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900字> 【熱門】中秋節的作文900字合集九篇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熱門】中秋節的作文900字合集九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900字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1

  每逢中秋節時,心裡總有說不出的苦痛纏著,可想到父母與自己相隔兩地,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我除了傻笑,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笑之餘又似乎隱約有淚的味道,實在正是因為後面有看不見的淚,說不清的孤獨。中秋的夜晚,別人的幸福與歡樂,我不羨慕也無羨慕的必要,與其羨慕不如找些理由來填充心裡的孤獨,為自己找一絲的安慰。我無法說清我內心裡的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不過說清也許只是多餘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經發生了就只能面對,無法拒絕也抗拒不了........

  中秋節,是閤家歡樂、團圓的日子,本是滿懷暢飲的時刻,可為何心中卻有種孤獨的愁緒浮上心頭。匆匆過了十八年,在記憶中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因此童年比別人少了幾許關心與呵護,比別人多了些孤立與堅強。每一個節日都是由自己度過,從未享受過生活節日的氣氛,家的溫馨,所有的歡樂都走向寂靜。父母一生忙碌,長年累月在外,漸漸的習慣了這一切,總之黑漆一團活著,夜闌人靜,回頭一想,哪能夠不為自己悲哀,哪能夠不痴痴地笑,笑裡感到無限的生的悲哀。

  中秋時的月亮好圓,凝視著天空,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別人幸福的聚在一起享受這節日的氣氛,而我卻只能把它當作休假日一樣百無聊賴的打發。靜謐的夜,望著皎潔的月光,星星似乎在向我眨眼,像是在諷刺我的孤獨,頓時有種想哭的衝動。

  每逢中秋節時,心裡總有說不出的苦痛纏著,可想到父母與自己相隔兩地,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我除了傻笑,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笑之餘又似乎隱約有淚的味道,實在正是因為後面有看不見的淚,說不清的孤獨。中秋的夜晚,別人的幸福與歡樂,我不羨慕也無羨慕的必要,與其羨慕不如找些理由來填充心裡的孤獨,為自己找一絲的安慰。我無法說清我內心裡的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不過說清也許只是多餘的,存在就是合理,已經發生了就只能面對,無法拒絕也抗拒不了........

  皎潔的月光用白紗裝飾了大地的美麗,道路旁的燈光普照著大地,燈光與月光渾為一體,顯得格外的美麗。心中同時充滿了孤獨的惆悵和感受中秋月圓的歡悅,這兩種情緒混雜在一起,使我的心就像一清一濁兩水交匯的河流,兩水都洶湧著,努力撫平,使它們融合一地,並且進而相互在對方中消失,以使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

  中秋,沒有家人的陪伴我並不孤單,因為我同樣可以感受到幸福,有月光的陪伴,星星的閃爍,依然是那樣的和諧的美。那皎潔的月光的美,不僅是我,就連時間也會被它俘虜了,換種心態看同一件事會得到不同的解脫。

  淚與笑,同樣可以演繹出不同的精彩。中秋,自己並不孤單,因為在生活中已依附了它歡樂的氣氛,所以一個人過又何妨呢?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2

  中秋佳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想除了初夕以外只有中秋節那天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吧,中秋佳節,人月兩團圓這是一美事。對小孩自來所說,最有趣味的莫過於晚上的“賞月”會。

  在溶溶的月色下,在花園的葡萄架下放一些桌椅,擺滿各種應節食品、月餅芋頭、栗子、田螺、水果等等,豐富極了。輕霜初降,月光如銀,涼風習習。爸爸和叔叔在閒談,或者下一盤棋,……;小孩子呢,在花園裡飛,留學生下一條條光豔的彩流,那是他們手裡提著的燈籠。有傳統的紙紮,上面著各種圖案和人物,還有姿勢各異的卡通燈籠,五花八門的。經過桌子時往往抓一個田螺或栗子,隨即飄開,留下純摯的歡笑聲。還有水塘裡的蛙聲,匯成一片、、、、、、

  月亮越爬越高,快到半空中的時候,媽媽的祭月工程也完成了。一陳噼噼啪啪之後,大家都圍了過來開端品嚐食品。邊吃邊談,談工作,談學,還有鄉間事。

  談著,談著。忽然間,不知是誰喊道:看多圓多亮的月亮!月光如水銀瀉地般,潔白無瑕。就像披著婚紗的新娘在半空中散步,露出甜蜜的微笑!映照在村前的池塘上,微波的青煙,忽明忽暗地閃動的燭火,增加了幾分神秘。

  月色、輕霜、歡笑聲……

  清新怡人,安靜和諧,充滿歡樂、祥和的晚上!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了多少美好的詞句,詩文來形容她,藉以表達美好的願望和衷心的祝賀!

