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1000字>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六篇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六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1

  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20xx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務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20xx年開始,根據《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當然,清明節祭祀、緬懷那些逝去的先人和親人是主要的內容,國務院將清明設定為法定假日,讓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和家人團聚,是對傳統節日的傳承,有著很深刻的意義。對死者的懷念、祭悼,也是讓我們更好地凝聚親人,相互愛護、幫助,珍惜生存的當下,愉快幸福地度過每一天。

  其實以筆者之見,掃墓、祭奠重在孝順,讓死去的人在那邊過的更好,讓今天的我們更加珍惜每一天。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很不容易,從出生、到上學、參加工作,直到成家立業,上有老、下有小,尊來愛幼等等。其實對老人的孝順,孔子說的很精闢:孝敬父母不是給他們吃什麼,重要的是別給他們“臉色”。也就是孝順。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一直傳承帶現在,國務院將其定為法定假日,正是給人們創造了盡孝的條件和環境,在這個節日裡團聚,以凝聚人心,更好地延續這種親情。

  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總是有老的時候,總要離開親人、離開這個世界。

  孝敬老人,基礎在養,重點在敬。養是物質上的保障,敬則是精神上的慰藉。只有養、敬兼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孝。敬是一種親情、一種眷戀,一種溫馨,一種精神上的關懷。

  人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即使思想上最成熟的時候,也是心理上最脆弱的時候,甚至有的時候像個孩子。容易自卑、孤獨等等,所以對於老人的孝順,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要照顧好老人的起居,從一點一滴做起,有時間儘可能經常和老人聊天,儘可能地實現他們的願望。即使不和老人在一起生活,也要經常打打電話,常回家看看,把孝親敬老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

  但是,人的五個手指還不一般齊,不全是這樣,有的老人曾經拉扯了幾個孩子,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生活,但是當老人年邁的時候,還沒人過問,甚至因撫養老人而對簿公堂。儘管這樣,當老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有人才想起來為老人燒紙,還有什麼紙紮的電視、汽車、洋房,還痛苦流涕,大哭大叫,那有什麼意思。燒紙花那麼多錢,不如老人活著的少惹其生氣,多買點好吃的。

  關愛老人的今天,就是關愛自己的明天。人都有老的時候。我真的感到清明節放假,不僅僅是祭祀,更多的還是傳承尊老敬老的傳統,凝聚親情,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美滿。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濛濛細雨而至,它總給人一種憂愁的感覺。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隨著濛濛細雨來了。

  星期六,一放完學爸爸媽媽就把我和弟弟接回了老家。一路上,細雨濛濛,路旁有很多的油菜。遠遠望去,一排排的油菜花就像一條美麗的“星河”。

  我望著下著濛濛細雨的天空,一想到今天是清明節,我的腦海裡就閃過“婆婆”的這個名字。聽到“婆婆”這兩個字,我的眼淚就在眼眶裡打轉轉,心裡非常的心酸。心想:婆婆,你已經去世三個多月了,可是隻要一想到您的名字,我的腦海裡就會浮現你為我做的一切。小時候,你為我剝瓜子吃,我們一起照相、一起聊天…。。

