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再別康橋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1

  徐志摩的一生都生活在詩歌裡,他談話是詩,舉動是詩,就連畢生追求的愛情也如詩歌一樣浪漫!我一直被徐志摩勇敢追求“愛”、“自由”與“美”的情操所吸引,他的詩作《再別康橋》更是經典到極致,浪漫的情愫令人神之所往,彷彿自己也來到了康橋,遊於“星輝斑斕”的湖中!

  一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足以讓人感受到康橋的靜謐和安寧,唸到這裡,彷彿自己也如詩人一樣,輕輕的邁動著雙腳,輕輕地走在康橋上,生怕吵醒了熟睡的蟲子和鳥兒,破壞了康橋的靜謐和寧靜。太陽就快落山,我站在康橋上,可以看到西邊天上的五彩雲霞,餘輝反射四周,河畔的柳樹彷彿穿上了金色的嫁衣,就像一位夕陽下的新娘一樣,美麗婀娜,風兒吹起她的衣角,她就這樣在微風中向我走來,我陶醉著不自覺伸開雙臂,朝她走近,走近,甚至就連她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是如此迷人,一直在我的心頭盪漾、盪漾,陶醉了我的心智。

  你看河中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柔波中它隨著流動的河水飄蕩,自由自在忘情地舞蹈。這時,彷彿自己也是一棵水底的小草,只要讓我靜靜呆在康河水中,我便心甘情願地只做一棵無名的水草。雲彩和霞光的餘輝倒映在水中,一陣風吹來,彷彿是被打碎的七彩石一般,撒碎在海藻間,像是彩虹的夢境。

  我多麼想“撐起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用小船載滿一船的星輝,在星輝斑斕的河上放歌,但是我怕打破了今晚沉靜的夜色,我悄悄的划著小船,在稀稀疏疏的月色中尋找著志摩當時劃過的地方,聽風兒輕輕在我耳邊哼唱!再美好的夢也有甦醒的時候,“輕輕的來”“輕輕的走”,康橋沉默了,夏蟲也為我沉默,“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再見了,康橋!我就這樣沉醉在康橋上,我就醉在《再別康橋》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已。徐志摩的浪漫情愫實在令人折服,簡簡單單的詞藻卻能勾繪出如此生動靜謐的畫面,令人神之神往,欲罷不能。我喜歡徐志摩勇敢追求“愛”、“自由”與“美”的情操,也愛《再別康橋》所描繪的浪漫景色給人帶來的無盡享受。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2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這是一首抒寫自然之美與作者情緒的短詩,詩人是崇高、讚美自然的。詩中景物的描述真實細膩,可見康橋在詩人心中打下了極深的烙印。不僅僅如此,而且康橋是詩人的理想。他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然而,滿目瘡痍的中國,是非顛倒的年代,艱難的民生,使詩人的康橋理想逐漸破滅。這首詩寫於一九二八年詩人重返英倫歸國途中。故地重遊,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憶,而離別在即,詩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蕩起陣陣傷感的漣漪!描述康橋的自然美,表現作者對康橋的不捨眷戀及心底的惆悵,是這首詩的主題。

  這首詩採用現代白話形式,繼承了中國古典傳統詩歌的含虛、典雅,又採用了音語中的語法調式,可謂中西合壁。而繪畫的色彩美在詩中也用明顯體現,詩中的雲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組組物象的顏色鮮明,寫出了康橋之美。這樣一幅色彩明豔的畫卷,與詩人的情緒並不矛盾,正是正因它的美,才令詩人如此難以割捨!

  讀《再別康橋》,如觀樓如吟歌如賞畫,而感受到的是詩人那淡淡的離別之戀之愁之哀。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3

  輕輕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輕輕的我走進了徐志摩的詩,詩便是徐志摩的世界,他一生都生活在詩歌裡,連他追求愛情夢想都像詩歌一樣浪漫。我一直為他勇敢追求夢想和愛情與自由而感動。《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

  一句“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看出了他的瀟灑,剛唸到這我便被詩人的詩所渲染,感覺變得和他一樣瀟灑,不為生活中瑣瑣碎碎的事而變得憂傷。“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讓我面對即將逝去的青春,即將面臨的畢業,和準備說再見的同學產生了依依惜別之情。一幕幕的高中生活在我的心頭盪漾,在康橋下,青荇在水底下招搖,我的心也逐漸寧靜下來,讀懂了詩人喜歡安靜和追求自由。我也要有一顆寧靜的心,為即將面臨的高考定下目標,追求我美好的未來。