  富饒,是窮怕了的中國人最的願望。改革開放,國民走上了富饒的道路。卻碾了我的中秋明月夢。

  公路伸到了樹過,工廠越建越多,樹木越來越少,水塘被填平了,蛙兒,昆蟲等都無奈地搬走了,機器的轟鳴替代了蛙蟲的鳴唱,漫天塵土“驅散”了清新的霜露。強勁的秋風送來的不是花草香蘊,而是各種難聞的惡臭鋼鐵廠、輪胎廠、化工廠、水泥廠、陶瓷廠……晝夜不停。兒時的景物茫然無存。

  我再也看不到那美景,再也聽不到那精美的天籟琴音。看到的只是高大廠房猙獰的暗影似張開的血盆大口,聽到的卻是單調、乏味,甚至令人討厭的機器聲,聞到的是陣陣令人作嘔的惡臭。煙窗裡吐出的煙霧,汽車駛濺起的塵土,漫天蓋地,灑在我們的身上,鑽入我們的鼻子,眼睛、耳孔,渾身高低,裡裡外外都是塵土。在戶外多站一會兒都難受,莫說要露天賞月了,只能從窗口裡窺測月亮姑娘真容。

  不知何時,月亮姑娘也變成了阿拉伯姑娘,披上厚厚的面紗,再也看不到她皎潔的面容。或許是因為受不了難聞的氣味,掩面而行。

  滿桌的東西,一家的親人,滿屋的熱烈,卻沒月可賞!我是多麼悼念童年的中秋,兒時的美景。多渴能再聽到親切的.蛙聲。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太大的處所,不需要華麗的擺設……

  我只要一片藍天,一個月朗風清的夜晚。

  我想,有著類似經歷的人都會渴望,渴望“可續發展”的春風,吹散罩在我們頭上的煙塵,吹走那難聞的惡臭,使工廠,家園掩成畫,讓蛙蟲共鳴和唱。

  讓我們共享一輪明月,共建幸福生活。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個中秋我的愛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汙濁的煙雲遮住了我的眼睛,我找不到月圓的時間和位置。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3

  一年一度中秋月,中秋佳節,家家團圓,戶戶歡歌,品嚐月餅,把酒賞月。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生活條件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月餅的種類、花樣和系列日益豐富起來了,月餅的品牌更是應有盡有,無所不有,其檔次也是叫著勁兒地上,讓人飽享眼福,盡享口福。然而,最讓我回味無窮,記憶猶新,難以忘懷的的卻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困難時期,母親親手製作的“黑月餅”。

  那時候,家裡人口多,勞力少,全靠父親一個整勞力掙工分吃飯。家裡窮的叮噹響,幾乎是揭不開鍋。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別說是買月餅,就是填飽肚子也很不錯了,所以說,那時候若買月餅吃,簡直是異想天開,白日做夢。但是,每當到了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為了營造中秋節的美好心境和溫馨氛圍,母親總是要親自動手製作一些月餅。為了讓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既好吃又好看,巧手的母親專門製作了一個精美的“月餅模子”。那時,由於家裡窮,沒有細糧(小麥麵粉),只有粗糧(地瓜面兒和蕎麥麵兒等),母親先把黑黑的地瓜面和蕎麥麵摻起來加溫水和好後,再做成圓圓厚厚的小餅,隨後,再用一些在乾鍋中炒熟了的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紅棗、板栗和糖做成香甜味美的餅餡兒夾在小餅上。沒有紅塘或白糖,母親乾脆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地把鄰居家辦喜事時給的一把糖塊砸碎放在餅餡兒上。然後,母親便把做好了的那些小巧玲瓏的小餅放在鍋內蒸熟。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再把蒸熟了的黑麵餅,放在乾熱鍋內或煎、或烙、或烤,使其變硬。母親在製作月餅的時候,還特別喜歡弄些新花樣,專門在上面刻制了耐人尋味、豐富多彩,十分引人的圖案和詞句。使這些自制的黑黑的“鄉土月餅”增色不少,不僅好看,還好吃。每當到了中秋佳節母親製作“黑月餅”的時候,我們兄妹幾個總是圍在鍋頭旁邊盯著看個不停,直饞的我們流口水。我們那兒有給孃家送“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風俗習慣,母親總是早早地把“黑月餅”做好,給外祖父和外祖母送去。外祖父和外祖母常常是邊吃那香酥脆甜,味美可口的“黑月餅”,邊合不攏嘴地邊誇我母親的手藝好,做的“土月餅”有滋有味,無汙染,不傷害身體,是保養身體的高階營養品,好吃,愛吃,永遠也吃不夠。因為我家母親自制的月餅美味兒飄香,左鄰右舍都能聞香噴噴的月餅清香,有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還惹得西鄰劉嬸家的孩子吵著嚷著拉著他的母親,用他家從城裡買來的高檔的“白月餅”或“黃月餅”到我家裡來換“黑月餅”吃哩。