  以前那些失去婆婆的人,都說我好幸福還有一個這麼健健康康的老婆婆。但是過了一些日子,我的婆婆也走了,她不在我的身邊了。現在我也和那些失去婆婆的人一樣心酸。

  第二天,又是下著濛濛細雨,雖然下著濛濛細雨但是阻擋不了我去祭拜祖先和公公婆婆的決心。我帶著雨帽,穿著雨鞋上了山。因為公公婆婆的墳墓都葬在山坡上路很陡峭,所以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山,來到公公婆婆的墓前(因為公公婆婆的墳墓是葬到一起的)。我看到了有叔叔阿姨拿著鐮刀把墳墓上面的雜草除乾淨,栽上了很多野菊花,還找來一根細細的木棍插在墳墓上,樹棍上面還插了一條掛墳的紙,我不解的問爸爸:“爸爸,墳墓上為什麼要插一根彩條呀?”爸爸微笑的對我說:“那不是彩條,那是掛墳的紙。意義嘛!就是代表我們來祭拜過了。”有一個爺爺拿出兩個蠟燭,還擺了雞、豬肉、還燒了黃紙。還有一個叔叔拿著一卷鞭炮,拿煙點燃“碰、碰、…。”這猶如雷聲音,耳朵都震聾了。“該拜公公婆婆了”一位爺爺說。我小心翼翼的來到墳前,心裡對在天上的公公婆婆說:公公婆婆我是你們的外孫女我叫禹佳懿。今年10歲。你們在天上過的好嗎?有一次,我問奶奶我說:“奶奶,公公長的帥不帥?婆婆長的好不好看?”奶奶像一朵百合花一樣微笑著說:“公公長的很帥。婆婆長的可好看了。”我雖然沒有見過您們,但是我能從奶奶的笑容裡感受到了公公婆婆是兩位很慈祥的老人。公公婆婆我現在在班上是擔任班長的職業,我們全家人都很健康平安,你在天上一定要保佑我們。我們明年的清明再來拜見您們二老。

  就這樣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公公婆婆的墳墓。下山的過程中,我看到很多墳墓,我對著天空說:天空、白雲,有的人能活的到一百多歲,為什麼有的人卻活不久呢?有的人說:因為老天爺只給了他(她)那幾年的幸福,甚至是幾天。而我卻不這麼認為我覺得一個人的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自己不珍惜生命,死神就會來臨。生命在於運動,在於生活飲食是否有規律。

  在煙霧瀰漫的山野中,我們踏著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或一兩個姍姍獨行,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千百年來,這句詩始終縈繞在人們心間。今年清明節我因種種原因沒回老家,卻體味到了別樣的清明雨景。

  風雨經過整晚的發洩,早上已變得平靜無奇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將原本分明的世界變得模糊了。經洗刷的天地間一切都變得若隱若現,唯有綠還是那麼鮮明。

  家住東湖的我這種感覺分外強烈,碧綠的湖水在雨中如迎風擺動的絲綢,墨綠的山撲入眼簾,嫩綠的樹葉和著雨水送來陣陣馨香。放眼望去,整個世界就如打翻的墨盤,再也分不清顏色來了。

  我獨自站在陽臺上,靜靜看著這滴雨的世界。小雨紛紛而下,似乎天地此時在無聲的落淚,以悼念那逝去的人們。看慣了往日的晴空萬里,卻不曾想到,雨後的世界別有一番風味。

  世界被洗刷了,我的一切感觀也似乎被清洗了一般,風中斜斜飄下的小雨清晰可見,身邊啁啾的鳥鳴婉轉動聽,就連平日裡熟視無睹的空氣此時聞起來也似乎帶點點香氣。我大口大口呼吸著這雨後如甘露般的空氣,似乎想將原本充斥在內心汙濁、煩躁的火氣換掉,換成這清新恬靜的氣體以獲得內心長久的安寧。

  看著世界在雨的輕撫下如此安寧,我抓起雨傘衝出了家門投入自然的懷抱。

  路上行人很少,我走的很慢,毫無平日騎車時風馳電掣的快感,但就因如此,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順著通往東湖樹林的林間小路,我邊走邊看,路邊的花朵上綴著晶瑩的水滴,樹上冬日枯黃的葉子隨風飄落,風兒順著衣領鑽入我的脖子,使我從頭到腳感到陣陣清爽。偌大的樹林間只有我一個人在慢慢行走,周圍沒有任何人,任何車。出奇的靜,靜得只聽見風吹樹葉沙沙的聲響以及我走在落葉上發出的嘎吱嘎吱的響聲。

  天空依舊是灰濛濛的一片,偌大的樹林只有我只身一人,不由得內心湧出淡淡的憂傷,轉眸環顧四周,卻看到四周美景,頓時豁然開朗,想必天堂裡那些逝去的人們看到此景也會變得快樂吧。

