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圓明園的毀滅>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合集7篇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合集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1

  一、課時目標

  1、透過學習課文,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小節。

  3、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透過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突出它的毀滅是祖國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練說

  學生彙報有關圓明園的資料。

  (二)複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課的生字、詞語,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現在我們來聽記詞語,有信心嗎?(學生聽記、訂正。)

  2、檢查詞語,學習生字。

  3、上節課我們理清了課文的脈絡,瞭解了文中對圓明園的高度評價。課件出示: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

  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4、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它──輝煌,誰還記得,上節課我們歸納的,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圓明園的輝煌?

  (三)品讀課文

  過渡:那麼,作者是怎麼把圓明園的輝煌寫具體的呢?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讀讀句子,品品關鍵的詞語,說說感受。

  1、走進輝煌。

  (1)品讀佈局。

  ①指名讀,課件隨機泛紅:舉世聞名、眾星拱月。

  主要從“舉世聞名”這個詞體會出圓明園的地位很高,從“眾星拱月”這個詞可以感受到它的佈局與眾不同,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園林很多,圓明園很大。

  ②課件隨機出示:圓明園分佈圖,然後出示《眾星拱月》圖。

  看著圖,誰能說說“眾星拱月”的意思?(“拱”就是環繞;“眾星

  拱月”,無數星星環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箇中心。)這裡的“月”指的是──圓明三園;“星”指的是──許多小園。③這就是圓明園的總體佈局。

  (2)品讀建築。

  精緻的佈局讓人留戀,宏偉的建築更讓人感嘆,默讀第三自然段,有哪些景點?各有什麼特點?(抓住七個“有”感受到圓明園中建築的多,景觀的多。)

  ①結合圖片理解這幾個關鍵的詞語,感受風格的各異。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玲瓏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瓏,精緻奇妙。

  西洋景觀:文中指位於長春園內的“西洋樓”。

  ②引導學生讀出園內景觀的奇異。是啊!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熱鬧非凡的買賣街,幽靜的山鄉村野。圓明園的景觀真可以說是風格各異。

  ③圓明園既有華麗的美,又有精巧的美;既有繁華的美,又有幽靜的美;不僅有靈動的美,還有典雅的美,誰來朗讀這如詩如畫的圓明園?(指導學生用語速的快慢和聲調的高低來體現景觀不同的特點。)置身其中,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我彷彿聽到了鳥兒清脆的叫聲,我彷彿看到了夕陽西下,高聳的雷峰塔,我彷彿聞到了園內百花的沁人的香氣

  ④圓明園中的景物豈止書中介紹的這麼多,圓明園內可以說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讚歎。

  課件出示: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

  ⑤小結:圓明園裡的建築宏偉,風格各異,怪不得作者稱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⑥根據提示背誦。

  課件出示:

  圓明園中,有(),也有();有(),也有()。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的(),蘇州的(),杭州西湖的()、();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建造的,如,(),()。園中不僅有(),還有()。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飽覽著();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

  (3)品讀歷史文物。

  過渡:圓明園不僅有華麗的外表,更有著深刻的內涵。請同學們駐足園內,一起細數園內的珍藏。

  ◆抓住“上自”“下至”感受到所收藏的文物年代跨度大──兩千四百多年。

  ◆抓住“奇珍異寶”,體會珍貴。

  ①老師適當補充一些具體內容,讓學生深入體會圓明園的文物價值。從收藏時間看:先秦──清朝有兩千多年。

  從收藏價值看:有兩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銅禮器,有歷代名人書畫,而這些絕大部分是真跡,許多是孤本;還有很多珍寶,及外國進貢的珍稀禮品。所有這些文物,對於研究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文明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不少都是無價之寶,所以用“最珍貴”來形容。

  ②小結:所以說它又是──當時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昇華

  1、課文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但作者為什麼用那麼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題目為“毀滅”,作者卻用大量的筆墨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這正是作者表達的巧妙之處。)

  2、在我們祖國逐漸強大的今天,我們不能忘記過去屈辱的歷史。讓我們永遠記住歷史告訴我們的教訓“落後就要捱打”。因此,我們要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強大、繁榮的祖國,使火燒圓明園的歷史悲劇不再重演。同學們,讓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2

  一堂動人心魄、蕩氣迴腸的語文課結束了。不,不是結束,是催生了所有上課的學生和聽課老師的深層思考:英法聯軍毀滅的究竟是什麼?而他們永遠也毀滅不了的又是什麼?“圓明園”這個符號帶給我們的是怎樣的反思?我們的語文教學怎樣把孩子們引領上一條個性充分發展的金光大道?

