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蜀道難> 蜀道難中的蜀道是哪幾條

蜀道難中的蜀道是哪幾條

蜀道難中的蜀道是哪幾條

  引導語:李白的這首《蜀道難》可謂是千古名作,中小學生都學過這首詩,然而,讀了這麼久,你是不是也好奇,關於蜀道難中的蜀道,到底在哪裡?是什麼樣子的?具體叫什麼名字呢?現在就讓小編來科普一下吧!

  古蜀道

  從廣義上說,南起成都,過廣漢、德陽、梓潼,越大小劍山,經廣元而出川,在陝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後沿褒河過石門,穿越秦嶺,出斜谷,直通八百里春川,全長約1000餘公里。

  從狹義上說,僅包括四川境內的路段,南起成都,北止於廣元七盤關,全長約450公里。

  蜀道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大概念,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峽溯江而上的水道,由雲南入蜀的樊道,有自甘肅入蜀的陰平道和自漢中入蜀的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等等,也包括蜀地範圍內的道路,這是廣義上的蜀道。

  而通常學術研究中提到的“蜀道”,則是指狹義的概念,即由關中通往漢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儻駱道(堂光道)以及由漢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倉道等。

  在秦巴山區基本形成並沿襲著7條通道。其中秦嶺中有4條:即,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

  巴山中有3條:荔枝道、米倉道、金牛道。

  簡析蜀道

  陝西與四川是我國西部兩個地位重要而又相互毗鄰的省份。陝西乃大西北的門戶,是歷代建都的文武聖地,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四川地處大西南的要衝,是魚米之鄉的天府之國,沃野千里,物產豐富。可在古代,兩省卻被險峻的秦嶺和巍峨的巴山所隔阻,交通不便,經濟和文化交流非常困難。

  但我們的祖先並不甘於“老死不相往來”,他們開山劈石,披荊斬棘,不屈不撓,前赴後繼,硬是在深山密林、千溝萬壑中尋覓和開鑿人間通路。歷經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兩千多年的開拓溝通,在秦巴山區基本形成並沿襲著7條通道。其中秦嶺中有4條:即,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巴山中有3條:荔枝道、米倉道、金牛道。這7條蜀道隨著自然變化,戰亂影響,時毀時修,此通彼塞,相互交替地使用了數千年。

  子午道北端稱“子”,南端稱“午”。北由長安縣子午谷口入秦嶺,經寧陝、石泉、南至西鄉縣的子午鎮,約330公里;再經洋縣至漢中,然後再走巴山之荔枝道入四川。子午道始通於秦代,當年劉邦封漢王、入漢中,走的`就是子午道。三國時魏、蜀多次沿此路交兵。唐玄宗時,楊貴妃吃的荔枝就是由四川涪陵經荔枝道轉子午道日夜兼程送到長安的,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紅軍長征時,紅25軍曾沿子午道北上;西安解放時,胡宗南也是由子午道南逃。

  儻駱道,南口為“儻”,指洋縣的儻水河口;北口為“駱”,指周至縣的駱谷口。途經太白、佛坪,長約240公里,然後經漢中走米倉道入四川。儻駱道開通較晚,是秦嶺中最短的通道。三國時魏將曹爽與蜀將姜維多次在此道交鋒,唐代黃巢起義時,唐僖宗就是由儻駱道逃往成都的。

  褒斜道北起眉縣斜谷關,經太白、留壩、沿褒河南出褒谷口入漢中,約250餘公里。然後再經米倉道穿巴山入四川。褒斜道通於春秋,開拓時間最早,使用時間最長,過往行人最多。秦代曾沿此道征服了諸侯國蜀國。漢唐以至明清,代代修葺。歷史上的“肖何月下追韓信”,“諸葛亮造木牛流馬”,“火燒棧道”等故事,都發生在褒斜道上。

