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作文400字合集八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400字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1
每年端午節,大街上時不時飄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而且耳邊還時不時傳來“賣粽子嘍!美味的粽子,快來買哦!”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餐桌旁,一邊看《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一邊剝著粽子吃。端午節啊,桌子上這幾樣菜必不可少: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
爸爸拍拍我的肩說:“女兒啊,你知道端午節的時候,為什麼要喝雄黃酒呢?”
我搖了搖頭,然後又點了點頭,爸爸奇怪的問:“到底知不知道啊?”
“知道是知道,但是有兩個傳說呢!就講一個關於《白蛇傳》的傳說吧!相傳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婦後,在端午那天因喝了雄黃酒差點現了形的情景,便成為民間端午節的風俗。”我自豪的說道。
“呵呵,爸爸請教你一個問題哦!為什麼要紀念曹娥?”看著爸爸那一臉無知的樣子,我不懷好意的說:“爸爸,你讓別人說故事,不能不給報酬吧!”
“你想要什麼?”原本無知的臉,瞬間提高為警惕。
“哎呦!沒什麼,只是要你的令牌啊!”我笑嘻嘻的說道。
爸爸猶豫了片刻,拿出令牌,轉手拱讓給我。我接了下來,說道:“爸爸,你給我將粽子剝了啊!”
“為什麼?”
“令牌在此,你敢不聽!”
“哼~早知就不跟你換了!”
“你說什麼!”
“呵呵,沒說什麼!”
啊!這次的端午節真快樂!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2
這幾天,你在大街上可能聞到一種氣息,那,就是端午節氣息。今天,我們來深入瞭解這文化底蘊深厚傳統節日。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重五等。
端午節由來有很多種版本,其中以屈原投江為最普遍。據說屈原因被楚懷王貶為庶民,當時秦國又想統治整個中國,可自己又無能為力,悲痛不已,於是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而死。後人為紀念屈原,以他投江日子定為端午節。也難怪唐代文秀會寫下“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在端午節,我們除了瞭解它由來,還要了解一些習俗。
吃棕子。屈原投江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棕以驅逐蛟龍,到今天又演變成吃棕子。
賽龍舟。仍是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冒雨爭相划進洞庭湖。為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漸漸發展成龍舟競賽。
當日,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是不吉數字,而五月初日,更有鬼怪出,於是在這一天,人們在門前掛菖葉,艾蒲等,以驅鬼。
……
相信大家在瞭解了端午節後,會明白這些由來與習俗,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大家要把這些文化一代代傳揚!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3
今年的端午節和以往的端午節都過得不太一樣。以前過端午節都是吃粽子過節的,可今年的端午節我是和家人們一起划龍舟過節的: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帶你去划龍舟好嗎?聽說在我們家房子後面的河邊,要開展一次划龍舟比賽活動,第一名的可得一個超級大粽子哦”爸爸開心地說道。我聽了後,急忙拉著爸爸的手,說:“那快走啊,我都快等不及了。”“好”我叫住爺爺奶奶也去,讓他們為我們加油。我們來到了河邊報了名,裁判一聲口哨下,比賽開始了。我與爸爸媽媽相互擊了一掌,異口同聲道:“加油!加油!加油!”爺爺奶奶在一旁為我們鼓勵著。我大聲說道:“大粽子,我的大粽子啊!你是我的。”我拿著漿,拼命地往前劃,突然,船不聽我的使喚了,它左拐右拐,我想的話:它的“腦袋”恐怕都晃暈了。呀,後面有船快趕上我們了,得加把勁兒了,我說:“爸爸,媽媽,聽住我的口號‘衝啊’……”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前面的船都甩在了後面,我們暫時領先了,在後面的人應該很不服氣。當然,爺爺奶奶也一直為我們加著油,我划著划著,大家都快沒有力氣了。我心想:為了大粽子,我拼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比賽已結束了。可冠軍不是我們,而是其他人。這讓我們很難過。
但也沒什麼,難道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爭取第一而活著的嗎?不,不是的,人活在世上,是為了尋找快樂而生存的。
這次的端午節讓我難以忘懷!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4
五月初五,屈原滿憤跳江,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民族英雄--屈原,特將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位端午節。
五月初五,那一天吃了一頓豐富的午餐後,大家爭先恐後的來到了湖邊,恐怕晚來了,就會被吃掉似的,當我們來到湖邊,昔日,只有風兒才偶爾來玩耍的湖邊,霎時間,成了人的海洋,聲音的國度。這是怎麼回事?天上掉寶了嗎?大家都來搶寶吧!噢!原來不是天下掉寶,而是湖裡“出龍船”大家都來搶看賽龍舟呢!