  竇桂梅老師是“新生代”特級教師的領軍人物。她首倡的“三個超越”的教學思想,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先進理念,在全國小語界引起強烈反響。這次展示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在原有基礎上又是一次飛躍,是一堂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閱讀教學課。

  這堂課,概括地說,就是從新課程觀的高度,從生命成長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目光,整體先“構建”,而後又“解構”課堂──緊緊圍繞一個主題,透過與多個文字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種深深浸潤在文化之中的開放的語文課堂。透過薰陶與體驗,理解與揚棄,感悟與反思,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主題學習中獲得質的提升,從而夯實學生語言文化的根基。這便是竇桂梅老師所倡導的“主題教學”。

  一、走近圓明園

  課前學生閱讀了兩篇課文,一篇是《圓明園的毀滅》,一篇是《雨果致巴特萊德的信》。上課伊始,學生的學習熱情便被點燃了。“英法聯軍把金碧輝煌的圓明園搶掠一空,焚燒殆盡,真是強盜行徑。”“我讀了兩篇文章感受是兩個字:悲憤,無比的悲憤與憤怒。”“東方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變成了斷垣殘壁,一片廢墟,讓人痛心不已。”學生在讀書中真的動了感情。

  竇老師引導學生透過有關資料知道圓明園佔地約458.9公頃,有一萬多個禮堂這麼大。學生感受到課件上顯示的廢墟在風雨中已經佇立了144年。學生低沉而緩慢地誦讀:“圓明園裡,荒野的風,嗚咽地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殘留的柱,痛苦地書寫著──一個國家的恥辱!”學生開始領悟課文上的這段話:“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學生說:“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才有不可估量的損失。”學生真正把書讀進去了。便從“走近圓明園”昇華到“走進圓明園”了。

  在這裡,把文字整合成一個三維立體的“整合塊”,學生在閱讀同一主題下的系列文章,多角度獲取資訊。在同一主題的語境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與思維,獲得審美的情感薰陶。這充分顯示了竇老師“主題教學”的魅力所在。

  二、走進圓明園

  學生默讀2、3、4自然段,畫出了一系列的關聯詞,如“有……也有……”“有……也有……還有……”“不僅有……還有……”等等。學生在讀書中掌握“眾星拱月”是怎樣的佈局,“金碧輝煌”“玲瓏剔透”是什麼形態,“詩情畫意”“幻想境界”是何等美妙,“名人字畫”“奇珍異寶”又是多麼珍貴。在此基礎上,再讀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文章的前5段,學生被那“恍若月宮”的情景深深陶醉了。此時,只有此時,學生才真正在語言文字的載體引領下,走進了圓明園。

  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理直氣壯地告訴自己,也告訴世人:“圓明園的價值在祖國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當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之後又是怎樣的情景呢?竇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資料領會“統統”掠、“任意”毀、“放火”燒的強盜行徑和野蠻罪行。此時,竇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螢幕上大火熊熊,濃煙滾滾,所有珍寶都化為灰燼,大火燒了30秒。沒有任何聲響和音樂,學生的心縮得緊緊的。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是8640多個30秒啊!在老師的引讀下,剛才板書的“有……也有……”等詞語間,老師加上“沒有……也沒有……”的沒字,這種強烈反差,在學生的內心深處留下了永遠難忘的印痕。當螢幕上出現李大釗的詩句“圓明兩次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時,學生對侵略者的罪惡痛恨有加。

  在這裡,主題教學的流程就像在一幅偉大畫作的框架中,整體把握,不斷積累,螺旋漸進,逐步沉澱。包括語言材料、結構樣式、人生體驗、情感態度方方面面有新的突破。“三個超越”有人誤認為是不要教材,脫離課堂,拋開教師。根本不是這個意思。正是在以文化為教學主題的引領下,教材要整合,在課堂上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從文字中積累文化知識,獲得情感體驗,豐富人生涵養,使師生的生命活力得以最大程度的激發。這樣的超越正是對學生成長真正負責任的體現。

  三、走出圓明園

  再讀課文開頭段,學生永遠記住了這個日子:1860年10月6日。就是從這一天以後,圓明園被摧毀成一個廢墟。還有什麼?什麼都沒有了!(把黑板上所有字跡都擦去,稍留殘跡。)留下的是憤怒,是淚水,是嘆息,是奮發,是立志……“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如果歷史可以改寫,回到144年以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護計程車兵,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面對英法聯軍的暴行,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學生在深入人物內心的體驗中,進一步領會文字的深刻內涵。)當學生從資料中獲知有一種傳說──火燒圓明園的帶路人竟是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兒子──龔橙,這時學生們從心中僅僅是“仇恨”和“憤怒”嗎?這時“圓明園”這個符號在你心目中又是什麼?學生答:是恥辱,是警示牌……

