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說課稿1

  一、主題活動名稱:

  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中班下學期主題四《春天,你好》中的一個活動:醒來了。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春天裡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幫助幼兒記住故事主要情節,簡單瞭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係。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冬天動物冬眠及春季天氣特徵的知識經驗。

  2、故事課件,小魚、青蛙和小蜜蜂的頭飾,幼兒操作卡片。

  3、《郊遊》磁帶、輕音樂、磁帶、錄音機。

  四、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學說動物間的對話,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難點是激發幼兒產生主動探索小動物的好奇心,產生愛惜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情感,並對文學作品產生一定的興趣。

  五、活動內容分析:

  《醒來了》這一活動是主題《春天,你好》中的第五個活動,前面的四個活動,如《春遊去》、《春回大地》、《郊遊》等都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春天的勃勃生機,使幼兒進一步萌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尤其是小動物 ,幼兒天生喜歡,但是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怎麼樣了?出來了沒有,它們又在幹什麼?這一切的問題都在吸引著幼兒,去求知、去探索。《綱要》中明確規定: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還應敏銳地捕捉到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新的關注點、興奮點和新的發展需要,適時適宜的組織活動,培養孩子的好奇、好問、樂於探索的精神等。基於此,《醒來了 》這一活動是前幾個活動的深化、昇華。透過這一活動的組織,不僅能進一步增進幼兒對動物與季節變化的認識,還能使幼兒透過不同形式的學說 故事 角色的對話。強化語言的學習,增加對動物的情感認識及對文學作品的喜愛,從而在趣味性活動中自然地突破本活動的重點與難點。

  六、活動過程實際思路:

  (一) 讓幼兒走進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秘密,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兒的感性經驗。

  這個目標主要是透過本主題的前四個活動來實現的。第一個活動帶幼兒去春遊,主要是讓幼兒走進大自然,去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的氣息,發現大自然中蘊藏的春的秘密; 其它三個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進一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春天天氣特徵,自然變化的認識 ,在春的懷抱裡,在不同的活動中,幼兒身心得到陶冶,會不斷髮現一些新奇的事物,如小草發芽了,小花開放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總之,幼兒的好奇心會不斷增加,興趣也越加廣泛,感性經驗也愈加豐富 。尤其是活動開始,聽著熟悉的《郊遊》樂曲,做著舒展。優美的動作入場,更能自然引發幼兒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二)開展概述活動:

  1、首先 以遊戲引題: 溫暖而又美麗的春天來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教師分別扮演小魚遊,青蛙叫跳,小蜜蜂飛、叫等動作來引導幼兒猜。這種師演生猜的師生互動方式,旨在營造和諧、愉悅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增加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同時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接著 播放課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個畫面(點擊出四個畫面),每個畫面設計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請幼兒思考,例如:畫面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誰能看出這是哪個季節的畫面?為什麼?”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講出春季的主要特徵。畫面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魚醒來了,看見青蛙蹲在泥洞中,它心裡怎麼樣?”“它會怎麼說?”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明瞭,每個幼兒透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說。在充分調動回答每個幼兒之後,點出課件對話,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對每一個幼兒的回答,都根據幼兒的個體特點,給予不同程度不同 形式的肯定。在這種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中,幼兒想說 、敢說,喜歡說,不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3、幼兒自我發現後。結合課件,師配樂講述故事,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思考:“故事裡有哪些動物?小動物在什麼季節醒來了?為什麼?”本環節主要是藉助多媒體的形、色、景等多種優勢,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通過幾個問題的思考,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魚,小青蛙等,春天來了,它們就醒來了,從而簡單瞭解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係,擴充套件幼兒的知識面。

  4、再次透過課件,結合故事的主要情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說小魚 、小青蛙、 小蜜蜂的對話。如運用師引導全體幼兒說,師生分角色說。男孩女孩分角色說等。這種靈活有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說方式,不但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並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5、故事表演,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的理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幼兒更加喜歡文學作品。

  (三)幼兒合作佈置“醒來的春天”的畫面:

  幼兒操作卡片,討論並思考:“春天來了,還有哪些小動物也醒過來了?這些小動物會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以拓展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從對故事中小魚、小青蛙、小蜜蜂的瞭解與喜愛轉到對春天其他小動物的關心與喜愛上。討論之後,請幼兒分組、合作把自己圖片上的小動物送到事先設計好“美麗的春天裡”,共同佈置“醒來的春天”的生動畫面,然後師生一同來欣賞幼兒合作完成的作品。透過操作幼兒愛動物的情感得到昇華,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得到進一步培養。

