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教案>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小學語文教案

【精品】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複習內容:讀課文識字7—12,古詩,快樂宮2

  複習目標:熟讀課文,掌握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並能在句子運用。背誦課文、古詩。

  複習重點:複習鞏固生字新詞,正確書寫字詞,掌握筆畫和部首。

  複習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水媽媽的孩子

  1、讀背課文

  2、複習生字

  (1)背的筆順

  (2)強調“層、聰”讀音

  (3)複習帶有雨字頭的字

  3、水媽媽的孩子有哪些?

  4、鞏固動詞及數量詞

  練習:大娃()著一()烏雲。

  二娃()著一()彩虹。

  三娃()著一()濃霧。

  四娃()來一()露珠。

  五娃()了一()白霜。

  六娃()來一()雪花。

  七娃()著一()冰山。

  二、坐井觀天

  1、熟讀課文

  2、複習生字

  (1)區分:除際;觀現

  (2)鞏固“那”的筆順

  3、複習課文內容

  (1)青蛙認為天(),小鳥認為天()。

  (2)課文告訴我們什麼?

  三、大自然的語言

  1、讀背課文

  2、複習生字

  (1)強調“以”的筆順

  (2)區分:永泳

  (3)練習:“少”加部首

  四、古詩誦讀

  1、熟背

  2、練習:古詩連線(略)

  五、駱駝和羊

  1、熟讀課文

  2、複習生字

  (1)複習部首:大口框列舉含有這個部首的生字

  (2)強調讀音:證伸肯

  (3)區分:做作;園圓

  3、課文內容

  (1)課文告訴我們什麼道理?(老牛的話)

  (2)鞏固動詞:課文2、3小節

  六、夏天

  1、讀、背課文

  2、複習生字

  (1)筆順複習:勤(第十筆)悄

  (2)複習部首:力字旁

  七、寄冰

  1、熟讀課文

  2、複習生字

  (1)部首:反文旁列舉含有此部首的生字並組詞

  (2)強調讀音:熱收掃

  (3)區分:塊快

  (4)複習筆順:收退(第六筆)

  3、課文內容

  (1)明明是塊冰,洪洪怎麼說是水呢?

  (2)出示句子,根據課文內容判斷(略)

  八、語文快樂宮2

  1、複習讀音:層民冰肯靜勤伸證

  2、口字和哪些字成好朋友?

  練習:口+()=()口+()=()

  口+()=()口+()=()

  3、鞏固動詞練習:(略)

  4、複習生字

  (1)“湖、潮、遊、倒”的筆順

  (2)區分:胡湖;到倒

  第二課時:見覆習卷

  教後反饋:

  學生掌握比較紮實,對這些題型對很熟悉,“勤”字易錯,強調後,還是有個別孩子因為錯的印象先入為主,需要不斷強化,不斷糾正。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二課時

  1、複習匯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了什麼?

  2、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①觀察課文中第二幅圖,默讀課文,想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麼內容?

  (三層,第一層(2)概括介紹麋鹿奇特的外形,第二層(3)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第三層(4)介紹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②理解第一層內容。

  a、指名讀。

  b、為什麼說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c、“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麼說“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③理解第二層內容。

  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麼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a、指名讀。

  b、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徵的?

  c、這幾個部分各有什麼特點?

  d、除了介紹麋鹿外形,還介紹了什麼?

  e、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聯絡嗎?為什麼?

  f、討論。

  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已經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再寫是不是有點多餘?為什麼?

  (第一層是概括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而第二層則是具體的介紹。這樣就使讀者對麋鹿有了更清晰的印象。而且,第二層介紹麋鹿外形的同時也介紹了它的生活習性,讓讀者認識到了它的外形和生活習性之間的關係。)

  g、引導體會。

  ④理解第三層內容。

  默讀思考。課文是從哪幾點來說明“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的?(一是雌鹿的懷孕期超過九個半月,比其它鹿類長;二是它每胎僅產一仔)

  (2)學習第三段。

  ①指讀課文。

  ②出示“傳奇”,齊讀。

  理解“傳奇”:經歷離奇,不同尋常。

  ③為什麼說“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3、配樂朗讀二、三段。

  第三課時

  1、複習匯入

  簡單說說麋鹿的外形和傳奇的經歷。

  2、精讀訓練第一段

  (1)輕聲讀第一段。

  (2)畫出描寫麋鹿在黃海灘塗自由活動的句子,結合第一幅圖說說對在晨霧中活動的麋鹿有什麼印象。

  (3)為什麼說大豐自然保護區“是麋鹿野生放養的理想場所”?(土地廣闊,氣候溫和,林茂草豐)

