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圓明園的毀滅> 小學語文五年級圓明園毀滅說課稿

小學語文五年級圓明園毀滅說課稿

小學語文五年級圓明園毀滅說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五年級圓明園毀滅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由於這段歷史與學生現在生活的年代相隔百年之久,所以單單對語言文字去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補充展示有關文字、圖片、錄影等資料,來豐富教學資源。

  說教材: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語第九冊教材第七單元的開篇之作。本組教材的專題是“勿忘國恥”,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輝煌的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文章構思巧妙,把圓明園的輝煌放在毀滅中寫,題眼是毀滅,重點寫的是輝煌。

  說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透過閱讀、感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它毀滅的經過。

  能力目標: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不忘國恥,興我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說重點:

  文章前後內容緊密聯絡,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我將之確定為教學重點

  說難點:

  文章用大量篇幅描繪昔日的輝煌,體會這種安排材料的獨具匠心,是教學的難點。

  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自主意識已普遍增強。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對課文的感受能力逐漸提高。所以我在教學中,透過一次次的閱讀與感悟,充分挖掘"愛恨變換"的情感主線,不斷激發學生的情感,帶著他們在愛的情感中走進圓明園,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圓明園.

  說教法:

  教法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我採用以讀代講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求解,讀中品味,讀中明理。

  教法二:充分利用電子白板,採用直觀演示法、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體會、去理解,從而獲得學生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

  說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走近圓明園,整體感知。

  第二環節:走進圓明園,再現輝煌。

  第三環節:再進圓明園,感受毀滅。

  第四環節:走出圓明園,宣洩情感。

  1、走近圓明園: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自由朗讀課文後,出示兩組詞語(一組是表現圓明園輝煌的詞語,一組是反映圓明園毀滅過程的詞語),透過分析詞語規律,學生頭腦中不僅是這些詞語本身,而且是課文主要內容的提煉。

  2、走進圓明園,再現輝煌。

  (1)透過默讀、個別讀等形式體會,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2)理解“眾星拱月”詞意來體會圓明園的面積之大,設計之巧妙。

  (3)理解圓明園風格迥異的建築,我採用讓學生自由朗讀後,畫出文章中的景,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景與其他同學分享。這其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突出華麗之美),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突出小巧,精緻之美);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突出繁華之美),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突出自然之美)……用不同型別的美,凸顯圓明園美輪美奐的建築。

  (4)感悟珍貴文物,通過出示“珍寶”圖片直觀感受,抓住“上自先秦時代的的青銅禮器,下自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這句話中“上自”、“下至”這兩個詞來體會時間長,跨度大來體會這裡的珍寶之多,之名貴。抓“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來體會珍寶種類之豐富。

  這樣用不同形式的讀,大家分享感受,直觀看圖片、老師引導等方法讓學生感悟圓明園不愧是我們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也為它的毀滅導致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從而更加深對英法聯軍的憤恨。

  3、再進圓明園,感受毀滅。

  通過出示影片《火燒圓明園》,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在學生沉默於惋惜痛恨之中時,我讓學生回到文字中,再次指導朗讀,在此,我讓學生一讀再讀,一悟再悟,是想讓學生把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激盪融合在一起,體現出教學的'循序漸進。

  4、走出圓明園,宣洩情感。

  孩子們,這就是被譽為世界典範的皇家園林,它曾經美的讓人心醉,如今又毀的讓人心碎,沒有了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它們都隨著侵略者猙獰的大火灰飛煙滅,再也不復存在,只剩下這幾根石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裡,面對殘垣斷壁,作為中華少年的我們,你想說點什麼?

  透過電子白板反覆創設的視覺反差,視聽強化,學生內心的惋惜一定會轉變為憤怒,由憤怒而生悲痛,為下面的寫話練習奠定基礎。我在學生抒發憤恨之情時,抓住時機,激情過渡:這殘垣斷壁,斷壁殘垣,屈辱歷史的見證,是落後就要捱打的見證,這殘垣斷壁,斷壁殘垣,是我們心頭無法抹滅的傷痕,繼而最後引導學生抒發情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說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毀滅

  佈局美化

  建築美為

  文物珍貴灰

  燼

  這樣的板書設計,將本文由曾經的輝煌及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請準的概括,也表現出學生由愛到恨的情感變化,激發學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