  在這裡,主題教學的另一個層面──自省,進入了學生的精神世界。自省,即人格或個性的養成,是語文教學追求的重要目標。它不是把語文教學視為思想灌輸,而是引導每一位學生在獲得基本認同的前提下,根據個人的獨特感受,走上文化積累和精神成長的快車道,並最終建立屬於自己的豐富而充滿活力的生命世界。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燬、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玲瓏剔透、亭臺樓閣、奇珍異寶”等詞語,用聯絡上下文,查閱工具書,詞素分析法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對祖國文化、對侵略者的情感

  4、領悟課文特殊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學案

  教案 一、學習提綱

  1、自學生字、新詞,用聯絡上下文,詞素分析法,查閱工具書等方法理解目標1中帶點的詞語。

  2、讀通讀順課文:按“概寫→輝煌→毀滅”把文章分成三段,抓住二、三段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3、自讀第二自然段:

  ⑴ 圓明園是一座__的皇家園林。它由______組成,許多小圖分佈在__三面。

  ⑵ “眾星拱月”裡“拱”的意思是__,詞語的本意是__,這裡指__;說明圓明園的佈局__。

  4、自讀第三自然段。建築藝術有____,還有__……園林藝術有____,還有__……說明圓明園是__漫步園中,有如__;彷彿__。

  5、默讀第四自然段:

  圓明園收藏的珍貴文物,上至__,下至__,歷時__;收藏了__。說明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__。

  6、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從圓明園的佈局、__、__,再現了圓明園當年的__,表達了作者對我國古代文化__之情。

  7、自讀第五自然段:

  ⑴ 勾畫英法聯軍毀滅圓明園的動作,你從英法聯軍的滔天罪行中體會到了什麼?

  ⑵ 能不能把課文中“闖進”換成“進入”?能否把“凡是、統弦、實在、任意、連”這些詞去掉?為什麼?

  ⑶ 假如你正站在圓明園廢墟旁,你想說什麼?

  8、討論:

  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麼作者用大量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

  二、練習提綱

  1、聽生字、新詞,用“舉世聞名、瑰寶、眾星拱月,玲瓏剔透”等詞語,縮寫文章內容。

  2、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學寫讀後感:讀《圓明園的毀滅》後感。 一、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1、生字正音:

  損、宏、侵、燼。

  2、難字書寫:

  剔、侵、瑤、瑰。

  3、理解詞語注意交給方法揭示規律。

  4、抓段與段的聯絡分段。

  二、細讀探究二、三、四自然段,理解圓明園過去的輝煌,體會作者對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之情

  1、佈局輝煌→眾星拱月:

  圓林藝術的瑰寶。

  2、建築輝煌:

  建築藝術的精華。

  3、文物珍貴→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熱愛古代文化的熱愛。)

  三、細讀探究五自然段,瞭解圓明園毀滅的過程,體會作者對帝國主義滔天罪行的無比痛恨之情

  1、自讀、句畫,批註體會。

  2、換詞、增刪後,與原文比較,體會用詞的準確、恰當,深入體會作者對帝國主義的無比痛恨之情。

  四、討論題目,體會作者佈局謀篇的精妙

  先“輝煌”,後“毀滅”,一美一毀,愛恨交織。

  五、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三者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因此,對本文的教學,我的設計是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去體會、去想象、去感悟、去練習表達,使學生走近作者,走進課文,進入幻想的境界裡。在閱讀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在閱讀中展開想象,在閱讀中發展語言,在閱讀中激發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領者,要立足教材,營造氛圍,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討論探究,引發三情(教師情、學生情、作者情)共振。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解題激凝

  看了題目,你們想了解什麼?

  梳理問題:

  1、圓明園是怎樣的一座園林?

  2、是誰怎樣把它毀滅的?

  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增強讀書的目的性,為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奠定基礎。

  二、讀文解疑

  1、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問題讀課文,並把寫作者對圓明園評價的句子劃下來。

  2、檢查讀書效果:

  ⑴作者是怎樣評價圓明園的?相機指導理解、品讀“舉世聞名”、“瑰寶”、“精華”

  總結提問:圓明園是……

  (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歸納板書: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⑵激發學生用讚賞的語氣讀板書。

  為下一步深層探究找到了主題,初步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更為學生深層研讀定下了情感的基調。

  三、研讀探究

  1、提問:

  作者為什麼給圓明園如此高的評價呢?你能從書中找到答案嗎?