  雨越下越小,我越走越深。我收起雨傘,任憑細雨隨風觸碰我的手、我的脖子、我的臉、我的頭。絲絲清涼,流盡了我內心的煩躁,絲絲甘甜,使我忘卻了生活中的痛苦煩惱。

  隨著我走的越來越深入,世界也似乎變得越來越鮮明。顏色不再模糊,紅的紅,綠的綠,全無往日被喧囂、功利所遮蓋的世界的那般虛偽,現在,展現在你面前的似乎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雨後大自然將她最純真的一面展現給力你。如此美麗的雨後春景,讓我感到點點不捨。也正如蘇軾《寒食雨》中描述一樣:“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嬌嫩的草坪上點綴著花叢,古樸的林蔭大道上佈滿枯葉,我隨意踢起落葉,伴著久違的泥土的芳香走下臺階。岸邊古木插在淺淺的水中,草苔順著樹根往上爬,水面上飄著樹果,我邊走邊看,踏著岸邊作響的老木板路,一路向前走去……。

  好一幅美景,我不由感嘆。

  今年清明,雨紛紛,路上的我,並沒有斷魂。

  今年清明,我沒回老家祭祖,到我卻發現了雨後不一樣的世界。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次到了這一個節日,都會不由的想起這句詩句,今年的清明很特殊,沒有以往的雨絲飄飄,正值春暖花開,沒有了寒意,只有溫和的清風吹拂著髮絲,更是讓人萌發了外出踏青的慾望。

  來到了巍巍的大南山下,山的肅穆與山下的人山人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車輛的鳴笛聲在耳旁斷斷續續的響著。

  欣賞著這一路的.美景。一路新綠,心裡頓時清靜了。想起“清明”二字的來歷:“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真是萬物剛脫離了寒冬的考驗,也是時候展示一下英姿。正如農家都知道的諺語那樣,“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一切生命正處於萌發階段,一切都是嶄新的!我也似乎融入了這美好的景色之中!

  沿著階梯一級一級的向上爬,路兩旁有矮矮的小草,充斥著土壤的腥味的氣息,往左邊的樹林望去,這裡的綠樹襯托著這四季不變的如墨一般的山,更是給山點綴了點生機,四周籠罩著很稀薄的霧氣,顯出一絲詭異,藍藍的白天偶爾有幾隻鳥兒飛過。人生自古誰無死“,只有這小小的節日會撩起他們心中最脆弱的神經。只可惜爺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去世,沒有多少的感情,很難以理解他們的痛楚。想著想著,不由的想逃離這令人壓抑的地方,去尋找生的氣息。

  在爬到山的大概是山坡位置時,多了一條山路,路的盡頭有一座看似簡陋的亭子,說是簡陋也確實挺簡陋的,連一塊名字的牌匾也沒有,那些原本顏色鮮豔的柱子,亭子的邊沿,都惹上了一層灰,不由的添加了一絲古老的氣息。坐在亭子裡的椅子上,吹著徙徙的清風,溼溼的頭髮黏在臉頰邊,按著走得生疼的腳底,腳底有一個兩個小小的,淺淺的壓痕,我開始怪這用來鋪階梯的石頭太過尖銳又凹凸不平,又怪穿的鞋子的底太薄。可是,我不由的想到《挑山夫》,那些給人的印象只有黝黑的皮膚的挑山夫,嫻熟的挑石經驗,雖然這不比泰山的高峻雄偉,但是要鋪這一條方便人們登山的路又何嘗容易,多少個日夜他們上上下下,沒有他們的犧牲又哪會方便我們呢?想著想著,我的這一點小辛苦不算什麼,總比爬那泥濘的土路,若真是沒有這階梯,還得保佑這年的清明沒有下雨,不然有的是苦頭吃。想著想著,樹頭的小鳥似乎也在提醒我該啟程了,從亭子走出來,我又走上了另外一條階梯路。