  (4)透過對課文二、三段的學習,我們對麋鹿已經全面充分地瞭解了,作者為什麼還要寫第一段?可以去掉嗎/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課堂練習

  (1)祟課後第5題。

  (2)交流複述方法。

  ①結合插圖,抓信麋鹿的角、蹄、尾、手色等幾個部分的特點介紹它的體形及生活習性。

  ②參照“麋鹿的傳奇經歷”表介紹。

  ③要學習講解員講解的神情和語氣。

  4、練習複述

  《麋鹿》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感知文章內容,瞭解作者鍾情於胡楊的幾個方面。

  2.用簡短的話概括4、5、7自然段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文眼

  1.背景音樂起,師:在茫茫的大沙漠,當黃沙襲來的時候,所有的生命都折服於沙漠的肆虐的時候,河流退卻了,人群退卻了,就連那雄偉的城郭也被掩埋了……有一個綠色的精靈,以不屈的精神與沙漠抗衡,與風暴搏鬥,生生不息。它就是——胡楊。(出示胡楊組圖)

  2.師:人們崇敬胡楊,留下了許多讚美的文字。(揭示課題,齊讀)

  二、緊扣文眼,整體感知

  1.過渡:讀讀這篇讚美的文字,看看作者鍾情於胡楊的哪些地方?

  2.生自主讀文三遍(出示閱讀要求)。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連貫、流利。

  (2)同桌讀(齊讀,分段讀),糾正字音,聯絡上下文交流新詞的意思,說說每段的意思。

  (3)自主默讀,思考:作者鍾情於胡楊的哪些地方?

  3.彙報初讀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糾正字音,師相機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話說出4、5、7段的意思。

  (2)問:作者鍾情於胡楊的哪些地方?(師相機板演:無人關照弓腰駝背粗茶淡飯默默奉獻)

  三、自主品讀,披文入情

  1.過渡:作者鍾情於無人關照的胡楊,弓腰駝背的胡楊,粗茶淡飯的胡楊,默默奉獻的胡楊,讀了課文,你對怎樣的胡楊動情了,請找到相關的段落讀一讀,把你動情的原因寫下來,再動情地讀一讀。

  2.生自主閱讀,勾畫、作批註,有感情地朗讀。

  3.同桌交流感受體會,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探究作者鍾情於胡楊的原因,感受胡楊頑強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獻的精神。

  2.背誦喜歡的段落,用自己的話讚美胡楊,激發學生對胡楊的崇敬之情。

  3.體會作者反覆運用“千年……千年……千年”的排比句式在文章中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流程

  一、詞語引入,回顧內容

  1.抄寫詞語:鍾情、無人關照、弓腰駝背、粗茶淡飯、默默奉獻。

  2.師:作者鍾情於無人關照的胡楊,弓腰駝背的胡楊,粗茶淡飯的胡楊,默默奉獻的胡楊,才寫下這讚美的文字——胡楊贊。

  二、交流體會,精讀感悟

  1.過渡:作者為何對這樣的胡楊情有獨鍾?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去探尋這些詞語背後的意思。

  2.彙報交流,朗讀感悟

  (1)無人關照的胡楊(第3段)。

  抓住“眼淚”一詞,引導“胡楊的眼淚是什麼”“它為何要流淚”,體會胡楊受了傷就流出“淚”來為自己包紮傷口,是為了繼續生長,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

  (2)弓腰駝背的胡楊(第4段)。

  可從“慘不忍睹”一詞入手,引導說說“什麼叫慘不忍睹”“胡楊長相為何如此慘不忍睹”,體會胡楊弓腰駝背的長相是為了適應惡劣的自然環境,它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極強的生命力。

  (3)粗茶淡飯的胡楊(第5段)。

  ①抓住“粗茶淡飯”一詞,“粗茶淡飯在生活中是用來形容什麼的?這裡呢?”(生長條件極其惡劣)“胡楊粗茶淡飯的生長環境是怎樣的?”

  ②“它是在夏季酷熱……只有粗茶淡飯”,引導:讀這個句子,你想說什麼?(板演:頑強的生命力)

  ③能把這種頑強的生命力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4)默默奉獻的胡楊(第7段)。

  ①“它的樹幹木質堅硬……從來沒有索取。”引導:你讀懂了什麼?

  ②“徹底”說明什麼?(體會胡楊對人類的奉獻是毫無保留的。)

  ③讓我們把胡楊毫無保留的奉獻精神讀出來。(齊讀)

  3.小結:無人關照的胡楊,弓腰駝背的胡楊,粗茶淡飯的胡楊,這些詞都在給我們傳遞一個資訊:它的生命是那樣的(頑強),所以,它才會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板演:千年……千年……千年)這樣的胡楊,怎不叫人動心,不叫人愛呢?

