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學習心得> 語文教材培訓學習心得

語文教材培訓學習心得

語文教材培訓學習心得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材培訓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材培訓學習心得1

  我很榮幸在9月10日參加了由上杭縣教研室組織的“上杭縣小學一、二年級部編教材培訓活動”。活動進行了一天,收穫非常大。因為沒有執教過部編的新版教材,現在接手二年級的學生,很想知道他們在之前的一年裡學了些什麼?所以,上午張莉老師的“部編教材一年級語文解讀及使用”聽得很用心,收穫也是頗多的。透過張老師的講座,我對一年級語文的整體結構與內容,以及編排特點有了更深的瞭解,也對聽下午伍祝金老師的講座有了很大的幫助。現在就伍祝金老師的講座“部編教材二年級語文解讀及使用”說說我的收穫和體會。

  伍老師的講座主要講了三個部分:一是整體結構與內容;二是總體特點;三是具體編排與教學建議。

  在介紹整體結構與內容時,伍老師特別提到了“快樂閱讀”和“我愛讀書吧”,這是一個新增內容。在以前的教學中我一般執教的是中年級的孩子,也是比較注重孩子們的課外閱讀,但是對於低年級的讀書要求不高。可現在想想愛讀書也是需要培養的,不能因為低年級識字不多而不作要求。只有讓孩子從小懂得愛書,能養成睡前一頁書的好習慣,才會讓孩子對識字感興趣。部編的一年級語文中就有編排“和大人一起讀”,就在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現在,我所教的二年級的孩子識字不少了,可是因為生活在農村,有些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或是家長重視程度不夠。詢問過後知道家裡有課外書的寥寥幾個,有的家裡有兩三本書也是不帶拼音,或是不適合孩子看的書。而堅持每天讀一頁書的孩子更是少。但是我們都知道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是多麼的重要。也許只有在學校多提供些機會讓孩子們到學校閱覽室看書,或班級組織學生交換讀書等方法讓他們多讀書,愛上讀書。

  二年級語文部編教科書也是比較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伍老師介紹說教科書中古詩文的比例佔全套教材選文總數的30%,就連書本封面都設計了許多傳統文化的元素。孩子們拿到書本就會被封面上的皮影戲,鑼鼓等中國特色的東西吸引。古詩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成果,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最燦爛的明珠。而詩中讚美的祖國大好河山也讓孩子們無比的自豪。寓言故事、傳說故事、歷史名人故事等也是孩子們喜歡的。曾經有人說,小學生學習的生字是從外國人名中認識的,是從外國文章學來的。相信這樣的話不會再有了。孩子有了興趣,相信一定可以學得更好。

  培訓中伍老師還講了語文要素的梯度序列。其中講到長線發展時以“複述能力的發展”為例,講了二年級安排的藉助圖片、關鍵詞句或者根據表格內容講故事,幫助二年級的孩子說完整的一句話。例如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的課後練習中有根據小蝌蚪成長成青蛙的過程圖片,我讓學生按順序排好圖片後讓學生講一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我發現好些孩子能比較有條理的把故事講清楚。相信在以後的語言訓練中,孩子們會慢慢地進步,為以後中、高年級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而伍老師提到的短線發展是以“積累並運用表示動作的詞語”為例。讓孩子們從文中的動詞感受用詞的準確,感受詞語在描述情形上的細微不同,關注詞語的運用。相信孩子們會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部編語文二年級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為編寫依據,吸納語文課程改革的最新成果。培訓中,各位老師的演講為我們解讀了教材也給我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努力鑽研,勤於總結,相信自己會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

語文教材培訓學習心得2

  10月2122日我參加了三年級語文教材培訓,透過聽課、評課、聆聽專家報告,深刻地體會到本次培訓培訓模式的新穎,交流互動頻繁,反饋及時,體驗深刻,成效顯著。透過學習,聽專家們的講座,使我深刻認識到: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有自己的教學理論。透過培訓,使我進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條捷徑。我們教師在新的課改中任重而道遠,即如何把資訊知識同其他課程整合起來,教師首先要有課程整合的意識,在備課、上課、課餘的輔導中要合理利用資訊資源。其次,教師應教學生如何正確應用資訊資源,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學科之間如何融合貫通,學以致用,如何與別人溝通與交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新課程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到教學當中來,這和老師的學習與引導是分不開的。

  從四節語文閱讀教學的公開課,我深刻體會到閱讀教學要做到迴歸本位,即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閱讀教學要集中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主體觀從“教師為中心”到“學生為主體”。

  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就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語文教學中,要實現這一目標,應注意以下幾點:

  (1)師生關係民主、合作、和諧。

  有的學者指出,現代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必須成為開放型的民主平等的主體間性的關係,其基本要求是:師生的相互尊重,師生的相互理解,師生的互動作用。教師的角色也應由知識的傳授者和權威變為學習材料的提供者、學習過程的調控者、學習氣氛的營造者、學習興趣的激勵者、學習資訊的交流者和學習探究的協作者。

  (2)全體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

  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參與要做到:樹立並體現“差異參與”的教學觀念,使全體學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和程度參與教學過程;學生的參與應是全程參與,要努力創造機會,使學生參與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流向的調整、教學效果的評價;保證學生以不同方式參與教學,以充分的學生個體學習為參與的主要方式,輔之以小組學習、全體學習的方式;切實保證學生參與的程度、時間,避免形式主義的膚淺的參與;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保護和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力求做到:目標儘可能讓學生確定,“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想學到什麼呢?”問題儘可能讓學生提出,“讀了這篇課文,針對課文的題目和內容,你能提出自己的問題嗎?”問題儘可能讓學生解決,“有了問題就要解決問題,那麼,你打算怎樣去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呢?”方法儘可能讓學生掌握,“我想透過讀書來解決問題。”“我透過查閱資料來解決問題。”“我們小組可以透過討論來解決問題。”過程儘可能讓學生參與,自學、質疑、探究、合作、彙報、品讀、體驗等都讓學生來參與。知識儘可能讓學生髮現,“我讀懂了這個問題。”內容儘可能讓學生選擇,“老師,我想彙報這個問題。”

