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準備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準備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準備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準備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語言準備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幼兒園《指南》中明確指出:“活動選材要符合幼兒現實發展的需要,又要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要貼近幼兒生活,又有助於擴充套件幼兒生活經驗”,活動內容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有機聯絡、相互滲透。而《綱要》中指出,社會活動要“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從事幼教工作幾年以來,一直聽到教育界“注重以幼兒為本”“注重個性發展”的聲音,同事之間也經常會為“放養好”還是“圈養好”爭論不休,我在實踐中遇到的最大困惑是:在教育過程中,如何把握自主與秩序的度?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大班孩子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也會說“謙讓”“輪流”“一個接一個”“要有秩序”之類的詞語,但在具體情況中,自我中心意識的本能還是會讓他們不自覺地做出一些爭搶、擁擠的行為。因此我選擇了本次活動課《我們不擁擠》。

  本次的教育教學活動,就是結合幼兒平時的生活經驗來開展的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從而進一步體現《指南》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二、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活動目標貫穿於一個教育活動的始終,對活動起主導作用,它既是活動的起點又是終點。為此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將本次的活動目標定位於:

  1、在問題情境中充分感知“秩序”的重要性。

  2、合作探索瓶中取球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聯絡生活實際,增強規則意識,自覺維護秩序生活的美好。

  根據活動目標和幼兒實際情況,我把重點定位於:在問題情境中充分感知“秩序”的重要性。難點:合作探索瓶中取球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活動能更好地開展,我做了充分的準備:

  多媒體課件,倒計時器,投影儀擁擠的情景,有序的情景,警報聲。

  三、說教法、學法

  《綱要》中提出: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而教師在活動中應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我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以下教法:

  1、遊戲情境法:透過玩“瓶中取球”的遊戲引出活動,提高幼兒的興趣。

  2、自主討論探索法:透過“瓶中取球”的三次實際操作,讓幼兒更進一步感受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提問法。結合幾次瓶中取球的實踐過程,讓幼兒將生活經驗和所見聯絡起來解決重難點。

  比較法。活動中安排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兩組影片案例:小朋友擠成一團滑滑梯,人們擁擠著上車;小朋友排隊滑滑梯,人們有序乘車,透過兩組影片的播放,讓孩子在場景比較中將自主構建的規則意識進一步強化,同時能聯絡自己的日常行為進行反思,以此指導後面的演習行為,這也是社會性教育生活化的必然途徑。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針對教學目標,結合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首次比賽:分析失敗的原因

  1、出示裝有綵球的塑膠瓶,介紹比賽方法和規則。

  2、幼兒自選裝有綵球的塑膠瓶分成五組進行操作。

  3、記錄比賽成績。

  4、分析失敗原因:你們遇到什麼困難了?球為什麼堵在瓶口?

  5、討論解決辦法:怎樣讓球不擠在瓶口?

  6、總結拉球方法:四個人不能同時拉球,要一個一個地往外拉。

  二、再次比賽:構建取球的規則

  1、幼兒分組嘗試一個一個地拉球。

  2、記錄比賽結果。

  3、分析取球少的原因:為什麼一個一個拉球之後,一分鐘內取得球還這樣少?

  師生共同總結:拉球時不能著急,要看清楚球的顏色和拉繩的位置,等上面的球出來後,才能拉下面的球,這樣一個接一個,速度才能變快。

  4、請一個小組上來演示拉球過程,幼兒觀察分析:怎樣才能拉得又快又多呢?

  5、總結拉球兒歌:先拉上球,再拉下球,你先我後不著急,團結協作快又多。

  三、第三次比賽:體驗規則的重要

  1、提醒幼兒遵守取球規則,自主練習合作方法。

  2、分組比賽,記錄比賽結果。

  3、比較三次比賽結果,進一步感悟遵守規則,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四、聯絡生活,感知擁擠危害

  1、觀看錄影(1):人們擁擠著上車,小朋友擠成一團滑滑梯。

  師:他們做得對嗎?這樣做會怎麼樣?