  4.問:作者為了表達自己的愛,幾次用到了“千年……千年……千年”?這樣寫有怎樣的好處?

  三、昇華情感,書寫敬意

  1.過渡:多麼頑強的生命力,它感動了作者,作者又用雋永的文字感動著我們。你對哪段文字感觸最深,請你盡情讀一讀,讚一讚。

  2.生自主朗讀,背誦。

  3.出示背景音樂,胡楊組圖,指名背誦。

  4.師:我們感動於胡楊,感動於它頑強的生命,感動於它毫無保留的奉獻精神。此時此刻,你心中一定也有話想說,想讚一讚這西域的美麗風景——胡楊。趕快寫一寫,讚美讚美胡楊吧!

  5.生自主寫話。

  6.出示背景音樂,胡楊組圖,指名讀出學生的讚美。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目標:

  1、教育: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學生學習挑山工堅韌不拔、奮發向上的精神。

  2、教養:①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訓練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字、詞、句的讀書能力和質疑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發展: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二、重難點:聯絡課文對挑山工挑著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三、教具:掛圖、幻燈、小黑板。

  四、準備:家庭作業(初讀第一自然段後,每人畫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

  五、過程:

  (一)複習:

  1、齊讀課題。

  2、請用段意歸併法簡單說說全文主要講什麼?

  (二)學第三段。

  1、教師邊指圖邊感情引入:是的,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學生默讀,抓重點詞質疑,教師歸納具有深究性的問題。

  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①它指的是什麼? 為什麼我需要它?

  ②“一直”這個詞用在這裡有什麼好處?

  ③為什麼要把“因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後部分?

  3、引出學習上文的思路: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麼?為什麼我需要它?”就要聯絡上文理解好以下三個問題:(小黑板出示三個問題)

  a、挑山工登山有什麼特點?

  b、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遊人多,可花的時間並不比 │

  遊人多?

  c、為什麼挑山工反而走到遊人的前面去了?

  (三)學第一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麼特點?用──劃句子。

  學生髮言,教師小結:

  (1)“他們肩上......保持平衡。”作者用簡短的語句,形象地描畫出挑山工挑著重物上山的樣子。(登山姿勢的特點)

  (2)“他們走的路線......扁擔換一次肩。”(登山的路線是摺尺形的)

  出示幾幅學生畫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線圖分辨對錯。依據課文說理由。

  2、老師小結:邊讀文字邊想象,動手畫圖,也是一種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圖說話(挑山工登山的特點),內化語言。

  4、引讀:為什麼要走摺尺形路線?

  5、從哪兒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遊人多,可花的時間並不比遊人多?

  指名讀第二節,邊聽邊想,交流。

  6、過渡:對此,我覺得很奇怪。我的疑團是怎樣解開的?課文講了我

  和一個挑山工4次相遇,經過了解,終於解開了不解之迷。

  (四)學第二段

  1、 快速默讀,我和挑山工在哪4個地方相遇?用( )括出。並且找出表現我們和挑山工速度變化的句子,用──劃出。

  老師小結:這幾次相遇,每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超過了挑山工,但結果又總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為什麼挑山工反而走到我們前面去了?這使我感到很驚異,所以走過去跟他交談,挑山工的哪些話解開了我的疑團,用~~劃出。

  3、彙報後,請抓住重點詞提問題,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討論、教師點撥)

  學生提的問題(“隨便”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不像你們那麼隨便,高興怎麼就怎麼?為什麼一步踩不實不行?“耽誤”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兒往前走?)

  4、教師貼出寫有道理的字條

  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

  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的。

  並指著小結: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位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

  (五)回頭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從泰山回來,我就畫了這樣的一幅畫,(指掛圖)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

  2、出示幻燈(文章末句和學生質疑的3個問題)

  (1)“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指什麼?第二個意思指什麼?我需要的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需要它?

  (2)教師:作者體會到挑山工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奮發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啟發,所以一直把這幅畫掛在書桌前,讓這種精神時時刻刻激勵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師小結:邊讀邊思,聯絡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樣是重要的讀書方法。

  3、“一直”在這裡是什麼意思?用在這裡有什麼好處?

  4、為什麼要把“因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後部分?這樣處理起強調作用,強調什麼?