  雖然現在那些花花綠綠的月餅多得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但我卻對母親親手製作的“黑月餅”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兒時母親親手製作的中秋月餅黑黑的,圓圓的,香香的,豔豔的,美美的,甜甜的,那種感覺至今讓我難以忘懷,給我了帶來美好的回憶,曾經不止一次地在酣夢中“品嚐”到過這種“黑月餅”。餅黑黑,情深深,黑黑的月餅濃濃的情!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4

  又是一年中秋節。又圓又大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灑滿了整個陽臺,柔柔的,清亮亮的。樓下花壇裡花草的氣息混合在空氣中,淡淡的,甜甜的。樓前面的廣場上三三兩兩的人們圍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賞月,海闊天空地交談。陽臺上,姥爺、姥姥、爸爸、媽媽和我圍坐在餐桌前,一邊吃飯一邊交談。

  我忽然有了個念頭,就問:“姥爺,您小時候是怎麼過中秋節的?”

  姥爺於是就給我講起了他小時候過中秋節的情形:那是建國初期,物質很匱乏。還沒到中秋節,孩子就巴望著。當中秋月亮升起來時,大人們就把三塊憑糧票和錢買來的月餅、半斤糖果擺上餐桌,還擺上一小盤柿子餅和一小盤花生。花生是自留地裡種的,但大部分都換成日用品了。柿子餅是太姥姥買來柿子自己做的。姥爺要和三個兄弟姐妹分吃那三塊月餅,太姥爺太姥姥是捨不得吃的。吃完月餅,姥爺他們就出門找小夥伴玩。十幾個孩子聚在一起,吃完從家裡帶出來的糖果柿餅,然後分成兩組在草垛旁玩攻山頭的遊戲。姥爺講完後發出一聲感慨:“要是你太姥爺、太姥姥看到現在的幸福生活那該多好!”。

  “爸爸,你小時候怎麼過中秋節呀?”姥爺剛講完,我扭頭問爸爸。爸爸笑眯眯地說:“我小時候,每到中秋節的前幾天,你奶奶會到商店用糧票和錢賣九塊月餅、一斤糖果、兩斤花生和兩三斤蘋果。四塊月餅用粉色的紙包好送給你太爺爺、太奶奶,其它美食也送給太爺爺、太奶奶一半,剩下的留到中秋晚上吃。中秋節晚上,你爺爺奶奶高興地吃著自己用黑麵粉做的糖餅,我們兄妹三個狼吞虎嚥地吃著美味的月餅,還沒品出個味,就已經沒有了,只好期盼明年的中秋節了,真饞呀!”爸爸說到這還不由自主地嚥了嚥唾沫。“然後我們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稻草人’和‘捉迷藏’的遊戲。”