  2、學習第二節:

  ⑴抽生讀圓明園的佈局,其他同學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⑵引導生用語言描述畫面,用簡筆畫畫畫面,滲透對“眾星拱月”的理解,分辨哪是星,哪是月。

  ⑶看圖試背本段:

  小結:師引述:圓明園如此宏偉,真算得上是一座……

  生誦: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3、學習第四節:

  自由讀第四節。小組討論圓明園為什麼可以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⑴從文物跨越的年代,文物的型別來理解作者的這一評價。

  ⑵結合“最珍貴”、“奇珍異寶”這些字眼理解想象作者的這一評價。

  小結:是啊,館藏如此豐富,文物如此珍貴,圓明園確實是……

  生誦: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4、學習第五節:

  ⑴自由讀第三節,說說能從文中知道什麼。

  ⑵教師引讀:

  圓明園中,有……也有……有……也有……,園中許多景物……還有許多文物……園中不僅有……還有……

  ⑶課件展示“買賣街”、“山鄉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萊瑤臺”。

  ⑷把最感興趣的景觀想象具體並描述出來或介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⑸假如你就漫步園中,看到眼前的美景,你想發出什麼樣的感慨?

  ⑹請同學們用朗讀把自己的感慨表達出來吧,品讀──引讀──想象讀──配樂讀。

  小結:師述:圓明園中彙集了中外風景名勝,像是幻想的境界,怪不得作者稱圓明園是……

  生誦: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

  以上對二、三、四節的學習,讓學生以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為載體,以展開豐富的想象為手段,潛移默化中產生了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三情”隨之和諧發展。

  過渡語:(低沉而緩慢地)然而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厄運降臨到了圓明園的頭上。

  5、學習第五節:

  ⑴邊讀邊用筆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做批註,把不理解的問題找出來。

  ⑵老師讀1~5句,重讀“闖進”、“統統”、“實在”、“任意”,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畫面並用語言描述。

  ⑶面對這樣的場面,你頭腦中蹦出了哪些詞語?

  “罪不可恕、殘暴野蠻、貪婪無比、虛偽狡猾……”

  把自己的感受融進去,再讀這一段。

  ⑷梳理疑問:

  侵略者為什麼膽敢在中國的土地上如此為非作歹?

  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中積累語言,積澱情感,讓學生讀中感知、讀中感受、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感召。

  四、總結昇華

  過渡語(悲痛的):圓明園,這一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這一當時世界上最大博物館和藝術館,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灰燼。引讀第一自然段:它的毀滅給祖國,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所以作者說,圓明園的毀滅是──

  (生齊讀第一段。)

  回扣課文第一自然段,讓學生對“不可估量”有感性的、具體而全面的理解。

  1、出示課件:

  圓明園的殘痕斷壁。

  問:假如此時你正站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想說什麼?

  小結:

  是啊,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時刻記住“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讓我們舉起右手面對圓明園的廢墟宣誓: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至此,老師、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這也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在“三情”共振中文章的主題得到了昇華。

  2、結合上一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文章的主題次”,我們看這篇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麼特點,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麼?

  3、課外組織語文實踐活動,辯論賽:圓明園該不該修復。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5

  一、 創境揭題

  師:一百五十一年前,在我們神聖的國土之上曾雄踞著一座美輪美奐、曼妙絕倫的園林。詩人的語言不足以讚美她,畫家的丹青妙筆不足以描繪他。她是我們中國人心中的一個園林之夢,連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都對她讚不絕口、頂禮膜拜。這座園林的名字就叫——生:圓明園(板書“圓明園”)然而,這樣一座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卻在1860年被兩個強盜一把大火給毀滅了。(板書“的毀滅”)帶上你的心情,請齊讀課題——

  生(齊讀):“21圓明園的毀滅”

  師:面對這樣一個課題,你有什麼疑惑或者有什麼想說的嗎?

  生:圓明園為什麼會被毀滅?

  生: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生:這麼美的園林被毀滅了,真是太可惜了!

  師:是的,《圓明園的毀滅》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追問、有感嘆,還有無盡的思考。透過課文字裡行間的描述,我們來追尋當年的情景。

  二、 讀文習詞

  師:現在就請大家開啟書,自由將課文朗讀一遍,爭取做到正確流利。先明確一下,知道“正確流利”的標準是什麼嗎?請齊讀——

  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不添字、不減字、不錯字、不回讀。

  師:帶著這樣的要求請自由讀課文,開始吧——

  (生自由讀文,師巡視)

  師:之前有過預習,現在又讀了課文。大家對本課的生字詞掌握得如何呢?請看——(課件出示詞語)第一排的詞,請咱們班朗讀最好的一位同學來讀。

  生:殿堂、瑰寶、侵入

  師:字正腔圓,不愧是朗讀最好的同學!第二排的詞,誰來讀?