  陳倉道又名故道、堂光道。北由寶雞出大散關,經鳳縣陳倉溝口、留壩火燒關,過勉縣入漢中,再由金牛道過巴山入四川。據說當年劉邦由漢中返回關中,用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走的就是這條陳倉道。

  抗日戰爭期間。蜀道逐漸建成公路。當時反動派政府還未遷都重慶,為了溝通西南與西北的聯絡,修築了寶(雞)漢(中)公路。即由寶雞沿陳倉古道至雙石鋪(鳳縣),再東南走留壩入褒斜古道進入漢中。由於山道崎嶇,工程十分艱難。漢中地處秦嶺與巴山之間,十分閉塞,當第一輛吉普車開進漢中時,人們擁擠圍觀,驚奇不已。

拓展

《蜀道難》神話故事

   蠶叢開國

  蠶叢,又稱蠶叢氏,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蠶神。他是“蜀”的化身,是中國華夏第一個把山上野蠶變為家蠶的人。是古蜀國第一個蜀王。他是位養蠶專家,據說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樣是向前突起,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衣服樣式向左交叉(通常漢族傳統衣服為右衽,即向右交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他“衣青衣,勸農桑,創石棺”,以其偉大的膽略和超群的智慧,在成都平原發展生產和經濟,鑄就了古蜀國的歷史輝煌。瞿上城,是蠶叢在成都平原立國治蜀建立的第一個都城(在今天成都市雙流縣城南牧馬山),是蠶叢王創造輝煌古蜀國曆史的第一個“指揮所”。

  五丁開山

  秦王想要僅供蜀國,便託人向蜀王講,願意把秦國五個天仙似的姑娘獻給他。蜀王本是好色之徒,聽了以 後,欣喜若狂。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國去一趟,要他們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來。五丁力士帶著五位美女回家路上,經過梓潼這個地方,忽然看到一條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鑽去。五丁力士中的一位,趕緊跑過去抓住它的尾巴,一個勁地往外拉,企圖把蛇殺死,為民除害。但蛇很大,一個人拖不動,於是五個兄弟一起過來。這時蛇頭已進入洞內,蛇尾巴正在洞口。他們幾人聯合用手技去拖蛇的尾巴。過了一段時間。巨蛇才一點點地從山洞裡拖了出來,

  五丁橋弟兄們十分高興。忽然妖風作怪,只聽到一聲巨響,地動山搖,大山崩塌下來,剎那間五個壯士和五個美女都被壓死了,化為血泥,一座大山化為五座峰嶺!蜀國國王聽了這個訊息,悲痛欲絕。他是做夢也想得到這五位美女,供他尋歡作樂啊。他親自登臨這五座山,進行厚顏無恥的悼念,並且命名這五座山為五婦 ,至於死了五位壯士,卻一點也不心疼。人民對這個昏君的行為十分看不慣,他們十分熱愛這五大力士,便稱這五座山為五丁。

  子規啼血

  望帝(“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時間約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時代)稱王於蜀,望帝以鱉靈功高,禪位於其。在這之後,望帝修道,處西山而隱。他想,國家交給更有能力的人打理,將是萬民之福。哪想到,那宰相坐上帝位之後,竟然慢慢變了樣,不僅把國家治得亂七八糟,還佔去了他的妻子和女兒。一個個傳言飄到望帝的耳邊,望帝變得心急如焚,於是想趕回都城勸那宰相回心轉意。可是,人家城門緊鎖,根本連都城都不給他進。望帝求也沒用,喊也沒用,只好鬱鬱寡歡地回到西山,並日夜掩淚痛哭。哭得久了,可能是悲傷過度吧,他黯黯然斷了氣。不久,他化作了一隻鳥,目光呆滯地站在屋頂上,望著遠處曾經熟悉的都城哀聲啼鳴,而且常常啼出一片片紅紅的鮮血來……

  六龍回日

  古代神話傳說太陽神駕著六龍車,羲和趕著車,在空中行走,他們走到高山頂峰跟前,也要迂迴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