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說課稿> 【推薦】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說課稿

【推薦】幼兒園說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說課稿1

  設計思路: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的語言活動《聰明的小雞》,大班的孩子特別喜歡一些競技性質的遊戲活動,我們班的孩子更是如此,在活動中他們經常進行各種各樣的比賽,如喝水,拍球等等,但是孩子們的比賽結果往往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所以我選擇這個讀本《聰明的小雞》,透過這個讀本是想讓孩子們明白,用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去比較,肯定是失敗的,所以要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戰勝對方。

  教材分析:

  《聰明的小雞》是選自大班的分享閱讀的一個故事,這個讀本所講的是機靈可愛的小雞在農場裡如何智鬥狂妄自大的狐狸最終成功獲救的故事。

  首先從故事的角色中,小雞和狐狸都是最能引發孩子極大的興趣的小動物,故事的讀本:驚險、起伏的情節、富有推測的故事內容尤為符合大班學齡兒童的探索和樂於助人的社會的心理。《綱要》在語言領域中也曾經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我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標:

  認知目標:

  根據繪本的每一頁故事內容,大膽猜測故事情節,並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口語的表達能力。

  能力目標:

  培養幼兒積極參與閱讀活動,能認真傾聽,喜歡這本讀本,並大膽講述的習慣。

  情感目標:

  培養幼兒不怕困難,敢於克服和麵對困難,懂得比自己強的人,去鬥智鬥勇。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掌握故事中的情節變化,能用較清晰的語言進行講述。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放在,積極參與閱讀活動,能發現與圖片相關的線索,喜歡這本讀本。教學的難點,理解小雞發起三次比賽的真正用意,感受故事中小雞的聰明、機智和勇敢,體會故事中的幽默與樂趣。為了使幼兒在活動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達,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小雞和狐狸手偶各一個。小雞,狐狸,農夫人物各一個。背景圖一副。故事繪本。背景音樂。大小樹枝各一個。

  活動過程: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師生互動學習方法。因此,在活動中我除了以我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還採用合作交流和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操作演示法:透過手偶的形象引導,會使幼兒深受喜愛,也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為了幫助幼兒理解。在我操作手偶時,也可以讓幼兒直觀的感受到小雞與狐狸之間的差距(一個弱小,一個強大)。

  觀察法操作:為了讓幼兒理解故事中小雞,狐狸和農夫之間的關係,我選擇了,用繪本故事書,這樣使幼兒可以感受到形象,具體,有趣。

  表演操作法:讓幼兒與教師一起互動合作,進行情景的模仿表演,能引起幼兒的一定態度體驗和感受,使幼兒能得到心理上的發展,並讓幼兒觀看,說說他們的感受,這樣能滲透思想教育,又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突出了教學的重點難點。

  分組討論法:讓幼兒透過故事情節的展開,根據不同環境下人物心裡的變化進行討論,讓幼兒在平等,寬鬆,活潑的環境中有足夠自我表現的機會,並且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我們自己遇到了困難,會用怎樣的方法去解決,讓幼兒學會用聰明才智鬥志壞人和解決困難。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

  延伸活動:讓幼兒親自體驗遇到困難時候,會用什麼辦法來解決,並作以記錄,將好的辦法可以教於其他小朋友,以便每位小朋友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幼兒園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數鴨子》是一首說唱風格、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童謠歌曲。

  歌詞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鴨群遊過大橋、興奮地數鴨子的情形。歌曲說唱結合,表現出兒童活潑可愛的天性,童趣盎然培養學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並能透過小組合作,以即興創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透過聆聽音樂、模仿動物的叫聲,演唱歌曲,感受音樂中的小動物,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歌詞簡單易懂,適合5—6歲的兒童學習。

  二、說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熟記歌詞,能夠掌握歌曲旋律。

  2、技能目標:能夠會唱歌曲,能夠模仿鴨子叫聲並且模仿小鴨子。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樂觀情緒,體驗歌曲帶來的快樂。

  三、說活動準備

  ppt課件、幼兒故事、有關鴨子的音訊,歌曲。

  四、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為了體現教師與孩子的互動主體性,本次活動採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的

  方式,教師與幼兒並共同學習與成長,主要採用以下教法:遊戲法:幼兒園活動要“寓教育於遊戲之中”,遊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也是幼兒數學教育的有效手段。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遊戲緊密結合,能夠使幼兒獲得有益的經驗,並讓幼兒結合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因此,採用遊戲法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及手段。提問法:活動中的提問法是透過教師提問讓幼兒去回答,使幼兒對歌曲有更加深刻了瞭解,能夠理解的去學習歌曲,從而加深對歌曲的熟悉度,同時也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及興趣。角色扮演法:教師透過扮演鴨子媽媽,讓幼兒扮演小鴨子,能夠從歌曲中鍛鍊自己的手腳協調能力,並且充分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模仿能力,達到活動的最終目的。

  (二)說學法:《綱要》中提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探究能力,更讓幼兒獲得學習的技能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以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識。因此主要採取以下學法:體驗法:讓幼兒透過學習小鴨子的叫聲以及扮演小鴨子,來初步瞭解鴨子,能夠使幼兒身體動起來,不是機械性的來背歌詞,使幼兒透過感官的方式來學習。觀察法:幼兒透過教師提供的資料,來學習《數鴨子》的歌曲,並且知道鴨子的走路方式,能夠來主動模仿,加深對歌曲的認知度。嘗試法:當幼兒在活動中有學習小鴨子的不同叫聲時要給予鼓勵,用不同的方式去激發幼兒的不同想象,使幼兒的動作可以多樣化,不要拘泥於標準動作,扼殺幼兒的想象。

  五、說活動過程

  活動以歌曲貫穿始終,難度逐層遞增,以聽鴨子聲音並模仿——講有關鴨子的故事——觀看《數鴨子》影片——角色扮演鴨子律動為主線,進行《數鴨子》的音樂教學活動內容。

  一、開始部分

  設定情景:教室告訴幼兒今天班級來了一位新朋友,激發幼兒興趣。

  設計意圖:透過情境的設定,可以激發起幼兒對本次活動的參與興趣,使活動更富有情趣,不枯燥。

  二、基本部分

  (一)聽聽它是誰透過聽鴨子叫的音訊讓幼兒對鴨子有個初步的認識,從而能夠模仿鴨子叫的不同聲音,加深對鴨子的認知。

  1、播放鴨子叫的音訊,讓幼兒猜猜它是誰

  2、請一名幼兒來模仿鴨子的叫聲

  3、提問幼兒鴨子的叫聲是不是相同的

  4、讓幼兒模仿各種鴨子的不同叫聲。設計意圖:此環節為的是培養幼兒的模仿能力和想象力,使幼兒能夠透過自己的想象對小鴨子有所瞭解。

  (二)聰明的小鴨子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能夠吸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能夠加深對鴨子的喜愛。

  1、教師講《聰明鴨子的故事》

  2、故事結束後進行提問

  3、說說為什麼喜歡鴨子設計意圖:此環節為的是培養幼兒愛心,讓幼兒建立對小動物的喜愛,透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對小鴨子印象深刻。

  (三)唱唱唱透過影片的播放吸引幼兒的眼球,幼兒能夠對影片播放的歌曲進行簡單的模仿。

  1、教師播放《數鴨子》影片

  2、教師進行歌曲的指導

  3、教師跟幼兒一起歌唱《數鴨子》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能夠使幼兒直觀的對歌詞有所瞭解,影片的童趣效能夠吸引幼兒,並能使幼兒加以模仿。

  (四)快樂的小鴨子教師對鴨子的動作進行講解,透過學習鍛鍊幼兒的手腳,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啟發幼兒的想象力。

