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蜀道難> 點評李白《蜀道難》

點評李白《蜀道難》

點評李白《蜀道難》

  李白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縣附近)。先祖流寓中亞。他在少年時期即"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好遊俠。他歷覽了無數名山大川,結識了不少文人志士,體察到社會各方面的情況,產生了“安黎元,濟蒼生”的崇高理想,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42歲時,才被人推薦,奉召入京,供奉翰林。唐玄宗雖對他恩禮有加,但只不過希望他充當一個御用文人而已。加之他個性傲岸不,常受到權貴的排斥,詆譭,理想仍無法實現,於是上疏“乞歸”。三年的官場生涯,使他對上層統治集團的荒淫腐朽和現實政治的黑暗有了清醒的認識,對他以後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李白的思想中結合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道家的憤世嫉俗和遊俠思想中反抗強暴,扶危濟困的精神。他創作的詩歌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黑暗現實的憤恨和對封建權貴的蔑視,以及對個人自由和個性解放的追求.。

  這首詩,大約是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寫的。《蜀道難》是他襲用樂府古題,展開豐富的想象,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並從中透露了對社會的某些憂慮與關切。

  本詩的作意歷來眾說紛紜,計有諷明皇入蜀,諷章仇兼瓊(玄宗開元間劍南節度使)、罪嚴武(肅宗、代宗時劍南節度使)、送友人入蜀、即事成篇等說法。各家支援的觀點也不同,如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六說,“李白《蜀道難》之作,當在開元、天寶間。時人共言錦城之樂,而不知畏途之險,異地之虞,即事名篇,別無寓意”。今人有謂此詩表面寫蜀道艱險,實則寫仕途坎坷,反映了詩人在長期漫遊中屢逢礙的生活經歷和懷才不遇的憤,迄無定論。 我認為這首詩的主要寫作意圖還是送友人入蜀。

  《蜀道難》是樂府舊題,今存陳代陰鏗本題五言體詩,篇制窄小,推演漢人王尊故事,無甚新意,而李白以其才氣將往古的傳說和現實、與山川奇觀融為一體,如天風海濤,充分地以蜀中山川之奇,體現詩人心中的奇氣。

  李白的詩向來以奇特的想象、大膽的誇張而引人入勝、給人回味。《蜀道難》更是將李白式的想象與誇張發揮到極致。詩人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抓住各處山水特點來描寫,以展示蜀道之難。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對於這篇文章的劃分法也有各種觀點,有中學語文的三段劃分法,也有兩段劃分法(第一層分到“難於上青天”,第二層到“蜀道之難”前),我認為可以分為以下三段。

  “噫籲”到“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為一個段落。一開篇就極言蜀道之難,以感情強烈的詠歎點出主題,為全詩奠定了雄放的基調。以下隨著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場景的`變化,“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詠歎反覆出現,象一首樂曲的主旋律一樣激盪著讀者的心絃。開篇之語,憑空起勢,包含著充沛的感情力量,使人在這一聲並沒有多少具體描繪的驚呼中,感覺到蜀道的高峻。噫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意在勸阻友人不要西遊,寫盡蜀道之高。“噫籲”三個感嘆詞連用,“危”“高”,同義重出,“噫籲,危呼高哉!”一聲驚歎,震撼人心。

  這一段用了一個關於蜀道的神話,據《蜀王本紀》記載據說秦惠蜀王部下有五個大力士,稱為“五丁力士”。他們力能移山。秦惠王送給蜀王五個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開路,迎娶美女。有一天,看見有一條大蛇進入山洞,五丁力士一齊去拉蛇。忽然山嶺崩塌,壓死了五丁力士。秦國的五個美女都奔上山去,化為石人。詩人以誇張的筆墨寫出了歷史上不可逾越的險阻,並融匯了五丁開山的神話,點染了神奇色彩,猶如一部樂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勝的妙用。下面即著力刻畫蜀道的高危難行了。

  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至“使人聽此凋朱顏”為又一段落。這一段極寫山勢的高危,山高寫得愈充分,愈可見路之難行。詩人不但把誇張和神話融為一體,直寫山高,而且襯以“回川”之險。唯其水險,更見山勢的高危。詩人意猶未足,又借黃鶴與猿來反襯。山高得連千里翱翔的黃鶴也不得飛度,輕疾敏捷的猿猴也愁於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難上加難了。以上用虛寫手法層層映襯,下面再具體描寫青泥嶺的難行。

  “六龍回日”也是一個神話故事,據說太陽之神和駕著六條龍每天早晨從扶桑西馳,直到若木。左思《蜀都賦》有兩句描寫蜀中的高山:“和假道於峻坂,陽烏回翼乎高標。"和和陽烏都是太陽的代詞。文意是說:太陽也得向高山借路。而最高的山還使太陽回飛避開。“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這一句就是說:上面有連太陽都過不去的高峰。神話典故的大量運用更極致地說明了李白的浪漫主義情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謫仙人”。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詩人著重就其峰路的縈迴和山勢的峻危來表現人行其上的艱難情狀和畏俱心理。“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坐長嘆。”人們在嶺上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等細節動作加以寫,寥寥數語,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困危之狀如在目前。

  至此蜀道的難行似乎寫到了極處。但詩人筆鋒一轉,借“問君”引出旅愁,以憂切低昂的旋律,把讀者帶進一個古木荒涼、鳥聲悲悽的境界。杜鵑鳥空谷傳響,充滿哀愁,使人聞聲失色,更覺蜀道之難。這是李白在借景抒情,用“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濃厚的自然景觀,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氣氛,讓蜀道的“難”變得有血有肉,直接可感。

  自“連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結束,是全篇的最後一段。主要從山川之險來揭示蜀道之難,著力渲染驚險的氣氛。迤千里的蜀道,還有更為奇險的風光。詩人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後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盪、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接下來的景物描寫,像運用了蒙太奇的電影剪輯手法,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畫面;接著平緩地推成枯松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後,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上文對蜀道“難”的刻畫如果說已經到了望而生畏的心理狀態你,那麼這裡就是驚心動魄了。

  “劍閣崢而崔嵬,一夫當關……磨牙吮血,殺人如麻。”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勸人引為鑑戒,警惕戰亂的發生,並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從而表達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

  李白以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迤、崢、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他描繪得如此動人,是融貫其間的浪漫主義激情,是李白獨有的“詩仙”氣質。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觀賞,而是熱情地讚歎,藉以抒發自己的理想感受。詩人善於把想象、誇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進行寫景抒情,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創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唐以前的《蜀道難》作品,簡短單薄。李白對東府古題有所創新和發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詩句,字數從三言、四言、直到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詩的用韻,也突破了梁陳時代舊作一韻到底的程式。後面描寫蜀中險要環境,一連三換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所以殷編《河嶽英靈集》稱此詩“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