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主要寫法分析
本文原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作者57歲,隱居農村已十餘年。文中所說的桃花源似乎有實際根據,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認為就是桃花源。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極狹,僅容一人進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發源地,長達數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
故事頗有傳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說一類。首先是漁人入桃源的經過甚奇。漁人沿溪行而“忘路之遠近”,何以不返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麼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樹夾岸,其中竟無一棵雜樹,這是自然生成還是人工所為?洞口僅容一人透過,且深不可測,不知其中有何怪異,而漁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為仙,何以飲食起居、待人接物皆與常人無異;若為隱,何以憑一洞之隔便與塵世相去萬里?最後,這個“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漁人出洞後既已“處處志之”,何以再去找時竟茫然無所見?這樣看來,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間了!至於後來南陽劉子“規往”而“未果”,這是作者有意新增的一個尾聲──有這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就更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變得更濃了。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託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的環境裡,中年以後他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里,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這篇文章裡,他既透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要尋找它就只能飄然高舉,《桃花源詩》最後說的“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也僅僅是意願而已,誰辦得到呢?由此看來,劉子之後而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