  1、教師在播放的歌曲中交小鴨子走路的動作

  2、教師啟發幼兒鴨子的不同走路方式

  3、教師扮演鴨媽媽帶領幼兒扮演的小鴨子在教師裡玩耍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為的是鍛鍊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也能夠加深對歌曲的熟悉度。

  三、結束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小鴨子要和媽媽回家了,活動結束。

  六、說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域中擺放鴨子的玩具,和圖片。

  2、讓幼兒回家把學習的歌曲唱給家長聽。設計意圖:能夠加深對學習知識的鞏固以及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促進家長和孩子的交流,增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

  七、說活動特色

  1、整個教學活動以《數鴨子》歌曲的學習為主線,把各個環節串聯在一起,各環節層層遞進,體現了音樂教學的完整性和主題性,便於幼兒學習掌握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

  2、根據《綱要》的精神和藝術領域的目標,本活動的設計圍繞著幼兒的好奇心裡、極大的模仿性以及富有想象的創造性進行開展,充分的使幼兒的心裡得到了滿足,也使活動能夠順利進行,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幼兒園說課稿3

  一、 說教材

  在日常生活中,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他們活潑,對此非常感興趣,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接受能力想吻合,以引導幼兒向最近發展區發展。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且處於語言迅猛發展時期,但對數量詞的掌握、理解還有一定的困難,為了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我想透過幼兒最喜歡的遊戲,讓幼兒在掌握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數量詞,充分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綱要中的語言領域目標要求及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透過語言智力遊戲提高幼兒對學習數量詞的興趣。

  2、提高幼兒在活動中快速傾聽和應答的能力。

  3、引導幼兒練習正確使用數量詞。

  這三個目標蘊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知識經驗的獲得,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透過語言智力遊戲,提高幼兒對學習數量詞的興趣上,"從第一、四環節的逐步深入,將知識進行遷移,將重點逐漸攻破,活動將難點定在"正確使用數量詞,"從以下幾點突破:

  1、讓幼兒參觀"物品展覽館",討論圖片上物品名稱。

  2、做遊戲"玩轉盤""造火車"為了完成本次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一)、環境創設與區域活動相結合

  為了讓幼兒不再被動接受教師傳遞的資訊,而轉為主動吸收,我整合了區域活動,根據教育目標,有機滲透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更多更有益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發發展,因此,我在區域中準備了:美工區:投放白紙、彩筆。閱讀區:投放數量不等的物品名稱的圖片。

  (二)、知識經驗準備:

  利用各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豐富詞彙和生活經驗。

  (三)、物質準備:

  1、老師、幼兒、家長共同蒐集各種物品名稱圖片佈置一個"物品展覽館"2、轉盤,上面貼有各種數量不等的物品名稱圖片3、各種數量不等的物品名稱圖片反貼在黑板上。

  這些準備,一是豐富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幼兒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便於幼兒在和同伴討論中大膽、自主、快樂的交流,二是能在活動中突破難點,便於幼兒理解。

  二 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此遊戲的活動價值,採用遊戲組織教學,運用了觀察法、遊戲法、討論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師說教的傳統形式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用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遊戲的方式貫穿活動始終,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在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慧理念,將各領域知識有機整合在一起,如:在語言領域中滲透社會領域內容,感受遊戲的快樂,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在玩轉盤和造火車遊戲中讓幼兒感受數量的概念,在音樂遊戲開火車中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

  三、 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設適宜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採用遊戲操作法、觀察法、討論法,讓幼兒在看看、說說、聽聽的過程中學習更多的數量詞。

  四、 說教學程式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6分種)帶幼兒參觀"物品展覽館",啟發幼兒相互討論,圖片上都有什麼?

  此環節中,教師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同伴之間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在交流中獲得新的知識。

  (二)、遊戲:玩轉盤 (8分鐘)轉盤上是一些圖片、上面分別畫著數量不等的蘋果、書本、眼鏡、尺子、樹、電視機等物品,幼兒自己將轉盤的指標轉起來,

幼兒園說課稿4

  一、說設計意圖

  下雪、堆雪人,是冬季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對於幼兒來說是冬天裡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所以我選擇了語言活動《下雪了》。

  幼兒喜歡悅耳的聲音,重疊有節奏感的象聲詞更能使小班幼兒產生親切感。喜歡小動物又是幼兒的天性,這個故事經過象聲詞介紹了幾種動物以及他們的叫聲,在簡便而又充滿懸念的故事氛圍中,幼兒能夠學習並掌握動物的名稱與各種象聲詞。經過活動能夠讓幼兒積累動物名稱的經驗,反覆出現的"你去哪兒呀"是一種招呼用語,便於幼兒在生活中模仿運用,有助於幼兒的語言學習。

  二、說目標

  1、認識小狗、小貓等幾種小動物,準確說出它們的名字,明白叫聲,學說象聲詞。

  故事中的小動物都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而孩子們印象中小動物的名稱或許是其叫聲的代名詞,所以,應當給予孩子正確、科學的語言資訊,所以明白小動物的準確名稱是本次活動的目標之一。

  2、明白冬天會下雪,初步激發幼兒喜歡冬天的情感。

  下雪、堆雪人,是冬季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對於幼兒來說他們可能不喜歡冬天的寒冷,可是他們喜歡雪,喜歡玩雪,玩雪會使他們不怕寒冷,所以我選擇了語言活動《下雪了》,經過故事初步去激發幼兒喜歡冬天的情感。

  3、象聲詞:汪汪喵喵哞哞等。短句學說:你到哪兒去呀?

  故事裡告訴幼兒小動物的名字,如小狗、小貓、小豬、小雞、小牛、小麻雀、小老鼠等,讓幼兒積累了動物名稱的經驗;表示小動物聲音的"汪汪、喵喵、哼哼、嘰嘰、哞哞、嘰嘰喳喳、吱吱",能使幼兒學習並掌握動物的名稱與象聲詞;反覆出現的"你去哪兒呀"是一種招呼語,便於幼兒在生活中模仿運用。

  三、說重難點活動重點:

  明白動物的叫聲並與正確的名稱建立聯絡。(給予孩子正確、科學的語言資訊)

  活動難點:能根據畫面的情節聯想到"堆雪人",並會用材料表現(對於小班孩子來說根據畫面的情節去有意識聯想,並會用抽象的材料去裝扮的確很難,活動中也是初步培養幼兒的這種本事。)

  四、說過程

  活動分三個環節完成:

  一、匯入部分經過看PPT,欣賞美麗的雪花,激發幼兒對冬天的喜愛。從而引出汪汪叫的小狗、喵喵叫的小貓……

  二、理解故事

  1、根據小動物的叫聲猜測出小動物的名稱,學學、說說,幫忙幼兒學習語言。

  2、小動物們拿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急急忙忙地走著,他們去哪兒呀?他們在一齊幹什麼呢?一個個匆匆忙忙、連奔帶跑的樣貌,激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引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3、根據小動物拿的各種東西學習裝扮小雪人,讓幼兒初步瞭解原先生活中有很多東西能夠來裝扮雪人。

  三、延伸活動故事到此結束了嗎?沒有,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全部藏在好看的書本里,給幼兒留下懸念,激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

幼兒園說課稿5

  一、教材

  我設計的小班數學活動《餅乾商店》,是依據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選擇了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學習特點的活動內容,在面向全體幼兒的同時,注重了幼兒的個別差異,促進不同水平幼兒的發展。

  在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注意了數學知識的系統性,符合幼兒的認識規律和智力發展水平,注意了各部分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絡和配合。

  二、教法

  我根據活動的內容,幼兒的年齡特點;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特點;並考慮到數學學科的特點;幼兒的認知特點,選擇了利用遊戲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透過操作法、遊戲法、引導發現法,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能主動進行學習。

  三、活動目標

  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根據頒佈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數學領域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注意了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的原則。

