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新聞稿> 大學生防詐騙新聞稿(通用5篇)

大學生防詐騙新聞稿

大學生防詐騙新聞稿(通用5篇)

  在當今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需要使用新聞稿的場合越來越多,新聞稿長期以來被視為官方宣告,我們該怎麼寫新聞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防詐騙新聞稿(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防詐騙新聞稿1

  針對轄區高校電信網路詐騙案高發的嚴峻態勢,近日,濂溪區反詐中心聯合濂溪志警走進九江學院,開展了一場以“反詐宣傳進校園,為大學生築牢防詐‘防火牆’”為主題的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知識宣講會。

  活動現場,民警向學生們詳細的講述了電信詐騙的危害、特點及作案手法等,充分利用PPT繪聲繪色的對常見的網路兼職刷單詐騙、網路貸款詐騙、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冒充熟人親友類詐騙等詐騙方式做了詳細的描述,並結合真實案例,以案說騙。並向在場學生介紹了什麼是“斷卡行動”,進一步普及防範電信詐騙知識。

  本次宣講會針對各班級400餘名學生班幹部開展防詐宣傳培訓,要求各班幹部及時將防電信網路詐騙知識在班級宣講,確保不遺漏一人,並要求他們將防詐知識宣傳工作常態化。

  透過宣傳,學生們對電信詐騙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一方面有效的避免了學生群體上當受騙,另一方面避免學生群體因法律意識淡薄被人利用,淪為電信網路詐騙的幫兇。

  大學生防詐騙新聞稿2

  2021年10月2日星期一中午十一點,我校學生會學宣部於第一食堂門口,舉行了學院2021年反欺詐、防校園貸宣傳簽名活動。

  本次活動是本著“為營造崇尚節約的校園文化環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教育學生提高警惕防範不良校園貸”的活動理念,以“反欺詐,防校園貸“為主題,在學生會學習宣傳部的領導下,積極準備,面向學院全體師生的宣傳活動。隨著網路借貸的快速發展,部分不良網路借貸平臺採取虛假宣傳的方式和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等手段,誘導學生過度消費,甚至陷入“高利貸”陷阱,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本次活動透過開展“樹立正確消費觀,遠離不良校園貸”防詐騙主題簽名活動,透過活動幫助同學們糾正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自覺抵制非法校園貸。本次簽字活動同學們參與積極,橫幅上的簽名是學生對於正確消費意識的確信,與對自己日常消費行為的約束,活動氣氛十分和諧,在學生會的宣傳下,使得同學們對正確消費觀有了新的理解,也為今後新聞工作的順利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防詐騙新聞稿3

  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瞭解電信網路詐騙,學會如何預防電信網路詐騙,引起對電信網路詐騙的重視,增強我院大學生電信網路詐騙防範意識,我院於2020年12月17日下午13:30在第一教學樓一樓東報告廳舉辦“甘肅財貿職業學院大學生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知識競賽”活動。

  參加本次知識競賽的有西岔鎮派出所民警周金江同志,學校各領導及各系主任。選手由我院8個系組成,共8個代表隊。本次競賽共設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簡答題四個型別。經過8個代表隊的激烈比拼最終由物流管理系代表隊奪得桂冠。

  隨後,各位領導為獲得防電信詐騙一、二、三等獎的學生頒獎,共計六十人;最後頒發了20個優秀指導教師獎和優秀組織獎。

  在活動的尾聲,西岔派出所民警周金江提出並講到:電信詐騙無處不在,做好自身防範意識。此次知識競賽活動有效宣傳瞭如何預防電信網路詐騙,進一步提高我院學生對電信網路詐騙的關注和重視,提高自我財產保護能力,積極做好預防電信網路詐騙知識的宣傳。

  大學生防詐騙新聞稿4

  3月7日晚,財經商貿學院會計13班開展了主題為《防範電信詐騙》的班會,本次班會採用了幻燈片、影片案例和相關遊戲等多種形式結合,生動有趣地向同學們普及了校園電信詐騙的多種出現形式,同時也針對性地提出了多種防範措施。

  近年來,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及多樣化,電信詐騙手段和形式也開始呈現出多樣化趨勢,許多在校大學生由於缺乏相關知識而跌入陷阱、蒙受損失。對此,學校領導、各學校團委、各班團組織高度重視,心繫學生日常生活和個人財產安全。20級會計13班團支部積極響應學校和組織號召,精心地策劃並組織了這次活動。

  電信詐騙成功率高的原因,一是簡訊傳送範圍廣。由於群發器傳送簡訊的範圍極廣,一天可發幾十萬次,即使成功率極低,也有相當一部分群眾難免上當。二是許多群眾防騙意識不強,識騙能力不高。一是貪利心理,願者上鉤。消費者對財富的不正確態度是詐騙得手的最直接因素,多數的行騙者均是以獲得額外的收益作為誘餌,使部分消費者喪失最起碼的警惕性。二是好奇心理,步步跟進。部分被騙的消費者並不是從最開始就相信犯罪分子的資訊,但由於好奇心理,使他們一步一步地跟進犯罪分子所設。

  定的`陷阱中。三是粗心大意,難以自防。四是報警者少,難以群防。五是打擊效果不佳,沒有形成強大的威懾力。電信詐騙活動大多屬於大範圍、跨區域流竄作案,犯罪分子偽裝性、隱蔽性強,犯罪手段智慧化、科技化特點十分突出。犯罪分子不僅身份不明,而且他們使用的手機號碼和銀行帳號大多屬於外省,公安機關不僅需要異地排摸,而且需要異地協作;不僅排摸費用大,辦案成本高,而且工作週期長,追贓難度大。因此,公安機關主觀上產生了厭倦煩燥的心態,客觀上形成了“防不勝防,打不勝打”的被動局面。

  大學生防詐騙新聞稿5

  為持續做好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的宣傳工作,提升大學生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反詐宣傳氛圍,避免電信詐騙事件的發生,近日,我校開展了防電信網路詐騙宣傳系列活動。

  校團委學生會成員深入校園、寢室等場所的顯著位置張貼《防範網路詐騙宣傳》海報,提醒學生不要再因為刷單、貸款上當受騙。透過發放預防電信詐騙的宣傳單,讓學生進一步瞭解網上刷單、網上貸款等行為的危害性,提高了防範電信詐騙犯罪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

  為了進一步擴大宣傳效果,校團委學生會成員利用校園廣播圍繞防詐騙主題定期進行科普,利用博學館LED滾動播放防電信詐騙宣傳標語、校園網站釋出學院開展的各類防網路電信詐騙新聞稿,利用易班、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釋出預防網路電信詐騙知識。

  校團委學生會成員於二食堂前設立小棚宣傳防網路電信詐騙知識,並組織學生簽訂預防詐騙承諾書,承諾在做好自身防範的同時,積極向周圍人開展電信網路安全詐騙宣傳教育,助力“安全校園”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