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800字> 【精品】元宵節的作文800字彙編六篇

元宵節的作文800字

【精品】元宵節的作文800字彙編六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800字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的作文800字 篇1

  時光就像一條川流不息的小河。春節匆匆就流逝而去,迎來的是另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有人說:“元宵節是快樂的。”而我卻說:“元宵節是美麗的,迷人的。”

  元宵節在民間有許多的習俗,如包湯圓、賞花燈、猜字謎、賞月等,其中我最愛的就是猜字謎和欣賞夜晚皎潔的大月亮了。

  清晨,我們迎著暖暖的春風,一起走到了博物館猜燈謎的現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水洩不通的道路和廣場前的人山人海。伴隨著節目表演的熱鬧場景,猜字謎活動也有序地進行,一群群男女老少都在猜謎語,有的交頭接耳,有的苦思冥想,有的猜出答案後興奮地歡叫,真是熱鬧非凡。當然我和媽媽也在苦思冥想地猜謎語:“四面屯糧(打一人物)”。大家都在竭盡全力地思考,但答案都是錯的。我茅塞頓開地想到了三國裡的歷史人物,難道是“周倉”嗎!“恭喜你答對了。”我興奮地跳躍了起來。一串串燈籠一條條字謎,頓時覺得春節的年味更濃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更精彩了。你瞧,廣場那邊鑼鼓喧天,震耳欲聾,有舞獅的、耍花燈的、划船的、舞長龍的等各種精彩的節目表演。人們看著節目,猜著燈謎,大家一起鬧元宵。

  我們沉浸在幸福的時光中,不經意間夜暮降臨,萬達金街的燈光秀又拉開了帷幕,隨風舞動的燈籠也跳起來了,一道道閃亮的燈光照亮了天空,燈光交織四射,流光溢彩,似夢似幻地劃破了天空。有的如仙女般飛舞,像是嫦娥奔月。還有像水晶般透明的高燈鞋,像飛流直下的瀑布。還有由花燈組成的愛心廊道,讓有情人終成眷屬,有的像一位美麗的白雪公主遨遊人間……藍色的蒼穹,劃過一顆顆流星,彷彿不會流逝,可以讓人們寫上新年的祝福。燈光和月光交織在一起,築成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

  趕了熱鬧,該靜靜地賞月了,像玉盤一樣的大月亮高高掛在空中,是那麼的皎潔美麗,樸實無華,像嫦娥載著玉兔散向人間的祝福。我們一家人坐在月光下賞月,不禁讓我想起了王安石的那首詩中對家人的寄託——“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賞著月光,彷彿看到嫦娥在月球中逗著玉兔,吳剛一直在砍那棵永遠也砍不完的玉樹,月宮中冷冷清清,只有侍女在似近似遠地走動著,突然玉免衝向天空,嫦娥也飛舞在空中,像是在吃著美味的湯圓,思念自己的親人,遙望著地球。一幕幕美麗的情景,讓我有身臨其境之感。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這個快樂而又迷人的元宵節又要匆匆流逝,我們提著小燈籠踏著新春的夜色,盼望著下一個元宵節的到來!

元宵節的作文800字 篇2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元霄節。元霄節的習俗就是吃元宵、賞花燈。

  吃完晚飯,我、婆婆和媽媽興致勃勃地一起去城市客廳看花燈。今年我比較節約,提著去年的“豬妹妹”出發了——這可是位“才女”,會指揮、會跳舞、會唱歌,只要開啟開關她就樂個不停——扭著屁股、晃著腦袋、閉著眼睛,典型的自我陶醉式。

  就這樣,我們一行來到了城市客廳,這裡早就擠滿了來看燈的人們,原本比較空曠的廣場上真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人聲鼎沸、川流不息!

  這裡的燈真多!

  先說動物類吧!今年的動物明星非“小老鼠”莫屬,有最可愛的“天使”老鼠——她們不停的揮動一雙閃亮的小翅膀,真想一個個精靈降落到人間;有最神氣的“帥哥”老鼠——開著寶馬,到處兜風!有最酷的老鼠——在廣場上滑滑板幾十圈頭不昏眼不花腿不抖的!有邊駕駛飛機邊吹著泡泡的浪漫老鼠!還有最可憐的老鼠,這是做“轎伕”的小老鼠,兩隻身材矮小的小老鼠呼哧呼哧地喘著氣,主人是一隻加菲貓,這隻肥貓,正坐在轎子裡呼呼大睡呢!兩個小老鼠敢怒不敢言,累壞了還得陪著笑臉,不過,我看那笑比哭還難看——累呀!都鼠年了,誰來救救俺們!……當然除了老鼠,像豬啦!羊啦!兔啦!雞啦!……都來了,廣場上彷彿成了動物的海洋!