  四、活動準備

  在活動的準備材料中,我多選擇用過的餅乾盒、奶盒、冰棒杆廢舊物做教具,做到就地取材。

  幼兒使用的小筐、圖形片等符合衛生和安全的要求的材料的選擇上,根據活動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選用教具。另外,在教具的使用中引導幼兒觀察、思考,逐步從具體形象向抽象概括的方向過渡。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根據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讓幼兒在情境中活動。活動開始,以開餅乾店的形式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先讓幼兒觀察自己的圖形片,請幼兒說說有些什麼樣的餅乾,而不是請幼兒說說有什麼形狀的餅乾。這樣,可讓

  幼兒從餅乾的形狀或顏色兩方面作出不同回答,接著,引導幼兒從這兩方面觀察圖形標記。

  (二)基本部分

  以“分餅乾”、“買餅乾”、“送餅乾”這一系列遊戲情節串連教學過程,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考慮到小班幼兒認識幾何圖形的特點,從圖形與標記匹配,引導幼兒認識幾何圖形,以減低幼兒的學習難度。同時,透過指認的形式,幫助幼兒複習鞏固對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認識。在區別三種圖形時,依照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逐步引導幼兒的思維向多維性發展。

  在“分餅乾”時,要求幼兒按圖形的顏色或形狀匹配,然後在“分餅乾”的活動中,讓幼兒講一講買了什麼餅乾,有的幼兒說買了紅餅乾,有的幼兒則根據所買餅乾的形式作了回答。在此基礎上,教師作出了小結,並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兩個方面同時進行表述,在送餅乾的活動中,在肯定幼兒按標記的形狀或顏色匹配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幼兒根據標記同時,從顏色、形狀兩維角度去選擇,發展了幼兒的思維。

  針對買餅乾的要求,作四個層次的安排,讓每個幼兒分別按不同的要求參與活動。從而使每個幼兒有所發展,體現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

  (三)結束部分

  活動最後的“設計餅乾”這一遊戲的目的是為區域活動中的練習作示範。我為幼兒準備了四組材料:多色的繩、多色的冰棒杆、彩筆和紙、各種幾何圖形和固體膠,讓幼兒在拼拼、畫畫,尋找中掌握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使集體教學活動與自主自學的區域活動結合起來,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個別練習的機會。

幼兒園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我選擇了《老鼠嫁女》這個詼諧、幽默的民間故事作為教學藍本,孩子們透過《老鼠嫁女》的故事,並借鑑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瞭解我國老百姓結婚過程中的一些基本習俗和喜慶的氣氛,提高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及對社會的認知能力。

  2、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精神,幼兒園活動內容應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知識、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因此,根據故事《老鼠嫁女》及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

  (2)、認知目標:

  透過觀察圖片,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能力目標

  嘗試用語言,動作,表情大膽地表現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3、活動準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必要而充分的準備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為了更好的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為活動作了如下準備:

  多媒體課件(《老鼠嫁女》動畫片、各形象頭像

  二、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共同交流。要注意培養幼兒傾聽習慣,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為此,在活動過程中我主要設計了以下教法:

  1、情境教學法

  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這是《綱要》的要求。

  2、引導啟發法

  如何透過看動畫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提升呢?我運用了引導啟發法。啟發幼兒有序的說出故事《老鼠嫁女》的內容。如:故事的名字?誰要出嫁?嫁給什麼樣的人?鼠爸爸都去找了誰?最後找誰做女婿?結果怎麼樣?為什麼會這樣?你認為鼠爸爸對嗎?

  3、模仿體驗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條件,讓幼兒根據故事中的人物特點、表情進行模仿,發揮幼兒的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如:鼠爸爸要把女兒嫁給最厲害的人,厲害的人是什麼樣子的?(請幼兒模仿“厲害”一詞)

  在遊戲活動中,將表達與動作、表情、幼兒創造結合起來表演。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和表演慾望,在體驗中提升思維和能力。

  4、領域滲透法

  《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透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充套件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三、說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

  師:(出示老鼠爸爸的形象)看!這是誰呀?

  透過觀察,瞭解形象特點

  幼:老鼠爸爸

  師:今天老鼠爸爸家在辦一件大喜事,他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世界上最厲害的人,那你們覺得誰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呢?

  幼:(大膽想象,自由回答)

  師:那到底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呢?我們來聽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兒》

  2、聽故事《老鼠嫁女》,引導幼兒自由表達,理解故事內容。

  (1)你們想知道今天是誰結婚嗎?那請你們認真聽故事,聽完後你就會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播放多媒體動畫《老鼠嫁女》的故事)

  (2)逐一播放多媒體動畫《老鼠嫁女》片段,理解相關內容:故事中誰要嫁女?要嫁給什麼樣的人?它找了誰?最後怎麼樣?(透過幼兒看動畫片,引導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培養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

  (3)體驗故事:鼠爸爸要把女兒嫁給最厲害的人,“厲害”是什麼樣子的?(鼓勵幼兒能大膽的用語言、表情、動作表演)。

  (4)、你認為老鼠找“厲害”的貓做新郎對嗎?為什麼?

  老師小結:老鼠找貓做新郎真可笑呀。

  (4)表演故事:播放課件《老鼠嫁女》。自由模仿課件內容進行故事表演。

  3、角色表演:老師準備些相關的頭飾,我想請小朋友們戴著這些頭飾來表演這個故事的,你拿到的是太陽那麼你就是太陽,拿到的是大風那麼你就是大風,拿到什麼你就扮作什麼,怎麼表演呢,聽好要求,對話的時候輪到誰說就誰說,不是對話的地方就由老師講,會講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師一起講,明白了嗎?那我們來試一試。

幼兒園說課稿7

  各位領導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小班的音樂活動《大雨小雨》,下面我將分:說活動背景、說教法學法、說活動過程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活動背景:

  春天不知不覺已來臨,大自然到處洋溢著一片春的氣息,我班也隨著春天的來臨開展了《春天的童話》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幼兒感受到了春天美麗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個多雨時節,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時下正是春雨綿綿的季節,幼兒也異常喜愛雨天,他們常常興奮地談論著。我抓住這一季節特徵,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引導幼兒有意識地去觀察、感受、瞭解雨。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培養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因此,我就生成了音樂活動《大雨小雨》。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必須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下雨天,他們常常愛往雨中跑:接著雨滴、踩著水坑等等。對雨是興趣昂然、情有獨鍾。我們便可利用幼兒這個興趣點,又發生在幼兒周邊的生活經驗開展有益的教育活動,從而真正體現《綱要》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為此,我制定了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聲音的大、小。學習用不同的演奏鈴鼓的方法,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節奏和音色。

  2、根據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節奏,探索鈴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師的眼神和動作的幫助下,不演奏時能控制住鈴鼓,使其不發出聲音。根據活動目標及幼兒實際,我把重點定位於:感受和表現聲音的大、小,學習用不同的演奏鈴鼓的方法表現大雨、小雨的不同的節奏和音色。難點:根據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節奏探索鈴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為了使活動能更好地開展,我作了充分的準備:

  1、教學掛圖《大雨和小雨》。

  2、將座位排成一個圓圈。每人一個鈴鼓。

  二、說教法學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我精選了以下教法:情境法,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提問法,結合圖片引導幼兒有目的、仔細觀察,讓幼兒將生活經驗和所見聯絡,解決難點。示範法,解決難點,用富於情感、較誇張的示範榜樣來誘導幼兒模仿。

  本次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創造各種條件讓幼兒參加表現活動,精選的學法有:聽唱法,幼兒透過聽來感受樂曲的不同音色和節奏,鍛鍊幼兒的自學能力及音樂鑑賞能力。觀察發現法,是解決個別幼兒差異的好方法,讓幼兒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看法,體現《綱要》中創設寬鬆、自由、愉快環境,激發師幼互動,利於幼兒想象。表演體驗法,幼兒在把握音樂形象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個性,大膽想象表演,能直接而充分地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便於實現“因勢利導,因人施教”。這些方法我將在說活動過程中詳細體現出來。

  三、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針對教學目標,對每個環節作了精心設計,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使技能訓練滲透於藝術感受中,貫穿在音樂實踐裡。

  1.設定談話,回憶匯入。

  活動一開始,我設定談話引導幼兒回憶有關下雨的經驗。由於幼兒喜歡雨,只有他們感興趣的,才能激發真正的學習動機。因此,我這樣匯入:小朋友,你們見過下雨嗎?大雨是什麼樣子的?小雨又是什麼樣子的?

