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選段閱讀理解含答案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 ,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字的詞語。(4分)
(1) 臨溪而漁
(2) 太守之樂其樂也
(3) 樹林陰翳
(4)山餚野蔌
【小題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小題3】簡要概括選文第一段的內容要點。(2分)
【小題4】說說選文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題1】(4分)
(1) 到(2)助詞 無意(3)遮蓋(4)菜蔬
【小題2】(2分)容顏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醉了。
【小題3】 寫滁州人的遊樂和太守的宴飲。(或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小題4】(2分)寫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臨”本義是“靠近”的意思;“之”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
考點:文言字詞解釋
點評:本題不難,這幾個詞是上課時教師講到的`,學生注意記憶即可。“之”在古文中有兩種情況下“無意”,一種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即指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不能看作完整的一個句子(取消其獨立),強調主謂之間緊密的聯絡,是一個完整句子,同時有舒緩語氣的作用,這是古代漢語的語言現象。第二種是作語尾助詞,如“公將鼓之”。本題中屬於第一種情況。
【小題2】
試題分析:“蒼”本指“白而無色”,本句中形容“蒼老”,“頹然”指喝醉的樣子,與句後的“醉”相關,“乎”為“在”,“也”表示語氣,要譯出來。
考點:文言句子翻譯
點評:本題不難,句意明確,沒有難解字。翻譯文言句子,力求把每個字解釋清楚,但又不是每個詞詞義的堆疊,要分析句子表達的含義作適當的調整,即增刪個別字,新增省略的成分,轉換個別字詞的相近的意義。
【小題3】
試題分析:選文是場面描寫,主要的人物有太守和滁州百姓,抓住第一段中的“太守宴”“除人遊”兩詞概括即可。
考點:內容概括
點評:本題不難,文段內容易讀易懂。概括文章內容,可以從兩個點上考慮,一是人物,二是事件,看寫了幾個人,他們有什麼行為,看寫了幾件事,大致的情況如何。
【小題4】
試題分析:抓住第二段“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理解,前半句是說百姓隨從太守遊玩而快樂,後半句中的是寫太守真正的樂趣是為百姓的快樂而感到快樂,即與民同樂。
考點:作者思想情感理解
點評:本題不難,本問題是此課教學的是重點,教師會重點講授。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可從作者具體的描述中體會,作者所寫的人和事,使用的語言特點,表達的方式,無不蘊含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閱讀時要注意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