  (四)活動延伸:

  透過操作活動的評價:小動物都回到美麗的春天裡,自然中院子裡去。都很感激小朋友,喜歡小朋友。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動物,喜歡動物交朋友的情感。最後,聽著《郊遊》樂曲,師生一同到尋找春天裡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使活動目標再次透過延伸活動得到強化與落實。

  這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透過這種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注重了活動設計的整合性、趣味性。

  《綱要》中規定: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應相互滲透。本活動就較好地融入了語言、藝術、科學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對話等有趣形式,較好地完成了本活動的目標,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2、讓情感教育融入活動的每個環節。尤其是最後,把醒來的小動物送回大自然,使幼兒愛動物的情感由意識變為行動,對動物的喜愛,保護之情得到很好的強化、延伸活動中,教師情感式的過度語“小動物都回到了春天的懷抱裡,它們會感激小朋友,喜愛小朋友,咱們一起到院子裡,大自然裡去找醒來的小動物交小朋友吧,”使情感教育得到進一步延伸。

  3、幼兒主動探索貫穿始終。如活動前,讓幼兒到大自然中主動探索春的秘密;活動中,幼兒自主思考,主動發現故事中存在的秘密;活動延伸中,再一次到大自然中去尋找醒來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幼兒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探索中。

  以上即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其中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說課稿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我是xxx。今天我組織的活動是中班語言活動《奇遇記》。

  本活動取材於我們幼兒園黃莉莉老師的原創幼兒文學作品《奇遇記》。該作品講述的是有關於一隻“大嘴怪”外表醜陋,內心卻樂於助人的故事,從中也告訴孩子們要努力做好自己,善於幫助別人;同時要理解和尊重每個人擁有的不同外貌和特徵,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要善於發現內在美。

  該故事內容豐富、情節曲折,為幼兒營造一個豐富想象的空間。本次活動藉助了先進的電子白板技術;以生動形象的動物角色貫穿整個教學環節;以有趣的情景遊戲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想說,敢說並喜歡說,挖掘其作品真正的教育價值。

  根據《指南》中的總目標,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立了以下幾個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主人公從“被誤解”到“被喜歡”的轉折過程。

  2、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能大膽說出心中的想法和猜測。

  3、嘗試尊重和理解獨特的個體,善於發現內在美。

  重點:透過想象,能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測。

  難點:理解故事,感受從“被誤解”到“被喜歡”的轉折過程。

  亮點特色:

  (一)電子白板技術的運用

  整個活動過程,利用先進電子白板技術,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白板中的內容。理解大嘴怪“被誤解”到“被喜歡”的轉折過程。“聽”是透過白板中的音效,引導和暗示孩子,理解故事的主旨。例如:在活動中,大嘴怪救完小螞蟻后,大哭起來。我插入它自述的音效,巧妙地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開放性的提問,激發了幼兒思維,例如:“大嘴怪有一天突然出現在森林裡,小動物們會怎麼樣?如果沒有人跟你做朋友,你會怎麼做等等”,給了幼兒充分的表達空間。本次活動,在老師的“講、問、導”中,環節層次分明,層層遞進。

  (二)角色扮演

  在本次活動中,我給每個孩子都準備了不同形象的小動物胸卡,讓他們以小動物的角色參加活動。對於中班第一學期的孩子,還處於小班的年齡特點和中班年齡段的過渡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介於情景中表現,幫助幼兒明確小動物的角色。在本次活動中,讓幼兒以小動物的形象貫穿整個活動。

  1、匯入環節;

  2、遊戲:“大嘴怪和小動物”;

  3、角色表述;

  4、結束環節。

  一共四次用到胸飾,充分在活動中將教具運用到了課堂中去,也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達到活動的目標。

  (三)環節的設計

  整個活動,環節採用動靜交替的形式,以遊戲為主。以小動物形式進場,讓孩子感受到輕鬆和愉快。其次,在大嘴怪出現後,我設計了“大嘴怪和小動物”的遊戲,讓孩子進一步感受大嘴怪的可怕,為下一個環節作鋪墊。接著,角色體驗環節,透過教師問題的引導下,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角色大膽猜測與表述。活動最後以角色表演離場。整個活動前後呼應,動靜交替,孩子的思維總能跟著教師的引導進行。