  生:灰燼、銷燬、損失

  師:嗯,讀得正確、清楚,敢於挑戰最厲害的同學,說明你也很厲害!接下來的詞,我們以“開火車”形式來讀,“小火車”在哪裡?

  (生讀,隨機正音)

  師:是不是大家都會讀了呢?看老師的教鞭點到哪兒,就齊讀這個詞——

  生(齊讀):不可估量、玲瓏剔透、蓬萊瑤臺、山鄉村野、瑰寶

  師:會讀了還不夠,大家是否掌握了這些字的書寫要領呢?請看本課的生字,請拿出練字紙,對照這些生字,將你認為最難寫最容易寫錯的字寫一寫。

  (生寫字,師巡視)

  師:寫完了,分享一下我們的成果。老師隨機抽取了一位同學的作品,我們來欣賞一下,看看從他的書寫當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生:我發現他的“毀”字右邊寫錯了,不能寫成反文旁。

  師:是的,這個字很容易出現錯誤,要引起特別注意(範寫在黑板上)還有哪個字需要提醒大家的,誰願意來展示?

  (請生上臺展示,生自作講解)

  生:我發現他的“宏”字寫錯了,多了一撇。(師範寫)

  師:好,謝謝這位同學!把掌聲送給他!會讀又會寫,這才是真正的學習。要是還會理解就更棒了!請看,還是這些詞語,老師稍作增加和調整,就有所不同了。仔細觀察,你發現了哪些不同?

  生:……

  師:不如,我們先將這些詞來讀一讀,可能讀著讀著就會有靈感了。女同學,用你們清脆甜美的聲音來讀讀第一部分;男同學讀第二部分,要讀出氣勢、讀出力量!女生,開始——

  (男女生分讀詞語)

  師:現在,有發現了嗎?

  生:第一部分的詞語都是描寫圓明園昔日輝煌的詞語。

  師:太棒了!這個同學很會發現,也很會概括,一針見血。這些正是描寫“圓明園輝煌”的詞。(板書:“輝煌”)那相對應的下一部分的詞描寫了什麼呢?

  生:圓明園被毀滅的情景、過程。

  師:對呀,大家的觀察很敏銳!(板書:“毀滅”)課文正是從這兩個部分來介紹圓明園的。這是從意義上的發現,還有別的發現嗎?

  生:……

  師:(手勢提示)第一部分的詞……,第二部分的詞……

  生:第一部分的詞比較多,第二部分的詞比較少。

  師:就是嘛!對應我們的課文內容,描寫“輝煌”的部分是哪些段落?描寫“毀滅”的呢?

  生:描寫“輝煌”的是2、3、4節,描寫“毀滅”的是第5節。

  師:是的。正如對詞語的觀察一樣,課文描寫“輝煌”所使用的篇幅更多,描寫“毀滅”的內容著墨比較少。那既然課文以“毀滅”為題,為何卻要重點描寫“輝煌” 呢?這個問題比較深刻,帶著我們的思考還要更加深入地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文章,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日後,要多用這些好方法來指導我們的求知和思考。

  三、 朗讀背誦

  師:你看,光是詞語就已經讓我們體驗了諸多滋味。但詞語畢竟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詳實的內容包含在課文的篇章當中。以這一段為例,文辭優美,內容豐富。請同學們自由練讀這一段,爭取做到“正確、流利”,能讀出感情就更好。開始吧——

  (生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

  師: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很投入。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其他同學仔細聽,看他的朗讀是否做到了“正確、流利”。

  生:圓明園中,……

  師:這位同學讀得怎麼樣?誰來給他評價一下。

  生:我覺得他讀得很不錯,只有在“山鄉村野”這個地方回讀了。

  師:是的,透過朗讀,我們不難發現,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呀?生:圓明園的美景

  師:是呀,圓明園中的景物數不勝數、美不勝收。還想讀麼?

  生:想!

