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筆記> 人生的智慧讀書筆記

人生的智慧讀書筆記

人生的智慧讀書筆記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生的智慧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的智慧讀書筆記1

  學無止境,治學之道是一個人一生都應該謹記踐行的。活到老學到老。這本龍世譜所著的《治學的智慧》從讀書、寫作、研究等方面講述了治學之道。

  書中指出,治學必須嚴踏實,只有樹立了良好的的思想,治學才有真正的意義。浮誇,意志不堅定等現象都是不好的。刻苦用功不是一時的興趣,要把它當做終生的治學目標。治學,顧名思義離不開書籍,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良好的書籍能幫助你樹立正確的目標和方向。開卷有益也是道明的這個意思。

  有像陶淵明似的好讀書不求甚解,這說的是那些能人才士。書讀得再多,沒有領會到其中的意思也是毫無意義的。真正的治學要有明確的主攻方向,譬如你主攻新聞學方向,那就得以看新聞學書為主。那發散思維又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很多人說的要多方思維其實指的是在你在該學科有了一定的基礎過後,才有去發散的能力,不然邯鄲學步似的治學對治學本身來說是沒有智慧的。

  我很佩服有的人精讀一本書,精確到書中字裡行間,要弄清楚每個字每句話在這裡的用意。好的書就得這樣去品,不斷重複去品,最大限度榨取當中的實際存在的價值,挖掘當中存在的隱形價值,為自己所用。

  圖書館是個好地方,裡面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縱觀從圖書館出身的名人們,如毛澤東、蔡元培等,他們起初是圖書館裡面的小小職員,為何能有如此能耐走上了輝煌之路。這正是他們充分利用圖書館,立志成才,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不斷造化,不斷自學,不斷治學,成就了他們。

  在讀書治學中,注重質與量的關係,不可急於求成,要想學到東西,必須注重讀書的質,讀什麼樣的書,有選擇地去讀書,看到自己在思想或者是能力修養是缺少哪一部分,一口吃不了大胖子,讀書治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陳寅恪在學習外語上,透過早留學國外的方式學會了日文,德文,英文。法文等10多種文字,在他學習外語經驗上,哪裡有大學,哪裡藏書豐富便在哪裡拜師聽課研究。

  治學還要注重寫作,三天不練手生,倘若不能將看到的文字經過自己的思維加工轉化成文字,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在治學方面也要注重寫作。多觀察,發現,進行創作。養成一種好的習慣,隨身帶好紙和筆,很多好的i還為您精選準備了論語的智慧讀書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人生的智慧讀書筆記2

  最近讀了一位哲學家的書,作者叫叔本華。說起哲學家,腦袋裡總是會充斥著各種繁奧晦澀的辯證道理,看名字有時候都會讓人望而卻步。所以叔本華的這本《人生的智慧》就顯得那麼的親切了.......叔本華將自己這一輩子的哲思,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訴人們,什麼是幸福,人應該怎麼做才會幸福。

  痛苦和無聊是幸福的兩大死敵,每當我們脫離其中的一個時,我們也就在接近另一個。而讓這兩大死敵減小影響的方式就是儘量地充實自己,讓自己在面對痛苦的時候能看得通透,在面對無聊時有事可做。這樣就不會在時間地流逝中慢慢地遺忘了自己真正的初心,徒增無數煩惱。

  我們出生到這世上的那一刻起,一直都是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每個人相貌各異,性格迥異,財富地位,身體健康,個性品質都給我們畫下了不同的人生。我們或許孤步獨行,或許萬眾矚目,無一例外,我們還是我們,我們最關注的還是自己。在這一生中,我們會感到憂慮,也會感到快樂,會為自己身上的不幸遭遇而悲傷,也會為得到了什麼而感到短暫的幸福。

  如果人感到空虛,藉以身外之物來填補,或酒精,或感情,這些都只是海市蜃樓,等到下次填補空虛時,只會需要更多,久而久之,就會慢慢地麻木掉,形如行屍走肉一般。正確的解決方法就是充實自己,健康自己的身體,不斷的瞭解自己,正所謂愛自己才能愛別人。我們應該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把少部分精力放在外面,儘可能充分利用我們既定的個性,符合這個方向,努力爭取適合個性的發展,培養成業餘愛好,持久地幸福下去。

  鍛鍊自己的身體自不必多說,一個輕鬆的身體給你帶來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就像我之前的智齒蛀了,牙的神經暴露出來的`那一晚上猶如在刀割火燒,一吸氣,涼風就會順著管道衝到我智齒的神經上,在那一刻我可能真正的才明白,當時在抗日年代的英雄們被拷打時,忍受了多少痛苦。第二天醫院一上班我就拔掉了它,從此更加愛惜自己的牙齒。現在的工作大都是長期久坐,久而久之對於頸椎和腰都有造成負擔,休息的時候多活動活動,放鬆放鬆才是正經的。

