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推薦】粽子的作文8篇

粽子的作文

【推薦】粽子的作文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粽子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粽子的作文 篇1

  “淼淼,快起床,看!這是什麼?”我眼前朦朧,但一股清淡的草藥味撲面而來,我睜開眼睛一看,“這個是艾草,可以驅邪治病,和你的名字很像哦!”媽媽正拿著一根青灰色的草在我眼睛前晃著,“今天是端午節,快起來跟奶奶一起包粽子吧!”

  客廳裡早有奶奶忙碌的身影,那今天我就來當奶奶的小助手吧!只見奶奶拿來了一盤翠綠的粽葉,一碗珍珠似的米和一碗軟綿綿的豆沙,綠、白、紫,三位畫家都齊了,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把綠色的粽葉折成一個漏斗型,然後把珍珠似的米放入漏斗的粽葉底部,再把軟綿綿的豆沙鋪在米上面,再勺一點米把它給包裹住,就變成了米包沙。我也試著做了一個,可是當我把米放入漏斗形的粽葉底部時,那些米卻從粽葉的小洞跑出去了,幸好奶奶心靈手巧,用另一片粽葉把它們全部包住,才給了糯米們一個舒適的家。

  終於可以打結了,我手中的粽子突然變調皮了,我左捏右扯,它們卻亂成一團,還好奶奶過來了,及時拯救了我這快散架的粽子,把粽子的歪腦袋給擺正了。包好後的粽子就等著上鍋了,不一會兒廚房就飄來陣陣粽葉的清香,我顧不得剛出鍋的熱氣,嚐了一口自己包的豆沙包,心裡可高興了!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會舉行划龍舟、摘艾草、吃粽子等活動。小小的粽子,卻包含著人們無限的思念。

粽子的作文 篇2

  端午節,下午,我讓姥姥教我包粽子。

  姥姥先拿五六張煮過的粽葉一層一層的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說“要握的緊一點,這樣才不漏米。”然後再在粽葉裡放一半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一顆又紅又甜的紅棗,最後在它的上面再放一將糯米蓋住、包住。再用線捆綁,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看著姥姥包的粽子那麼好,我也忍不住拿起幾片粽葉包起來。可包粽子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可難得很呀。我連包了幾個也沒包好不是露了米就是鬆了皮,要不就是四個角的我包成了三個角。可姥姥說:“你這已經包的不錯了,哪有一學就會的!”我費了一翻周折才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有像粽子的醜八怪。晚飯,我聞著粽香,吃這我親手包的粽子,我想:這是我第一次吃自己包的粽子,比哪一次吃的粽子都甜。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我很高興。相信你一定也學會了吧。

粽子的作文 篇3

  今天是一月份的最後一天,我和家裡的大人們一起來到酒樓包粽子,迎接新年。包粽子是我們家的習俗,每年在即將到新年的那一天,帶著芭蕉葉,糯米,香料,竹繩來到酒樓、奶奶家包粽子。

  包粽子的前一天,我們早早的就洗好了粽葉,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酒樓了。就在那矮矮的平桌上,我們把葉子放好,在門外淘好了米,放在一個大盆裡,那米可不是一般煮飯用的米,而是我們精挑細選出來的上等香糯,我們家包的粽子,既不用花生,也不用綠豆,但它依然散發出香味,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包在粽子裡的,是一種香料,這種香料,平時種在奶奶家的陽臺裡,一到包粽子的時候,我們就會把它的葉子摘下來,把它撕成一條一條的,撕的時候,可以聞到清新的香味。當我們小孩已經把葉子撕好的時候,就會把它交給大人們,放在一個小小的用磚製成的小罐子裡,大人們拿著一個小棒子,把它搗碎成粉,搗碎後,再放到鍋裡抄一抄,綠色變成了黑色時候,香料就做好了。接下來,我們還要去準備竹繩。這種竹繩,是生在在老家山上的一種竹子做成的,並不是每棵竹子都可以做成竹繩的。做成竹繩的竹子,必須是節長眼少,不嫩不老,長得勻稱。選好竹子以後還要把它撕成一條一條的。當一切的材料都準備好了以後,我們坐在沙發上,開始包粽子了。

  姑丈、爺爺、爸爸、媽媽負責綁粽子,姑媽、奶奶、姨婆則負責包粽子,我呢,在旁邊觀察,幫幫忙什麼的……

  只見奶奶拿起兩張葉子,疊在一起,用碗舀起一碗米放在葉子的中央,再拿起一塊沾了香料的肉放在米的中間,再舀起一小碗米蓋住肉,然後把葉子和起來呈長方形狀,再把多餘出來的葉子折起來,交給負責綁的人。綁的人呢,拿起一根竹繩繞在粽子頭上,繞兩圈,再在粽子的斜側面繞個小結固定,再拿起一根竹繩,接著重複上面的步驟,直到粽子尾,大概一個小粽子上有五根竹繩,一個大粽子上有差不多8根竹繩。

  接下來,在大家的努力下,粽子已經放滿了箱子,桌子。我大概的數了一下,竟然有一百多個粽子!