  彷彿讓我走進你的世界,走進這寧靜康橋,讓我有追求夢想的勇氣。讓我明白不拼不博等於白活。即便前方的路坎坷,我也要有一顆寧靜的.心,闖過這大風大浪。

  剛踏進高中的大門,我們都“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嚮往自由,嚮往新生活。我們邁著穩健的步伐,我們意氣風發都懷著夢想。但是生活哪裡總是如此如意。瀟灑兩字談何容易。如剛進高中我們還為我們的成績,一點小成就而沾沾自喜。一次次的考試,磨滅了當初的我們。看著同學一個個的超越自己。已經沒了當初的瀟灑,變得消沉了。但這並不是我放棄的理由。徐志摩也並沒繼續消沉。我最初的夢想不會“揉碎在浮草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當我念起《再別康橋》我又重新振作起來尋找我彩虹似的夢。徐志摩在康橋裡尋到了自己的路,我也會尋到自己的路。”尋夢,掙起一片長蒿。”

  我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我依然如此意氣風發。我乘著成功號船,抵達成功的彼岸。夏蟲為我沉默了,康橋也為我沉默了。但我還不能放歌,因為我不能驕傲。“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作者如此風清雲談,我也因如此。是啊,再美的夢也有醒來的時候,徐志摩醒了我也應該醒了。人應該瀟灑,知識改變命運,但態度決定一切,心態要好。我一直被徐志摩敢於追求自由、愛情和夢想的情操而被吸引。一句輕輕的我走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看出作者的灑脫。再見了徐志摩,再見了康橋。我就這樣沉醉在《再別康橋》的意境中,無法自拔。徐志摩的浪漫讓人嚮往。

  沒錯我就是要“招搖”。要瀟瀟灑灑的生活。態度可以決定一切,決不會因為一次失利而無法爬起來,我們要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困難只會是我人生的墊腳石。“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是的,遇到困難我只會逆流而上,要有飛蛾撲火的勇氣來面對困難,那怕遍體鱗傷那又怎麼樣。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不經讓我想起孫悟空所說:“我欲成佛,天下無魔。我欲成魔,佛奈我何”的自信。

  《再別康橋》給我帶來不僅僅只是意境,還有那種追求自由的力量。讓我意猶未盡,情不自禁把這首詩唸了一遍又一遍。他在我傷心難過時又給了我希望,在我有點小成就時讓我學會靜心。簡簡單單的詞句卻有大大的能量。感謝徐志摩讓我把思念化為動力,感謝《再別康橋》讓我長大。

  不知不覺把《再別康橋》讀完了,讓我感悟極深。我喜歡徐志摩追求自由、愛情和夢想的情操,更愛《再別康橋》的浪漫與安靜。也謝謝《再別康橋》給我去追求自由和夢想的勇氣。當我遇到煩心事,想起你總能讓我靜下來。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4

  徐志摩一生都生活在詩歌裡,他談話是詩,舉動是詩,就連畢生追求的愛情也如詩一樣浪漫!我一直被徐志摩勇敢追求“愛”、“自由”與“美”的情操所吸引,他的詩作《再別康橋》更是經典到極致,浪漫的情愫令人神之所往,彷彿自己也來到了康橋,遊於“星輝斑斕”的湖中!一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足以讓人感受到康橋的靜謐和安寧,唸到這裡,彷彿自己如詩人一樣,輕輕的邁動著雙腳,輕輕的走在康橋上,生怕吵醒了熟睡的蟲子和鳥兒,破壞了康橋的靜謐和寧靜。

  太陽就快落山,我站在康橋上,可以看到西邊天上的五彩雲霞,餘輝反射四周,河畔的柳樹彷彿穿上了金色的嫁衣,就像一位夕日下的新娘一樣,美麗婀娜,風兒吹起她的衣角,她就這樣在微風中向我走來,我陶醉著不自覺伸開雙臂,朝她走近、走近,甚至就連她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是如此迷人,一直在我心頭盪漾、盪漾,陶醉了我的心智。

  你看河中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柔波中它隨著流動的河水飄蕩,自由自在忘情地舞蹈。這時,彷彿自己也是一棵水底的小草,只要讓我靜靜呆在康河水中,我便心甘情願地只做一棵無名的水草。雲彩和霞光的餘輝倒映在水中,一陣風吹來,彷彿是被打碎的七彩石一般,撒碎在海藻間,像是彩虹的夢境。

