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關於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之小家庭制度下的犧牲的練習題及答案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之小家庭制度下的犧牲的練習題及答案

關於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之小家庭制度下的犧牲的練習題及答案

  【提要】中考答案家庭資訊 : 2017南京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練習題答案:《小家庭制度下的犧牲》

  《小家庭制度下的犧牲》閱讀答案:

  1、文中畫線的兩處分別表現了兩位老人怎樣的情感?(4分)

  (1)老太太灰白著臉,嘴唇顫動,似乎要說話,卻說不出來。

  答案:表現了老太太為丈夫找不到工作,兒子不顧及家庭的傷心難過,找不出合適的語言安慰丈夫而無奈。

  (2)但是——還恐怕這把老骨頭,終究要葬在野獸的腹裡呢!

  答案:表現老頭兒對於兒子做法的氣憤失望;對自己老無所養、老無所終的悲哀。

  2、“信”在小說中反覆出現,有什麼作用?(6分)

  答案:(1)結構上:①設定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1分)②作為線索,推動情節發展。(1分)

  (2)內容上:①刻畫人物形象:表現了老太太和兒子的形象特點;(2分)②揭示小說主題,表明作者的深刻思考。(2分)

  3、請簡要概括小說中兒子的形象特點。(4分)

  答案:①受文明教育;②追求新思想;③不肖(忘恩負義、沒良心);④鐵石心腸(冷漠)。

  4、結合小說內容探究標題“小家庭制度下的犧牲”的含義。(6分)

  答案:①青年一代為了追求小家庭制度而犧牲老年人的幸福;②在追求小家庭制度的過程中,犧牲了中華民族傳統的贍老美德;③對犧牲老年人幸福而追求小家庭制度者的譴責(批判);④對這種小家庭制度下老無所依(老無所養)的老人的同情;⑤對青年一代在社會變革時期,如何處理新舊家庭觀念的思考。

  附:小家庭制度下的犧牲原文:

  老太太噙著眼淚,拿著一封信正看著。忽然聽見外面腳步的'聲音,連忙將這封信,壓在一本書底下,站了起來。

  老頭兒從外面進來了,摘了帽兒,坐在椅子上,喘息著拿手巾去拭額汗,一語不發。

  過了一會兒,老太太陪笑問道:“你的事情怎麼樣了?”

  老頭兒冷笑道:“毅甫只說現在外頭找事很難,叫我暫候一候。但是看他的意思,似乎嫌我老了,做不了什麼事。他還問我荃兒的事情很好,為何還不能顧家?我也無言可答。他便借給我二十塊錢。我本想不要,一想這也是老朋友的情分,而且我也實在沒有錢,只得收了。咳,人窮志短!也是我沒有生下好兒子,以致像我這樣的年紀,還要奔衣走食,實在叫人可氣可嘆!”

  老太太灰白著臉,嘴唇顫動,似乎要說話,卻說不出來。

  老頭兒又說:“人家養兒子為的是養老送終,我們只是為兒孫作牛馬,從小兒多災多病的,好容易捧到這麼大。為著他念書,把田地也典了,房子也賣出去了。他又說要去留學。我想這蠻貊之邦,子弟一定要學壞的,但是至終也依了他。如今我們的精神心血也耗盡了,家產也花完了,馬牛也當夠了,只指望苦盡甜來,有個歡娛的晚景,也不枉……”這時老頭兒喘得說不下話去。

  老太太仍舊呆立著動也不動。

  老頭兒接著又說:“誰知道他如今……外國也去過了,文明的媳婦也娶了,毛羽豐滿遠走高飛了!像我這樣的年紀,大限已經快來到了,生前的福我自然享不著了,但是——還恐怕這把老骨頭,終究要葬在野獸的腹裡呢!”

  這時老太太忍不住了,忽然伏在椅背上,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

  老頭兒看見他老伴哭了,心中也覺得不忍,嘆了一口氣,便不往下說。

  他們一時寂靜下來。兩個悲涼灰白的臉,襯在這奄奄的暮色裡,造成了一派陰森的氣象。

  老頭兒忽然說:“前天我寫了一封信給他,至今還沒有回信。我如今親自去拜望他,同他理論理論。”一面自己站了起來。

  老太太伸手要揭開那本書,拿出信來——但她看著老頭兒的臉,又沒有那一分勇氣,慢慢的又縮回去。

  老頭兒已然戴上帽子,走出去了。

  老太太連忙喚道:“不用,不用去了!這裡……”那時一聲門響,那白髮盈頭的老者,已經踽踽涼涼的去了。

  老太太扶著椅背,站了半天。重新拿出那封信來,上面大草縱橫,又有許多的圈點,可憐她生花的老眼,如何看得清楚。只零零落落的念道:

  ……中國貧弱的原因在哪裡?就是因為人民的家庭觀念太深……觀念太深這萬惡的大家庭制度,造成了彼此依賴的習慣像……我們這一班青年人,在這過渡的時代,更應當竭力的打破習慣,推翻偶像……我們為著國家社會的前途,就也不得不犧牲了你二位老人家了……新婦和我都是極其贊成小家庭的制度,而且是要實行的……你老人家昨天的信,說得實在可笑!只為你們的腦筋,沒有吸收過新思想,因此錯解了“權利”、“義務”的名詞……簡單說一句,我們為要奉行“我們的主義”,現在和你們二位宣告脫離家庭關係。

  老太太看完了,大概也還明白,一時心頭涼透,兩手顫動著將這封信撕了,眼睛發直望著窗外。

  這時,天色漸漸發黑,一片咿啞的聲音,繞著庭樹,正是那小鴉銜著食物,回來哺它的老鴉呢。

  (選自1920年6月《燕大季刊》)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