  不足之處

  今天的教學活動,我認為有以下不足之處。

  1、教師對幼兒的回答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性語言太少,提升不夠。

  2、本次活動,教師對於遊戲環節的控班還需加強。

  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粗淺的認識。在此特別感謝幫我磨課的團隊,是他們在一次次的磨課中,給了我中肯的建議、耐心的指導、悉心的幫助、微笑的鼓勵!作為一名新教師,我也很感謝杜老師能為我們搭建這樣鍛鍊的平臺,讓我從眾多專家和前輩們身上能學習到寶貴的教學經驗。同時,我也清晰到很多不足,還望各位評委老師給予我批評和指正,以便我更快地成長和進步。謝謝!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說課稿3

  一、說指導思想:

  正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語言領域中指出:"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而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學習貫穿各個領域,也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我選擇了一節語言活動,做為今天的說課內容。

  二、說教學:

  內容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及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所一我選擇了《貪吃的哈羅德》這節語言教育活動,這節教育活動是具有想象力的教育繪本,當我們一提到蛇,顧名思義,想到的是血腥和殘酷的印象,喜歡在陰溼的草地裡生活,越漂亮的蛇,越有毒,而這節教育活動從一個富有想象力的視角,講述了一條叫做哈羅德的貪吃蛇,陸陸續續吃了很多的小動物,原來一個非常恐怖、緊張的故事,卻因為哈羅德的一個打噴嚏發生了大逆轉,哈羅德竟然把小動物們噴到了馬戲團裡。出乎意料的結局,與孩子幼小的心靈相吻合,離奇的故事情節,生動活潑的繪本圖畫,充分調動起幼兒的閱讀興趣和參與慾望,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到繪本的樂趣,並喜歡上繪本閱讀。

  三、說學情:

  現在社會語言是展示自我,彰顯個性的重要手段,而中班幼兒的語言學習,在幼兒園的教育中又是呈上啟下的時期,所以我們教師要多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四、說目標: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中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們教師要給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願意說的語言環境。而教育目標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屬,對教育起著導向的作用,所以我預設了3個目標:

  1。體會故事的幽默,感受繪本故事帶來的快樂。(情感目標)

  2。理解故事內容,願意想象動物被吞進肚子的場景,並能續編故事。(能力目標)

  3。認讀字詞:孔雀、長頸鹿、馬戲團(知識目標)

  五、說活動重難點:

  重點定位於:理解故事,學習重點字詞

  難點在於:願意想象動物被吞進肚子的場景,並能續編故事

  六、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上好一堂課的一半,事半功倍,為了使目標更好的達成我做了以下的兩方面的準備:

  1、知識準備:瞭解為了使本節課知識目標更好的達成,我上網查閱資料,更好的剖析本節課的知識點,更好的講解重點字詞,更深層次挖掘知識,我查閱資料瞭解到,孔雀是印度的國鳥,長頸鹿是最高的陸生動物。

  2、物質準備:為了使幼兒更好的學習繪本故事,我精心製作了PPT方便於幼兒理解繪本故事。製作了字卡方便幼兒學習本節課的重點字詞。

  七、說教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一節成功的課離不開老師的教和幼兒的學,所以本節課我以幼兒為主體,採取由淺入深出的教學原則,所以本節課我運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談話法,為幼兒製造一個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啟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啟發提問法,目的是發散幼兒的思維,不侷限幼兒的想法。

  3.引導發現法,為了鍛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課件展示法,更直觀的理解繪本故事的離奇,感受繪本帶來的樂趣。

  我克服了傳統說教的形式,提出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透過觀察、思考體會學習繪本的快樂,所以本節課我運用的學法是觀察法和發現法。

  八、說活動流程及課後延伸:

  根據中班幼兒語言學習特點和我們班級的實際情況,我採取了以下的五個環節進行本節課的教學活動:談話匯入——理解閱讀——複述故事內容,學習字卡——集體遊戲——課後延伸。

  1、本節課我以談話匯入的形式,引出今天的主角哈羅德,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閱讀理解環節,採取啟發提問法,目的是發散幼兒的思維,不侷限幼兒的想法,讓幼兒參與到繪本故事中,願意跟隨故事的發展,學習繪本故事。

  3、複述故事環節,帶領幼兒複述故事,鍛鍊幼兒的記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習本節課的重點。