  小結:生活中如果像這樣人人擁擠,沒有秩序,既不文明也不安全,會帶來很多危險呢!

  2、觀看錄影(2):人們有秩序的乘車,小朋友排隊滑滑梯。

  師:他們是怎麼做的?這樣做會怎麼樣?

  小結:他們沒有擁擠,一個接著一個乘車、滑滑梯,文明又安全!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他們一樣,處處遵守秩序。

  五、模擬演習,練習緊急撤離

  1、講訴四川大地震中桑棗中學全體學生順利逃生的故事。

  2、講解“地震撤離演習”的方法。

  師:當警報聲響起時,我們要冷靜、有序地撤離。

  3、師生共同拼搭“安全通道”,練習有序地緊急疏散撤離。

  (幼兒將小椅子拼搭成一條長長的通道,在警報聲中一個跟著一個從通道里有序撤離)

  以上是我對大班社會活動《我們不擁擠》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我想一節好的社會活動課應該符合社會領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教育原則。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薰陶下,不斷探索,不斷成長。其中有許多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本次的說課內容完畢,謝謝大家!

幼兒園中班語言準備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透過一次集體活動,我發現孩子們的自我中心意識都較強,似乎還不懂得從外表體察他人的情緒,也不懂得應當怎樣妥善管理自己的感受,更不用說體諒他人和寬容他人,於是我設計了心情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能夠學會並懂得理解情緒的特徵,並在活動過程中初步理解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和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就如《綱要》社會領域中所說: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嚮導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訂瞭如下幾個目標:

  1、引導幼兒在體察、感知、理解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緒特徵及成因。

  2、透過分析討論初步理解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及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

  3、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幼兒能夠在活動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緒的特徵及成因。

  難點:在活動中,同過討論、分析讓幼兒認識並初步學會怎樣轉化自己的情緒,學會體諒、寬容他人。

  三、說準備

  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適應,為此,我做了以下的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請幼兒回家注意觀察家人的心情,並請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2、多媒體課件、紙、筆。

  四、說教法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映,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式探究的師幼互動,我採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師透過講解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幼兒觀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由於教具的直觀形象,幼兒獲得知識技能有顯著的效果。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讓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手段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知更加的透徹。

  2、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互動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的操作是讓幼兒把自己今天的心情畫出來。

  五、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操作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透過讓幼兒看、聽、說、操作等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幼兒更深刻的體會到情緒的不同。

  2、體驗法:在活動的第3環節中,我讓幼兒自己畫出自己的心情,並表述了自己的心情,在畫畫說說中引導幼兒更深一層的體會理解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

  3、討論法:在活動的第3環節,我透過引用討論法,讓幼兒在講講議議中,初步理解情緒該怎樣轉化的外在形式。與此同時,我還透過幼兒在討論之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對心情的不同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六、說過程

  活動流程為:分享交流活動—體驗理解—內化自我—延伸活動

  1、分享交流

  活動開始,我就請幼兒將自己昨天在家觀察家人心情的記錄呈現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家人的心情,因為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觸的家人,幼兒又非常地熟悉他們,對他們生氣的特點,開心的表情都非常的瞭解,所以在分享交流的過程中,幼兒都非常積極踴躍的發言,在熱鬧的交流討論中,幼兒在無形中對人的基本情緒的特徵都有了一個初步大概的瞭解,理解到人在生氣的時候,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方式,開心的時候也一樣,並引導幼兒在分析的過程中瞭解無論是生氣還是開心都有原因。