  我多麼想“撐起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朔”,用小船滿載一船的星輝,在星輝斑斕的河上放歌。但是,我怕打破了今晚沉靜的夜色,我悄悄的划著小船,在稀稀疏疏的月色中尋找著志摩當時劃過的地方,聽風兒輕輕在我耳邊哼唱!再美好的夢也有甦醒的時候,“輕輕的來”“輕輕的走”,康橋沉默了,夏蟲也為我沉默,“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再見了,康橋!我就這樣沉默在康橋上,我就醉在《再別康橋》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已。

  徐志摩的浪漫情愫實在令人折服,簡簡單單的辭藻卻能勾繪出如此生動靜謐的畫面,令人神之神往,欲罷不能。我喜歡徐志摩勇敢追求“愛”、“自由”與“美”的情操,也愛《再別康橋》所描繪的浪漫景色給人帶來的無盡享受。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5

  母校微笑著擁抱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夢想,激勵著一屆又一屆學子的抱負,也撫慰一年又一年桃李開落的惆悵,母校永遠年輕。

  今天,我揮著激動的心情閱讀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這首詩徐志摩作於1928年11月第三次歐洲之行的歸國途中。當年7月底,作者重遊康橋,往日在那裡度過的幸福時光又重新回到心頭,但是因為當時要急於見一個英國朋友,沒有時間記錄自己的感受。直到11月他從法國馬賽歸國,才記下了這段精神之旅。全詩以優美絕倫的意境,清新華麗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再現了劍橋的柔美,細緻入微地表現了詩人對母校的深深愛戀。其中的詩句更是讓人深有感觸。

  《再別康橋》開頭的幾句,它就把我的三魂六魄都攝了去。感懷著它給我的清幽的美與傷感的情緒。詩人的才情,詩人的多愁善感就如徐徐飄來的楊絮,平素中夾著深蘊,渾然天成。在你隨心所欲中體味它的空靈、輕快。作者對劍橋大學的愛,對那讀書生活的印象,揮之不去,縈縈於心,此中真情,此中真意,如何表達?這就莫過於康河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康河周圍的一草一木,成了作者感情發洩的寄託物。正因為作者情之所致,所以就連河畔的金柳也成了新娘,“自己”還情願做水草。寫到這裡詩人心頭“盪漾”起了一陣陣不可抑制的柔情。“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詩人澎湃的感情,在此達到了高潮。你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條水草!”永留在他心愛的康河。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此處的那一潭水,不再僅僅是一潭水,而是詩人美好情懷的溶合物。是斑斕多彩的,是有豐富內涵的。“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多麼美好的意象,多麼炙熱的表白。“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現實與夢想,現在與過去,已如過眼煙雲,飄然而逝。“我”極力的追懷,“我”想擁有那爛漫、甜蜜的生活。然而,當年的快樂、歡欣如今卻化作了一片沉默,是再也找不回來了。早期熱烈的羅曼蒂克,如今已變成了輕煙籠罩般的傷感。不用送行,不用灑淚告別,甚至也“不帶走一片雲彩,”只是“輕輕的來,”“悄悄的走“,但是,康河的美妙、清幽,將永遠在詩人的心胸里長存,詩人的靈魂早已經與康橋融為一體了。

  徐志摩作為偉大的詩人,對於自己的母校都那麼熱愛,我們作為母校中平凡的一員,我們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學習,為母校爭光,讓母校以我們為榮。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6

  你來或者不來,去或不去,康橋都在那裡,不喜不悲。倒是來這裡的人在康橋的柔波旁、榆柳下演繹他們的悲歡離合。

  你是人間四月天的煙雲,黃昏吹著晚風的柔,輕如風,悄無聲息,輕如雪,悠閒飄落。來時一襲長衫,去時衣袂飄飄。揮手之間,西天的雲彩成為你永恆的背景,。當時伊人在,曾伴彩雲歸。

  因為喜歡一個人,所以喜歡了一座城市,所以喜歡了哪裡的一草一木。輕柔的晚風,吹拂河畔渡滿霞光的柳枝,搖曳出一份嫵媚,晃動出一絲嬌媚,盪漾成粉紅色的回憶。回憶會褪色嗎?波光裡的豔影告訴我,依舊如昨。所有的前塵往事一同隨波盪漾起來。

  還是那條河,還是那灣水,清涼氤氳在心頭。做康河裡的一條水草吧,悠閒自在地搖擺,用自己喜歡的姿勢,沒有嘈雜與喧囂,沒有羈絆與束縛。沒有爭奪與血腥。如果這裡是桃源,我就是那一株桃樹,簡簡單單,別無所求。