  動畫片的明星們也來了!多啦A夢來了,比卡丘來了,藍貓來了,連福娃也從北京趕來了!他們湊到一起,唱啊!跳啊!廣場上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也來了!和我的豬妹妹一起來了!我買了一瓶泡泡,邊吹邊看!我用力一吹,五顏六色的泡泡全都飛上了天!我抬頭看見她們越升越高——奇怪!在紫金大廈的上空還有好幾個泡泡,有紅的、黃的、綠的……這是我吹得嗎?

  我發現在我的右邊圍了一群人,我也擠了過去湊湊熱鬧!兩個叔叔正拿著一個黃口袋,旁邊還有一個阿姨手裡拿著一張紙在說著什麼!“他們在幹什麼?”我想問媽媽,但回頭看到媽媽也在目不轉睛地看呢!等等再說吧!

  那兩位叔叔將黃口袋開啟並把袋口朝下,“奇了怪了,從來都是口袋朝上裝東西,這是搞什麼名堂?”我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有一位叔叔把頭伸到袋口看了看,我乾脆蹲在了地上,我看見袋口被兩根鐵絲一橫一豎十字架著,再中心有一小塊黃色的'半透明的正方體,那位一直在旁邊指揮的阿姨拿出一個打火機小心翼翼地把手伸進口袋——“呼!呼!”那個小正方體竟點著了,冒出耀眼的光芒!

  口袋越來越大,漸漸地像一個球,兩位叔叔輕輕地託著這個球,突然,球竟晃晃悠悠的向天上飄去!

  哦!My god!它飛起來了!真的飛起來了!天!

  “這是孔明燈——”我這才猛然想起,“對!這是諸葛亮的孔明燈!”

  我直到它升空才知道!慚愧慚愧!

  我意識到,我剛才看到的紫金大廈上空的那些小泡泡的本來面目了!太可笑了!幼稚!……明天要上學,我戀戀不捨地離開城市客廳!

  看花燈真有趣!明年真希望元霄節是星期五!

  盼望著!明年的元霄節早一點到來!

元宵節的作文800字 篇3

  在元宵佳節這一天,老媽帶我來到了中山公園觀燈,一進門,我信就發現這時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燈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侶,有手牽手的你子或母女,還有坐著輪椅的老人。這裡什麼燈都有:樹上掛著的燈,地上擺著的燈,水中漂著的燈。每一盞燈都栩栩如生。

  剛進公園大門,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兩隻可愛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勢,好象調皮的對我們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這裡,每盞燈有每盞燈的架勢,每盞燈有每盞燈氣魄,每個燈都有它的可愛之處。最引人生目的還是這條“中國龍“。它長30米,寬2米,高6米。青色的龍鱗描著金色的花紋。我訂真一看,嗬!原來是用一盆盆綠葉金花的菊花裝扮成的。“中國龍“的嘴裡銜著一個銀白色的鋼珠。眼眼突兀,光彩照人。“中國龍“的兩隻前爪向前躍,後腿直向後蹬,像在天空中騰雲駕霧。“中國龍“大氣磅礴,楞一點也不讓人覺得它盛氣凌人,它的嘴角看上去像是在微笑,真是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面對著這一條和藹可親的巨龍,我真想問它: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一陣風吹了過去,龍鬚抖動了一下,好像在說,我從遠古來,要把和平帶到末來去。

  來這兒觀賞的人們把道路堵得水洩不通,有個母親抱著自已的孩子說:“看,這麼多漂亮的菊花做的。“有的小朋友手拉手,說“好氣派的巨龍啊!真大!”有的也許是在這裡看不夠,也許是想把這珍貴的鏡頭帶給親朋好友觀賞,連話都沒來得急說,就開始拍照了。嘿嘿,還有人連三角架都帶來了。沒相機的就用手機,反正大家都想記錄下這美麗的“中國龍“,連老外也不例外。

  在春寒料峭的元宵節,怎麼滿池的荷花都開了?哦!原來是荷花燈呀!還伴著荷葉呢。風一吹,荷花就像穿著粉色紗裙的漂亮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如果把熒光閃爍的湖面比做一個舞臺的話。幾十朵荷花邊和一群小鴨們遊了過來,看著天空和星星玩耍,與月亮聊天,我彷彿也加入了這荷花燈的行列。看花燈的人們彷彿也加入進去一起舞蹈起來……

  這明亮的荷花、荷葉,讓我感到像一個新生命,我地法想象它是一個花燈。這荷花,荷葉就像把我帶回上天似的,就算在這寒冷的元宵節裡也倍感溫暖。

  時候不早了,我往大門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讓我大飽眼福,看完了這個又看這個,看完這個又看不夠這個,搞得我連個路都認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園大門,我還三步一回頭,依依不捨呢!