  2、體驗理解

  對情緒有了大概的認識後,就應該讓幼兒初步理解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及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我採用的是觀看多媒體課件,首先觀看的是被被因為心情不好拒絕參加遊戲的短片,觀看完後,提問幼兒,那貝貝心情不好,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呢?請幼兒想辦法幫助貝貝,在幫助貝貝的過程中,幼兒既學會了要體察他人的感受、寬容、體諒他人還培養了他們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在討論完貝貝後,接著觀看了佳佳的表現,對於佳佳的表現,幼兒都非常的贊同,在與的鮮明對比後,幼兒更深刻的體會到應該懂得分享快樂。各種的假設,不停的提問,讓幼兒更加的融入了短片中兩位幼兒不同的情緒中,而短片中兩位幼兒鮮明的情緒,也讓小朋友更深刻的感受到了應該學會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最後,幼兒還學會像佳佳一樣帶給他人快樂。

  3、內化自我

  在討論過別人,幫助過別人後,幼兒對情緒的基本特徵及成因以及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都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時候,請幼兒來畫一畫自己今天的心情,然後用語言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在畫畫說說的過程中,讓幼兒知道我們不僅可以自我調節,還可以幫助別人調節心情,用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周圍的人,幼兒透過自身的參與體驗理解,對自我的認識得到了一種昇華。

  4、延伸活動

  活動結束,關鍵是引導幼兒對心情有進一步的瞭解,所以我引導幼兒到語言角去繼續說出自己的心情,或者是到美工區去給自己的心情配上顏色,就如《綱要》社會領域中所說: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該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在延伸活動中,繼續引導幼兒對心情的認識和學習。)

  七、效果預測

  本次活動我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暢談中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內在感受,並運用討論、模擬體驗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達到了預期效

幼兒園中班語言準備說課稿3

  一、設計意圖

  1、教材分析:職業在生活中是到處可見的,與我們有著緊密的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因此職業這個內容可以選擇的活動內容很多,如:勤勞的人們、各種各樣的職業等等,今天我選擇了大班社會活動《長大了幹什麼》,主要透過交流、操作、表達的方法來了解生活中的職業。

  2、教育價值:這個活動具有豐富的教育價值,孩子常常會在他人面前說自己的爸爸媽媽是什麼職業,這時教師可以抓住教育契機,為幼兒組織專門的活動,讓幼兒深入瞭解爸爸媽媽的職業,從而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要幹什麼。活動中幼兒結合已有的經驗來講述大人的職業,可以促進幼兒的表達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

  3、年齡判斷:本次活動需要充分的前期準備,需要豐富的經驗,大班幼兒的豐富經驗正好為本次活動提供了保障。而且活動中需要透過繪畫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理想職業,大班幼兒的繪畫能力逐漸形成,為本次活動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將活動放在大班開展。

  二、教育目標

  根據所選內容,也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精神的引領之下,我從情感、態度、認知、能力、技能五大方面制定了一下三維目標:

  1、瞭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職業,並表達自己的理想職業。

  (知識目標:重點,教師引導幼兒講述大人的職業,激發幼兒的表達慾望;也幫助幼兒回顧已有經驗,為下面的環節做鋪墊。在這裡教師還提供了錄影,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體地位,因此錄影的播放能夠很好的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懂得要努力學習,嚮往美好的生活,喜歡各種職業。

  (能力、情感目標:難點,幼兒對於各種職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透過教師的引導,幼兒都瞭解到自己長大後的理想職業,但是幼兒缺乏要“懂得努力學習,嚮往美好生活”的意識,所以在每一個環節後教師都有簡單的小結,透過小結來幫助幼兒梳理知識,讓幼兒懂得努力學習,才會有美好的生活的意識。

  三、教學準備

  我遵循實效性、簡約性、重複利用的理念,準備了一下材料:

  1、課前初步瞭解大人的職業及工作內容。

  2、瞭解社會上其他職業。(活動前瞭解各類職業是做前期準備,在師幼交流中幼兒可以運用已有經驗並用自己的語言來介紹各類職業。)

  3、筆、白紙。(是為了讓幼兒運用繪畫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理想職業,為下面的介紹自己的理想職業做鋪墊。)

  4、大人介紹自己職業的錄影。(充分的材料可以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慾望及表達慾望。)

  四、教學過程

  每個活動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活動設計的很重要的體現和實現的過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本次活動的分為四部分來完成。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師:你知道你們的爸爸媽媽是做什麼工作的嗎?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呢?

