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愛彌兒讀後感範文

愛彌兒讀後感

愛彌兒讀後感範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彌兒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我們遇到的教育上的問題,在200多年前都已經被如說給說透了,只是當時只是存在於貴族階層,今天在中國,那就是全名了,從有錢人到一般老百姓,大家都差不多呀。

  盧梭的心理實驗

  盧梭他主張的教育法,他有很多很多的前提條件就比如說你必須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必須在什麼樣的環境,孩子是什麼身份,保姆必須怎麼怎麼樣,他的方法到底應用在現實生活中會是什麼效果?到底有沒有可行性,還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只能說整本書都只是一場心理實驗,有非常多的事,他臆想出來的成分有很多事,可能是結合他對教育現狀的思考和反思,但是有很多是他自己想象出來的。

  他想象出一個理想的教育環境,一個理想的教育者,然後他的教育方式可能才能成功,但在現實當中幾乎是不太可能的,我不知道他的教育法在日後是否有人真正去實施,效果怎麼樣了,還是挺好奇的。

  當然儘管我們達不到盧梭所要求的這些理想條件,我們還是可以在一定甚至很大程度上參考他的教育方式的。

  這也是那個時代書籍的特色,在還沒有資料統計啊科學實驗的年代,學者們的理論有很大程度都依靠於自己的觀察和想象,因此片面性很強,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但同時他說出了很多今天的學者不敢輕易說的話,今天的人做研究由於分工過細,只能針對一個很小的範圍,稍微多一點主觀的判斷就會被人說不靠譜。這其實也是大大縮小了人的創造力的,因為人要學更多更多的東西才行。

  盧梭教育法的大前提

  盧梭教育法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她相信人性本善,一切的罪惡都是後天授予的,都是社會和成年人教給孩子的,這一點和西方傳統的對於人的認知是截然相反的。

  我也比較好奇他在當時是受什麼影響,或者是經歷什麼,是經過什麼樣的思考,給予什麼樣的觀察能夠如此堅定的說,堅定的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為這是他整個教育體系的前提大前提,如果這個前提是不成立的,那麼它整個教育法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要認同或者要實施他的教育法,首先就必須要像盧梭一樣認同他,這個關於人的設定的大前提就是人性本善。那人到底是不是性本善的呢?這個問題究竟該如何去解決呢?

  基督教相信人是有原罪的,人是性本惡的,任何罪惡都是與生俱來,人犯罪是不用教的,孩子不用教他就會驕傲,她就會嫉妒。這一些其實也比較符合我們日常的觀察,讀書究竟是如何開始堅信人性本善的,這一點讓我非常好奇,他可能在別的思想著作當中已經詳細的描述過,如果有人知道,我也非常希望能夠請教。

  還有盧梭也認為鄉下人要比城裡人相對來說能做的可恥的事情比較少,這一點我覺得他自己猜想的成分也很大,畢竟他自己是城裡人,對城裡人,對貴族的觀察,可能是比較符合現實的,但是對鄉下人的真實情況他又瞭解多少呢?去我們今天也知道,其實窮鄉惡水出刁民嘛。在比較貧困的地方,人可能更加少受到道德的束縛,人做的事情會更加的赤裸裸的展現人性當中惡的一面。

  但是它對於孩子的天性,對於適合孩子的教育的洞察,還是相當的深刻的,比如他就說對孩子要多深交,少說多做,因為孩子是從實踐中去學習,而不是從抽象的概念中去。

  學習的這一點,就非常值得我們今天去借鑑,我們都說要和孩子講道理,其實很多時候講,就算孩子當時明白了,他可能並不是真的明白。

  懲罰與謊言的關係

  還有盧梭對於孩子撒謊這件事情的考察,也讓我非常的耳目一新。我也不怕承認,我小時候就經常撒謊,尤其是關於學習方面,我的母親比如說我的母親對於我考試的要求如果低於90分,美第一分就會用木尺打我的手掌心一下,所以當我考試考得非常不好,比如說只有七十幾分的時候,我就不敢把試卷拿給他去簽名,就會自己仿造簽名,或者乾脆跟老師說,我的家長拒絕簽名,這些其實都是出於恐懼,如果我的母親不採用這樣嚴厲的稱。懲罰方法的話,我其實根本不需要這樣做,所以如當盧梭說,當懲罰過於嚴厲的時候,孩子出於恐懼出於自我保護就會撒謊,我非常的認同,並且這種懲罰。是會非常嚴重破壞親子之間的信任關係的,因為它創造出一種對立,你做錯的事情,從外部來獲得懲罰懲罰你的那個物件就會變成你的對立面,久而久之之間的信任關係就會遭到破壞,所以我記得我小學之前跟母親還是很清,讀書之後就越來越疏遠之後幾乎跟我母親都很少有交流了,很少有心情上感情上的交流了。因為我已經把他看作一個我的對立面,而不是看成站在我這一邊的人。