  4、集體遊戲,透過貪吃蛇的遊戲讓小朋友們認讀字卡,變成一條貪吃蛇,鞏固學習重點字詞,並體會集體遊戲的樂趣。

  5、課後延伸,透過讓幼兒續編故事,想一想貪吃的哈羅德肚子空蕩蕩的會去哪裡呢?發揮幼兒的想像,發散幼兒的思維,延伸到三樓的大區角《燒烤區》。

  本節課我以談話匯入的形式,引出今天的主角哈羅德,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這是我本節課的說課,謝謝大家的聆聽。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聽說遊戲?小老鼠打電話選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教學活動設計及教案》(中班上冊)一書。該遊戲充滿童趣,貼近幼兒生活,易於理解解。目前,通訊設施非常發達,朋友間經常以電話聯絡,打電話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中班上冊幼兒年齡偏小且現在多數都是獨身子女,普遍存在出現粗心大意的行為,所以這一遊戲既富有時代特徵又符合當前幼兒的年齡特點。 選取《小老鼠打電話》這一教材是因為:

  1、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打電話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遊戲的語言易於幼兒模仿學習。

  3、透過遊戲,幼兒能感受一些禮貌用語的.用法且學習怎樣打電話。

  4、遊戲能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瞭解體會到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上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偏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事情粗心大意;幼兒喜歡模仿大人玩打電話遊戲,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詞彙貧乏,往往拿著話筒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說什麼等,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樂意觀看錶演,感受遊戲的樂趣。

  2、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三)教學重、難點:

  在本次活動的目標中提到:樂意參與遊戲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饒著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中班上冊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話只說了半句話或幾個字就無法再說了,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四)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佈置小老鼠的家:牆上掛全家福的照片,桌上放著娃娃家的廚房用具及一部電話機。(這是為情景表演而準備)

  2、小老鼠和小花貓的頭飾各一個。課前準備好情境表演內容。(這也是為情境表演而準備的)

  3、玩具電話機每個幼兒一部(這是為幼兒玩遊戲而準備的)

  二、說學情:

  中班上冊的幼兒年齡在4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峰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最喜歡邊用手當話筒邊唱《打電話》這首歌。但是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道該怎樣說,既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加上幼兒打電話也缺乏生活經驗,雖然想打電話但又不知道怎樣才能打好電話。因此,我透過這次遊戲活動,讓幼兒體驗到遊戲的樂趣,在遊戲中練習打電話,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三、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遊戲法等教學方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為4歲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 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情境表演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 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情境表演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遊戲法是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打電話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四、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

  觀察法是幼兒透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透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遊戲練習法是幼兒在玩打電話的遊戲中,邊遊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五、活動程式:

  根據中班上冊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三餓環節:

  (一)觀看情境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

  首先我以一種神秘的口吻介紹幼兒即將看到的情境表演:“小朋友,你們喜歡看錶演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老鼠家發生了一件什麼奇怪的事?”以此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其次,讓幼兒看情境表演─小老鼠打電話,激發幼兒學習的慾望。

  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幼兒集中注意力,充分運用感官感知遊戲內容,為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

  (二)透過提問,引導幼兒說出遊戲內容,並再次觀看錶演。

  首先我提以下兩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剛才,你們看見了一些什麼?

  2、小老鼠和小花貓是好朋友嗎?既然小花貓不是小老鼠的好朋友,為什麼小老鼠打電話卻來了小花貓?(根據幼兒的反應,可再表演一次“小老鼠撥號是時東張西望的情景,讓幼兒自己發現小老鼠撥號不專心”)除了撥錯電話號碼外,還有什麼地方也說明小老鼠很粗心呢?”其次再次觀看錶演,而後提問:“小老鼠打電話是怎麼說的?它為什麼不知道接電話的是小花貓?小老鼠要怎麼打電話才能把好朋友請來呢?” 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說出角色間的對話 ,從中體會做事粗心大意造成的後果。

  這一環節透過提問、表演重點片段、設疑、再次觀看錶演,而後再提問,內容一環扣一環,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同時也完成了第二個活動目標。

  (三)幼兒相互間玩打電話遊戲,練習對話。

  隨著活動的進行,幼兒一定很想自己親自嘗試打電話。為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我設計這一環節讓幼兒 自由結伴玩打電話遊戲。“小朋友,你們想打電話嗎?你是怎樣給好朋友打電話的呢?現在你們自己去找好朋友玩打電話遊戲吧。”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練習打電話,表達自己的意思,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小老鼠打電話

  小老鼠, 打電話,

  要找夥伴來玩耍。

  開開門,嚇一跳,

  怎麼來的是小貓?