  (活動前以提問的方式來引題可以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另外,我相信大班幼兒有豐富的經驗,他們都知道自己爸爸媽媽的職業,但是對於各類職業是怎樣工作的,並不是所有幼兒都能瞭解的,因此透過第二環節讓幼兒深入瞭解職業的工作內容。)

  (二)觀看錄影,深入瞭解各類職業內容。

  1、師:你們爸爸媽媽的職業有很多種,那你們知道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嗎?

  2、教師小結:你的爸爸是醫生,為病人治病;你的媽媽是老師,交給學生知識;你的爸爸是警察,可以抓住壞人,你們的爸爸媽媽真能幹。

  (在這一環節中,透過直觀教學讓幼兒深入瞭解職業。這裡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自己組織語言來進行表達;能力較弱幼兒需要教師透過小結的方式來幫助其瞭解。)

  (三)繪畫理想職業,嚮往美好生活。

  1、同伴交流、師幼交流、集體交流。

  (利用多種形式的交流,幫助幼兒明確目的,引導幼兒繪畫自己理想中的職業。)

  2、幼兒繪畫理想職業,教師巡迴指導。(關注個體差異,幫助能力較弱幼兒。)

  3、作品展示,再次交流理想。

  (作品的展示可以激發幼兒的自豪感,在幼兒講述中可以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這裡教師會選擇特別的職業,請這些幼兒進行介紹。)

  4、教師小結。

  (當幼兒介紹完自己理想的職業後,教師引導幼兒說說怎樣才能完成理想,引導幼兒懂得要努力學習,聽大人和老師的話,做一個好孩子,學習更多的本領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擁有自己的理想職業。)

  (四)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理想職業張貼在區域角中,可以讓幼兒在區角活動時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職業,從而促進幼兒的交流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幼兒懂得要好好學習,嚮往美好的生活。

  五、結束部分

  1、效果預測:透過這樣的設計,我相信基本能完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幼兒一定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得到發展。

  2、亮點介紹:活動中我充分以幼兒為主體,而且從談話匯入,激發興趣——觀看錄影,深入瞭解各類職業內容——繪畫理想職業,嚮往美好生活——活動延伸四大環節來開展活動,其環節清晰、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能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語言準備說課稿4

  一、說設計意圖

  今天我給大家展示的是幼兒園社會領域課程《交通規則我知道》。此活動來源於幼兒的日常生活。我們都知道,交通安全無比重要,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安全意識淡薄,沒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增加交通安全知識是必要的。幾次帶幼兒外出活動,儘管老師多次強調注意交通安全,可總會有幼兒在路上東張西望、追追打打。一到橫穿馬路時,很多幼兒駐足不定,不知所措。面對這些即將升入小學,但還缺乏遵守交通規則意識,也不知具體要遵守哪些交通規則的幼兒,我覺得很有必要讓幼兒瞭解、認識交通規則,萌發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提高危險防範能力,讓孩子真正地走進社會這個大家庭。這也符合新《綱要》所提到的"選擇的教育內容既貼進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為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誌和文字元號的興趣"。標誌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併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為此我選擇並設計了這個活動。

  二、根據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社會經驗,我設計了一下幾點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及實際情況,此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嘗試瞭解各種不同的交通標誌圖,能用完整、流暢的語言正確表達它們各自的作用;

  2、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得到提高;

  3、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其中活動難點是解讀交通標誌圖。活動重點是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三、說活動準備

  豐富的教學用具及裝置,能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為了使本次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富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交通標誌圖"的資訊圖片。

  2、立體的交通標誌(停車標誌、紅綠燈、左右轉彎標誌),"十字路口"場景佈置。

  3、教師事先與一位交警取得聯絡。

  4、多媒體課件:

  (1)喧鬧的馬路;

  (2)正確的交通行為與錯誤的交通行為畫面(內容有:紅燈車停,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行人靠左走;在馬路上追車奔跑;在馬路上玩耍、拍球等;過馬路跨越護欄;行人走天橋。)

  (3)配樂兒歌。

  四、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本活動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電教演示法:以多媒體課件再現生活情境,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活動生動活潑、直觀;

  2、提示法:在活動中教師適當的提出問題,有助於幼兒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的知識和發展智力;

  3、交流討論法:在活動中適當的讓交流討論,有助於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

  4、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寓教育於遊戲之中。

  五、說學法

  整個活動,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本活動我採用了"觀察法、猜測法、講述法、遊戲體驗法"引導幼兒透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六、說活動過程

  要想使活動目標順利實現,要想活動的重難點得於突破,那就要取決於活動過程的開展。本次活動將以"遵守交通規則"為話題,以"設定懸念,觀看交通安全事故影片"為切入點,透過"討論交流、瞭解標誌"、"交警指導、遵守交通"、"欣賞兒歌、歸納小結""模仿遊戲、體驗生活"四個主要環節,提高孩子獨立在馬路上行走的安全意識,學習保護自己。

  第一環節:我以"蘭蘭的爸爸去幼兒園的路上發生了可怕的事情"設定懸念引導孩子觀看交通事故影片,直觀地再現了生活情景,很快將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中來。緊接著提出"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故?""馬路上為什麼要有紅綠燈?"等問題,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討論交流。透過交警解答,充分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形成了生生互動,師幼兒互動合作學習機制。為下環節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第二環節:解讀交通標誌圖、瞭解標誌的作用,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標誌是社會生活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符號,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引導幼兒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車輛穿梭的馬路上,除了紅綠燈這個交通標誌外,你還看見過什麼交通標誌?"引發幼兒持續探究、學習的願望。建構主義理論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我透過展示師幼共同收集的各種交通標誌圖,讓孩子在"標誌"情景中,與標誌零距離接觸。透過看、聽、找,幫助幼兒認識常用的交通標誌,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正確表達它們各自的作用。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幼兒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

  第三環節:交警指導、遵守交通。在這一部分,透過以交警考考幼兒的形式,引導幼兒判斷分析課件中所出示的常見的交通行為畫面,幫助幼兒瞭解哪些是正確的交通行為,哪些是不正確的交通行為,掌握正確的行走方法。活動中,交警的參與,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高漲起來,而交警及時適當的應答和肯定,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第四環節:欣賞兒歌,歸納小結。這是一個過渡環節,目的是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兒歌聲中,進一步掌握過馬路的正確方法。兒歌內容簡單,朗朗上口,句子工整、押韻,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很快就記住了過馬路的正確方法,讓孩子緊張的注意力得到暫時的蔬緩,為下一個遊戲環節作鋪墊。

  第五環節:模仿遊戲、體驗生活。這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也是本次活動動靜交替原則的體現。透過上面幾個環節的學習,孩子們對常見的交通標誌及其作用有了初步的瞭解。為了讓孩子們的知識、能力遷移到日常生活中,體現教育寓生活、遊戲之中。我組織孩子們和交警玩"過馬路"的遊戲,透過交警的指揮,交通標誌的提示,形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安全意識,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七、說延伸活動

  幼兒的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因此

  1、課後教師可將交通標誌圖放入語言區,讓有興趣的幼兒繼續探索。

  2、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充分利用適當時機對幼兒進行遵守交通規則的練習和教育。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八、說亮點

  整個活動,有三大亮點。

  第一、注重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活動當中,我整合了社會、健康、語言等領域的內容,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知識、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第二、活動設計體現了幼兒的認知特點,從設定懸念,再現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活動過程體現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動靜交替的原則。

  第三、活動中我採用"請進來"的辦法,把交通警察請進課堂,給孩子們講交通知識,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活動中因為有交警的參與,幼兒學習興趣很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體現了活動的開放性和真實性。

