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教育與人生讀後感

教育與人生讀後感

教育與人生讀後感

教育與人生讀後感1

  葉聖陶老先生是一代教育名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他《教育與人生》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對我們教師的教育工作有極大的指導作用。《教育與人生》這本書精選了四十八篇葉老的教育論著,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值得一讀。有幸捧讀這本教育專著,真可謂受益匪淺。下面就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熱愛學生。教育學生是個艱鉅的靈魂、性格塑造工程,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培養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該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也應該像斯大林所說:要小心翼翼地培養人,就要像園丁栽培心愛的花木一樣。幾年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使我認識到:真誠的師愛是促進學生上進的動力。曾經有一位學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無暇照顧他,他便自我放縱,學習不認真,作業不做,和同學打架。當了解到這情況後,我立即向他伸出關愛之手,找機會與他談心,時常撫摸著他的小腦袋問寒問暖,鼓勵他學習。慢慢的,他對學習不再馬馬虎虎了,一天天進步起來。

  以教育成就自己。由認識自己而革新自己,由革新自己而成就自己,是一種自然的步驟。如何才能達到成就自己的目的呢?葉老認為,應當按照自己的所長和所好去成就自己。譬如愛好理科的,就可以在理科方面努力;愛好文學或者政治經濟的,就可以在文學或政治經濟方面努力。這樣,是很容易成功的。要使人們都能夠成就自己,非藉助於教育不可。可見,教育對於人生所負的責任,真是不小。

  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一點在教育學生環節中體現更為明顯,教給學生行為規範和道德的標準,不僅要用語言講明,更重要的是教師要以身作則,因為教師本身的行為就是標準和規範,也是一種有效的不言之教。關於這一點葉老講: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樣,而‘身教為先’總歸是最重要的一條。教師應充分認識到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許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師能否做到以身作則,直接關係到教育的成敗。學生是有思想的人,他們對教師不但聽其言,而且要觀其行,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愛戴。反之,如果教師只是說得好聽,而在行動上卻是另外一種樣子,學生就會不聽教師的話,有的學生還可能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成為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當然,我們教師在這一方面要注意和學生溝通,真正地瞭解學生,應該和他們成為朋友,這樣才會更順利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書上我們能知道更多故事,更多知識。我們要多讀好書,用知識來塑造你自己,不斷進步!書是一盞明燈,它照亮了我們的人生道路,讓我們在前進的路上有了明確的目標。所以我以後還要讀書,讀好書,同時倡導並支援我的學生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

教育與人生讀後感2

  葉聖陶老先生是一代教育名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他《教育與人生》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對我們教師的教育工作有極大的指導作用。《教育與人生》這本書精選了四十八篇葉老的教育論著,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值得一讀。

  有幸捧讀這本教育專著,真可謂受益匪淺,下面就教師怎樣來教學生的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針對教師怎樣來教學生的問題,葉老先生提到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是我國教育者的優良傳統。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孟子提出教者必以正,重視以身作則的原則。西漢教育家董仲舒說:善為人師,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意思是說,要當一名好老師,既要有淵博的知識,正確的教育方法,又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師道德的特徵,是人民教師必備的德行。

  葉老在他的論著中將教師的講法分為兩種:一種是開門見山,一種是先引起動機再講,以後者為最有效,在學生接觸後想知道的時候才講,更會使學生豁然開朗,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要注意引導學生知變、求變、善變,有所改革,有所創新。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求創新、善創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一點在教育學生環節中體現更為明顯,教給學生行為規範和道德的標準,不僅要用語言講明,更重要的是教師要以身作則,因為教師本身的行為就是標準和規範,也是一種有效的不言之教。關於這一點葉老講: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樣,而‘身教為先’總歸是最重要的一條。教師應充分認識到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許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教師能否做到以身作則,直接關係到教育的成敗。學生是有思想的人,他們對教師不但聽其言,而且要觀其行,教師只有以身作則,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愛戴。反之,如果教師只是說得好聽,而在行動上卻是另外一種樣子,學生就會不聽教師的話,有的學生還可能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成為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當然,我們教師在這一方面要注意和學生溝通,真正地瞭解學生,應該和他們成為朋友,這樣才會更順利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讀完《教育與人生》,我深深地感受到葉老對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所寄予的深切厚望。在當今社會,說白了其實就是人才競爭的社會,是教育競爭的社會。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穩固的專業思想和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要有某一學科專業的科學知識和教育理論素養,要有一定的人文科學與藝術修養,而且還必須具備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掌握科學的、發展的融技術與感情為一體的教師職業技能。我們要不斷地充電,只有以為人師表的姿態展示人生的道路,以高尚的情操鼓舞學生,用廣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技巧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才能以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健康地成長,使自己不愧對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譽。

教育與人生讀後感3

  葉聖陶老先生是一代教育名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他《教育與人生》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對我們教師的教育工作有極大的指導作用,值得我們去閱讀、研究。它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師者前進的方向;它又像一本字典,能讓人查到自己原本不懂得問題;它更像是一位長者,在告訴你經驗和方法。它語言簡練、易懂,能激發讀者的種種思考。