  鑽進洞裡仔細查,

  原來撥錯號碼啦。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說課稿5

  一、說教材:

  新《綱要》中指出選擇幼兒教育活動應該貼近幼兒的生活,來源於生活。小班幼兒好奇心強,對各種事物都感興趣 。他們內心都非常渴望長大,喜歡模仿比他們大的孩子和大人。但由於其認知能力較弱,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強,意識不到自己在慢慢長大,本活動透過觀察操作討 論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並體味成長的快樂和自豪。從而促進幼兒心智上的成長——我長大了,長大真好,我要長大。

  為此,我選取了本次活動。跟據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從情感、態度、知識、能力、技能方面考慮,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感受自己身體的的長大。

  2。體味成長的快樂, 激發幼兒為自己的長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3。 願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活動難點:激發幼兒為自己的長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說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活動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作了以下準備:

  1。幼兒小時侯的照片、圖片。

  2。各類嬰兒衣物等。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教師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採用多種教法進行。

  1、直觀法:

  透過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具有生動形象,富於表現力和感染力的特點。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幼兒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

  2、談話法:

  由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幼兒的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和語言習慣。

  3、操作法:

  杜威曾經說過:"兒童學習知識,認識外部世界的本質在於兒童透過不斷去增加,改造自己的親身經歷,這個過程是永無止境的。"只有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經過了與材料的相互接觸,他們才會真正地學到知識。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了賞識激勵法,交流討論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三、說教學過程設計

  《我們長大了》是一個社會領域的內容,根據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一)透過看照片初步感知:讓幼兒初步感知自己長大了。

  (二)透過試穿衣物讓孩子進一步體驗到自己的成長:我是長大了這個環節透過進一步感知身體的成長讓幼兒知道自己真的長大了,教師用欣喜的語氣感染幼兒,對幼兒的成長表示肯定、欣賞,從而激發孩子對自己的長大感到快樂、自信和自豪的情感,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三)透過觀察發現討論,讓幼兒感知到自己能力上成長:我真的長大了這個環節透過看圖片和討論以及幼兒自己實踐整理實物,對幼兒能力上成長加以肯定和讚揚,使幼兒對成長的感知由身體過渡到能力,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自己成長的自信和自豪感。

  (四)延伸活動:和幼兒一起討論:你們真的長大了,長大了你想要幹什麼?你要學會幹什麼?從心智上進一步激發孩子對長大的渴望,我要長大,長大了我要……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說課稿6

  在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期的孩子們好奇心強,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於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損傷。

  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發展最迅速、最基礎的時期,讓幼兒有一個幸福、快樂、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長和老師們的美好願望。正逢目前的主題活動《規則與標誌》,產生了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社會活動:“安全標誌”。

  設計意圖:

  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應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誌和文字元號的興趣”。標誌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知識性、實用性等特點運用廣泛,併為幼兒理解接受,讓幼兒掌握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的內容含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安全無小事,責任重泰山”。

  為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我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的培養。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安全、富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營造了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從眾多的安全標誌中選擇了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為幼兒理解的標誌符號,透過遊戲方式輕鬆學習,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規則意識。

  目標分析:

  (一)本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使幼兒對幾種常見安全標誌的圖案、意義有初步的認知。對安全標誌進行分類,瞭解禁止標誌、警告標誌和指令標誌的基本特徵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規則意識,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能結合自己經驗創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誌。

  (二)對目標的分析:

  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它著重於孩子的發展。教育目標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起著導向作用,也是教育價值的具體體現。基於此認識,我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作為目標制訂前提條件。

  在以上《安全標誌》教學活動中,我制訂的三個具體目標既能圍繞教育總目標,又能突出教學內容自身的教育價值,顯性之處在於力圖透過強調社會規則與安全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透過培養幼兒從小就能讀懂標誌,按照標誌的要求來規範自身行為或影響成人行為,達到人人都為建立“平安社會、平安校園、平安生活”的社會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隱性之處在於能將知、情、意、行諸要素和諧的統一其中,同時指向於幼兒生活質量的提高,即安全與健康。

  (三)過程分析:

  1、總述:

  整個教學過程、時間大約需要30—35分鐘。基本流程:以“棋”導題——標誌分類思考——小組按要求重點討論一類標誌——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感知學習並掌握標誌特徵、名稱、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製作標誌讓學習內容生活化——玩“棋”結題教學方法有:小組討論、師生互動、個體操作、分組遊戲等教學重點:重點在於引導幼兒能根據標誌上的圖案分析與辨別基本瞭解安全標誌的符號、名稱和意義。