  (3)切實保證學生充分、自主、獨立的語文實踐。實語文課程標準語文教學將學生的語文實踐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和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夥伴、學習進度,學生可以有充分的讀書、思考、質疑、討論、練習的時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想象力。

  2.閱讀觀從“還原”到“建構”。

  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的讀者,對於他們,閱讀具有兩重意義,一方面是學生要透過閱讀,解釋本文話語的結構方式,從詞到句到篇章,學生將在教師的指導下給於恰當的解釋。另一方面,學生在閱讀中要透過語言的結構方式探求本文的話語意義。《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3.過程觀從“傳話”到“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間言語與精神的溝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對話教學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對話教學改變了兒童作為工具、手段、奴隸的處境,使學習活動成為促進兒童言語和精神成長的一部分。三是對話教學順應了開放教學的需要。開放教學實行的是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其他學科以及校外生活的溝通。這樣,教師作為知識壟斷者的權威被消解了。“對話”的本質不是用一種觀點來反對另一種觀點,也不是將一種觀點強加於另一種觀點之上,而是一種“共享”,是師生之間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等。由此可見,語文教學不只是一種知識傳授的過程,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透過“對話”獲得人生體驗和生活智慧的過程。

  閱讀教學中的“對話”教學,包含著“閱讀對話”和“教學對話”兩層意思。“閱讀對話”,其主要形式是“師本對話”和“生本對話”。“教學對話”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過程,其主要形式是“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在“對話”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一樣,都是對話的主體,彼此接納與分享,互動交流,從而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4.方式觀從“肢解分析”到“整體感悟”、從“理性分析”到“情感體驗”。

  長期以來,閱讀教學關注的是文字的區域性細節,忽視對文字內容的整體把握。教師在教學一篇課文時,將完整的課文肢解成字、詞、句、段。學生學完一篇課文,除了掌握若干字、詞、句、段的意思以應付考試而外,對課文中蘊含著的深刻思想和生動的形象缺乏整體的把握和感悟。這樣的閱讀教學不利於學生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提高。針對這一問題,《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整體把握和感悟,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律和心理規律。就教學方法而言,整體把握和感悟的方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有的課文可以採用誦讀的方法,讓學生整體感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品味美妙的語言文字。有的課文可以採用思路教學的方法等等。

  總之,這幾天的小學語文教材培訓中,為我們完善自我,提高理論水平提供了難得的平臺,在教學中,作為一名實施者,我一定積極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新路子,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讓我們的教學工作腳踏實地,讓我們的教育落到實處,為推動我校語文閱讀教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語文教材培訓學習心得3

  我參加了由學校舉辦的新教材培訓,在符文娟的引領下學習了新課標及新教材,我對這次教材的修訂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是我學習新教材運用的體會。

  一、透過本次培訓學習,我知道經過多年的課改實踐,國家層面在全國範圍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針對課改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基礎教育各學科的課程標準進行了認真修訂。對相應教材進行了修訂調整。

  二、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教材標準不僅對教材進行了修訂調整,對教師的角色也提出的了新的問題,即是如何按課改的要求搞好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過程涉及理念、內容、學生、教師、環境、資源等諸多因素,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是有既定目標的、講求效率的、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目標、效率、發展是搞好課堂教學的。

  三、語文定義的變化利於學生接受。速度、密度的定義採用了比值定義法,老教材對速度等定義說法不科學。比值定義法是初中語文定義語文概念最常用的方法,又如壓強、功率、電流強度、比熱等重要的概念都是用比值定義法定義的。這種定義法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

  四、內容的充實便於學生使用。修訂版教材與實驗版教材相比內容更充實了。實驗版教材過多的強調探究過程,很多重要的實驗並沒有給出最終的實驗結論。這樣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助無法從教材中獨立學習到這些知識。而新教材彌補了這個缺陷,既重視實驗探究的過程又重視了實驗結論的總結,這樣的教材學生使用起來更方便。

  五、實驗的變化有利於學生對實驗器材的掌握及實驗技能的提高。學習實驗操作技能不同於學習知識,其學習機制和規律都不同。學習實驗操作技能需要充分的體驗和多次反覆操作練習並且實驗操要清晰。

  六、教材的變化更注重聯絡實際。教材的一些小資料、插圖及教材的正文部分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更體現了時代性。

  以上是我對新教材變化的幾點看法,作為普通校老師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讓學生從新教材中受益,進而更大的發揮新教材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呢?其實我個人認為新教材的變化更有利於普通校的教學。普通校學生起點低、底子薄,幫助學生學會看書,讓他們體驗自己從教材中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會令學生興奮不已。他們會在教材的使用中獲得重點校學生無法想象的快樂,所以我們可以很好地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比較低的特點,在日常教學中使用好新教材。

  這次培訓中讓我觸動很大,新教材更體現出語文的魅力,更激發了我對語文教學的興趣和信心。通過了符老師的培訓,我校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了指明燈,我原把這次的培訓精神“學好新課標,用好新教材”落實到教學實踐中,讓我們語文教學成效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