  是啊,元宵佳節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燈展每年也只辦一次,真希望這燈展一年辦得比一年好,待來年,我還要來這裡看燈展!

元宵節的作文800字 篇4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xx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

元宵節的作文800字 篇5

  元宵佳節之際,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你瞧,什麼猜燈謎、什麼放煙火呀……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活動都有,現在我就帶你去看看煙火晚會吧!

  “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哎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繁多,這麼出奇的燈。看都看不過來。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隻神氣活現的鳳凰!。兩隻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穿過熙熙攘攘的小道,便到了波光粼粼的湖邊,我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人越來越多,最後擠擠挨挨,人群從西望不見頭,從北望不見尾,人山人海,人聲鼎沸,有的坐在石椅上,有的彎腰,有的前俯後仰,有的踮著腳尖望著。有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有眉清目繡的青年人,有四五歲的小孩。

  過了許久,只聽嘣的一聲,天空中出現奇花異卉,激動人心的煙火晚會開始了!人們頓時雅雀無聲。接著,天空出現了萬紫千紅、爭先恐後、由黃變紫、由紅變藍、由藍變白,美極了!花花綠綠,大大小小的煙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彷彿魚兒們也在它們的家園裡放煙花呢!天空中的奇花有的綠草如茵,有的桃紅李白。婀娜多姿,美不勝收,彷彿清香撲鼻,馨香陣陣。

  “轟”的一聲,空中炸開一朵朵“蝴蝶蘭”,逼真極了。過了一會兒,只見蘭花變成了一盞盞紅燈籠,緩緩而下,直入水面。一條條白蛇直衝天,“S”走法引人看。湖邊射出一條條小船,亭亭玉立在湖面,彷彿一艘艘戰艦向我們開來,莊嚴肅穆。頓時天空出現了“流星雨”,白花花的“流星雨”把夜晚照成了白天,離我二公里遠的房屋都顯而易見,它密如蛛網,好象世界末日,群星們撞向地球。接著地上又衝出一條條五顏六色的線,還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好似放鞭炮,霎時,大地都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一顆顆禮花騰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開,有的像有節奏飛舞的流星,有的如閃閃發光的金環,有的像綻放著菊花,有的還像滿天的繁星……

  忽然,湖邊出現了一條晶瑩剔透的瀑布,那瀑布與眾不同,它是又無數個小白點凝聚而成的,逼真無比,那瀑布滾滾而下,還冒出一縷縷清煙,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萊仙島。

  最後,天空中又出現了千姿百態的繁花,響聲震耳欲聾,驚心動魄。

元宵節的作文800字 篇6

  “正月十五鬧元宵”,每年春節過後的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元宵佳節,又叫“燈節”和“上元節”,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在民間流傳的另一個已有20xx多年曆史的傳統佳節。

  傳統元宵佳節起源於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後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後,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博採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餘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傳統元宵佳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傳統元宵佳節”這天,張燈結綵,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日更加興盛。

  節日期間,燈月交輝,遊人如織,正如唐代詩人張說所描繪的:“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裡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李商隱的詩曰:“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描繪了當時觀燈時車水馬龍的宏大場面。流傳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懸燈歡樂的範圍更加盛況空前,花燈的裝飾造型也更精美,燈節帶給人們更多歡樂,更多光明。詩人蘇東坡有詩云:“燈光家之有,笙歌處之樓”;大詞人辛棄疾也曾有著名詞作:“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些詩詞描繪了當時元宵佳節滿城花燈齊放,通宵達旦,歌舞笙樂的壯觀場面。到了清代,據《京都風俗志》記載:清代太平年間每年傳統元宵佳節都是:“通街委巷,燈光星布珠懸,皎如白晝”,“王孫貴客、士女兒童,傾城出遊,謂之逛燈”,由此可見傳統元宵佳節觀燈的熱鬧場面。

  到近代,這一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仍經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和屋內懸掛彩燈、大紅燈籠,全家團圓,圍坐一起,觀花賞燈吃元宵,象徵著“團圓美滿,豐收和睦”,同時這一天還標誌著是春節歡樂的最後一幕,熱熱鬧鬧過完了“傳統元宵佳節”,才算是真正過完了春節。

  宋代詩人歐陽修詩曰:“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說明在這燈好月明人團圓的喜慶佳節裡,親朋好友相約團聚,早已是民間慶春節的重要習俗。如果在團聚時捧去一把鮮花,攜帶上一個花籃,讓美麗嬌豔的鮮花送來一個吉祥幸福的歡樂好運,會給朋友相聚增添無比歡樂的心情,這時應該選用寓意團團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紅的火鶴花、滿枝懸掛形似紅爆竹的炮仗花、鮮豔的孔雀草、象徵明媚春天光明的銀芽柳、閃爍潔白繁星的滿天星等,都會展現出一片祥和安樂的氛圍,為親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