  今天包粽子的時候雖然我沒有幫什麼大忙,但是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包粽子的辛苦,大家的手都被竹繩嘞紅了。但是大家的心裡都是甜蜜蜜的,因為這是我們大家一起團結合作的結果!

粽子的作文 篇4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所以要吃粽子,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

  昨天上午,我和媽媽到超市去買食材,買了一些糯米、紅棗、綠豆、蓮子、還有純鹼,先把糯米浸在水裡,加入適量的純鹼,攪拌好,然後在把綠黃色的粽葉一片一片刷洗乾淨,就要開始包了,先拿兩張粽葉疊好,圍成一個圓錐,放入適量的糯米,加上自己喜歡吃的食材,再在食材上面加一層糯米,然後拿繩子把粽子緊緊的綁住,在包的過程中,我有時手沒抓穩葉子,糯米都撒在地上,有時在用筷子把糯米壓緊時,不小心把粽葉戳穿了,有時我把粽子包成了一個扁扁的三角形,有時侯包成了扁扁的菱形,包完之後,把一串串各種形狀的粽子放在鍋中蒸的過程中,粽香撲鼻,我的口水都不由自主地流出來了,三小時後,把一串串的大粽子提出來。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皮,露出金黃的粽肉,一顆顆糯米晶瑩剔透,一口咬下去,又軟又糯,吃得我唇齒留香,恨不得一口吞下去。粽子的口味有幾種,有綠豆味、有蓮子味、有紅棗味。

  粽子可真好吃,好盼望下一次的端午節呀!

粽子的作文 篇5

  小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著,在夢中遨遊的我猛然驚醒了,想到老師佈置的作業學包粽子還沒做呢。便嚷嚷

  “爺爺,我起床了!”

  “好嘞,衣服在這兒啊!”爺爺笑眯眯。

  “去打蘆葦葉子,包粽子哦!” 我邊穿衣服邊說。

  吃過早飯,我和爺爺來到河邊,雖然說是河,可是不大且乾涸了,河裡長滿了蘆葦。我和爺爺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可我不敢往深處走。

  就這會兒的功夫,爺爺已走到了最裡頭,他向我招招手,便手把一根蘆杆彎下,手捏住蘆葦葉子一扯,一根蘆葦葉就到了手。

  我消除心裡的恐懼感,慢慢地往深處走了去。我也順手弄彎了蘆杆,用力一扯,可我扯得葉子總是破,即使不破頭那也會有一段蘆杆。爺爺就教我。慢慢地,我學會了。

  我們滿載而歸,可爺爺並不會包粽子。我的包粽子老師當然就是我奶奶啦!

  奶奶先拿來一個大盆,又往裡面倒了一些熱水,把蘆葦葉子放進水裡浸泡,我問奶奶:“為什麼要用熱水泡呢?”

  奶奶笑了笑說:“這樣蘆葦葉子才軟,好包一些。”奶奶又找來一些泥土,說:“剛學包,米可以用泥土代替哦!”

  說著,只見奶奶先拿三片蘆葦葉子合在一起,雙手一彎,粽子殼做好了,她往裡面弄了些泥土,右手食指和無名指夾住

  左手大拇指把多下來的葉子往下一按,用手把葉子折成一半,再繞三個角一轉,一個“袖珍版”粽子包出來了,小巧,很可愛。

  我也學起來,可葉子總會破,我有點兒洩氣了,不想學了。我想:算了吧,再試一次。

  我漫不經心地包著,咦?我眼前出現了一個小巧的粽子,我在無意中學會了。耶!

  今天,我真開心!

粽子的作文 篇6

  粽子,是一種用箬竹葉或蘆葦葉把糯米和配料包成的多角形煮熟了吃的食品。

  ――題記

  每年端午,我都會和父母去外婆家吃粽子。

  記得去年端午,外婆在端午前幾天打電話過來問我們什麼時候回來,吃什麼餡的粽子。媽媽說好具體時間後,我便接過電話對外婆說:“粽子包大一點,多放點肉,少放點糯米。”媽媽插嘴道:“等從外婆家回來,你又會長胖一圈。”外婆便在電話那頭哈哈大笑。我聽著電話傳來的'外婆的笑聲,想著每年都能吃到外婆親手包的粽子,忍不住地滿心歡喜。而等到我們一進外婆家,定能看到滿滿一籃的雞蛋和一牆的粽子。

