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小石潭記> 《小石潭記》練習題及分析

《小石潭記》練習題及分析

《小石潭記》練習題及分析

  《小石潭記》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小題1】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蒙絡搖綴(絡:纏繞)

  B.水尤清冽(冽:清澈)

  C.卷石底以出(卷:彎曲

  D.以其境過清(清:悽清)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潭中魚可百許頭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B.以其境過清徐噴以煙

  C.其岸勢犬牙差互其一犬坐於前

  D.乃記之而去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小題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 )

  A.本文選自《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B.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寫景時抓住了小石潭幽靜的特點,採用是移步換景的的寫法,寫作中廣用修辭,並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

  C.文中對魚的描寫採用了動靜結合的寫法,其寫作目的在於側面表現潭水的清澈。

  D.文中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一句,不僅寫出小石潭環境悽清的特點,也暗示作者被貶之後悽苦悲涼的心境。

  【小題4】翻譯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答案

  【小題1】B

  【小題2】C

  【小題3】B

  【小題4】(1)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2)還不能削平魁父這座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

  解析

  【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的理解能力。B、水尤清冽(冽:寒冷,清涼 )。

  【小題2】本題考查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C項中的犬都為名詞作狀語的用法。

  【小題3】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文章中並沒有廣用修辭手法。

  【小題4】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