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教育> 【精華】家庭教育作文四篇

家庭教育作文

【精華】家庭教育作文四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庭教育作文 篇1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僅只體現在孩子的學習情況上,也在道德品質,日常行為習慣上得到體現。有溫暖的家庭是學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家庭重要性的表現。四,八年級學生把父母都作為最崇敬的榜樣,也是以體現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且完善家庭教育。

  重視家庭教育,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要營造一個有溫暖的家,創造一個溫馨,充滿愛與幸福的環境。

  調查顯示“有溫暖的家”排在學生認為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體現出家的作用,從古到今,很多文人墨客寫詩作文時也總是要表達出自己對故鄉,對家的思念之情,有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思念,也有杜甫在國破家亡時的一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所以家一直都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我們一直都對這個避風港,這個溫暖的地方充斥著感情。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最先營造一個溫暖的家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重視家庭教育還在於父母不斷努力,在家中樹立良好的榜樣,成為孩子的崇敬物件。

  從四年級到八年級,學生心中最崇敬的人都是父母,而第二第三位卻受到改變。父母整日與孩子朝夕相處,最容易影響孩子,所以家長應當給孩子樹立好的積極向上的榜樣,對孩子認識世界,改變三觀起到積極作用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孟母三遷只為了讓孟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由於孩子不斷成長,心智成熟,對崇敬物件也開始有了變化,難免誤入歧途,所以家長要有引導作用,重視家庭教育。

  重視家庭教育不能單單隻看分數,也應該重視學生身體,心裡等方面。

  學生認為家長最重視的是成績,說明家庭教育還沒有完善。道德素養,日常行為也應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道德的人,學習再好也終將受到社會排擠,所以在重視成績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做人,完善家庭教育。

  重視家庭教育,首先要重視家庭,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父母也要不斷上進,樹立好榜樣,全面培養孩子也要關心孩子,不斷提升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文 篇2

  人們都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是個課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麼樣的家教,就有什麼樣的人。我的家庭教育就是那麼的神奇。

  我的爸爸是一個要求嚴格的人;我的媽媽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從七歲時,我就愛上了寫作。我拿著我寫的,第一篇文章給母親看,母親就開心的對我說:牛牛,這真是你寫的嗎?真的很不錯,爸爸回來的時候,讓爸爸看一看。爸爸也一定會再次表揚你的。我即開心又興奮,點頭告訴她這真是我寫的。她再次開心地摟住了我。

  我對媽媽說: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媽媽笑眯眯地:他八點回來。我的爸爸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嚴格的人。我的作業他都會認認真真的檢查,如果發現一丁點兒錯誤就要批評我。喜歡我的爸爸,他對我非常嚴格而且很愛我。

  我跑到房間裡坐到書桌旁,用我的彩色水筆把那篇文章,認認真真的修改了又修改。然後,我又用一個新的本子把那個文章用最美麗的字型把它寫得漂漂亮亮的。將近七點半的時候。我坐到了沙發上,等著爸爸回來。

  7:40、7:50。八點的時候爸爸回來了,我把那篇文章遞給了爸爸,爸爸看見那首詩覺得很新奇。就拿著我的文章,讀了起來。現在,我開始擔心了,擔心:如果,爸爸現在像是給我檢查作業一樣,一點兒錯誤都要檢查出來。可在這時,爸爸有點兒嚴肅,又有點兒開心,這樣對我說:張詩彥,這篇作文寫的不怎麼好呀,趕快去修改修改。我聽了這話,傷心了。拿著我的文章,跑到了,房間裡。傷心的修改了起來。

  過了一個晚。第二天早上,我又拿起那篇作文,給了爸爸,這次爸爸對我這篇作文的評價是:這篇文章還行。繼續加油!根據父親的批語,我更加努力。

  像我現在作文已經達到了很棒的水平啦!我要感謝,那時的爸爸媽媽。慶幸我有一個和藹可親的母親,我還有一個對我很嚴格的父親。我有母親的力量,這種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我有父愛的力量,那是提醒我。

  家庭教育十分的特別,大家一定是不是有一種很欣慰的感覺。是的,你們一定都感嘆我,有一個和藹可親的母親和一個嚴厲的父親吧!