  一抬頭便看到在這翠綠濃郁之中,一簇綻開的紅豔的花朵格外耀眼,雖然不是很美,但在這色調單一的山林中,它顯示著獨具一格的風範,給人視覺的衝擊。我看到它後面的那顆樹,不算高大,也不算矮小,但是能為花兒遮風擋雨,也許是它們做了筆交易,樹為花兒遮蔭,花兒的美麗的身姿為它吸引目光,這不,我才能看到這一幕,也許我們的人生也應該不斷的去幫助別人。

  到達了山頂的那種感覺似乎是歷經黑暗終於見到光明,真是讓人欣慰。儘管現在的太陽已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多了一絲暗紅的光輝。”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俯視著這盡收眼底的世界,猛的想起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李白的”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當我再回到山腳下,回望這我征服了的大山,它教會了我許多,我會好好的珍惜這山景教給我的東西。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5

  時值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已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今年的清明節下著小雨,這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我積極地去掃墓,但今年的清明節過得不一樣,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清明節當天,吃完早飯,爺爺就召集爸爸叔叔及堂叔伯家庭準備去掃墓了。我們攜帶酒食果品,還有一大扎白菊花就出發了。“就這些?不帶其它了?”我問爺爺。爺爺說:“不帶了,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從今年開始,我們要移風易俗、文明祭祀。”

  我們步行30分鐘左右就來到了墓地,它是一個用磚石砌成的小屋,長約2米,高約1.5米,正面用瓷磚貼好,看起來非常堅固、漂亮。裡面整齊地放著先人的骨灰盅,每個都用毛筆寫上姓名。因為是新建的小屋,並沒有雜草,很快我們就打掃乾淨,然後大人們取出供品和一大扎白菊花擺在墳前,輩份最高的爺爺對我們說向先人磕頭祭拜並許個心願,說很靈的。我心中暗暗念道:祝我在期末畢業檢測語數英三科都拿100分。其實我也知道,由於自己平時太貪玩,三科都是80分左右,要想都考100分,難度可不少,一定要勤奮學習才行,正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在休息時爺爺說:“我過年時徵求了大家的意見,大家都同意把先人的骨灰盅集中在一起,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第一、響應政府的號召,節約用地、節約開支;第二、出於安全考慮,上年拜祭,小紅就是因山路斜滑摔倒導致摔斷左手;第三、讓先人也聚居在一起,聊聊家常;第四、清明節只有一天假期,大家都外出打工,方便拜祭,與其花時間爬山,不如節省些時間聊聊家常。”

  爺爺說得太好了,想起以前清明節去祭祀,大人們除了攜帶酒食果品,還有紙錢、冥幣、香燭、鞭炮、紙祭品等,光是紙祭品,就有一大蛇皮袋,鞭炮也有幾個,並且是越大越好,有一年還抬了一個乳豬去呢,用去了大家很多錢。清明節正值雨季,墓地多是在山上,山高路滑,把所有的祭品拿上山也不是件易事,經常是拜完山回來滿身都是泥,全身溼透,身體弱者還容易得感冒。上一年更驚險,由於山路斜滑,小紅摔倒從半山滾下來摔斷了左手,一路哭個不停,醫治用了四五千元。有些墓地比較遠,要翻過一座座高山,走路去至少要2個小時才能到達,一天只能去一兩個地方,一天下來可把人累死,外出打工的下午又要急忙趕車去上班了,剩下沒拜的墓地只能讓在家的週末才去,但我們拜祭的興趣和意義已大打折扣。拜祭時我最怕就是燃放鞭炮了,劈哩啪啦的鞭炮聲震耳欲聾,嚇得我躲的老遠。現在可好了,再也不用爬高山和聽可怕的鞭炮聲了。

  回到家裡,大家都集中在大伯家吃飯。吃飯時大家圍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一邊吃飯,一邊聊聊家常、談談生活。長輩們還以先人的事例告誡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的有用之才,我們從中也得到了教育,受益非淺!