  師:咱們分角色來讀一讀,男同學讀第一部分,女生來讀第二部分。準備好了麼?男生起——

  (男女分角色朗讀)

  師: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你們的朗讀讓我陶醉。老師也想加入到大家的行列中來,行麼?這次由你們來讀第一部分部分,老師來讀第二部分。讓我們伴隨著美妙的旋律,用聲情並茂的朗讀帶領在場所有的人到圓明園中去走一走、看一看……

  (師生合作讀)

  師:看,透過努力我們不僅能將文段讀正確、讀流利,還能讀出自己的感覺。如果能背下來就更棒了!背書是講究方法的,以課文的第四段為例其中有一組關聯詞,你發現了麼?

  生:不但……還……

  師:這組關聯詞是表示什麼關係的呢?

  生:……

  師:表示意思更進一步,程度加深一層。這是遞進關係

  師:也就是說,上一段已經為我們介紹了圓明園的宏偉建築,這一段就是介紹圓明園的——

  生:文物收藏

  師:那這個句子既承接了上文,又啟示了下文,是什麼句?

  生:過渡句

  師:在文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那圓明園中都收藏了哪些珍貴文物呢?

  生:上自……奇珍異寶

  師:所以,評價她是——

  生:當時……藝術館

  師:總—分—總的結構,一目瞭然。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記憶會不會簡單很多呢?自己試著背一背

  (生嘗試背誦,師巡視)

  師:把書倒扣過來,根據老師的提示,咱們試試背誦——

  (師引讀生背誦)

  師:短短兩分鐘就把這一段背得八九不離十,已經很不容易。課後,按照方法去背誦第三自然段,我對大家充滿信心!第三段讀得有聲有色、第四段背得有模有樣,此時,我們要將整篇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下來一定不在話下。讓我們再次將課文美美地讀起來——

  (全體齊讀)

  四、 解讀主旨

  師:再次讀過課文,我們不難發現文章除了給我們介紹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慘遭毀滅的情景之外,還寫到了什麼呢?誰來給我們讀讀第一段

  生:圓明園的毀滅……不可估量的損失。

  師:這一段寫了什麼?

  生:圓明園被毀滅的損失

  師:是的,這是一種怎樣的損失?(板書“損失”)

  生:不可估量的損失

  師:“不可估量“是什麼意思?

  生:無法計算,難以估計

  師:也就是說,圓明園的毀滅帶來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無法計算的!課文用了幾個“不可估量”來形容這種損失?

  生:兩個(板書兩個“不可估量”)

  師:請齊讀這一段,注意加點字要重讀!

  生(齊讀):圓明園的毀滅是……的損失。

  師:是啊!圓明園的毀滅也給我們的內心帶來不可估量的傷痛!給歷史帶來不可估量的教訓!維克多雨果在他文章的最後這樣寫道“這個奇蹟已經消失了……。”下節課,同學們將在老師的帶領下,穿越歷史的重重迷霧,繼續夢迴圓明園……下課!

  課後感想

  《圓明園的毀滅》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現了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作者緊緊圍繞中心佈局謀篇,遣詞造句,語言生動,給人深刻的啟迪。在教學第二課時的時候,我制定的學習目標是:領悟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進行表達的;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積累語言。

  一、複習鞏固,提煉中心。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不再要求歸納課文中心思想,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只讓學生從內容中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即課文中心)。這一環節緊扣兩個問題:1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透過檢查對中心句的感情朗讀,進一步提煉出中心句的中心詞——“不可估量的損失”。為學習作者圍繞中心進行佈局謀篇,遣詞造句,奠定了基礎。

  二、認定目標,明確方法。

  有了目標的誘導,才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達爾文說過“最重要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會學,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這一節課的主要學習目標是領悟表達,實現這一目標的學習方法就是:理思路、抓重點、品詞語。學生明確了學習方法就拿到了獲取知識的“”,學生自主學習才能落到實處。

  三、理思路,抓重點。

  教學程式是:1、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2、找出作者表達的重點內容。我認為能否準確地抓住重點是領會作者思路的難點。我便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各抒己見,最後形成統一認識。重點部分抓準之後,再理出重點部分的敘述順序。

  四、品析詞句、積累語言。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領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傳神。首先放手讓學生品味重點詞句對錶達中心的作用,然後彙報、交流,再背誦課文,摘抄好詞佳句。並在品詞句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朗讀能力,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五、練習表達,遷移運用。

  為鞏固這節課學到的表達方法和從課文中積累的語言,設計了一個小練筆。首先讓學生透過反覆朗讀,進一步強化感受,再讓學生說出最想說的話題,最後讓學生以此為中心寫一個片斷,儘量使用這節課和平時積累的詞語。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位置,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由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語感能力、表達能力。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一、主導思想