  “我是最幸福的,最快樂的,我的中秋節最有意義!”我大聲說。“為什麼呀?”媽媽問。“看,這一桌子的美味佳餚,都是我喜歡的。紫紅的葡萄、清蒸的鱸魚,還有這些月餅——蓮茸餡的、豆沙餡的、蛋黃餡的、水果餡的,小魚樣子的、小熊樣子的、玫瑰花樣子的……是我最喜歡的。” “原來你是一個小饞貓!”爸爸哈哈大笑起來。“才不是呢。”我立刻辯解。“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擁有你們的愛,我的中秋節最幸福!”媽媽恍然大悟:“怪不得你常問我們最愛誰,原來是擔心我們不愛你呀!”我害羞地笑著拿起一塊水晶月餅塞進媽媽的嘴裡。

  這時廣場上燃起了燦爛的焰火,夜空瞬間綻出朵朵絢爛的花。人們發出陣陣歡呼聲。月亮更大更圓了。廣場上人群都散盡了。在這寧靜祥和的夜晚,我走進屋裡,打開了琴,彈奏起海萊爾的《渴望》。

  午夜時分,我們全家三代人向當空的月亮三鞠躬,感謝它帶給我們無比的圓滿和幸福的時光,祝願祖國明年的月亮更圓更亮。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5

  春來暑往,夏去秋來。時日變遷,曾經那些能無憂無慮享受初中愉快生活的日子已悄然逝去。留下的只有即將面對人生第一道關卡的擔憂、焦慮。即便擔憂,即便焦慮,時間也不會隨你的心情而發生改變,他只會忠誠的按照天地間的法則,一秒一秒的流逝。

  中秋節。從不缺席的它,今年也如約而至。像這樣能悠閒心情賞月的日子怕是不多了。它像沙漏中的顆粒,一點一點的落下。中秋,一直流傳至今的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之一。它,被古人賦予多種文化色彩。嫦娥奔月便是其中最為著名,最能觸動人心的神話故事。嫦娥為保護不死藥不得已來到月亮,等回到家中的后羿發現自己妻子已經不在時的苦苦尋找,如此恩愛的一對夫妻,到最後他們卻迎來天人永隔的悲慘結局。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卻不能彼此在一起。在這個故事中,后羿和嫦娥並不團圓。這似乎銘銘中暗示著什麼。

  論古今秋,寫中秋者,多是悲苦者。團圓者甚少,愉快者甚少。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種種詩句表明,他們,在中秋這個“美好”的節日,過得並不是愉快。他們不是思念家鄉父母,便是感慨平生遭遇。

  月亮天黑,瑩瑩月光傾瀉而下,像銀綢灑滿大地。餘於家外,孤賞皓月。站立背手,仰望天際,只見漆黑的幕布上只掛有一盤銀圓,感之皓亮。頷首垂下,卻見魚鱗之白光在一旁躍動,嘆之優雅。耳畔呼嘯起,風嗚咽,葉戰慄,竹在風的推動下,其影四處飄動。忽感涼冷,乃兩手一緊衣服,僅此而已。又將首埋向天空。苦苦追尋那一縷鄉愁。

  這怕不是,文人雅士最常見的賞月姿勢了吧。逝去的詩人在中秋感慨他們的心情。而我們呢,恐怕只會有這種的想法吧。哇,中秋到了,又能多放一天假期了,這天我用來幹什麼事情呢?又或是,中秋到了,多放一天假而已,為什麼會多這麼多的作業啊,不如不放假,而且學校肯定會要回來這一天假期!現如今,中秋節越來越多的作用是,多給孩子們放一天假期。雖然國家的初衷是讓大家銘記歷史,記住屬於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不要讓其銷聲匿跡。是,我們是記住了。僅僅是作為多了一天假期而記住,這又有何用?外在內失。

  但,會變成這樣,其實也是必然的吧。中秋節已然成為了附屬品。

  不管我們如何對待中秋節,用好的心情也罷,用壞的心情也罷,中秋節還是要過的,月餅還是要吃的,親戚朋友還是要見的。那麼,就不如先忘掉明天的焦慮,昨日的煩惱,愉快得過箇中秋節,對吧。

  我們活在現在,而不是過去。或許我們會未來考慮,但我們的考慮是為了未來的現在,你會過的更好。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6

  中秋,對我來說,也只不過就是吃個月餅,沒有多大的樂趣。這幾年都是在學校過的,老師也會發個月餅以表示節日到了,大家聚在一起熱鬧熱鬧。嘿,今年的中秋可不同了,節日在星期五,我可以回家過中秋了。想著一家人圍著桌子坐著,桌上放著一盤月餅,然後大快朵頤,心裡便美美的,只是——表哥和表姐居然湊熱鬧說要來我家,看來我可得早做準備了。表哥表姐學問好,每次在一起,就會合起來“對付”我。表哥自詡李白,只不過人稱“詩竊”,他專門改別人的詩,然後就“名正言順”地成了自己的了。表姐也不差,應付應付表哥還是綽綽有餘的。最可慘的還是我,他們的長處恰恰是我的短處,正好這又是中秋,詩興大發的日子啊!