家庭教育作文 篇3

  兒子睡著了,世界終於安靜了下來。圓圓的臉蛋、平靜的表情、均勻的呼吸,跟醒著的時候有著天壤之別,忍不住在他臉蛋上親了一口。坐在電腦前,回憶四年來養育兒子的點點滴滴,感慨良多,體會最深刻的一點就是教育孩子一定要放鬆心態、順其自然。

  兒子百天的時候請人給他照了一組藝術照,我和老公驚喜的發現兒子穿上不同的衣服是如此的精神、漂亮,之前家裡貼的一張張的宣傳畫也不過如此嘛,兒子完全可以和他們媲美!就在這一天我給兒子然然建了一個部落格,準備記錄兒子成長過程中的每個歡樂的瞬間,每個小小的感動。部落格取名“順其自然”,意思是希望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能不急不躁,讓兒子快樂、健康、順其自然的成長。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卻不總是那麼盡如人意。

  對兒子三歲之前的記憶是相當美好的,彷彿一切都是優點:不愛哭、不怎麼生病、不挑食、不跟小朋友打架、個頭高、長得帥、愛學習、動手能力強等等等等。就連他說話晚都被冠以“貴人語遲”而當成了優點。那時的部落格每週都會記上三四篇。三個月會翻身,一歲會走,兩歲能數到100,會拼圖,認識字,能自己看書講故事,會唱很多英文歌……一個接一個的驚喜,讓然然的部落格也相當的豐富。每每跟部落格裡的媽媽們交流我都為自已能有這麼一個聰明、健康、陽光的兒子而感到自豪和幸運。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兒子三歲了,還有一個月就上幼兒園了。在對照著《入園準備》給兒子做各種入園的準備時,我震驚的發現兒子有很多能力欠缺。語言能力上:看書講故事沒問題,但不會與人交流,不跟人打招呼,有了問題不會求助,不能表達自己意思。自理能力上:洗手、吃飯、穿衣、上廁所都不能完全自理。理解能力上:不聽或是根本聽不懂別人說話的意思,或是把別人的話當耳旁風,別人已經很生氣了,他卻跟沒事兒似的。這樣的能力怎麼能在幼兒園裡照顧好自己!我彷彿看到了然然洗手時香皂還沒衝乾淨就去拿吃的,飯沒吃完就跑去玩玩具,尿完尿提不上來褲子急得哭,老師上課他到處亂跑……我一下子急了,擔心兒子在幼兒不適應,決定在這一個月培養兒子的能力。

  能力的培養豈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開始的幾天我和然然都非常的痛苦。吃飯時沒吃飽就去玩,我好說他不聽,就耐著性子說:“你現在不吃就得等下一頓飯再吃了,中間餓了可沒有吃的。”可一會兒他餓了到處找吃的,我豈能讓他輕易就吃了,跟他說剛才為什麼不好好吃飯的事兒,他哪裡聽的進去,跟我搶吃的,還大哭,氣得我呼呼的。晚上睡覺我覺得他翻來覆去的就有尿,提醒他上廁所,他不尿,硬把他抱到廁所他都打著挺的不尿,又哭又鬧,放到床上轉臉就尿了。強壓怒火的給他換衣服,換被褥,恨不得在他屁股上打幾下。下樓進電梯非得他自己按1層,別人按了他就不上了,得等下一趟。要是我們著急硬抱著他上去,他就哭,驚天動地的,跟他講道理他完全聽不進去,全電梯人都聽著他哭、看著我這個失敗的媽媽拿他束手無策。

  在此期間我看了好幾本育兒的書,見到孩子的家長就跟他們交流,也嘗試了書裡和別的家長介紹的各種方法,但對於別的孩子有效的辦法對然然卻沒用。別的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比然然懂事兒、聽話。原來天使一樣的兒子怎麼突然變得這麼笨、這麼傻、這麼不可理喻了?我又氣又急,心情特別差。老公勸我孩子成長總得有個過程,不能太急躁,我一天到晚對然然橫眉立目的,然然的心情都不好了,原來一天到晚都在笑,現在動不動就哭。我一方面覺得老公只知忙工作,不知管孩子,對他很是不滿,另一方面也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對待兒子的態度也轉變一些,不再那麼跟他較勁了,但心裡的焦慮卻絲毫沒有減少,而是隨著入園的臨近與日俱增。

  不出所料兒子幼兒園的適應過程非常艱難,是班裡哭得最厲害的兩個孩子之一。那段日子真是不堪回首,現在想起來眼淚都止不住的往下流。好在然然的幼兒園非常好,管理規範,班裡的老師們都很有愛心,不僅對然然的生活照顧的無微不至,還經常提醒我不要焦慮,要放鬆心態,然然其實是很棒的,讓我非常的感動與感激。