  已成廢墟的圓明園依然屹立在那裡,成為中華民族恥辱的象徵,這一切的一切,怎能是一個“情”字了得!激發學生情感,自得自悟。

  1、自主課前初現:

  提前讓學生查詢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學生積極性較高,透過網路,電視,書籍等,收集到豐富的資料,圖片,透過交流,學生初步瞭解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對當年圓明園的美景產生由衷的讚歎。而對被燒後的圓明園,充滿了憤怒,痛恨,惋惜之情。

  2、自主在課堂呈現:

  課堂基本模組是:

  自由讀書時間──自由問答天地──自由創作空間組成。

  以翻開歷史書籍為線索連貫全文。

  課堂的中心任務:以讀促講,將學生領入情境,激發情感。

  3、自主在課後體現:

  給學生布置了一道辯論題:圓明園需不需要重建。

  課堂按“自由讀書時間──自由問答天地──自由創作空間”的線索統領全文。學習時採用倒序的手法,先用圓明園毀滅前後的鮮明對比,來觸發學生的激

  ,在反覆指導朗讀的過程中,一種愛國的熱情油然而生。再回到第一自然段,當學生不得不接受這個慘痛的歷史事實時,學生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讀,說,寫,此時安排自由創作空間,給學生一個表達心聲的平臺。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

  ⑴學會本課14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⑵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⑶能背誦感受最深的段落。

  ⑷訓練學生在讀中認真思考,體會,從而獲得真實的感受,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2、德育滲透點:

  通過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培養學生對美與醜的識辨能力。使學生深刻理解“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教學重難點】

  透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想象當年圓明園的樣子並瞭解它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理解“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內涵。

  【教學準備】

  上網蒐集圓明園輝煌時和被毀時的圖片製作成相關的課件,節選《火燒圓明園》的錄象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名言引題,激趣匯入

  翻開歷史的長卷,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便歷歷在目。今天,讓我們把目光鎖定在1860年,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建造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法國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曾這樣說:“在世界東方的中國,有著人類的一大奇蹟,這一奇蹟,就是圓明園。”

  讓我們一起走進圓明園,去欣賞這萬園之園的精華吧!

  板書:

  圓明園。

  二、再現歷史的美景,感悟交流體會

  自由讀書時間:

  (大屏顯示)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一邊讀一邊勾畫,批註。

  3、讀後談談感受:

  分別請同學讀感受最深的自然段,讀後說感受。

  如果同學讀第二自然段,學生說感受時,引匯出“眾星拱月”,課件展示,重點理解。

  如果同學讀第三自然段,讀後說感受。帶領學生欣賞幾處景色的圖片,進入情境。書上還給我們舉例介紹了著名的建築物和風景區,我們用引讀方式到課文中找一找。

  如果同學讀第四自然段,讀後說感受。欣賞圖片。

  請你隨著這悠揚的古曲再讀三四自然段,將你心中的感受一讀為快。

  4、(出示全景圖)就在這座歷經六代皇帝花費了150年的時間修建的圓明園中,有風格別緻,巧奪天工的民族建築,有引人入勝的西洋景觀,再加上收藏了無數稀世珍寶,中外的史學家們給與他至高的榮譽,(出示每段中心句)指導學生朗讀: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呼喚它的名字,(圓明園)

  讓我們再一次自豪地呼喚它的名字。(圓明園)

  三、面對現實的殘酷,激發愛國情感

  老師引語:

  然而今天,我不得不在它的後面加上兩個字,這兩個字寫起來不容易,讀起來讓人心裡也沉甸甸的。指導“毀”字的寫法。輕輕讀一讀課題,加入你的理解再讀課題。

  讀了課題,進入“自由問答天地”。學生提出疑惑。

  讓我們再一次把歷史的長卷翻開,撕開那道在中國人的心底裡永遠不可能癒合的傷疤。

  (看錄象。)

  老師引語:

  此時此刻的圓明園就像一個被遺棄的孤兒一樣束手無策,被無情地踐踏,掠奪,就讓我們到這些充滿著血雨腥風的文字當中去尋找這些強盜們罪惡的嘴臉吧!

  引導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

  1、先分別請三位同學讀課文,談感受。老師分別適當點評。

  2、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時間,再請2位同學讀課文談感受。或請同座位一起讀一讀,讀後談談感受。

  3、願意讀的同學站起來讀。

  4、劃出所有暴露侵略者殘暴罪行的詞語。還想讀嗎?