  一放學,我就往家趕,還沒進家門就傻眼了:表哥表姐早已到我家了。我幾乎什麼也沒準備!唉,不管了,豁出去了,只能隨機應變了,準備應戰!我很快跑上了樓,把身上的大包小包甩個滿地,然後“嘩嘩”地一陣亂翻書,幾乎把家裡所有有關“月”的詩句都抄了下來,還讀了好幾遍——到時候把這些紙條拿出來可不好意思啊!吃過晚飯,月亮出來了,又大又圓,好一個明亮的大銀盤!我們在院子裡擺好桌子,放上茶水、月餅、果盤,兄妹幾個圍著桌子,喝茶,嗑瓜子,天南地北地暢聊。沒一會兒,表哥終於熬不住了,說:“大妹,小妹,我們來玩個遊戲吧!簡單點,就看誰說的詩句多,前提是詩中必須帶‘月’字,怎麼樣?”表姐自然不甘示弱,當場叫好。我也長長噓了一口氣,這個還算簡單,畢竟在學校裡還讀過幾首古詩詞的,應該還能應付。作為東家,他們要我帶個頭,從我開始。我連忙隨口說了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表姐介面:“明月當空照。”表哥裝出一副書生模樣,搖頭晃腦道:“玉梯橫絕月中鉤。”就這樣,我們依次“接龍”帶“月”的詩句:“蓬萊宮中日月長”,“行宮見月傷心色”,“泗水文章昭日月”,“兩表於今懸日月”……表哥越說越來勁,還沒輪到他說,就接了下去:“明月幾時圓?”“十六!”突然響起一個稚嫩的聲音,我回頭一看,原來是弟弟。表姐忍不住偷偷笑了起來,表哥咧著嘴說:“過來,也算你一個,小子!”

  這一聲“十六”打斷了我們詩句接龍的氣氛,表姐說:“算了,各人作一首詩就是了,別在這兒充當詩人了!明天就要回學校了,今天可是特地回來,我們兄妹幾個好久不見了,正好趁這個節日聚一聚。”對啊,聽表姐這麼一說,還真是!到底有多長時間沒有相聚了,我還真記不清了。言歸正傳,表姐提議作詩,這下完了,我哪會作什麼詩啊,作出來還不笑掉人家大牙!表哥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就笑著說:“你們啊,也就別在這大好月光下丟人現眼了,聽我作一首就好了。”說罷,站起來面朝明月,吟誦道:“明月幾時圓,把茶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夜是何節……”還未等表哥念下去,弟弟就嘲笑道:“平時都要偷李白的詩,今天改行偷蘇東坡的詞啦!”弟弟說完撒腿就跑,表哥緊追了出去,我和表姐笑成了一團。

  唉,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有聚必有散。待表哥表姐走了之後,我收拾“殘局”時才發現月餅一個也沒動過,我笑著拿起一個,咬了一口,只見裡面有一張紙條,寫著一句詩:“更入清風明月。”原來這些月餅都是他們自己動手做的,肯定花了他們不少心思和心血……這個特別又新鮮的中秋“圓月詩會”,讓我難忘。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7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又名叫團圓節,家家戶戶團聚。人們品嚐著水果、吃著月餅,觀賞著又大又圓的月亮,月亮十分明亮,如同一個被洗的很乾淨的盤子。