  寒假裡我拜讀了葉老的《教育與人生》一書,葉老的教育理念中滲透的人性化教育思想給了我很深的觸動。葉老強調:教育的根本價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養自覺的,自動的,發展的,創造的,社會的人,是使學生能做人,能做事,成為健全的公民。

  人性化教育要以人為本,具體說要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本,以學生的個性、創造性發展為本,以學生的人格和諧發展為本。學生是我們的教育物件,他們是教育的主體,是整體的、發展中的,具有巨大的潛力和能動性。在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是實施人性化教育的良好時機。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強調學生死讀書,高強度地訓練,課業負擔過重,引起學生恐學、厭學甚至逃學、輟學,學生產生普遍的'逆反心理。課堂上採用單一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通過接受教師所提示的資訊進行學習,作為教學受與者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處於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其主動性和能動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調動,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能力。並且,由於教學質量的好壞通常是用學生的成績來評估,因而造成了過分看重分數,只注意少數成績拔尖學生的教育而傷害了大多數學生的自尊心,忽視了對大多數學生能力的開發和培養,形成明顯的教育不平等,也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這些做法違背了教育發展規律,導致學生在心理上發生扭曲。葉聖陶在談到中國教育改革時提出:教育本質的改革尤其緊要。教育要為全社會而設計,要為訓練成對社會作點事的人而設計;教育決不能為挑選少數選手而設計,結果使這些選手光榮顯耀,站在眾人的頭頂上,伸出手來,收授眾人的供養。

  作為當代教師,應當從傳統的落後的思想中擺脫出來,轉變教育教學理念。針對教師怎樣來教學生的問題,書中提到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葉老在他的論著中將教師的講法分為兩種:一種是開門見山,一種是先引起動機再講,以後者為最有效,在學生接觸後想知道的時候才講,更會使學生豁然開朗,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要注意引導學生知變、求變、善變,有所改革,有所創新。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求創新、善創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一點在教育學生環節中體現更為明顯,教給學生行為規範和道德的標準,不僅要用語言講明,更重要的是教師要以身作則,因為教師本身的行為就是標準和規範,也是一種有效的不言之教。關於這一點葉老講: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樣,而‘身教為先’總歸是最重要的一條。當然,教師在這一方面要注意和學生溝通,真正的瞭解學生,應該和他們成為朋友,這樣才會更順利更有效的教書育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造一種積極、活潑、興奮、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擁有自己的空間去探究、合作、體驗、創造。教師的任務是要以學生為中心,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興趣,增進學生的求知慾,促使學生的學習動力從外部轉向內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真正做到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培養學生探索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的作用是指導、監督,他的任務是培養學生自己做的能力,就像義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每次演講時總要強調的一句話:請幫助我,讓我自己去做。要讓學生的學成為一種自主行為,把課堂建設成為一個學生樂於展現自己,樂於發展自己的舞臺。全方位地營造一個學生的身心可以健康合理發展的空間。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敬業精神和淵博的知識把學生培養成能對社會發展起積極作用的人,使他們認識自己的價值並願意將其體現在社會的發展中。

  在《教育與人生》一文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葉老對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所寄予的深切厚望。品味葉老的教育思想精髓,我也充分感受到了活到老,學到老這句古訓的分量,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把最新鮮的知識灌輸給自己的學生,有義務教會他們走出學校後如何適應環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更有義務將做人的道理傳授給他們,這要求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高尚的道德操。不僅如此,時代飛速前進的步伐也已經不容許我們留給自己停滯的理由,所以我們必須要不間斷地學習,在學習中發展完善自己。

教育與人生讀後感4

  《教育與人生》中用了比較小的一篇幅說道“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看似一句連“外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我卻思考了很久——因為它“實在,樸實”!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離這一句話的要求還有多遠?

  通常說教育工作分“言教”和“身教”,以“身教”為貴。個人認為,老師其實是“語言器官”比較發達的高階動物,“言教”可謂是時刻都在進行的,經常嘴巴一張就會停不下來,反正我是這樣的人,所以講的話多了,難免重複的也多,但是又並不是每句話都是重點,學生很多時候就搞不清楚我的要求了。拿最近的課本劇排練來說,學生甲飾演后羿,其中有一段情景是后羿登上崑崙山頂拉弓射下九個太陽,排練時我是用我的嘴巴把情景描繪了不知道多少遍,我讓學生自己先理解后羿這一人物,依照人物特點想像他登山的步伐該怎樣?拉弓時的表情又該怎樣等等。可是任憑我描述學生的表演還是不盡人意,結果我實在不滿意,一著急自己上去演了,學生也緊接著模仿了起來,效果好極了,其實當時我是“愣”了,進步太快了,後來我反思後,明白了其中收效快的原因了,那就是“身教”!

  《教育與人生》一書我還需要時間仔細揣摩,葉老的超凡智慧和偉大的教育思想不是我短短一個月看完他的一本書就可以學習好的,我還需要不斷的充電,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各方面,也讓我將來的“教育人生”盛開出一朵美麗燦爛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