  5、此時此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用最精練的文字概括。

  6、一個人的憤怒代表不了一個民族的覺醒,億萬炎黃子孫的憤怒才能讓我們看見幾縷微弱的曙光。所有憤怒的同學們,把你的滿腔怒火讀出來吧。

  7、為什麼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如入無人之境,為什麼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可以任意的搶,砸,燒。這是引起我們憤怒的根源所在,請同學們課下閱讀《中國上下五千年》等相關史籍,相信你的感受會更加深刻的。

  四、痛定思痛,接受現實

  文章第一自然段開篇明意,告訴一個慘痛的歷史事實,用您的眼睛去發現,用你的心靈去揣磨,哪些詞語最能觸動你的心絃,自由讀一讀。

  學生說感受後,指導齊讀。

  五、自由創作空間

  師引入:

  是啊,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永不停息。144年的風風雨雨都已過去,已成廢墟的圓明園此刻依然屹立在那裡,只留下民族的恥辱,那是一道至今讓人隱隱作痛的傷痕。歷史是殘酷的,不回憶歷史的殘酷,又怎能來鞭策現實,不回憶歷史的殘酷,又怎能去展望美好的未來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在這蕩氣迴腸,讓人遐思萬千的音樂聲中,拿起筆來,表述你的心聲吧!

  (配入《我的中國心》歌曲。)

  大屏顯示:

  自由創作空間:

  1、語句通順。

  2、達真情實感。

  生自由創作,老師巡視鼓勵。

  生交流感受。

  學生說到的精華可以寫在黑板上,(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落後就要捱打等)學生想寫什麼都可以,最後齊讀作為結束語。

  【課後反思】

  1、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愛國熱情,課堂實現了情誼融融,書聲朗朗的教學目的。“自由讀書時間──自由問答天地──自由創作空間”環環相扣,課堂結構十分嚴謹。自由創作空間以作業紙的形式出現,其中有收集課外資料,培養了學生綜合概括資料的能力。

  2、自由問答天地中,透過讀書,解決了“誰要燒?怎樣燒?”的問題,而學生隨機問到的問題,應及時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中國上下五千年》。

  3、學習圓明園的輝煌這部分時,應注意出圖的順序最好與課文相符,這樣無形當中學生又遊覽了一遍課文。

  4、對於課文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提前預設,設計幾種不同的思路,使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十四個生字。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透過文字與圖片瞭解屈辱的過去,激發愛國熱情。

  以讀激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敵人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閱讀課文,瞭解圓明園被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熱情。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及與中心思想的關係。

  【學情分析】

  學生年齡比較小,接觸的課外知識也比較少,他們對於本課當中的圓明園基本沒有概念,這樣加深了本文教學的難度。本課當中利用多媒體裝置來解決這一問題,透過豐富的圖片和影片讓他們認識到圓明園曾經的輝煌,及被毀的這一屈辱歷史,激發愛國熱情。

  【教學流程】

  一、以圖激趣

  上課之前,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圖片。(播放幻燈片圖片)

  美嗎?這就是圓明園。(板書)

  〖以圖片匯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

  開啟課文,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圓明園是。

  三、美景欣賞

  1、問題引入:為什麼會給圓明園如此高的評價?

  圓明園的佈局之巧。(第二自然段)

  明確:三園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

  學生畫出佈局圖眾星拱月

  園內景觀和園內建築。(第三自然段)

  明確:金碧輝煌殿堂,玲瓏剔透亭臺樓閣,買賣街,山鄉村野

  仿照名勝古蹟建造

  根據古代詩情畫意建造

  民族建築和西洋景觀

  把這些美景給讀出來,體會流連其中的幻想境界。

  ⑴老師讀,學生閉上眼睛感受

  ⑵女生讀,邊讀邊展示美景圖片

  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2、我們能夠看到的圓明園是多麼的美麗與繁榮,具有夢幻中的美。

  再次欣賞圖片。

  3、全班齊讀感受圓明園的經典美。

  四、以讀激情

  1、同學們,如此令人神往的圓明園卻被毀滅,化成了灰燼,罪魁禍首是誰?--------英法聯軍

  (觀看多媒體影片)…

  老師能夠看到你們臉上寫著複雜的表情,把你們的感情讀出來。

  2、此刻你體會到了什麼?(男生讀)

  一場大火在短短時間裡燒燬的是什麼東西?

  (回到第三自然段)

  沒有了…沒有了…也沒有了…還沒有了…

  3、再齊讀本段,感受憤怒之情。

  五、情感昇華

  1、這樣一座皇家園林被毀滅並化為灰燼,這不可估量的損失是不可彌補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回到第一自然段)

  2、面對廢墟你想到了什麼?

  六、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面對圓明園的廢墟你想說些什麼?(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