  因為也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所以我在關於自己的小孩的教育方面,我將以後希望特別銘記在心的就是不要創造這種對立關係,以至於破壞我們之間的信任。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有事情不願意和我說,覺得我不會站在他的那一邊,這是我非常希望避免的局面。

  但是盧梭對於防止孩子撒謊的方法,對我來說非常值得借鑑。關於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不人為的給他施加懲罰,而是讓他自己去承擔他所做的這件事產生的自然後果,而關於承諾則是不讓孩子去隨意承諾一些事情,以免他做不到的時候要為了掩蓋自己的所為,失敗而去撒謊,這兩件事情在我們今天也是非常非常值得借鑑的。

  比如當我的孩子打破了家裡的一樣東西,是我之前的反應會比較大,我以為這樣大的反應就會讓他明白這件事情不應該做,但是我的反應給孩子造成了明顯的恐慌,他當時就非常無助的哭起來之後我就改變態度,但他打破一樣東西,我首先會反省,因為他做這件事情,絕對不是刻意要去破壞,而只是出於好奇心,或者只是覺得好玩,我首先會反省,沒有自己沒有將東西放好,其次我會跟孩子說。這種材質的東西呢,如果用力摔它就會破碎,破碎以後會割傷你的小手,它的邊會很鋒利,然後給他看一下那個鋒利的邊孩子,就甚至拿這個編曲輕輕碰她一下,孩子立馬就明白了,下一次再玩這些東西,我跟他說小心他就會真的很小心,他還會指指那個東西說痛痛。

  所以透過自己的真實經驗,我也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透過過激的反應卻讓孩子明白一件事情該做還是不該做,很多事我們覺得不該做,其實只是因為為我們自己帶來的不方便而已。讓孩子直接看到後果,並且去承擔一部分後果,他就會明白做這件事情並不好玩,下一次自然不會去做了。

  不急於求成,不強人所難

  “如果我們教育孩子時不急於求成,也不必強迫孩子做各種事情,我們就能在正確的時間提出適合孩子的要求。在這樣的前提下,只要不溺愛孩子,教育就一定能成功。 ”(第十一章)

  不急於求成,不強迫孩子去做事情,這是盧梭的認為,教育要成功最重要的兩點,但是這兩點在今天的`整個教育大環境之下,尤其是在國內的教育,應該說都是正做著相反方向的努力。

  “不要輕易判斷一個孩子是好是壞,這是對孩子起碼的尊重。對於孩子身上表現出的那些與眾不同之處,我們要在經過仔細地觀察和確認之後再對他們採取特定的培養方法。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先讓大自然發揮它的作用,等時機成熟之後,你再去插手。 ”

  “錯事的損失遠比什麼都不做的損失慘重。與其讓孩子接受錯誤的教育,還不如任其自然地發展。 ”

  不要急於教授知識

  盧梭教育法中還有一個特別先進的理念,就是說不要急於教授孩子知識,因為當孩子的理性還不夠發達成熟的時候,他是很多東西,你就算教授他,他也不會明白,只是。把它背下來而已,這一點其實在我們今天的教育方式當中,就有很多需要反省的地方,比如中國人特別喜歡讓孩子背唐詩,背得很有聲色。但是你小時候會背1000首唐詩,對你將來的人生究竟有多少正面的影響呢?你可能是在古文的語感會更好一點,但是對於你人生當中做選擇你的人格,你的人性的成熟度,心智的成熟度,卻沒有什麼影響的,只有你真正理解吃透親身感受深深烙印在心底的事情,才會對你今後的人生產生影響。

  關於語言、關於歷史教育、關於寓言的論述,真是令人拍案叫絕啊。

  “越是不急於達到某個目的,你就能越快達到這個目的。”

  專注美好的當下

  “如果你能按我說的去做,摒棄那些所謂的正統的教育方法,如果你能專注於孩子的現在,而不是整天想著如何成就他美好的未來,那麼你很快就會發現,孩子很快就具備了觀察、記憶和推理的能力。你完全可以相信我,因為這是自然法則。 ”

  很多先進的理念都是基於他自己的觀察和直覺,後來的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些,他的洞察還是非常準確的。比如讓孩子的感官先發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