  2.欣賞歌曲,感受意境。

  這是活動的重點,我引導幼兒在感受大雨、小雨的不同音色及節奏後用動作來表現出來:小朋友說得真好,大雨的聲音是大大的,哪個小朋友願意來用動作來把大雨表現出來?我鼓勵幼兒在欣賞歌曲後和同伴討論並表演出來,幼兒透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知道了大雨的聲音大大的,可以用拍手等動作表示。接著用同樣的方法理解小雨的音色及節奏。

  3.視聽結合,學唱歌曲。

  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歌詞,我利用圖片用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兒對歌曲的興趣:剛才小朋友聽到老師唱了《大雨和小雨》,誰來告訴老師大雨的聲音是怎樣的呢?幼兒根據自己所聽到的回答:嘩啦――譁――啦,小雨的聲音是:嘀――嘀――嗒――嗒――嘀――嘀――嗒――嗒。由於幼兒存在個別差異,揮發的話語有完整、不完整之分的,我就鼓勵幼兒說完整話,當幼兒說出一句,我就以誇張的示範節奏朗讀出來,讓幼兒加深印象,從而模仿,等幼兒全部說出後,再完整節奏朗讀。於是,我再引導幼兒:大雨和小雨的聲音不一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我一邊唱一邊請幼兒配上動作。

  4.出示鈴鼓,模仿音色。

  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鼓勵幼兒充分發揮其想象力,用鈴鼓來演奏大雨、小雨的聲音。我是這樣匯入的:小朋友看,這是什麼?怎樣演奏它,發出的聲音像下大雨呢?幼兒透過自己的探索,把鈴鼓搖起來,這樣發出的聲音就像下大雨的聲音了,於是,我讓幼兒一起空手練習演奏大雨的聲音,並提出要求:我們在唱到嘩啦嘩啦時,才用鈴鼓把下大雨的聲音演奏出來,開始兩個小節和最後一小節是不用演奏的。用同樣的方法讓幼兒探索演奏小雨的聲音。(用手碰鈴鼓,發出的聲音就像下小雨的聲音)。接著我請幼兒用鈴鼓完整演奏歌曲的節奏。為了激發幼兒學習的更高興趣,我將幼兒分成大雨和小雨組。在老師動作的暗示下,讓幼兒學習準確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以上是我對《大雨小雨》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我想一節好的音樂活動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也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薰陶下,不斷探索,不斷成長。其中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的內容

  如果選用“七說”的說課模式,則從以下七個方面展開:

  1、說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時確定的本節課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教學目標須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類。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並密切聯絡學生情況,同時儘量緊扣現實生活。

  2、說教材重點和難點:教材重點是教材內容表現出來的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絡或本質。教師在教學中應弄清一般教學和重點突出的部分,其確定的依據主要從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等方面來說明。教學難點是由教材內容本身和學生特徵所決定的,因此教學難點確定的依據要從造成學生難以理解的原因來分析。學生難懂的原因從教材內容來看,一是內容較深、抽象性強,對學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偏高;二是綜合性較強,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廣泛;三是分散性較大,對學生的歸納能力要求偏高。從學生來看,一是年齡和心理特徵;二是原有知識基礎。

  3、說教法:

  說教法,是指說教學方法,即說怎樣教的問題。

  教法的選用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特徵、教學內容的特點等來確定。一節課選用的教法一般以1—2種為主,1—2種為輔。教法不宜過多,否則就成了教法的展示課,同時學生在一節課有限的時間內也難以適應。

  說課時先概括地說教法的類別,再具體闡述選用的理由,然後在說教學程式時穿插進去具體介紹怎樣運用。

  4、說學法:

  學法是指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方法。說課中說的學法,嚴格意義上講,實際上是指學法的指導,就學習的方法而言,它包括學習的態度、法則、程式、手段等等。教師可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的實際情況,在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這三種學習模式的大前提下具體進行學法指導,並在說課時解釋清楚進行某些學法指導的做法和原因。

  5、說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具體選用了哪些教教具,採取了什麼樣的組織形式,透過哪些評價方式來激勵和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等等。對於選用的教學手段,都需要說清楚其目的性何在。

  6、說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度,應該以激勵為主。教學評價有針對學生群體的評價,也有針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其主要方式有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等,最常見的是教師評價。教師評價通常又有語言評價、行為評價、軟體評價、制度評價(操行)等方式。說教學評價時,既要說明採用的何種評價方式,也要簡單介紹其操作辦法,並著重解釋其好處。

  7、說精彩教學片段:(在無教學課件的情況下)

  所謂精彩教學片段,即是指說課教師就所設想的一節課,將在場的同事當成學生,即興展示自認為設計最精彩的一個教學環節。教師對精彩教學片段的展示應該以組織性或者敘述性的語言為主,不僅要演示這個片段中的教師活動,更要說清楚學生的活動,同時闡明自己認為這個片段精彩的原因是什麼。

  或著7、說教學程式:(在有教學課件的情況下)即教師利用教學課件或其它輔助教學用具、媒體,向同行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在敘說教學程式時,需將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的目的解釋清楚,並說明整體設計的好處和理由是什麼。

幼兒園說課稿8

  一、 說教材

  抽到這個活動內容,我想起了前些日子發生在我們班裡的一件事情,我讓幼兒收集各種植物的種子佈置我們的自然角,幼兒興致特別高,第二天紛紛收集玉米、大豆、高粱、花生、綠豆等投放在自然角,午飯的時候,小朋友吃豆芽熬肉,大家都在安靜的吃飯,東北角上的幾個小朋友卻在爭論不休,我走過去詢問才知道,他們在爭論一個問題:豆芽是不是豆子變來的?如果是,那麼硬梆梆的豆子怎麼能長出牙來呢?當時吃完飯後,幼兒也曾就這個問題討論過,而且還爭得面紅耳赤。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能力不斷提高,他們不僅僅滿足老師所告訴的,更希望透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目前,我們班幼兒有植物種子發芽的經驗,我打算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豆芽作為探索的物件,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透過開展活動“生豆芽”,讓幼兒更直觀、形象的瞭解豆子如何生根發芽,他們的生長與水、陽光存在什麼關係,更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豆子生根發芽生長狀況的探索興趣。

  根據新《綱要》精神,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確定這次活動的目標為:

  1、激發幼兒對豆子生根、發芽,生長狀況的探索興趣。

  2、幫助幼兒學習簡單的植物實驗的方法和技能。

  3、啟發幼兒探索豆子生根發芽與水、陽光的關係。

  這三個目標中蘊含了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X,主動探索的經驗獲得和對事物歸納總結能力的提高,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打算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激發幼兒對豆子生根發芽生長狀況的探索興趣上,於是,在活動開始前,我要為每個幼兒準備好實驗用的杯子,豆子,水等,指導幼兒泡豆子,讓幼兒親自參加探究活動,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發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欲X。而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我引導幼兒自己觀察豆子發芽的情況,並做好記錄,然後我和幼兒一起分享豆芽的生根發芽情況,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使活動重點、難點得以有效突破。本活動的難點是:啟發幼兒探索豆子生根、發芽與水和陽光的關係,我決定從以下幾點來突破:

  1、對比試驗:兩個杯子裡分別放幾粒豆子,其中一個杯子放水沒過豆子,另一個杯子不放水,2天后請幼兒觀察,從而得出結論:豆子生根發芽需要水。

  2、對比實驗:兩個杯子裡分別放上豆芽,其中一個杯子在黑洞洞的紙盒裡,另一個杯子放在陽臺上,1天后觀察,從而得出結論:豆子生根發芽後繼續生長需要陽光。

  為了完成以上教育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一)、環境創設,與區域相結合

  為了讓幼兒不再被動的接受教師傳遞的資訊,我整合區域活動,根據教育目標,有機滲透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更多有益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因此,我在區域中準備:科學區:投放杯子,豆子,水盆,海綿等,圖書區:投放有關生豆芽的圖書和圖片。

  (二)、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種子發芽的知識經驗

  (三)、物質準備:

  1、黃豆,綠豆,香豆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的杯子,紗布和海綿 ,紙箱子,兩個大盆。

  2、提前2天與幼兒一起泡豆子,並做觀察記錄。

  3、將兩盆豆芽提前2天分別放在黑紙盒和陽臺上,

  4、關於生豆芽的課件。

  這些準備活動,一是為幼兒創設探究活動環境,提供可操作材料,讓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二是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和重點,完成活動目標。

  二、說教法

  整個活動中始終體現綱要:即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的原則,激發幼兒探究興趣,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1、實驗法:讓每個幼兒都參與試驗,體驗探究的樂趣。

  2、課件演示法:將泡豆子,豆子生根發芽,豆芽變綠等過程製成課件,讓幼兒直觀、生動、系統、全面的瞭解生豆芽的全過程。

  3、觀察法:在實驗中,引導幼兒觀察,並做好觀察記錄。

  這些方法的運用,將克服教師傳統的說教形式,讓幼兒透過試驗,觀察,透過生動形象的課件,在快樂中習得知識,獲得經驗。

  本次活動採用集體教學和個別教學,關注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都富有個性的發展,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樂於探究的科學習慣。

  三、說學法

  幼兒是活動的主人,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結合本次活動的特點,我採用:1、實驗探究法:讓每個幼兒都能親自動手實驗,體驗實驗的過程,培養幼兒的探究意識。

  2、觀察法:教給幼兒觀察的`方法,幼兒親自護理自己的豆芽,隨時觀察豆子生根發芽的情況,並用繪畫或符號作記錄。

  3、歸納法:幼兒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試驗得出的結論

  這些方法的運用,幼兒能夠用眼睛看,用嘴巴交流,用耳朵聽,用大腦思考,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動中,能夠有效的完成活動目標。

  四、說活動程式

  (一)、觀察泡過的豆子 (6分鐘)

  問題:1、這兩盆豆子有什麼不同?

  2、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結論:有水的那盆豆子發芽,豆子發芽需要水

  這一環節,幼兒在活動前就參與實驗,有些幼兒有這方面的經驗儲備,可以鼓勵幼兒大膽交流,在交流中獲得新知識。

  (二)、觀察放在黑紙盒和陽臺上的豆芽 (6分鐘)

  問題:1、紙盒的豆芽長的怎麼樣?為什麼?

  2、陽臺上的豆芽長得怎麼樣?為什麼?

  3、這兩盆豆芽為什麼長得不一樣?

  結論:豆芽生長需要陽光

  (三)、帶幼兒一起分析豆芽的生根發芽情況 (5分鐘)

  問題:1、豆子先生根還是先發芽?

  2、豆芽生長需要什麼條件?

  (四)、觀看課件:生豆芽 (8分鐘)

  問題:豆子生根發芽需要的條件是什麼?

  這一環節,生動形象的課件讓幼兒系統的瞭解了豆子生根發芽的全過程,對這一科學知識有個全面感性瞭解,幼兒再結合自己動手泡豆子,觀察豆子生根發芽的情況,還能直觀形象的掌握這一抽象的科學知識。

  五、說活動延伸

  1、幼兒把自己泡的豆芽放在陽光下,繼續觀察,會發現豆芽變綠,瞭解陽光與植物生長的關係。

  2、把豆芽置於真空中,繼續觀察,發現豆芽枯萎致死,瞭解植物生長與空氣的關係。

  活動結束了,但活動內容並未結束。幼兒會進一步探究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對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會越來越濃。

幼兒園說課稿9

  9月1日上午,太原市五一路小學的校園裡格外熱鬧,因為今天還有今年新入學的孩子們到校報到。為了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歡迎儀式,學校特意在課間操時間進行了升旗儀式和開學典禮。開學典禮上一年級新生家長代表的講話讓學生們個個聽得專注,而高年級的歡迎儀式也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我是小學生,我光榮,我驕傲;我是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在五一路小學一年七班,它就是我的第二個家,我們一起加油!”伴隨著學生們的宣誓,學生們的第一課開始了。

  下課之後先上廁所後玩耍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好!首先允許我做自我介紹,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也是你們的班主任,還是你們的大朋友,很高興認識你們,非常歡迎你們來到五一路小學,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祝賀你們。”伴隨著班主任老師的自我介紹,五一路小學一年級七班的第一課開始了。

  然而,同學們並沒有安分下來,第一排仍有小男生的抽泣聲,後排總有奇奇怪怪的聲響。這在做了22年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的李冰看來再正常不過。“下面我教大家舉手、起立和坐姿。”在老師李冰的引導下,學生們按小組進行示範和練習。“一要愛護自己的學習用品,包括書本、練習本、鉛筆、橡皮、文具盒等,每天上學前或放學時檢查自己的學習用品有沒有帶齊。二是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課,坐姿端正,積極舉手發言,並做到聲音洪亮、大方得體。三是下課之後馬上先去廁所,去過之後再玩耍,並做到不爭不搶,文明入廁。四要尊敬老師,向所有見面的老師問好,和小朋友之間文明相處,團結友愛。五是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要及時向老師求助,找老師幫忙。六要按時作息,晚上早睡,早上不懶被窩,並認真吃早餐,按時上學,不遲到。七要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堅持每日刷牙,每週洗澡,特別是要勤剪指甲,衣服要乾淨整潔。八要做一個愛讀書的好孩子,並且注意不隨便亂吃零食,在校園、在班級不亂扔果皮紙屑。九要做到爸爸媽媽不來接送,不得私自走出校園,和小朋友做遊戲時要時刻注意安全。”與此同時,老師李冰宣讀了他們成為小學生後對自己提出的9項要求。“這9項要求會跟隨他小學6個年頭。”老師李冰稱。

  先讓學生喜歡上自己

  “初次相見,老師如果能給孩子們留下好印象,那他們就會喜歡她,就願意上她的課;反之,學生就會可能對她產生排斥。”數學老師郭穎告訴記者,“班主任老師在第一節課上已給同學們講了有關學校的紀律和班級的規定,以及安全方面的內容,孩子們對此都已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對於第二節的數學課來說,自己會去掉安全教育這一環節,準備著重在‘如何調動孩子們數學學習積極性、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如何掌握好的數學學習方法’這三方面對他們進行引導。”對老師郭穎來講,數學第一課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學生喜歡上自己。“開始上課。”在老師的宣讀下,數學第一課開始了。有了班主任李冰第一課的引導,學生們規矩了許多。“數學課堂上你該如何做?回憶數學課的作業本書寫格式及要求。你喜歡怎樣的數學老師?”接下來,郭穎老師的提問學生們個個很熱情,尤其是第三個問題絕大部分學生選擇舉手,也讓學生和老師有了第一次較為深入的互動。

  郭穎老師講述,這三個方面進行簡單的提問會引導孩子們暢所欲言。由於老師對學習的要求是“敢想、敢說、敢做、敢於動腦思考問題,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敢於嘗試別人沒有用過的做法或方法解決問題,如此學生對自己的要求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如果能真正做到,那真是太不簡單了。同時這些就成了我們數學課堂的規定。其實聊數學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髮言、善於發言的能力。”

