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

  ①立春的那天,我在電視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開了。粉紅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裡就是一顆顆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②而我這裡,北緯五十攝氏度的地方,立春之時,卻還是零下三十攝氏度的嚴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結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節氣變化了吧,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總是樹的形態。立春的霜花團團簇簇的,很有點花園的氣象。你能從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來,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單瓣的矢車菊來。不要以為這樣的花兒,一定是銀白色的,一旦太陽從山巒中升起來,印著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鏡一樣,散發出奇異的光輝了。初升的太陽先是把一抹嫣紅投給它,接著,嫣紅變成橘黃,霜花彷彿被蜜浸透了,讓人懷疑蜜蜂看上了這片霜花, 把它們辛勤的釀造,灑向這裡了。再後來,太陽昇得高了,橘黃變成了鵝黃,霜花的顏色就一層層地淡下去、淺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們離凋零的時辰也就不遠了。

  ③雖然季節的時針己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卻還像與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趕也趕不走。什麼時候打發了它們,大地才會復甦。四月初,屋頂的積雪開始消融,屋簷在白晝滴水了,霜花終於熬不住了,撒腳走了。它這一去也不是不回頭,逢到寒夜,它又來了。不過來得不是轟轟烈烈的,而是閃閃爍爍地隱現在窗子的邊緣,看上去像是一樹枝葉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頂的雪化淨了,林間的積雪也逐漸消融的時候,霜花才徹底丟了魂兒。

  ④在大興安嶺,最早的春色出現在向陽山坡。嫩綠的草芽像繡花針一樣頂破豐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給大地繡出生機時,背陰山坡往往還有殘雪呢。這樣的殘雪,還妄想著做冬的巢穴。 然而隨著冰河乍裂,達子香花開了,背陰山坡也綠意盈盈了,殘雪也就沒臉再賴著了。山前山後,山左山右,是透著清香的樹、爛漫的山花和飛起飛落的鳥兒。那蜿蜒在林間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風吹拂得起了魚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陽光,便也跟著起了波痕,好像陽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結了。

  ⑤我愛這遲來的春天。因為這樣的春天不是依節氣而來的,它是靠著自身頑強的拼爭,逐漸擺脫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溫暖。也就是說,北國的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它從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著果敢,心無旁騖,直到把冰與雪安葬到泥土深處,然後讓它們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發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點一點化開的過程中,一天天地羽翼豐滿起來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飛的時候,解凍後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作者:遲子健,摘自《北京日報》,有刪節)

  19.本文緊扣標題一個“化”字,具體描寫了春天“化”開的過程。請選用文中有關詞語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章節

  描寫

  物件

  時間

  如何“化”的

  ②

  霜

  花

  立春時

  不似往日,團團簇簇,離凋零的時辰不遠

  ③

  四月初

  四月底

  ④

  冰河

  /

  乍裂,一道道春水

  殘雪

  /

  20.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結構文章的?為什麼要採用這樣的順序?(2分)

  21.文章的第②段對霜花的描寫很精彩,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對劃語句加以賞析。(3分)

  22.分析第④段劃線句加點的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

  投在水面的陽光,便也跟著起了波痕,好像陽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結了。

  23.對本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開篇寫杭州西子湖畔的春天是為了與下文的北國之春作對比,以更顯北國之春的美好。

  B.“化開春天”之說新穎別緻而貼切,寫事物宛如寫人物,擬人的手法使記敘生動形象而富有情趣。

  C.作者描寫春天一點一點的化開,表達對春的盼望,讚美了春天強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

  D.春在本文已不只是一個季節,她是芳草碧樹飛鳥的具體形象,又是一種催人奮起的精神和力量。

  參考答案:

  19.(3分)走了,又來了,閃閃爍爍地隱現在窗子的邊緣。

  徹底丟了魂兒。

  沒臉再賴著了。

  20.(2分)時間順序(1分)。緊扣文題,有層次地展示“一點一點化開”的過程。(1分)

  21.(3分)由霜花展開豐富聯想想象,(或濃墨重彩地描寫色彩變化,或擬人的修辭)(1分)這樣寫既表現霜花的美妙,也表現出對春的盼望。(2分)

  22.(3分)用比喻、擬人的修辭(1分),形象生動地表現陽光投在有波痕的水面上的情狀;有動態之美(1分),表達喜悅迷醉之情。(1分)

  23.(2分)A 。( 對比的目的是表現北國之春的姍姍來遲,並非“更顯北國之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