  而另一方面就是要正視自己,因為痛苦和虛無是伴隨自己一生的,並沒有什麼幸福的終點,生活的環境可能就得取決於你的態度。提高自己的獲取感,為每一件值得高興的事而開心愉悅,一輩子的時間很短,應該珍惜當下的時光,認真地對待每一次情緒的變化,開心和悲傷都能創造出珍貴的記憶。

  每個人的際遇都是不一樣的,從小到大的經歷,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你,而你的每一次選擇,每一次行動,都在不斷的塑造一個新的自我,就像“忒休斯之船”,反過來也正是這些經歷影響著你的下一次的選擇,如果想要擺脫現在的痛苦生活,就需要從中做出改變,不斷地做出正向的反饋這樣才會導致一個好的結果。不過不管好的還是壞的經歷,這都是活在這個世界的證明,證明你存在過的烙印,因此不管怎麼說都希望你可以保持一顆愉悅平和的心,堅定地走下去。

  叔本華認為世界是人的意志所反映的表象,因此在本書中,始終強調人的自身屬性對人生幸福度的決定性作用。

人生的智慧讀書筆記3

  《人生的智慧》開篇立論,人的自身及健康、力量、外貌、氣質、道德、智力、審美等個性因素根本而直接的決定幸福與否。

  快樂或痛苦,首先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產物,一個具有樂觀陽光氣質的人,能夠在任何條件下尋覓到快樂與滿足。一個氣質悲觀憂鬱的人。任何外在的美好事物都無法打動它,就像是陽光照不進黑暗森林。

  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因為它是麻木逐利的,快樂或痛苦,對他的心靈激不起任何漣漪,掀不起任何波瀾,毫無意義。

  隨後指出,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其自身因素對命運與幸福的影響較小,其擁有或佔有的身外之物或期在他人心中的身份和地位決定了其幸福,作者把這類人比作毫無思想感情的機器,並透過對比指出,依賴外部因素的快樂是低階趣味,只有發自內心的快樂才是高階趣味。

  同時又指出,對於普通人難以真正享受發自內心的快樂,其人生就如同一臺中,在痛苦和無聊之間來回擺動,慾望得到滿足則無聊,慾望不能滿足就痛苦。而更有諸多人同時陷於痛苦和無聊之中,淪於無法滿足遠超自己能力的願望的失望中,無所事事,卻不懂節慾,並從內心尋找快樂。

  總之,痛苦和無聊是幸福快樂的兩大死敵。

  《人生的智慧》強調個人的清心寡慾,修身養性,著重心靈的態度和看待世界的角度,類似於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

  叔本華沒有為絕大多數人提供改變世界和改變自己的方法,而是提供改變自己與世界關係的方法。當普通人領悟自我與世界相互獨立自我,不為世界而活,而是為自己而活活成自己的樣子的時候,就多了一條路:簡單的快樂,社會價值觀由成功轉向成為“人”自己。

  當我們把這套理論訴諸現實時,有一種錯覺,就是站在當代中國社會的狹隘立場上,主觀臆斷地以為這就是在描述西方社會與中國社會之間的差距:當西方社會龐大而穩定的中產階級不必攀比世俗成功而是追求內心的幸福意義活成自我、平民甚至無產階級也能在社會福利的廕庇下免於掙扎而是簡單而快樂地低慾望生活著的時候,中國社會廣大的“打工人”卻在殘酷的內部傾軋中受到物質、慾望、攀比、競爭的多重夾擊而活得痛苦不已——很多人從這本書中對中國社會和個人意義產生了悲觀感——這就是管中窺豹甚至強詞奪理了。

  這些理論,反映的根本就不是影射不同社會的差距,而是具有超前性的跨時代預言、驗證、反思、借鑑價值。

  看似是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之間差距的表象,實質是時代與時間的問題。現在的中國社會所暴露出的種種弊病,恰恰也是叔本華那個時代的西方社會的頑疾。

  中國現在處於資本積累和起步上升階段,叔本華那個時候又何嘗不是如此?西方現在處於高度發達即將甚至可以向共產主義發展的階段,中國的未來又何嘗不是如此?中國人現在很難做到自我的幸福,叔本華那個時代的西方人又何嘗不是如此?西方人現在可以做到內心幸福安然,中國人的未來又何嘗不是如此?

  叔本華在書中隱隱約約地對比了這兩種生存狀態和生活境界,並不是辛辣地對比諷刺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而是看透了當下的時代而預言未來的時代。

  中國人不應該在讀罷此書後倍感消沉,而應該意識到叔本華的理論猶如一座發展時間線的標杆里程碑,站在上帝視角普適於任何文明,只不過走得快的西方文明先驗證了預言,走得慢的中國今天也走到了這座里程碑旁並在叔本華理論和西方實踐經驗的結合指引下,對前途有所瞭解,並朝著那個歸宿調整心態、樹立信心、保持樂觀,在未來也能實現每個人的或心靈解放、或低欲幸福——精神文明要跟上物質文明的腳步並走在物質文明的前面,讓不同階層的人都找到價值的棲息、意義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