  初步感知三類不同標誌的特徵與含義。教學難點:一類標誌的規範性名稱及其教育意義。如:指令標誌、警告標誌、禁止標誌等。整個活動過程首尾呼應,環環相扣,教學思路清晰明確,上一環節是下一環節的感知基礎,下一環節是上一環節的鞏固提高。我透過這種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並在此過程中致力於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中,我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並把目標達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衡量本活動成功與否的標準。

  2、分述:

  第一環節為活動的起始部分(大約需要2分鐘)。我以“棋”的有關問題性情景,匯出學習內容:安全標誌。在活動的開始我設計了大部分幼兒都接觸過的“棋類”問題引出一張嵌有各類安全標誌的棋盤,繼而透過“要想下這盤安全標誌棋,首先要認識棋盤上的一些安全標誌”為要求,提出今天學習的任務,這樣就能讓幼兒很有興趣的進入學習活動。

  第二環節為活動的主要部分(大約需要25分鐘)。這部分含量較大,分量較重,是解決教學重點、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部分,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出示12個安全標誌,讓幼兒先思考,如果請你把這些標誌分成三類,你想怎麼分?之後一組小朋友操作分類,感知三類標誌的色彩、形狀及圖案等特徵,初步建立類概念,為下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層:採用小組討論方式,圍繞四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

  (1)這些標誌有什麼特徵?

  (2)在哪裡見到過這些標誌?

  (3)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4)你能不能說出這些標誌的名稱?請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各選擇一類標誌進行研究、討論、相互交談。這個層面的安排主要是啟發幼兒聯絡生活經驗進行回憶,並藉助於孩子社會見識資源及能力發展差異來實施“生生互動”型學習。

  第三層:本過程採用組間交流、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集體性學習,分別由三組選派1至多名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向小朋友介紹自己小組探究的把類標誌的符號及圖案所表示的含義、標誌名稱、在生活中的作用。期間,我一是隨機地結合幼兒交流程序穿插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如:當心火災(應怎麼辦?)、當心觸電標誌(應該怎麼做?)、必須戴安全帽(在哪兒見過?)、必須戴防護手套(什麼地方,什麼人需要戴手套?)希望幼兒透過生活經驗圖景在幼兒腦海中的再現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安全標誌。二是引導幼兒去尋找發現一類標誌的共同特徵,即顏色、圖案、符號、形狀等,學習並記憶一類標誌的規範名稱並初步理解一類標誌的概念如:這類藍色圓形,圖案是白色的標誌,都是指令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它們叫做指令標誌。這些黃色的、黑色三角形邊框,圖案為黑色的標誌,都是提醒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這一類警告人們的標誌叫警告標誌。這類紅色圓環、中間有一斜槓,底色為白色,圖案為黑色的標誌,都是禁止我們做的事情的標誌,那這一類禁止的標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禁止標誌。禁止標誌上的事情都是我們千萬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因勢利導的進行社會規則及安全意識的教育,透過問與答適時地讓幼兒明確:安全標誌規範著人們的行為,告訴我們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應該怎樣去做。所以,

  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安全標誌上規定的去做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我們大家才能健康快樂的學習和生活。這個層面主要用來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第一及第二個活動目標,我認為應在這個層面的教學中體現如何把握《綱要》中所提出的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理念,為此我在幼兒主動學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作為一個教師在此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第四層:採用操作活動法,讓幼兒遷移學習經驗,聯絡周生活中的人、事、物,嘗試設計並製作一些安全標誌。在幼兒設計製作標誌的操作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能力弱的可以繼續完成他的設計活動,能力強的可引導他向其他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誌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尋找老師幫助,而教師則是把這個“包”推給了能力強的幼兒,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綱要、藝術》)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綱要、幼兒的學習方式》)這個層面也是完成活動的第三個目標的主要手段。第三環節為活動的結束部分(大約需要5分鐘)採用遊戲法讓幼兒分組玩“安全標誌棋”,對所學的安全標誌的內容進行鞏固性練習。簡單介紹玩棋的規則、方法後,要求幼兒5人一組自行結合分成四組,推選小組裁判並分成黑白兩隊開始下棋,這環節的一安排,主要引導幼兒透過“玩中學、玩中記”,複習鞏固本課所學的安全標誌的知識,並與起始部分相前後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