  清明悼念已故親人,這是一種親情,也是一種傳統,對此我們要保留,但同時又要去除傳統之中遺留的、迷信的、不科學的祭掃方式。我們要倡導大家共同攜起手來,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實際行動創造一個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6

  今天是清明節,說好了今天要上山去掃墓祭拜先輩的,所以我早早就起床洗漱了,做好掃墓的準備。

  爸爸媽媽比我起床得更早,他們早就將要去祭拜的東西放在一個大籮筐裡。“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紙,還有;香蕉,準備好了,蘋果,也準備好了;蠟燭……”我故意在一樣一樣的大聲地數,媽媽也樂得在旁邊看我數。“好,準備齊了,我們向山裡出發了!”我叫道。我在前邊引路,爸爸挑著祭品跟在後頭,媽媽也一併隨行。

  剛出門,就覺得不大對頭,滿天的烏雲,那一朵朵黑沉沉的雲彷彿是吸滿水的大海綿,飽脹得就要滴下來似的,難道老天爺也是有靈性的,要祭拜了也非常傷感?我也不禁擔心起來,對媽媽說:“看來,天要下雨了,真是麻煩。”媽媽說:“是啊,不過東邊的天還好,比較亮。我看了天氣預報,說今天只是雷陣雨,應該不會那麼早下吧。走,快點,我們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個人住在村子東頭。我們走向奶奶家。進了奶奶的房子。咦?怎麼奶奶不在家呢?我叫了起來:“奶奶,您在哪裡?”從後面的菜園傳來了奶奶的聲音,原來,奶奶在田裡種菜啊!媽媽也趕緊走去幫忙。真是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媽媽匆匆忙完,我們就去墓地掃墓了。

  我們來到墓地。啊,這裡的景色真美啊!群山起伏,連綿不斷,那遠處的山峰上還繚繞著淡淡的雲霧呢,峰頂若隱若現,彷彿是天上的仙境。山上樹木茂盛,滿眼的蔥綠,就a像是給山上穿了一件綠色的連衣裙。山腳邊那不知名的野花,不正是給裙腳鑲上了花邊嗎?再看看近處的小草,草尖上掛滿了晶瑩的水珠,是不是昨晚做了個美夢流下的羞澀的眼淚啊。聽,還有清脆的鳥鳴聲,一唱一與,是不是在歌頌這裡的美景。我情不自禁的張開雙臂,做擁抱狀,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的爸爸媽媽都哈哈大笑。

  我們結隊走到爺爺的墓地,放下祭品。媽媽對我說:“熙熙,你與妹妹先到那邊去玩,讓媽媽與爸爸好好除掉這些雜草。”說完,媽媽與爸爸就開始動手拔草。爸爸將較大的樹木砍倒。我問爸爸:“為什麼要砍倒呢?這不是濫砍亂伐嗎?”爸爸笑著說:“這不算是濫砍亂伐的,在墓邊的樹要砍掉,就像是家裡打掃衛生一樣。要不砍掉,到時連墓在哪裡都找不到了。”我點點頭,閃到一旁,與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機。過了一會兒,墓地清掃乾淨了,奶奶把東西擺好,插上香,點著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裡唸唸有詞,也不知在說什麼。我見了忙把手中的手機放下,問爸爸,奶奶在唸什麼。爸爸微微一笑,擺擺手,意思是叫我這時候不要說話。五分鐘左右,奶奶唸完了就叫爸爸去放炮燒紙,然後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說是許許心願,那些列祖列宗會保佑我的。我聽了,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我是希望我們全家幸福如意,我的成績像是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我們許完願,就開始放爆竹了。那劈啪劈啪的聲音在山裡顯得格外的響亮,連小鳥的聲音也停止了,樹木也站立不動了。

  天,又下起雨了,我們不得不趕緊收拾東西回家。一路上,我們還看見了很多人也來掃墓呢,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