咚--咚--鼓聲如雷貫耳,一場激烈的比賽開始了。
賽龍舟的指揮跟音樂會上的指揮可不一樣,賽龍舟是指揮鼓,而音樂會上的卻是指揮棒。在賽龍舟中取得勝利的方法就是團結一心,除了團結一心,還要有好的指揮人,然而這指揮人,不是練兩三個月就可以登臺演出,而是練幾年,甚至十幾年才可以順利出師,真是應了這句俗話: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加--油,加--油,參賽人員跟著鼓的旋律,為自己打氣,為隊友們打氣,觀眾們也附和著聲音為自己喜歡的隊伍加油鼓勁。
五月份的天真熱,觀眾們礦泉水一瓶喝了一瓶,紙巾一張擦過一張,扇子扇了有扇,但身上的暑氣卻絲毫不見退去,在大熱天裡,最可憐的莫過於隊員們,瞧,頭上的汗大過珍珠卻不能擦拭,口渴得冒煙卻不能解渴,只能一味地向前衝,沒別的想法,但隊員們卻沒喊熱、沒喊累努力向前衝,或許是因為太開心、太興奮而忘記疼痛吧!
“快了,快到了,終點快到了!”主持人激動不已。過了一會兒,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5
端午節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又名“端五”,另外又稱“端節”,“午日”、重五。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屍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划船下江撈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於是人們往江中投飯糰,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著在端午節這天要划龍舟、包粽子的習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我沒什麼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在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狀有稜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寶粽、還有鹼粽等各式各樣的。看上去真不錯。聞著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裡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一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接著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呵呵……
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6
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粽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洗臉、刷牙,然後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粽子。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粽子。我問爸爸:“粽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麼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卻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爸爸說:“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採納。最後,楚國國土被侵佔,他滿懷憂憤,於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這一天跳江自盡。人們為了懷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粽子和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裡,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屍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粽子是怎麼包的?”媽媽說:“粽子是用鮮嫩的葦葉包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或者豆子。煮熟以後,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裡面,很好吃。”
上午,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買回了艾草,掛在門上。據說在端午節這天,門上掛艾草,不僅可以保健康,還可以去邪惡,招百福。我家門上掛有艾草了,今後我們一家人都會健康平安。
端午節不僅有趣,還有美味可口的粽子,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7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我們這裡的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吃鹹蛋黃,喝雄黃酒,吃蛇肉……有一些地方還會進行划龍舟比賽。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後,媽媽就問我:“今天又是端午節,你還要不要吃蛇肉啊?”“當然要吃!”我響亮地回答。“那我們現在就去菜市場買蛇肉去。”“好呀!快走吧!”於是,我就跟著媽媽去菜市場。
來到菜市場,我們沒有看到蛇肉。於是,媽媽就帶我在裡面走一圈。好不容易我們才找到一處賣蛇肉的地方。攤主問:“你們是不是買蛇肉啊?”我搶在媽媽前說:“是的!”那個人就讓我們自己挑選。我看到那幾條蛇在籠子裡面游來游去。它們還不時把頭抬起。我不禁有些心驚肉跳。媽媽卻不怕,指著一條中等大小的蛇說:“就要這一條!”“好!”說著賣蛇的人捉起那條蛇。他用手捏住蛇的頭,用腳踩住蛇的尾,再用空著的手拿一把刀,靈活地把蛇頭給宰下來,然後立刻把蛇皮剝去。接著,他拿刀把雪白略帶粉紅色的蛇身切成一段一段的放在一隻塑膠袋裡。媽媽付錢,接過裝著蛇肉的袋子就與我一起回家去。
吃飯的時候,媽媽把香氣四溢的紅燒蛇肉端上桌子。我看到這盆蛇肉不禁胃口大開,還沒有等媽媽把盆子放到桌子上,就拿起筷子夾一塊蛇肉放進嘴裡就吃起來。爸爸看到我這樣迫不及待地吃蛇肉,也跟著夾起蛇肉吃起來。媽媽說:“看你們父子倆的饞樣……”我與父親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接著,媽媽也跟著我們一起品嚐起來。這紅燒蛇肉的味道真的是美極。
端午節的作文400字 篇8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你知道我最喜歡什麼節日嗎?告訴你吧,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
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是什麼嗎?告訴你吧,楚國時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十幾歲時就當上了楚國的大臣,受到楚王的重用和寵愛。幾個奸臣看見屈原如此受楚王的重用和寵愛,心裡非常妒忌,於是一起想了一個計策,此後天天在楚王身邊,每時每刻做的每一件事都順著楚王的心意,把楚王迷得天昏地轉。楚王聽了奸臣的讒言,把屈原流放到他鄉。在流放的途中,屈原聽說自己的國家被敵軍滅掉,百姓生不如死,於是就跳進了汩羅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五月五日這一天命名為端午節。
那龍舟和粽子又是怎麼來的呢?屈原跳江之後,許多人划著船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屈原,慢就變成了現在每年的龍舟競賽。而有些人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咬屈原的屍體,就拿出準備好的飯糰、雞蛋等食物,紛紛投入江裡,後來,就慢慢變成用荷葉包著糯米和雞蛋、豬肉等等,用水草裹著,投到江裡,再後來,就慢慢變成我們現在吃的香噴噴的粽子了。
端午節的早上,奶奶、姑姑和媽媽給我包粽子吃。我跑過來,說:“媽媽,我也要包粽子,您來教我。”“好的。”媽媽說。媽媽叫我拿來了一片葉子,把它捲成牛角狀,挖一勺米放進去,再把葉子捲起來,用繩子把粽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甜甜地笑了。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懂得了先苦後甜的道理,真是一舉兩得。我愛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