  一條水草也會有夢,絕不因它是一條水草而卑微。自由的空氣,靜美的恬淡,愛的馨香。倘若這是卑微的,也是偉大的卑微。因為夢裡的清泉折射的是七彩的陽光,縱使世事變遷,物是人非,縱使夢想別現實割得支離破碎。每一個碎片都會保留它最本真,最完整的原貌,即使塵封在心底,也會隨心動而鮮活。

  探尋,追尋,尋到過那隔絕人世的優美與寧靜,在星光與波光中涵養著自由的靈性,忘情於康橋的優美,沉迷於自然地純潔,人生在奇異的月光下斑斕而多彩,奏響美的旋律,放飛愛與自由的翅膀,在星輝斑斕裡放歌,那是理想的宣言。

  哀莫大於心死,其實其莫大於心不死,其實哀莫大於心不死而不得不死。那首歡愉輕鬆的歌如今唱來必定變得沉重而無奈,理想的琴被現實折斷了弦,語氣痛苦的回憶不如選擇忘記,語氣厲聲質問,不如選擇沉默,與其選擇苦苦哀求不如選擇淡然放手。抓不住的何止是時間,春去春來之後,滄桑的何止是雙眸。就讓笙簫去演繹我沉默的離歌吧。

  該是離去的時候了,再見!四季常青最翠綠的草坪、天空的行雲、大地的溫軟、漂浮在水面上的桂花香、帶著草味的與風以及看天、聽鳥、讀書……所有的夢意與春光,再見!人生的春天,還有那個人。

  不想讓你看到我轉身之後,離去之時的憂傷落寞的背影,不想讓你看到這憂傷落寞的背影彳亍在夕陽中,消失在地平線。沒有華麗的轉身,只有悄悄地揮手。告別時,留下完美的記憶。因為美,所以痛會多一些吧,所以,回憶會更多一些味道,是落寞還是蒼涼,是的,薄暮時分,對著西天的雲彩落寞地想念一段舊時光,或者一個人。

  終無言,是看透了繁華落盡,是明白了鉛華洗淨,還是一江春水的綿綿情思,一川煙雨的萬般愁緒。

  風輕雲淡,優雅的身影遮不住內心的憂傷。

  終無言,其實是愛到深處的寂寞。

  再別康橋讀書筆記7

  第一次讀《再別康橋》這首詩,不禁被她的魔力所震撼,我感到驚訝,何以這短短的十幾行文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讓人彷彿置身於夕陽下靜謐的康橋,心中泛起淡淡的惆悵與憧憬,回味悠長。

  第一節一連三個“輕輕的”使人浮躁的心頓時平靜下來,想“輕輕的”欣賞這首詩。心無雜塵,詩中的意境便更容易在心中展現。夕陽西下,餘暉灑落,給河畔的柳樹鍍上了一層金色,朦朧中,彷彿一位身姿嫋娜的新娘。豔麗的紅衣倒映在波光之中,詩人的心,也隨著水波起伏,盪漾起離別的惆悵。他輕輕的揮一揮衣袖,向那西天燦爛的晚霞道別。詩中的美景一一在我的眼前呈現,詩人的情緒也在我的心頭湧起。輝煌的景色襯托出離別的苦痛,詩人要離別這美麗的康橋,怎能不感到悲哀。

  之後詩人發出了“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的願望。讀至此處,一股感動油然而生。在康橋,河流都是溫潤的柔波,即使做一條水草,詩人也心甘情願。可見詩人真是戀極了康橋,愛極了康橋。

  轉眼就要離別,自然要觸發詩人對往昔完美的回憶。晚霞倒映在潭水中,彷彿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康橋寄託著詩人年輕的夢,榆陰下的潭水,水中的青荇、浮藻,無不喚起詩人對過去追尋夢想的回憶。

  詩人撐著長篙,駕一葉小舟,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這象徵著詩人昔日在康橋,縱情的誰尋自己的夢想,向青草更青出,夢想更深處漫溯,探尋。心中充滿了年輕的豪情。讀到那裡,離別的傷感似乎悄然隱去,只留下夢的完美。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離別的笙簫。”詩人又把自己拖回了現實。夢境幻滅,令人感到有些失落。心凝重了,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詩人此刻彷彿在用心與康橋對話,向她傾訴離愁。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與第一段那麼相似

  ,好像又要重新來一次道別。全詩首尾照應,迴環之中更顯詩人的不捨。這也是這首詩讓人回味悠長的原因之一。“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康橋的一切都那麼令詩人不捨,練一片雲彩也不願帶走,其實他已經帶走了那晚康橋的一切,那個屬於他自己沉默的康橋,永遠留在他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