穿上了綠色的外衣,上面還點綴著各種各樣的花,好似群芳爭妍。山谷間小溪潺潺流動,也不知道它們忙著去澆灌哪一片田,還是奔向大海。我抬頭望向天空,一望無垠的藍天下,只見蒼鷹在天空中翱翔,時而飛上雲霄,時而俯衝山谷。祖國的河山真是美哉,萬里長城更讓人心潮澎湃。

  長城主要是用花崗岩和磚石做的,由關隘,城牆和烽火臺組成,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它宏偉堅固,跟別的城牆不一樣,別的城牆打仗時只能用上面的垛口來打擊敵人,而長城就不同了,它下面還有一個類似狗洞的射孔,可以在敵軍來打的時候,從下面攻擊敵人,有很好的立體攻擊效果,而且每隔100米都有一個烽火臺,可以傳遞資訊,提前發現敵人,起到易守難攻的防禦作用。

  我很驚歎兩千年前我們祖先在沒有機械裝置的情況下是如何修建的萬里長城,我為他們的勤勞和聰明而驕傲。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描寫長城的作文 篇7

  這個暑假,我們全家去北京遊玩,讓我最難忘記的就是長城了。

  一大早我們起來後,匆匆地吃過早飯,便向八達嶺長城出發了。一路上陽光燦爛,風和日麗,還看見了許多綠油油的小樹小草,還有一些高大的立交橋和名勝古蹟。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八達嶺長城的腳下。向上看去,長城就像兩條巨龍盤纏在一起,非常神奇。長城的旁邊還有一片綠林,看上去非常壯觀。再上長城近看,有一塊石碑立在上面,上面有毛主席題的“不到長城非好漢”。

  長城上面每三百米就有一個堡壘,城牆外沿有成排的垛子,還有一些方塊,可以用來觀察和攻擊敵人。長城還很險,我只敢一步一步地上。許多外國友人也慕名而來,他們上的飛快,可能是太想看到美麗的景色吧!

  有機會我還會來的!

描寫長城的作文 篇8

  長城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防禦性軍事工程。長城東起山海關,穿過高山,越過深谷,伸蜒於沙漠和草原,一直到達終點嘉峪關。全長1。2萬餘華里,故稱萬里長城。

  長城的修築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步完成的。從修築伊始到最後完成,歷時20xx多年,若把歷代修築的長城連線起來,總長超過50000公里。長城以其氣勢磅礴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從衛星上遙瞰人類的家鄉——地球,所見不多的建築物之一即有萬里長城的身影,她是中華民族艱苦卓絕、堅韌不拔、古老文明的象徵。

  在公元前五至七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諸侯爭霸,戰爭頻繁。為了防禦北方草原強悍的遊牧部落襲擾中原,位於北部的燕、趙、秦等國於要衝之地高築城牆。秦始皇統一中國,將列國長城連成一線,從而形成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延錦萬里的軍事屏障,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古代工程奇蹟。自秦以後直至明朝等各代都規模不等地新築和增築過長城。特別是明代,為了防止蒙古族崛起和東方女貞族人的入侵,朝廷採取"高築牆"方針,對長城進行了18次大規模修築,延續時間長達200餘年,將歷代土石城牆都改為條石城磚壘砌,工程艱鉅浩大。到清代康熙帝決定採用"懷柔"政策,決心罷修長城。從此長城成為歷史的遺蹟。

  長城不是一道弧立的城牆,而是由關城、敵樓、煙墩等組成的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歷代修築長城都依照"因地勢用險要塞"的原則,關城隘口或建在山峽深谷、危崖絕壁之間,或建在河流轉折之處,或建在交通要塞,以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到了明代,城牆防禦體系極其嚴密,城牆以磚石砌成,高約10米,寬約5米,內為宇牆,外為垛口。牆上每隔30—100米建有敵樓,敵樓有實心和空心兩種,平面有方形和圓型。實心敵臺只能在頂部瞭望射擊,而空心敵臺下層住人,頂部瞭望射擊。敵樓還有儲藏軍械、糧草的券室和運兵通道。在高居山嶺的城牆上還壘砌有雕堡式煙墩,一旦戰爭爆發,位於前線的煙墩點菸報警,頃刻之間訊息即可傳遍全線,士兵透過能容十人並行的牆頂通道奔赴戰場,從垛口進行射擊。

  歷代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上設有關隘或關城,並派重兵鎮守,如明代設立"九邊"重鎮,即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等。這些重鎮分割槽、分段把守長城。著名的關城有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等。

  山海關南抵渤海,北踞燕山,位於河北秦皇島東15公里。"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它是萬里長城關隘的起點,"關內"、"關外"的分界處,與居庸關、嘉峪關並稱為長城三大名關,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重鎮。

  居庸關在距北京50公里的昌平縣境內,有南北兩口,南為南口,北稱八達嶺。現存關城建於明代,是名將徐達督建的。關城位於長達20公里的深谷之中,因山勢雄奇,自古即有"絕險"之稱,是北京西北的門戶。自金代起即被譽為"居庸疊翠"而列入燕京八景之一。

  嘉峪關在白雪皚皚的祁連山之南,北為茫茫天際的荒野,佔據"絲綢之路"的咽喉,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與東邊的山海關遙相對峙,號稱"天下第一雄關"。

  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長城是中國的驕傲,也征服了世界。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描寫長城的作文 篇9

  北京的八達嶺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徵,我很榮幸去過長城。

  站在長城腳下,長城像一條銀帶系在大山上。無數大山拔地而起,就像幾個大巨人站在那裡,託著我們的長城。

  八達嶺長城很高,可坐纜車或步行上去,在纜車上往下看,真是青山懷抱。纜車青雲直上,長城陡峭無比。既高大又宏偉,真讓人敬佩。

  下了纜車,進入長城中段,真陡啊!它的磚已經被千千萬萬的人踏得凹凸不平。長城總長5萬多千米,它的結構主要是烽火臺、關城、垛口、軍用道路等等等等。道路寬時,可以五馬並行,而有的地方很窄,一次只能過幾人。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烽火臺,站在烽火臺上往下看,蜿蜒曲折的長城,就像一條巨龍在飛舞,一個連成一個。連綿起伏的山脈襯托的長城,好像群山蒼翠、山巒起伏。顯出一派雄偉的景象。高大、宏偉的烽火臺就聳立在眼前,它們分別有瞭望口和射擊口,供瞭望和射擊用。站在長城大道上,長城在幾座龐大的山中若隱若現,遠處山脈前面薄霧籠罩,像傳說中的仙人之所。身臨其境,婉如一幅美麗的油畫。在高處往遠處看,感覺藍天白雲,青山連綿。

  再上一段臺階就要到好漢坡了,儘管我們已經精疲力盡,滿頭大汗,但還是堅持爬上了好漢坡。幾個大字映入眼簾:“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很自豪我登上了長城。

  長城實在太壯觀了!它是勞動人民辛苦勞動的結晶,是世界偉大的奇蹟,是我心裡嚮往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戀戀不捨,期待下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