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備課材料

《桃花源記》備課材料

《桃花源記》備課材料

  《桃花源記》既具有濃烈的浪漫虛幻色彩,又有強烈的真實感人力量。

  《桃花源記》學法導引

  1、反覆誦讀,讀出感情,結合註釋理解大意。

  2、先忠於原文模仿性地講故事,再運用想像創造性地講故事,加深理解。

  3、查詢資料,瞭解時代背景及作者生平簡介,更好地把握主題。

  4、結合以前所學的有關陶淵明的詩歌或本冊第三十課的《歸園田居》(其三),進行比較閱讀。

  《桃花源記》背景知識

  陶淵明所生活的東晉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剝削壓迫十分殘酷,加上連年內戰,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作者本人因憎惡趨羶逐臭的官場,毅然選擇了躬耕田畝的生活道路。在長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漸體驗了普通農民的歡欣和痛苦, 瞭解了他們的願望,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理想。“桃花源”便是他根據自己的社會理想和農村生活感受而虛構的一個理想社會。

  詩人這一理想的產生, 是有其現實基礎的。漢末以來,國內戰亂不止,人民往往自動結集起來歸附於某一有威望的大姓,築塢壁以自保。詩人在<<擬古>>詩中所稱頌的田子泰,就是漢末魏初的一個著名塢主。當前西北人民為逃避苻 秦的暴虐統治,也有此種形式的組織。

  《桃花源記》教學建議

  本課擬用一個半課時教讀。

  由於文章故事性強,語言淺顯易懂,學生學起來定會覺得興味甚濃,疏通文意決非難事。在此條件下,教師可以憑自己的經驗創造出有特色的教法來。下面提幾條建議,以供參考:

  一、關於誦讀教學

  本文共309字,用中速讀一遍約需2.5分鐘。假定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已讀過兩三遍,課上再讀七八遍,必能基本成誦。再加上教師及個別學生的示範朗讀和檢查背誦,課上用於誦讀的時間不會超過35分鐘。這是學好這篇課文的基本保證,從長遠的眼光看,尤其應該如此,決不容忽視。

  讀和講可以穿插起來進行。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1、在掃清語言障礙的.基礎上讀得順暢,主要是字音準確,停頓分明,不讀破句,並透過多次誦讀熟悉故事;

  2、對情節作一點分析,啟用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具體地想像出故事的發展過程,能進行創造性的複述,並牢牢記住文章中所有重要的語句,能讀出一點“講故事”的味道;

  3、分析課文的思想內容,能比較熟練地背誦全文。以上是就水平一般的教學班而言,在水平較高的教學班,也無妨先背下來,然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

  二、關於想像力的培養

  陶淵明的文章似淡而濃,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品味的方法之一就是運用想像來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例如:

  1、漁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於無意?

  過去的詩人對此就有不同解釋。唐代詩人王維曾寫道:“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桃源行》)按這種說法,漁人這天並非出來打漁,而是為了欣賞山光水色,在不知不覺間來到桃花林的。南宋詩人謝枋得的看法與此不同,他寫道:“飛花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慶全庵桃花》)這是說,漁人“沿溪行”恰好在溪的下流,桃林中既“落英繽紛”,自然有不少花兒落在水面,隨流而下,漁人是在看到這些花瓣後,逆流而上到達桃花林的。這兩種說法都有理,不必辨其是非,卻也無妨以此引起學生的想像。

  2、漁人何以敢入洞?

  漁人見桃林面積之廣(“夾岸數百步”),又是純一色的桃樹(“中無雜樹”),為人間所罕有,已有“尋仙”之意;待到行至桃林盡頭,發現了“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他以為這是“天外有天”的標誌,便決意去追尋光源,滿心希望能由此而直達仙境。

  3、村人聽漁人“具言所聞”後,為什麼“皆嘆惋”?

  桃源村人為“避秦時亂”而來此,至晉太元中已將近六百年。文中沒有提到漁人所說的具體內容,但從村人“皆嘆惋”的反應中,可以推知他說的是外界的人們在改朝換代的戰爭浩劫中所遭受的災難。

  為培養學生想像力而提出探究性的問題不宜過多,更不宜瑣碎,要給學生留出自己發揮想像的餘地,辦法就是要求學生創造性地複述故事。

  《桃花源記》重點難點講解

  1、“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是因為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

  2、漁人離開桃花源“處處志之”,而後來“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表示使人覺得桃花源是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

  3、《桃花源記》所寄寓的作者的美好理想和文章的結構特點

  本文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散文名作。作者虛構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那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那裡沒有壓迫,沒有戰爭,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作者描繪的“世外桃源”雖然是虛構的,也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但在當時卻具有積極的思想意義。它一方面無情地鞭撻了封建社會長期戰亂,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另一方面大膽否定了君權制度,提出了無君無臣的理想社會。作者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曲折迴環、引人入勝的故事描繪出理想社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訪問、離開後再尋找桃花源的情形,貫穿起來,寫得曲折迴環,若有其事,引人入勝。

  課文描繪了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表達了作者對東晉統治的強烈不滿和對理想社會的無比嚮往,無情地鞭笞和批判了當時長期戰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擺脫剝削壓迫,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這在當時是有現實意義的。但這種理想境界只是一種小農經濟的田園生活,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空想。這是由作者所處的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所決定的。

  文章按照漁人行蹤的順序,記敘他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條理清楚;段與段之間銜接緊密;想象豐富,用語樸素、簡煉、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