  5、教師:對,這種精神不但作者需要它,老師同樣需要它,同學們更加需要它。我們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標的。(指著寫有道理的字條講)

  6、教師指著“一直、因為我需要它”小結:作者圍繞寫作目的精心用詞造句。

  (六)質疑。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試用“耽誤、樸素”造句。

  3、背誦第五自然段。

  板書: 4 挑山工

  挑山工 遊人

  沉甸甸 沒挑子

  路程長 一條道

  速度快 落在後面

  一個勁兒走 玩玩鬧鬧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簡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少年閏土的特點,體會“我”與閏土之間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3、運用多種方式(聯絡上下文、藉助背景資料、抓住關鍵詞等)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學習抓住人物特點(外貌、動作、語言)描寫人物的方法。

  5、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內涵及學習寫作方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參賽課時)

  一、展示圖片,引出閏土

  1.出示魯迅照片,師生交流魯迅資料。引出感嘆詞“啊”。

  2.展示“看瓜刺猹”圖,瞭解魯迅筆下的閏土。

  二、整體感知,初識閏土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閏土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用筆做上記號。

  2.交流印象深刻的內容,並梳理出課文結構,其間注意生字的讀音和長、難句的指導。

  3.歸納出對閏土的總體印象,回扣“啊”字。

  三、順學而導,瞭解閏土

  1.找出文中帶有“啊”的句子,引導學生質疑。

  2.以閏土語言為突破口體會人物特點:

  (1)指名輪讀閏土的話,讓學生明白閏土的話中包含著“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四件事。

  (2)自讀閏土的話,邊讀邊想象畫面。問:你最感興趣的是閏土的哪些話?生讀師相機指導。重點指導“雪地捕鳥”和“看瓜刺猹”,採用“情境渲染、聯絡實際、引入背景資料、對應比照”等多種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讀。

  3.用上“啊”說說對閏土的感受。

  4.出示課文插圖體會兩人對話時的神情、動作,問:閏土和“我”的對話中,“我”的語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據“我”的想法想像出“我”當時說了什麼嗎?寫在“我”的感受旁。

  5.同桌分角色朗讀、指名讀。

  四、多元解析,記住閏土

  1.師小結引說,比照“我”與閏土的不同。

  (1)你從這個“啊”中讀出了什麼,如果用語言表示“我”的感嘆,你會怎麼說?讓生帶著各自體會有感情讀句。

  (2)藉助多種方式(聯絡上下文、圖片對比、聯絡生活等)體會“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內涵。

  2.引導生回扣第一自然段並背誦。

  五、拓展延伸,再識閏土

  1.啟發學生想象說話:“我”和閏土分別近三十年後,再一次相見了,見面時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2.讓生快速閱讀《故鄉》原文片段:

  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後,我吃過午飯,坐著喝茶,覺得外面有人進來了,便回頭去看。我看時,不由的非常出驚,慌忙站起身,迎著走去。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只是說:

  阿!閏土哥,--你來了?……

  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湧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麼擋著似的,單在腦裡面迴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淒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

  老爺……

  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1.找出閏土和“我”的語言,用上“啊”表示自己的心情。

  2.佈置學生讀小說《故鄉》,自主探究原因。

  六、小結全課,昇華認識

  師以“啊”作小結。(主要從魯迅、閏土、學生表現及展望未來等方面去說。)

  第二課時(簡案)

  一、簡要複習全文,聽寫部分新詞,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二、尋找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的'部分,深入探究其妙處,小練筆實踐:請學生或老師做模特,生口述後寫片段,師生共同評議。

  三、結合《故鄉》進一步讓學生認識作品內涵、瞭解魯迅。

  四、簡介魯迅部分代表作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祥林嫂,激發學生課外閱讀其作品,觀看其影視作品。

  五、摘錄描寫閏土外貌和動作的句子,可以嘗試背一背。

  板書設計:

  少年閏土

  想盼羨

  (嘆)

  (啊!)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簡析:

  課文寫的是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讚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整篇課文處處洋溢著愛的思想、美的情感,時時閃爍著人文的光彩。

  教學理念:

  本課的設計重在凸現語文課的“文”味。“語文教學的目標,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字的技能。”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在“聽、說、讀、寫”的活動中習得語文。讓學生在“聽說”實踐中鍛鍊聽說能力,在默讀、朗讀中走進文字

  走進人物的心靈世界,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具體詞語語句的“畫外之音、言外之意”。

  學情分析:

  1.本文表現的是外國兒童的生活,文字中的援助中心、聖誕樹及給予樹等內容,學生不太熟悉。教師採用重點語句的理解,充分讓學生感受。

  2.對文字中金吉婭的愛心和善良品質,學生基本能理解。而難點在於讓學生透過文字的閱讀,理解金吉婭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中,充分感受到了母愛和手足之情。教師採用鼓勵學生在文字中發現“愛”,讓學生在字裡行間找到金吉婭所受到的愛。