幼兒園中班語言準備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快樂的小氣球》這個故事選擇《幼兒教育》20__年第五期,此活動經過我們語言教研組一課三研活動後,形成了適宜我園中班幼兒的一個活動方案,該故事講述了一隻快樂的小氣球助人為樂的事情,故事中小氣球活潑可愛、充滿了童趣,而且走到哪裡,歌唱到哪裡,經常以幫助別人為快樂,擁有一顆自信善良的心,該故事情節簡單,富有想象性,表演性,適於中班幼兒活動。

  2、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不完整,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但非常喜歡參與遊戲,喜歡將自己看成故事中的一員,同時,我考慮到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多,個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選擇這個故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的現實需要,又將語言領域和社會領域融合起來,我想透過這次活動,激發幼兒學習小氣球以幫助別人為快樂的品質,培養幼兒快樂自信的生活。

  3、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幼兒敢說、想說、願意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小,幼兒語言的發展水平,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繪畫過程中,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學講故事中的對話和短句:"彆著急,我來幫助你"。"、、、、、、誰有困難我來幫。"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願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4、教學重難點

  (1)活動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中班幼兒語言表達不完整,有的只能說一半,有的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話表達自己的想法。

  5、說活動準備

  教具:一開紙兩張,彩筆若干,貼絨教具:小氣球、小鳥和小雞。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準備豐富有效的活動材料,還挖掘此活動的活動價值,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活動中我運用了:

  1、繪畫講述法:以往的故事教學是教師應用各種教具、掛圖講述故事,今天我採用繪畫的方法,使幼兒深入其境,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之中,在繪畫的同時,我採用插入式的貼絨教具,隨著故事情節的跟進,逐一出示,更加激發了幼兒對故事的興趣,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2、角色表演法:透過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的角色表演,讓幼兒很自然地學講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人人都介入愉快的活動之中,改變了過去能力強的幼兒唱主角,能力差的幼兒當配角的情況,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幼兒,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得益,有所提高,真正做到有效師幼互動和幼幼互動。3、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在活動中,我改變了以往的一問一答,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將提問改為多樣性,啟發性,發散性的問題,如:小鳥為什麼要哭,猜猜發生什麼事情了?小氣球會對小鳥說什麼?

  這些問題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又能讓幼兒根據現實情況想到解決的辦法。

  三、說學法

  在整個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聽聽,想想,說說,玩玩,唱唱的活動氛圍中活動,掌握重難點,幼兒運用了猜測討論法,遊戲練習法等方法。

  1、猜測討論法

  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運用猜測討論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幼兒在討論談話中,顯得無拘無束,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更是幼兒間經驗分享的過程,是幼兒練習說話和向同伴學習的好機會。

  2、遊戲練習法:遊戲是孩子最喜歡又易接受的一種方法,以遊戲為活動,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遊戲氛圍中學習,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一邊遊戲一邊聯絡到故事中的內容,做到了很好的學習,這正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四、說活動程式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談話匯入活動這個環節,我採用故事中小氣球一直愛唱的那首歌匯入活動,用教師爽朗的歌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用繪畫的形式貫穿故事始終,吸引幼兒的眼球。在此環節中,我還採用有效的提問和幼兒的討論不斷的引出故事情節的方法,在幼兒的討論和談話中,你一言我一語,能大膽的說出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這是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的重要環節,根據《綱要》精神,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3、完整講述故事,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這個環節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透過整個故事情節的講述,讓幼兒透過回憶的方式與教師一起完整的講述故事,同時透過談話,平時小朋友是怎樣幫助別人的,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能得到快樂。

  這些程式的安排,遵循了《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整個活動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順利完成了活動設定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語言準備說課稿6

各位老師:

  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中班故事教學《微笑》。

  一、說教材:

  《微笑》是一個美麗的散文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透過簡練優美的語言把弱小的小蝸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給整個森林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理解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給別人送去快樂的道理。中班的孩子詞彙量和種類不斷增多,對詞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鳥為朋友歌唱、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改為短句"我可以為朋友歌唱,讓他們快樂;我可以為朋友蓋房子,讓他們快樂",主要是透過幼兒掌握故事中出反覆出現的短句型發展幼兒的連貫性語言。中班幼兒正是加速去除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階段,故事中小動物之間的相互友愛可以促使幼兒社會性情感的形成,培養關愛、同情、友好、合作的行為。

  二、說目標:

  對於文學作品欣賞的教學不能脫離語言領域的價值,學習作品中優美的語言,感受語言所表達的情感,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引導幼兒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在次基礎上擴充套件想象仿編或續編。所以結合故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小動物之間的友愛,懂得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

  2、學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仿編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給朋友送去快樂的意願和行為。

  三、說重難點重點:

  因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內容,才能進一步挖掘其教育意義,所以把目標1作為教學的重點目標。

  難點:中班的幼兒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強,但是對短句的仿編和情感的遷移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把目標2作為教學的難點目標。

  四、說教學準備

  (為更好地開展活動,我進行了教學前的準備)物質準備:故事課件、背景音樂、大圖片(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圖片與課件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經驗準備:瞭解小動物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為理解故事做鋪墊。

  五、說過程本次活動我預設為四個環節:

  "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分析討論、感受作品的美""經驗遷移、仿編短句"來完成活動,透過音樂的渲染氛圍、圖片的直觀演示、有感情地講述、設疑、給難點構建支架,讓幼兒透過欣賞、發現、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想法。

  下面具體談談每一個環節的開展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你覺得你什麼時候最快樂?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講一個關於快樂的故事。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我採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

  教師講述故事第1、2兩段分別提問

  (1)小動物們都在為自己的朋友做什麼?

  (2)小動物們都是怎麼說的?

  (3)討論:小蝸牛為什麼不高興?小蝸牛能為朋友們做什麼,讓朋友們高興呢?

  (三)教師講述故事第3段提問:小蝸牛做了什麼讓朋友們高興?(分析:採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在次環節中使用音樂背景,讓幼兒更好地感受故事的優美,以提問的方式加上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討論和質疑促使幼兒發揮想象力,完成重點目標中的理解故事內容。在故事理解的過程中我會強調"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不僅學習語言短句,也為解決後面的難點短句仿編做好鋪墊)(三)完整欣賞完整欣賞,同樣配以優美的音樂和課件。提問:

  1、小蝸牛是怎麼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2、小蝸牛為什麼要把微笑送給別人?

  3、小動物們收到蝸牛的微笑為什麼都笑了?

  4、森林裡的小動物都誇小蝸牛棒,你們想小蝸牛知道會會怎麼樣呢?

  5、你們認為小蝸牛、小兔、大象都是怎麼樣的小動物呢?

  (分析:中班幼兒在初步感知故事時,對故事的內容和情感的理解都是零碎,此環節中我透過歸納性的提問,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感受森林裡小動物們之間熱烈歡快的氣氛和充滿關愛的情感,懂得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完成重點目標)

  (四)經驗遷移,仿編短句1、出示多幅有關於小動物相互幫助的圖片,引導幼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型來表述。

  6、我們能為周圍的人做什麼讓他們快樂呢?

  六、說活動特色我認為我今天設計的活動還是有特色的。

  1、注重情感的渲染:以優美的音樂來烘托情感氛圍,可以使整個活動被濃濃的關愛情感包圍,給幼兒以心靈美的情感體驗。

  2、注重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活動中教師利用圖片為幼兒的第一次仿編提供了支架,降低了方便的難度,給幼兒說的信心。第二次沒有圖片的支援讓幼兒仿編,體現了遞進性和層次性。

  3、強調幼兒在前:活動中故事的理解和情感的感受,教師都是透過設疑引導幼兒主動思考。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後,孩子們不由的發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後結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