  不僅端午節有粽子吃,暑假去外婆家,要是想吃了,和外婆說一聲。外婆便拿出端午剩下的粽葉,買幾斤糯米和肉,把肉剁碎了放調料拌好,又是一大盆呢!準備好了所有材料,外婆便坐在門口開始包起粽子來。我呢,拿著一個小凳子,坐在外婆面前,聚精會神地看著她粽子。

  青綠的粽葉因為存放久了而變得金黃,但被水泡過後依舊有股清香。外婆拿起一片粽葉靈巧地折成漏斗狀,放一撮糯米,挖一大勺肉,再用糯米蓋住,最後用細線把粽子包好。等粽子全包好了,蒸熟之後,我便可以吃上熱騰騰的粽子。剛出爐的粽子會燙到我嘴,但吃到那入口即化的肉,我便顧不上嘴被燙的痛了。

  因為離外婆家遠,一年只能去四五次,所以不能常吃到外婆親手包的粽子,還好有些早餐店裡有賣。於是,我時不時會買一個來吃,以解我的嘴饞。

  有一次放學很晚,天氣很冷,便去附近的早餐店買了一個粽子。2元1個,拿在手上,熱呼呼的粽子讓我冰冷的手變得暖和起來。我把粽葉扒開,咬一口下去,沒有咬到肉,再咬一口,才碰到一點肉末。這粽子比外婆包的大,卻沒有外婆包的肉多;比外婆包的粽子甜,卻沒外婆包的唇齒留香。

  即使如此,我也覺得這粽子格外好吃。因為它讓我在這寒冷的夜晚,想起那個為我包粽子的外婆,想起那個看著我長大的外婆,想起那個為我辛苦操勞的外婆。咬下最後一口,將粽葉和殘留在手上的溫暖丟入垃圾桶。雖然手因為長時間放在外面變得冰冷,但心卻是熱的。

  時間過得飛快,彷彿昨日還看見外婆在為我包粽子,今日就只剩我一人在家寫作業。外婆馬上就六十了,我也快長大了。外婆,現在,我真想親手為你包粽子,親手將粽子送到你的嘴邊,好讓熱氣騰騰、清香悠然環繞著你。

粽子的作文 篇7

  我吃過不少粽子,也常看大人們包粽子,可就是沒有親手包過一次。今天我終於可以大展伸手、如願以償了。

  姥姥從冰箱裡拿出幾匝粽葉、蘆葦葉、糯米、一盆用醬油浸著的鮮肉和一盆梅乾菜,餡料一切都擺好了。

  我先把蘆葦一折,做成一個圓錐形,然後往小圓錐裡放一點糯米,再挑一點鮮肉,接著再蓋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蘆葦葉按在糯米上,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把蘆葦葉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蘆葦葉卻不聽我使喚:葉子碎了,米也倒了出來。姥姥過來幫我的忙,她一繞一紮就把我的第一個迷你粽紮好了,樣子看上去真是“醜陋”呀,我想第二個包得好看些。我第二個準備包一個似大人包的那樣的大粽子,可是兩三張棕葉疊在一起後,棕葉會動來動去,米會漏出來,我只能改包一張棕葉的小粽子,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第二次包果然不再那麼“醜陋”了。我把長長的棕葉繞在粽子外,棕葉不但沒碎掉,輪廓還挺好看的,連線都是我獨自紮成的,似是那個不大美觀的粽子的“後代”做了“整容手術”,姥姥見了我的第二個粽子都讚不絕口,我心裡樂開了花。

  包完粽子後,姥姥把粽子燒了進去,不一會兒,就盛了出來。我挑出了我包的粽子,解開線,嘗上一口。啊,粽子格外鮮美。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

粽子的作文 篇8

  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來了,我帶著喜悅之情回姥姥家包粽子。

  姥姥上街去買粽子葉,我只好呆呆地望著大門口等姥姥回來。等啊盼啊!終於,十幾分鍾後把姥姥盼回來了。

  我們開始包粽子,粽子可以包三個角也可以弄四個角。頭回包粽子,我還不會,於是我讓媽媽詳細說了一下方法。包粽子需要材料有粽子葉、江米、紅棗、葡萄乾,還有繩子。其中,江米要提前準備,把它泡在水裡時間越長,粽子就越好吃。

  我先把粽子葉擺成三角形,再把泡好江米放兩勺進去,接著在江米里面插上三個紅棗和葡萄乾,用粽子葉把它們全包住,最後再纏上繩子,一個粽子就算成功包好了。

  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帶著疑問,我查閱了資料,上面這樣記載:屈原是楚國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但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了都城。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後,屈原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含恨抱石跳入汩羅江身亡。

  原來,端午節吃粽子有這樣特殊意義啊,後人們敬佩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節操,為了紀念他,才會在每年這一天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