  3.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審美情趣,他們一直在享受著被愛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愛別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婭是他們的同齡人,她的行為最容易被同齡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透過反覆品味文章的語言來喚醒沉睡於他們心中的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出10個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地寫出由12個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從課文的重點語句中學會如何體會、感受、體驗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2.學會積累好詞佳句。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從課文中體會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愛,懂得如何去表達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

  教學重點:

  透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是本文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策略

  1.本文的教學將採用以讀代講,以讀促悟的方法,讓學生透過教師的引導,一步步發現金吉婭身上蘊藏著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2.創設情境場。為學生創造了聽、說、寫的實踐機會,從而感受語言學習的魅力和由此帶來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談話

  1.今天我看到大家晶瑩瑩的眼睛,讓我感受到大家很幸福,但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身邊還生活著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別人幫助的人,在她們的世界裡,缺少著親人的關愛,聖誕節來臨之前,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為他們架起了一座愛的橋樑。那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這篇課文,一起再來重溫著愛的故事。齊讀課題。

  2.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讀文悟情,探究釋疑

  1.教師:讀了課文,你的感受是什麼?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

  2.讓學生帶著感受讀一讀 我緊緊擁抱著金吉婭。

  2.教師:媽媽此時的感受和你們一樣,很激動,(板書)

  但是媽媽由始至終都是這種感情嗎?

  3.教師:讓學生找一找媽媽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用直線在課文中畫下相關句子

  4.教師:一個叫金吉婭的小女孩在聖誕節到來之際到底送給了我們什麼?讓我們再讀讀課文,看看金吉婭送給了我們什麼?

  學生:這個聖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願以償的笑臉。

  5.學生質疑或教師提問:什麼是如願以償?仁愛的意思是什麼?

  學生:願望得到實現。仁愛就是同情、愛護和幫助人。

  6.教師:文中哪些語句可以體現金吉婭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品質?找出來,讀一讀。

  預設學生:

  句子1:媽媽,我拿著錢到處逛,本來想送給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禮物。後來,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樹上有很多卡片,其中一張是一個小女孩寫的。她一直盼望聖誕老人送給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於是,我取下卡片,買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禮品區。

  (1)小女孩有什麼願望?想想一下卡片上會寫什麼?

  (2)看到卡片上的內容金吉婭會想什麼?此刻你就是金吉婭你心裡會怎麼想?

  (3)從金吉婭的做法中,你體會到什麼?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句子2:我的錢就……只夠買這些棒棒糖了。可是媽媽,我們有這麼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麼都沒有。

  (1)體會省略號的作用。

  (2)你從金吉婭的所說所想中體會到了什麼?

  (3)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7.媽媽聽了金吉婭的話後,有什麼變化?媽媽一開始就是激動高興嗎?

  學生:媽媽一開始很生氣。

  8.教師:媽媽一開始為什麼很生氣?

  學生: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

  9.教師:沉默不語是什麼意思?金吉婭為什麼沉默不語?你體會到金吉婭在想些什麼?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學生:一方面為沒能給大家買到更好的禮物而難過,一方面她也害怕媽媽的責怪)

  10.教師:小組討論,媽媽的態度為什麼有這麼大變化?

  學生:因為媽媽從金吉婭的身上感受到了她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

  11.教師:我們從金吉婭的身上感受到了愛,為什麼金吉婭能夠有這樣的愛心、同情心?找出句子來說說?

  12.學生:(1)母子之愛

  (2)手足之愛

  13.教師:出示最後一句話,再讀,體會句子的含義。

  14.是啊,在這個聖誕節中,金吉婭的一家分享著聖誕禮物。誰知道分享是什麼意思?

  15.在這個聖誕節中金吉婭的一家僅僅分享了禮物嗎?還分享著什麼?還有誰也分享著?

  設計意圖:藉助對“給予樹”形象的豐滿,進一步豐富愛的內涵,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現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裡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聖誕節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後,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後,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於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係。

  四、拓展延伸,愛意迴盪

  1.假如你就是那個小女孩,你接到這盼望已久的禮物時,你會怎麼想?

  把你想說的寫下來。(時間允許,可在堂內解決)

  2.你覺得這棵給予樹還給予了我們什麼?它還可以叫什麼樹?

  3.其實在我們國家像這樣的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有很多很多,大家發現了沒有?(時間允許,可在堂裡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