  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家說團圓也不算團圓,因為今天早上我奶奶還好好的,到了晚上因為肚子疼就在躺在床上起不來。今天早上,媽媽去菜市場買菜等待著晚上的中秋節,到了晚上月亮還沒出來,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呢?她因為不舒服所以在下面床上睡覺,我們幾個在樓上拿了水果、月餅等待著月亮公公的到來。過了一會,月亮公公露出了一點,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不一會好像是勇敢了起來,一下子蹦了出來。要是說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團聚也不對,因為有些人他們的爸爸、媽媽可能在外地打工,也可能出差,也有可能出了什麼意外。但是我家的中秋節過的還是很開心、快樂,因為我家團圓了,雖然我奶奶在床上躺著,但我家也算是人都到齊了。

  我為中秋節收了幾句詩句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喜歡團圓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活動作文篇二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裡,除了春節,中秋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們思念什麼?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遠方的親人團圓。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麼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團圓"的象徵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片熱騰騰的肥肉慢慢咀嚼著,味道鮮嫩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到過這麼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漸漸興高采烈起來,都相互祝福著乾杯。"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飯後,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裡賞月。面前放著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好像今兒個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裡的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著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然而我又想起王建的一詩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絲落誰家"。是啊,就在人們與家人團圓時,一定也有人身在他鄉而沒能與家人團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圓月託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單的你不要傷悲,抬頭看看那侖明月吧,說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著它呢。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8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節終於到了,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節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這天剛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裡聚餐,慶祝生日,共度佳節。

  來到酒店門口,譁!那裡人山人海,連泊車的位子都沒有了,人們把酒店都圍了個水洩不通。幸好我們預先訂好了四張桌,看到整個飯店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的歡樂景象,我心裡特別高興,盡情地賞著各種各樣的海鮮和名菜。

  吃完晚飯,我們就到海濱泳場看花燈。這時,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又大又圓,把整個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氣特別好,九點十五分,我們來到目的地時,沙灘上已經燈火輝煌,遊人如織了。我們沿著沙灘一邊觀賞一邊向前走。走進大門,“奇燈異彩耀水灣,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對聯則提醒遊人千萬不要忘記了在此賞月的大好時光。進入泳場,只見偌大的泳場裡到處都是火樹銀花,奇燈異彩。遊人的歡歌笑語此起彼伏。沙灘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擺開鍋碗瓢盆,搞起燒烤;有的在沙灘上鋪開塑膠紙,放上月餅、飲料等等,圍在一起,對月舉杯;有的人還手拉手跳起舞;熱鬧無比。

  今天晚上的花燈令我大飽眼福,真是流漣忘返。當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時,圓圓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們的後面。

  吃了晚飯,丁零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爸爸要帶我去看煙火。我聽了真是興奮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間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陽臺上去看月亮,因為今天多雲,無數顆繁星全都躲在雲層裡,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洩的清流,注滿大地。

  爸爸的摩托車聲從窗外傳來,他大聲地喊道:“冰冰,快點下來,再多穿點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樓,車“嘟”地一聲離開了家。一路上,涼風陣陣,開始覺得蠻舒服,漸漸的,感覺有點冷,讓我嚐到秋風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時,前面的汽車、腳踏車都堵住了,我們的車只能停停開開,開開停停,慢得像龜爬。我心裡真著急,眼看著前邊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開不快,可能是全嘉興的人都想辦法跑出來了,想看看這難得一見的美妙煙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揮下,我們停了車,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天上的圓月跟隨著我,今晚是團圓的日子,月色是多麼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聲,禮花像流星一樣出現了。紅的,藍的,紫的……五彩繽紛,萬紫千紅。“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聲一片連一片,使人忘記了白天的疲勞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煙花連續綻放了近30分鐘,一會兒如天女散花,一會兒又有繁花似錦的“菊花”佈滿夜空,一會兒晶瑩透亮的“星星”向你撲來,一會兒又見“五彩蘑菇雲”向上升騰……

  煙花晚會結束了,人們陸續回家,我緊緊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著中秋的涼風,回家了。天上的明月還是那麼圓,那麼亮……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繽紛的煙火,在我的腦海中怎麼也揮之不去。

中秋節的作文900字 篇9

  中秋節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境!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北韓、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在這古老傳統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於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的遊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遊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在不也是有大多數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徵。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見當時的月餅已經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餅”和”月”了。

  中秋節的來歷也有人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為推翻元朝的暴虐統治把”殺靴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紙條放進月餅裡互相傳遞!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們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悅吧!也有人說中秋節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們體驗享受豐收的喜悅與高興吧!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悅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