  接下來的日子是比較平靜的,我調整了心態,坦然的接受了然然的種種缺點與不足,儘量創造環境鍛鍊他的能力。我又重新看了一些育兒的書,發現書裡的辦法其實是作者們在育兒的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是適合她們的孩子或是跟她們的孩子有共同之處的一類孩子的,我可以借鑑一些,而然然的獨特教育方法還需要我在教育然然的過程中去摸索、去總結。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們的育兒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她們在孩子身上付出了相當的心血。付出才會有回報。

  現在兒子四歲多了,換了一個心態去看兒子,發現調皮逆反的他也是那麼的可愛。我不再去想要把兒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他、愛他、教育他

  放鬆心態,順其自然,育兒和孩子成長的道路才會變得辛苦而美好。

家庭教育作文 篇4

  昨晚,我有幸聽了曹萍教授關於家庭教育的一堂講座——《家庭教育的科學與藝術》。由於時間有限,曹教授只講了其中的幾個部分。

  兩個小時的交流,會場沒有一點喧鬧。看來,為人父母者都想從教授那裡獲得一些有益於家庭教育的“法寶”,讓自己的`孩子更優秀。把聽課筆記稍做梳理,與沒有參與聽課的家長朋友們分享。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不要依賴以往提供的經驗;它也是一門藝術,要更多種選擇,更靈活對待孩子。

  一、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

  絕大多數家長經常滿腹牢騷“我整顆心都掏出來為孩子,但是孩子怎麼就不長進呢?”“我付出這麼多,為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呢?”“我怎麼會有這樣的孩子呢?”……愛孩子,是所有父母都會做的。

  今天的孩子,童年又是什麼樣的呢?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每天有做不完的作業,孩子壓力大,而用頭撞牆。我們做家長的,不感到痛心嗎?如果孩子早早的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寫完後,家長就會馬上為孩子再找些題做,但是孩子打心眼裡不情願。這樣家長和孩子之間就容易產生矛盾,多做的題也不會有效果,還會導致孩子以後做作業故意磨蹭,延長做作業時間。

  想讓孩子優秀,家長就要有眼光。家長的每一個決策和要求,對孩子都很重要。孩子以後的幸福指數與現在的分數高低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家長一定要有眼光,給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

  我們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問題,絕對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全部交給學校和老師。教育孩子是個性化的,每個孩子各有各的不同。譬如,有一個班105個孩子,一節課40分鐘,老師怎能關照到每個孩子。孩子在老師面前是一片林,而在家長面前是一棵樹。所以家庭的教育尤為重要。

  二、家長要有愛的能力

  用符合對方接受的方式,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愛,讓自己的愛支援到對方。家長經常對孩子說的殺傷力最強一句話:我為你好。

  一個25歲的女孩,畢業後想開家網店,但是媽媽想讓她成為一名公務員。媽媽不惜動用所有的資源,幫她找到一個公務員職位。女孩接受吧,她就會很痛苦;不接受吧,就顯得她不懂事,辜負了媽媽。所以只有選擇逃避,心裡極度掙扎的,極端的選擇就是犧牲自己。在一個聖誕節,她從高樓墜落下來。

  所以,家長在愛孩子的同時,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

  三、家長要學會鼓勵與批評

  例如,孩子鋼琴比賽獲得第三名。媽媽一般會說:孩子,你真棒,媽媽太高興了,繼續努力。爭取第一名。孩子聽了會有些掃興,因為媽媽只顧及了自己的感受,沒有肯定孩子的付出。所以媽媽應該這樣說:孩子,媽媽真為你高興。你真的付出了很多,比如你那次多麼認真地練習。媽媽相信你,你這樣認真練習,一定會成功的。表揚給予結果,鼓勵給予過程。表揚太多容易驕傲,鼓勵比表揚更有益。

  鼓勵四步曲:一是陳述事實;二是表達自己的感受;三是找到成功的品質和特質;四是在此基礎之上如何努力還會獲得成功。

  批評四步曲:一是陳述事實(不要評價這件事,特別不能介入身份層面,要客觀說事);二是表達自己的感受(你今天做的事情,媽媽真的很xx);三是幫孩子做出N種選擇(如果你認真思考,會xxx);四是提出自己的希望(媽媽相信你,如果你xxx,將會xxx)。

  家長要為孩子種下兩顆種子。一顆種子:你是一個好孩子。家長要注重孩子交友,交友對孩子成長很重要。孩子交什麼樣的人,受什麼樣人的影響,家長要密切留意,幫孩子區別對待。另一顆種子:你是一個有孝心的人。讓孩子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如果一個人不對自己的父母好,真的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這次聽課,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不容忽視。孩子是個性化的,家長朋友們要善於靈活運用。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全天下的孩子都優秀。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