幼兒園說課稿10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會對一些常見的現象、變化規律感興趣。《糖到哪裡去了》這一活動正是幼兒平常好奇的內容。

  說教材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應與幼兒生活經驗相貼近,符合幼兒興趣,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溶解這樣一個魔術一般的科學知識剛好落在了兒童的興趣點,加上幼兒對溶解這一現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有了提升的可能,這也符合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的理論。

  從幼兒角度來說,中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仍舊突出,所以在操作與探索中習得新經驗更為合適。而他們的思維同時也在經歷著變化,活動中的記錄表便是為此產生的。

  我選擇這一從生活中來的素材也希望幼兒能在操作中不斷積累經驗,以期在未來能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與能力。

  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具有方向性,是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認知、技能兩方面確定瞭如下目標:“初步感知溶解現象,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裡會溶解,有的不會。”是認知目標,“能大膽猜想,並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是技能目標,認知目標旨在幫助幼兒建立對溶解現象的更全面的認識,技能目標希望幼兒初步獲得使用記錄表的方法。在這一活動中,技能目標是主要目標,但認知目標也不可或缺,兩個目標既指向現在也指向未來,它們相輔相成,共同為幼兒的成長出力。

  說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感知溶解現象,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裡會溶解,有的不會。

  難點:能大膽猜想,並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

  說教法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需要老師是他們的朋友,在活動中我使用了互動法、提問法,這樣能夠使幼兒時刻在思考,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最後我還使用了操作法,讓幼兒在做中學,學中做,充分保證幼兒的主題地位,在活動中獲得經驗。

  說學法

  在活動中幼兒使用的學法有觀察法、多通道參與法、操作法。

  說活動過程

  根據《綱要》和《指南》思想的指導,借鑑建構主義理論和做中學思想,我從“品嚐糖水,引出主題——觀察糖的變化,感知溶解現象——認識實驗材料並進行猜想——操作實驗,驗證猜想並記錄——教師小結,幼兒進一步理解溶解現象”五部分,由淺入深地將幼兒的原有經驗與新經驗間建立起有機聯絡。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我的想法和設計皆是為了支援他們的自主探索。

  中班幼兒的思維還有具體形象性,但又在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科學活動中也應當照顧到這一特點。在第一個環節中,我請幼兒品嚐糖水,讓幼兒多通道感知白水與糖水的不同,從而產生具身認知,也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第二環節中教法上我採用了提問法,在他們的頭腦中放入一個問號的同時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剔除無關資訊,使他們注意力更集中地觀察、思考。在我的示範試驗中,幼兒勢必會有各種猜想和表述,因此我需要將他們的表述糅合、提升之後再以完整的語句表達出來,這對他們整合思維與語言都有幫助,這便是教師小結的必要性。

  《指南》中指出:“引導幼兒在探究中思考,嘗試進行簡單的推理和分析,發現事物之間明顯的關聯。”在科學活動中,操作必不可少,幼兒的手動起來,大腦便也開始思考。因此第四環節我留出充足的時間給幼兒操作記錄,他們是主導者,我是觀察者和支持者,在他們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再行介入。實驗中幼兒可以相互討論,他們或自證、或質疑,在和同伴溝通討論的同時也是逐漸理解如何與他人相處的過程。“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只有“做”才能保證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也使他們獲得直接經驗。涉及到對中班幼兒來說較難的記錄表記錄,在實驗中幼兒也可以互幫互助,共同克服困難,認知目標與技能目標在這樣的過程中都能得以落地。

  說活動總結

  在活動進行中,我會及時根據幼兒的即時反應來對流程進行調整或修改。孩子是的想法是多樣的,因此我的教學內容也不會一成不變。尤其是旨在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與探究能力的科學活動中,靈活性更重要。在大框架下,我會考慮幼兒的當下需要和突發事件,努力將它們納入活動中,成為教育素材。

  說活動延伸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東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們可以回家後跟爸爸媽媽們一起觀察、發現、然後再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說課稿11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說課稿:新年願望”,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今天,我讓小朋友討論今年的願望是什麼?小朋友紛紛舉起手來,“我的願望是爸爸給我買一輛玩具車子”“我的願望是媽媽給我買一件漂亮的裙子”“我的願望是做一個好寶寶”“我的願望是爸爸給我買個奧特曼”。一會兒小朋友們都說得差不多了。忽然,我看見小潔沒有說願望,我就走過去問她“小潔,你的新年願望是什麼啊?”“我.我。”說了二次,她都沒有說出願望來。難道你沒有願望的嗎?看著她想說又說不出的表情,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於是,我又輕輕的、微笑的問了她一遍“你的願望是什麼?”她看了看我,小聲地說“我的願望是媽媽不要再打我了”面對她的願望,我呆住了。

  分析:

  小潔是我班一個挺懂事的女孩,她特別喜歡畫畫,她的家長也讓她參加了少年宮的美術班。從孩子的表現和談話中,我瞭解到,她的媽媽對她的要求是很嚴格的。一次小小的差錯就有可能引起一場家庭鬥爭。但從小孩的口裡說出這個願望,我認為家長的希望與要求太嚴格的,她己經忽視了孩子應有的歡樂,作為家長,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的權利。我們老師則應該多與家長聯絡,引導他們指導孩子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以“打”教育,棍棒下面不一定都是天才。

幼兒園說課稿12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對模仿的興趣。

  2、 瞭解模仿發明與生活的關係,知道生活中一些仿生髮明產品。

  3、 激發幼兒創新意識,培養幼兒模仿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各種仿生物品如:螃蟹、鉗子、鑷子、夾子、扳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 模仿動物表演匯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動物的樣子,每個小朋友模仿一種小動物,表演一下好嗎?

  二、 演示課件,擴散思維,初步瞭解仿生

  師:讓我們坐下休息一下吧。剛才我們模仿了好多小動物表演,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中使用的許多物品,都是模仿動物、植物等生物的樣子發明的呢。這些仿生髮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美好。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們都模仿誰發明了新產品。

  1、(先看課件:出示機器人)機器人是模仿什麼發明的?(根據幼兒的回答再出示課件:人)引導幼兒觀察機器人和人的相同之處。小結:機器人是模仿人發明的。

  2、(看課件:潛艇潛行)潛艇是模仿什麼動物發明的?(根據幼兒回答出示課件:魚)引導幼兒觀察魚和潛艇,師生共同總結出:潛艇是模仿魚發明的。

  3、(看課件:小鳥飛)小朋友想一想,人們模仿小鳥飛發明了什麼呢?(根據幼兒回答演示課件:飛機)引出:人們模仿小鳥飛發明了飛機。

  三、引導幼兒觀察想象,找出什麼物品模仿了螃蟹

  1、師請幼兒圍到螃蟹周圍,和幼兒一起觀察螃蟹的大“鉗子”,觀察螃蟹用鉗子夾斷黃瓜條,瞭解螃蟹的“鉗子”的用處,想象什麼物品是模仿它製造的?啟發幼兒創新思維。

  2、讓幼兒從許多物品中找出仿生的製品,如:鉗子、夾子、鑷子、扳子等。

  小結:人們模仿螃蟹的“鉗子”發明了鉗子、夾子、扳子、鑷子等工具。

  四、觀察防生製品,說說它們模仿什麼動物製造的

  師幼一起觀察各種仿生製品,說說它們是模仿什麼製造的?還見過什麼仿生製品?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產品是模仿動物發明的,給你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希望你們長大後也學會用模仿的方法發明製造更多更好的物品給人們使用,當個發明家。

  五、活動延伸

  師:回家後找一找自己家中的仿生製品,再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說課稿13

  一、說主題生成:

  1、活動生成的原因:地球這一人類共同的家園正面臨著汙染蔓延和生態平衡的變化的嚴峻形勢。這一現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正如一句公益廣告詞所說:“您已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只是需要做得更徹底。”因此我設計了這一親子活動,讓“節約用水”這一行動進入家庭,充分利用家庭資源讓環境教育從幼兒園走向社會。

  二、說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雖然知道要節約用水,他們一邊說節約用水,一邊在洗手、喝水、上廁所等過程中浪費水,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目的是:讓幼兒透過感知、討論、動手合作設計節水流程圖等一系列活動,意識到節水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能承擔起節水義務宣傳員的責任。

  三、說教材

  教材簡析:《節約用水》是一節大班社會親子活動。透過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錄相、設計節水流程圖、送標誌等活動,增進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幼兒總結出節約用水的經驗並自願去宣傳他人。

  四、說目標

  目標的依據是什麼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和本《綱要》所提出的各個領域目標為指導,結合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來確定。“埃裡克森認為:“如果父母能積極支援兒童從事的遊戲和智力活動,兒童就會發展更多的自主性。”皮亞傑道德認知發理論認為:“要使兒童從自我中心實在論中解放出,最重要的途徑是與同伴發生相互作用。”

  根據我班幼兒實際情況①幼兒雖然知道節約用,但是在生活中確實存在浪費水的現象②已具有繪畫環保標誌的經驗,但部分幼兒動手能力較差。③家長非常支援本班的保教工作。④幼兒特別喜歡看電視,發現電視中有自己會更加興奮。

  因此我制定了三條目標:

  1、從身邊小事做起,透過討論積累節約用水經驗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2、喜歡參與創造性的製作活動,培養節水意識。

  3、感受與同伴、家長合作的快樂。

  五、說準備

  材料是為目標服務的,為了達到目標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它包括:

  1、物質材料的準備:

  ①影像資料:電視、錄音機、攝像機、鋼琴曲磁帶。

  ②美術製作材料:水彩筆、蠟棒、剪刀、膠水、8k白紙、透明膠布若干。

  ③環境材料:環保圖片若干,節水標語,節水標誌若干,家庭節水流程圖一幅,節水衛士標誌若干,小星星標誌若干。

  2、教師素質的準備:

  ①心理準備:頭腦要清晰,心中做到有條理,充分考慮到在活動中可能要出現的情況,若出現該怎麼辦,該說些什麼。

  ②技能準備:由於這個活動要用攝像資料、節水流程圖,所以我必須做到:

  a、錄影的錄製與播放。

  b、簡筆畫的基本技能。如:花盆、衣服等的畫法和流程圖的製作。

  3、幼兒的準備:

  ①知識經驗的積累:水有哪些作用?沒有水會發生什麼情況?這些經驗在活動前要掌握。

  ②技能經驗的積累:會畫實物的簡筆畫,會製作環保標誌。

  4、家長準備:

  通知家長活動的時間,向家長交待一些活動中必要的常規。

  以上這些準備活動要充分,力求達到每個材料都必須能為《節約用水》的目標服務。

  六、說重難點

  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說說這個活動的重點:讓水勤勞起來,多做幾份家務,儘量減少淨水的使用。

  而這個活動的難點是什麼呢?就是怎樣才能做出最節約用水的流程圖來。

  如何去突破重難點呢?幼兒做遊戲→討論→總結節水經驗→在家長的指導下設計出流程圖。

  七、說教法

  我的這個活動採用了①討論法:幼兒透過討論,自己積累節水經驗②情景教學法:運用圖片、音樂、錄影等手段讓幼兒理解節約用水的重要性。③圖表法:理清思路,一目瞭然④表揚法:鼓勵幼兒⑤對比法:將浪費水的現象與水的重要作用進行對比,使幼兒明白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八、說學法

  採用①自主的學習方法,自己去分析、討論怎麼樣去節約用水;②合作式的學習方法,幼兒與家長合作製作節水流程圖,節水標誌;③創新式的學習方法,設計出具有自己家庭特色的流程圖來。

  九、說活動程式

  ㈠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出“水”的主題:

  首先播放一段流水的聲音,請幼兒說出哪裡有水,引出家中的自來水。其次透過討論水有什麼作用,從身邊的小環境中和周圍的大環境中去了解水的重要性。

  ㈡播放錄影引起興趣,總結出如果浪費水,地球就會遭殃。由水的作用引出問題:他們做得對嗎?幼兒帶著問題觀看錄影。然後進行第二次討論:如果沒有水天池就會幹的,花也會死的,地球就有會有人存在。

  ㈢第一次區域活動:

  家長和幼兒共同制定節水流程圖,並展示最節約用水的流程圖,鼓勵、獎賞有新意的流程圖。

  ㈣第二次區域活動:

  提出問題:怎樣讓更多的人知道節約用水呢?引出由家長與孩子共同製作環保標誌和節水標誌去宣傳他人。

  十、說延伸

  這些標誌做出來,怎麼樣讓更多的人知道呢?就由小朋友來當義務節水宣傳員,拿著節水標誌去到中班、小班張貼在水龍頭上方,並向小朋友們宣傳。

  十一、說反思

  透過這次活動,我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⑴家長工作和幼兒前期工作沒有做好,在活動中幼兒和家長的嘈雜聲較大,以致於聽不清教師的指令,無法瞭解幼兒介紹流程圖的情況。

  ⑵在製作流程圖中家長有包辦現象。

  ⑶在討論中,幼兒的知識面較狹窄,只發現生活中的小問題,而沒有考慮到生產建設等方面的大問題。

幼兒園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生病,每個孩子都經歷過,孩子們對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但這種感受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生病,更是孩子們所害怕的事。他們害怕吃藥,打針,害怕一個人在家。大班語言活動《小貓生病了》恰恰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託,讓幼兒獲取健康心理,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孩子們在這樣的情境下豐富了經驗,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養。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大班語言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制訂了活動目標,分別是:

  1、仔細觀察圖片,瞭解圖片的內容;

  2、引導幼兒學習詞:孤單、惦記,樂意參與講述活動,能大膽、合理地進行想象和講述;

  3、感受到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的快樂,以及獲得生病時的健康心理。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綱要》中兒童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理念,我又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制定為樂意參與講述活動,透過移情講述,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同時把引導幼兒學習詞:孤單、惦記,並能對圖片進行大膽、合理地想象和講述。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達成我的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觀察法、提問法、示範法來組織我的教學活動。

  五、說學習方法。

  另外,我打算幫助幼兒採用觀察法、討論法、角色表演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的輕鬆幾分鐘,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六、說活動準備。

  為了是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我作了如下準備:

  1、瞭解信的基本格式。

  2、圖片7張,信封一個,娃娃家設計、一束花等。我們知道幼兒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我將利用直觀形象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來吸引幼兒的興趣。

  七、說活動流程。

  下面我將闡述一下我的教學流程,本次教學活動共有以下四個環節,分別是:

  (一)創設“小貓的信”的情境引入。

  (二)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並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講述。

  (三)情景表演,結合思品教育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匯入活動。我是這樣匯入的:

  活動一開始,我將出示這樣一幅畫,讓幼兒感知圖片、觀察圖片,興趣是做好的老師,運用提問“小貓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它非常想讓好朋友小兔來看它,可是小兔離得太遠了,小貓會用什麼辦法告訴小兔呢?”小朋友根據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後,然後把小貓的做法告訴小朋友們,然後開啟信,為下面看圖講述故事做鋪墊。

  第二環節: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

  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接著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講述。首先以“讀信”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討論:“小貓為什麼哭?小貓心裡會想些什麼?”“小貓的信要怎麼讀呢?”在幼兒自由表達的基礎上,我來引導幼兒說出孤單、惦記這兩個詞語,我是這樣做示範的:

  小兔:我生病了,住在醫院裡,猴大夫給我打點滴。生病躺在床上很孤單、很難受,我哭了。惦記著我的朋友們。小貓X年X月X日

  以小兔的口吻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兔收到信會怎麼樣?小兔把小貓生病的事告訴哪些好朋友呢?好朋友知道後為小貓做了什麼事?透過一系列的提問,激發幼兒主動參與講述,並大膽吧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達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為了把幼兒引入到故事中來,我將出示由小刺蝟、小鳥、小兔、小鴨怎樣幫助小貓的圖片,並說道:“小朋友看一看小貓的好朋友都為它做了些什麼呀?這樣引導幼兒逐步欣賞,瞭解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併為下個環節情境表演埋下伏筆。教學過程中,我將這樣做示範:小刺蝟捧著鮮花探望躺在病床上的小貓;小鳥在視窗上唱著美妙的歌,安慰躺在床上的小貓;小兔給躺在病床上的小貓講故事;小鴨廚師來到小貓的病床前給小貓煮好東西吃。

  第三環節:情景表演

  小貓生病後得到了這麼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康復。如果我們身邊的好朋友生病了,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1)幼兒自由表達。

  (2)請幼兒聯絡實際分角色進行表演。

  第四環節:活動延伸

  這一環節我這樣設計:

  讓幼兒交流討論:小貓生病後得到了這麼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它很快就會恢復健康。請幼兒結合故事進行表演,表演一遍後,教師播放樂曲,並與全班幼兒一起為小貓跳舞,在充滿愛的旋律中結束活動。

  八、說板書設計

  幼兒的思維是以直觀形象為主的,同時符合幼兒思維的特點,幼兒期的閱讀材料主要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直觀的畫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展示的一系列圖片,使幼兒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透過一系列的提問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生病,展開想像和講述。由於有過切身感受孩子們的生活興趣,教師活動中總覺得幼兒能力差異比較明顯,出現能力弱的幼兒講述非常困難。分析原因就是幼兒缺乏對講述的所選擇的講述內容脫離經驗,讓他們無話可說。於是我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出發,選擇“小貓生病了”作為教材,因為生病是每個孩子都會遭遇的事,在如今的,因此他們能根據這中感受想像出畫面以外的內容,透過講述表達作為病人的煩惱和內心想法。同時讓幼兒感受朋友在自己生病時的關心,這其實就是孩子們對自己生活的一種回顧。

  本次活動是以小貓生病——小貓寫信——朋友探望——恢復健康為線索貫穿整個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為情感服務。小貓生病是情感的導火線——朋友的看望讓情感得到了昇華——最後的談話又將情感落實到幼兒心中,每個環節的出現都是隨故事情節的發展而產生的。

  環節一:小貓生病了想聯絡小兔,由此而出現了第一組圖片,透過談話,鼓勵幼兒幫助小貓想辦法。運用讓幼兒想辦法的形式,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為信的出現作鋪墊。

  環節二:幫小兔讀信產生了第二組圖片,第二組圖其實是一封信的內容,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幼兒可以用第一人稱“我”的口氣來讀信,這樣更能將自己的想法與生病的感受真實地表露出來。這裡我讓幼兒自由選擇圖片進行講述,體現自主表達的理念,是幼兒原有講述經驗的一次再現。這一環節突破重點目標——想像,讓幼兒在原有經驗基礎上進行講述。透過兩個問題“小貓為什麼哭”及“小貓是怎麼想的”,讓孩子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合理想像。之後,透過讀信的方式讓孩子們用較連貫的語言把信中所要表達的意思講述出來。這個環節的巧妙之處在於,既讓幼兒複習鞏固了信的基本格式,同時也讓幼兒將自己生病時的感受以小貓的口吻表達了出來,因為一封完整的信是由一小段文字組成的,所以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

幼兒園說課稿1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數學《認識顏色》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現在的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一、說教材及設計思路

  顏色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顏色遍佈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佈滿顏色的世界裡,萬物沒有了顏色,我們的生活也會暗淡無光,顏色使世界美麗,顏色也美化幼兒的心靈,所以我們的生活及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是不能沒有顏色的。

  每當孩子們在玩積木時,他們常常會對五顏六色的積木愛不釋手、每當孩子們在幼兒園吃了營養飯時,他們回家後會對爸爸媽媽說:“幼兒園的飯顏色可真漂亮,有紅色的紅蘿蔔。綠色的黃瓜,白色的蓮藕。。。他們都很好吃”、每當孩子們畫完一幅畫時,他們會對自己的作品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哇好漂亮啊!那是因為顏色的魅力。

  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認識顏色——紅黃綠”。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將活動目標確立為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目標:認識、區別紅色、黃色、綠色,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2、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驗與老師和同伴遊戲的快樂,從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活動重點:是讓幼兒認識、區分紅色、黃色、綠色。

  活動難點:是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制定活動重難點是依據小班年齡段特點以及認知接受能力而定的,最終可以使孩子們學而應用於生活中。使他們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收穫。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活動目標而服務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的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紅色、黃色、綠色盒子、卡片、舊報紙以及環境佈置,同時又考慮了幼兒已有接觸過顏色的生活經驗。

  四、說活動過程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去完成。

  (一)認識顏色

  活動一開始,我以“神秘的盒子”引出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當第一個紅盒子展示在幼兒面前時,我故作打不開狀,引導幼兒說出:“紅盒子紅盒子快開啟”,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綠盒子綠盒子快開啟”“黃盒子黃盒子快開啟”,以強化幼兒對顏色的認識。當在最後一個盒子中找出紅、黃、綠三個太陽寶寶時,引導幼兒找一找身上有這種顏色嗎?說一說你還看過這種顏色的什麼東西?在這裡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非常寬鬆的語言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在激發幼兒對顏色興趣的同時發展了幼兒的口語。

  (二)找顏色

  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個“找太陽寶寶”的遊戲,我將太陽寶寶擬人化地編成一個簡短的故事,激發幼兒去尋找太陽寶寶的興趣,為了讓幼兒能親身體驗尋找太陽寶寶的樂趣,我佈置了一個大花園,讓幼兒在這身心愉悅的環境中去感知、去尋找,當幼兒找到太陽寶寶時,引導幼兒說出太陽寶寶的顏色,幫助幼兒將太陽寶寶貼在身上。

  在這個環節中我始終是孩子發展的幫助者和引導者,透過讓幼兒在遊戲中找一找、說一說,進一步加深對顏色的認識。

  (三)尋找相對應的顏色

  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一個“大灰狼來了”的遊戲,對於剛入園僅二個月之久的小班幼兒來說,要在音樂停止的瞬間,快速找到與自己身上,太陽寶寶顏色相同的大圓,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在遊戲中我為每個孩子準備了一張舊報紙,舊報紙上分別畫有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大圓,對能力弱的孩子、膽怯的孩子,我則去幫助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於能力強的孩子,我則鼓勵他們大膽的去尋找與自己顏色相對應的大圓,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有獲得成功的愉悅心情。

  五、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講述法、遊戲法(如我設計的找太陽寶寶和大灰狼來了)的遊戲,提問法,啟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活動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六、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孩子們透過觀察法、(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盒子的顏色)遊戲參與法(讓集體幼兒積極的參與到遊戲中)發現法(透過遊戲的玩發現和自己身上相同的顏色在哪裡)學習認識和區分紅色、黃色、綠色。並儘量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幼兒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七、說延伸活動

  課後讓幼兒在美工區運用塗色的方法,給每個區域製作不同顏色的標記牌;在益智區放置各種顏色的物品,讓幼兒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顏色活動(如看看我們教室中哪些物品是黃色?綠色?紅色?

  八、活動小結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注重個體差異,教師透過為幼兒創設由易到難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體驗、具體表現的活動中,接受到了知識的累積。

  我在本活動中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現在孩子們面前,體現了新型的師幼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